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科技視點)

2020-12-04 中國網

在距地面600多公裡的遙遠太空「俯瞰」地球,蘭州雁灘黃河大橋細節清晰,黃河水波紋明顯;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洶湧的水流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頂部的結構、色彩等細節一清二楚……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

高分家族新成員,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

作為高分家族的新成員,高分多模衛星於今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大美之星」的美譽,甫一亮相就得到廣泛關注。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副主任孟令傑介紹,顧名思義,高分多模衛星具有多種工作模式,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這顆衛星配置了1個全色、8個多光譜譜段,標誌著我國光學遙感衛星研製總體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高解析度,是高分多模衛星最顯著的特點。孟令傑說,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優於0.5米的敏捷智能遙感衛星,可以用於大比例尺的平面測圖和更新。

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遙感總體部總師楊文濤介紹,高解析度讓高分多模衛星視力絕佳,「目光炯炯看得清」。高分多模衛星隨身攜帶的大口徑、長焦距高解析度相機,相當於一臺太空中的「巨型單眼相機」,能夠拍攝亞米級解析度全色圖像。這個亞米級的解析度,讓高分多模衛星在600多公裡的遙遠太空,也能看清地面上小轎車的擋風玻璃。

此外,高分多模衛星還能拍攝米級解析度的深藍、藍色、綠色、黃色、紅色等多個譜段的多光譜圖像,並且保證圖像的紋理具有極高的清晰度,大大滿足用戶的需求。「高分多模衛星有9個譜段,可以更好地支持地物要素的精細分類,開展植被健康狀況、葉綠素含量等信息反演,更有利於精細化的遙感監測和管理。」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總工程師唐新明表示。

高分多模衛星不僅能看得「清」,還能夠看得「準」,也就是在一個地方拍照後能夠準確計算出地理位置。比如說,拍攝受災地區,不僅能夠得到清晰圖像,還能夠迅速準確計算出受災道路、橋梁、房屋等的準確位置,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極其寶貴的信息。

「身板靈活動作快」,是高分多模衛星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它採用了全新一代中型敏捷遙感衛星公用平臺,具備敏捷姿態機動能力。有別於其他身體壯實塊頭大的兄弟,它體態纖細,「身輕如燕」,圖像獲取效率特別高,觀測數量較一般傳統衛星提高了4—6倍。

此外,高分多模衛星還有一個強大功能,就是它的多種成像模式:同軌多點目標成像、同軌多條帶拼幅成像、同軌多角度成像、同軌立體成像、非沿跡主動推掃成像等。由於自主管理功能強大,這顆衛星可以在軌自主實現動作及指令的規劃,簡化地面操作,確保自身安全;星上圖像數據提取與處理功能,則能夠保證它按用戶需求進行快速「摳圖」,方便用戶使用。

廣泛應用於資源、測繪、農業、環保、林業等多個行業,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本領強大的高分多模衛星,用途非常廣泛。據介紹,高分多模衛星將應用於資源、測繪、農業、環保、林業等多個行業的幾十種業務,進一步滿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開發利用、地質勘查以及應急減災、農業調查、住建監測、林業保護等領域的高精度數據需求。

「高分多模衛星可以應用於所有山水林田湖草的調查和監測,滿足國家對自然資源管理的基礎性需求。」唐新明告訴記者,高分多模衛星在自然資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新型基礎測繪,衛星可用於1︰10000乃至更大比例尺的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動態更新,建設實景三維中國。再如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確權登記,衛星可用於全國國土資源調查,以及包括國土變更調查、地理國情監測等在內的自然資源調查,可以發現50—100平方米的變化要素。衛星還可以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提供高精度、多時相的平面和三維影像信息。此外,衛星在摸清資源家底、國土空間規劃、地質勘查與礦產資源監測、執法督查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再以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為例,高分多模衛星的高解析度、多譜段等特點讓它可以監測農作物種植面積,更準確地區分同一塊田地裡間種的玉米和大豆各自的長勢情況,為農作物精準估產提供有力手段。還可以實現大比例尺農業農村資源調查,開展耕地撂荒、稻田養殖調查、設施農業用地和其他農用地調查等。

針對高分多模衛星廣泛的「朋友圈」,研發人員用一句順口溜歸納了它的高強本領:「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其中金是指「各種礦產一看便知」,木是指「森林覆蓋一覽無餘」,水是指「環保海岸缺一不可」,火是指「減災應急一應俱全」,土是指「國土住建一目了然」,生動形象地概括了高分多模衛星的應用範圍,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首個採用PPP模式的民用航天科研項目,實現空間基礎設施商業化運營有益探索

9月29日舉行的高分多模衛星首圖發布儀式上,還有一個特殊的籤約環節。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高分多模衛星PPP項目合同。

據介紹,高分多模衛星是首個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的民用航天科研項目,將實現空間基礎設施商業化運營的有益探索。

孟令傑介紹,根據合作協議,政府方負責高分多模衛星研製、數據接收以及一級產品的加工;社會資本方承擔衛星研製部分費用,擁有衛星8年運營權益,運營期間負責按PPP合同免費向主要用戶部門提供公益服務數據,向商業客戶提供標準或高級數據產品服務。運營期滿後,衛星使用權收回政府方。政府方授權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為PPP項目實施機構、代表政府方與社會資本方籤訂合同,對社會資本方提供公益服務質量和商業推廣服務活動進行監督和考核。經過競爭性磋商程序,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選為社會資本方。

「高分多模衛星的高解析度使得它在滿足用戶公益需求的基礎上,也具有很強的商業應用前景。因此,探索採用PPP模式來實施高分多模衛星項目,可以說為商業航天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這樣的探索對於航天事業發展來說意義深遠。」孟令傑表示。

不僅僅是高分多模衛星,隨著我國高分專項的實施,我國已成功發射多顆高分衛星,高分數據在20餘個行業、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得到廣泛應用。為了讓這些高分數據發揮更大作用,國家航天局將2020年定為高分專項數據應用推廣建設的關鍵年,進一步強化數據應用推廣體系建設,打造「中國高分」品牌,推進遙感應用產業發展。國家航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加強高分工程多類衛星的聯動應用,將實踐檢驗成功的「高分模式」推廣應用到後續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為助力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
    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解析度,是高分多模衛星最顯著的特點。孟令傑說,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優於0.5米的敏捷智能遙感衛星,可以用於大比例尺的平面測圖和更新。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遙感總體部總師楊文濤介紹,高解析度讓高分多模衛星視力絕佳,「目光炯炯看得清」。高分多模衛星隨身攜帶的大口徑、長焦距高解析度相機,相當於一臺太空中的「巨型單眼相機」,能夠拍攝亞米級解析度全色圖像。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兩顆「天眼」能幫我們看見啥?
  • 「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顆民用解析度為亞米級、同時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同時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本報記者 付毅飛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21日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
  • 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
    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分家族新成員,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作為高分家族的新成員,高分多模衛星於今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大美之星」的美譽,甫一亮相就得到廣泛關注。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發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影像產品。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最高解析度可達0.42米,是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高分多模衛星由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工程組織實施和管理;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建設、運行與數據分發服務。
  • 高分衛星,本領越來越強(科技視點)
    「高分衛星圖像標有經緯度等數據,配合瞭望塔安裝的監控設備,如果有火情,我們可以在衛星圖像上第一時間精確定位著火點,比過去人工報點更快、更準。」海口林場場長陳金龍說。在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信息中心主任張武看來,高分衛星給林業管理帶來的最大改變,是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提升。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圖發布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科技日報◎ 楊璐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
  • 我國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一箭雙星,中國航天加油
    高分多模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於2018年立項,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PPP)建設實施。衛星採用了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研發的中型敏捷遙感衛星公用平臺,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
  • 高分衛星家族再添丁 將打破國外亞米級遙感圖像壟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7月3日11時10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成為我國又一顆重要的遙感衛星,打破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高分多模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抓總研製,是我國首顆亞米級民用解析度並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高分多模衛星是首個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的民用航天科研項目,開闢了國家公益與商業運營結合的新模式。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下屬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實現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的數據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是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國家航天局供圖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高分多模衛星拍攝的地標圖像產品紋理清晰、信息豐富。透過圖像,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嘉峪關電站人影清晰可數;內蒙古賽漢塔拉鎮的機械灌溉圓形農田輪廓清晰,色彩鮮豔,與周圍景物區分明顯。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國家航天局供圖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高分多模衛星拍攝的地標圖像產品紋理清晰、信息豐富。透過圖像,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嘉峪關電站人影清晰可數;內蒙古賽漢塔拉鎮的機械灌溉圓形農田輪廓清晰,色彩鮮豔,與周圍景物區分明顯。
  • 密雲站當先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7月3日至5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了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7月3日該衛星發射當天,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於22點07分至22點16分按計劃成功跟蹤、接收到高分多模衛星首軌下行數據。
  • 今天上午,我國成功發射石家莊鹿泉區第一中學衛星及高分多模衛星
    2020年7月3日,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形式,成功地將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且同時搭載一顆「西柏坡號」科普衛星。衛星發射海報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民用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
  • 「上帝視角」看地球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郭超凱 楊璐)中國國家航天局29日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中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西沙衛星觀測站圓滿完成高分多模衛星測控任務
    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及搭載的&34;科普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其中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首課民用解析度達到亞米級且同時具有多種工作模式的綜合光學遙感衛星,可應用於國土資源、測繪、減災、農業、環保、住建、林業等多個領域。位於祖國南海的西沙衛星觀測站在本次任務中及時發現跟蹤目標,對衛星進行跟蹤、測軌,接收、記錄衛星遙測數據,圓滿完成主動段跟蹤測量任務。
  • 中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
    我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  李晨 龐丹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  這是一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高分家族再添新星 將打破高清遙感圖像國外壟斷
    >網北京7月3日電(趙竹青)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7月3日,該集團五院總體部抓總研製的高分家族又一顆新星——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顆民用解析度為亞米級同時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