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衛星,本領越來越強(科技視點)

2020-12-04 人民網

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首都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核心閱讀

2019年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這不僅是高分七號的首次亮相,也標誌著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的建設重點將轉入應用階段。

從高分一號到高分七號,「高分家族」的規模不斷壯大,本領也越來越強。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1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高分五號高光譜觀測、高分六號陸地應急監測、高分七號亞米立體測繪等7顆民用高分衛星。

「高分家族」不僅構建起我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在應用上也遍及國土測繪、農業、林業、環保等領域。太空中的「天眼」,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面提升現代化管理手段,高分數據已在20個行業、31個區域得到廣泛應用

進入2019年12月,又一個防火季來臨。雲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場李家大山瞭望塔的護林員陳華聽到一個好消息:今後的夜間值班,他再也不用每隔一小時就上塔觀測一次。「聽說天上有顆衛星替咱守著,晚上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接替陳華上「夜班」的衛星就是高分衛星。雲南省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空間信息中心主任李雁介紹,高分衛星實時傳回的三維立體影像數據,為林場的日常工作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撐。「高分衛星圖像標有經緯度等數據,配合瞭望塔安裝的監控設備,如果有火情,我們可以在衛星圖像上第一時間精確定位著火點,比過去人工報點更快、更準。」海口林場場長陳金龍說。

在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信息中心主任張武看來,高分衛星給林業管理帶來的最大改變,是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提升。「林業管護、森林防火等不再依靠傳統的人海戰術了,林業管理能力變強了,森林資源調查更高效,甚至林業執法水平也大大提升。」

「多虧了高分衛星,草原確權才能進行得這麼順利!」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塔子鄉,遼闊的草原一望無垠,遠處的雪山巍峨聳立。

甘孜州草原工作站副站長馬濤站在草場邊,掏出平板電腦,用手指在高分衛星遙感應用軟體中簡單標註三個坐標點,衛星應用軟體便會自動測算出這片草場的位置、面積等信息。

馬濤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州裡也搞過一次草場面積測量,塔子鄉的草原面積有480平方公裡,高原草場地形起伏,每一道山梁都得騎馬上去確認坐標點。

2015年,塔子鄉開展草原確權登記試點工作,要求精確到經緯度,工作量比之前更大了,但有了高分衛星提供的數據,各家的草場面積很快就確定了,牧民們都很認可。

高分專項四川數據與應用中心主任汪士中表示,四川省超過一半面積為高原山地,地域遼闊。高分衛星能夠提供準確及時的遙感測繪等相關地理信息數據,為政府科學管理、評估和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撐。

國防科工局高分專項工程總師童旭東介紹,高分專項實施9年來,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重點突破了一系列技術瓶頸,推動我國遙感衛星技術跨上新的臺階。

童旭東說,在數據的應用上,高分專項數據已替代了接近80%的國內進口衛星遙感數據。高分專項實施前,僅有國土、林業、測繪等8個行業和少數區域開展遙感衛星應用,現在高分專項數據已在20個行業、31個區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信息技術支撐。

從防災減災到高原湖泊水質改善,高分應用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

在很多人看來,高分衛星是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在天上運轉的衛星跟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高分工程不僅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它還是一項民生工程,比如說在生態保護、應急救災、農業、水利等方面的應用,都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國防科工局高分專項工程副總師趙文波說。

以高分七號為例,大到「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規劃、雄安新區的建設、冬奧會場館的選址,小到住宅小區、學校、公園的選址布局,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測繪數據作為決策依據,而這都有賴於高分七號提供的1:10000比例尺測繪數據產品。「就拿手機上使用的導航地圖來說,高分七號將大幅提升我國地圖的精度,以後大家出行導航就會更精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分七號衛星總設計師曹海翊介紹。

冬日的洱海,湖光山色令遊客流連忘返。但在幾年前,雲南的滇池、洱海等湖泊由於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大量藻類匯集,藍藻水華暴發的現象時有發生。高分衛星的出現,為政府和科研人員治理高原湖泊藍藻水華問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洱海面積256平方公裡,如果全靠人工取樣,要花一整天的時間。」上海交通大學洱海研究團隊研究員張震宇告訴記者,2015年,洱海治理引入高分衛星,藍藻水華在洱海全湖的分布情況盡入眼帘。同時,這些影像數據也為政府清除侵佔洱海灘涂的行為提供了執法依據。

近年來,藉助高分衛星,以滇池和洱海為代表的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的水質治理有了較大改善。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洱海全湖水質實現7個月Ⅱ類、5個月Ⅲ類,未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

「作為地質災害的高發區,高分衛星數據在四川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施富強把高分衛星比作「千裡眼」,能對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的潛在隱患進行早期識別和監測預警;災害發生後,通過災前、災後高分衛星的影像對比,又可以直觀展示災害發生位置和災區建築物坍塌損毀情況,為應急救援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事實上,除了應用於傳統的國土、測繪、環保等行業,高分專項的成果還大量應用於智慧農業、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模式和新業態。

「高分 」賦能各行各業,推動衛星遙感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高分專項的重點將轉向應用階段。「目前高分專項的成果廣泛覆蓋空間觀測、地理測繪、海洋氣候等多個領域,高分衛星的數據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只有讓這些數據真正落地,高分專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趙文波表示。

走進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應急指揮中心,記者看到電子屏幕的立體地圖上,重點標出了地質隱患點、非煤礦山、危化企業、尾礦庫等風險隱患點。甘孜州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喜江鵬介紹,這套系統依託高分專項四川數據與應用中心提供的高分影像數據,再委託技術公司進行了個性化開發,將應急指揮、調度、應急處置、輔助決策、監測預警結合起來,大大提升了基層的應急指揮能力。「如果沒有我們自己的高分數據,就要多花好多經費購買國外衛星的數據。但僅有了數據還不夠,必須要有技術公司進行二次開發,才能真正應用起來。」

汪士中建議,高分數據的開發應用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及團隊,既要鼓勵、支持更多的企業進入高分應用領域,也要為他們獲取數據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同時對已經開發出的一些具有行業、區域性的共性產品,在推廣應用上也要打破部門、地域的界限,加強高分應用技術和產品共享,避免重複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一些用戶單位對高分數據獲取的便捷性、時效性提出了新期待,希望數據獲取的渠道更暢通,數據更新能更快。趙文波對此表示,今後將著力促進高分數據共享機制早日形成。

據了解,為了讓高分數據更好地落地應用,國家航天局於2016年創建了高分專項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為雙創團隊尤其是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團隊提供軟體和數據支持,降低他們獲取高分數據資源的門檻和成本。同時,還採取了搭平臺、定標準、建體系、促聯盟等措施,進行空間信息全產業鏈布局,將「高分 」賦能各行各業。通過將高分科研項目工程化、產品化,拉長高分產業鏈條,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目前已形成各類專題產品400多個。我國也設立了以高分專項成果為基礎的衛星產業基金,有力促進了衛星遙感的產業化發展。

相關焦點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科技視點)
    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分家族新成員,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作為高分家族的新成員,高分多模衛星於今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大美之星」的美譽,甫一亮相就得到廣泛關注。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佳音!「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發射成功 2020-09-15 2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分七號衛星:地球的3D大片來了
    央視網消息:昨天(12月10日),地球收到了一份從太空發回的禮物——20多幅「3D立體大片」,這是國家航天局發布的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等多個地區的圖像。
  • 「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顆民用解析度為亞米級、同時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同時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
  • 太真實,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首都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
    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首都機場真彩色融合正射影像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2019年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這不僅是高分七號的首次亮相,也標誌著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的建設重點將轉入應用階段。從高分一號到高分七號,「高分家族」的規模不斷壯大,本領也越來越強。
  • 「高分四號」成功發射:我國遙感衛星進入新時代
    新本領:獨一無二的「高空凝視」  高分四號是「高分家族」中第五個上天的,首次擁有了文靜的性格和靈動的眼神,不像其他「兄弟」那樣時刻不停地繞著地球轉圈「掃描」,而是牢牢鎖定在中國領土上空,深情凝視祖國,隨時可以對這片土地進行大面積成像。
  • 解密「高分五號」衛星:環境保護再添「天眼」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環境保護再添「天眼」(關注)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
  • 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
    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分家族新成員,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作為高分家族的新成員,高分多模衛星於今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大美之星」的美譽,甫一亮相就得到廣泛關注。
  • 高分五號衛星參數介紹 高光普解析度高達0.5納米
    高分五號衛星的本領為何這麼強?衛星上搭載了哪些「神器」,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  高分五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高分五號是高分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規劃的唯一一顆陸地環境高光譜觀測衛星,是世界上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技術試驗星。  專家介紹,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今天,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拍攝的首批衛星影像圖正式亮相,揭開了這顆發射時頗為低調的「高分家族」新成員的神秘面紗。高分七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有哪些神奇的本領?未來將發揮什麼作用?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解讀。高分七號是顆什麼樣的星?
  • 細數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多軌道實現全球覆蓋
    此次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大氣與陸地綜合高光譜觀測衛星。使我國實現了世界範圍內的零突破,可謂意義重大。事實上,我國的高分系列衛星全部是世界領先水平的對地綜合觀測衛星。接下來,我們來一一介紹一番。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這次國家航天局一口氣發布了20多幅高分七號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杜拜、日本京都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出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高分」打造「數字...
    通俗來說,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圍繞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11月2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邀請了10多名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應用總師代表、優勢行業應用代表、優勢區域應用代表、骨幹企業代表齊聚於在海口舉辦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交流高分專項取得的創新成果、應用成效。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高分」打造「數字地球」
    通俗來說,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以下簡稱高分衛星)就是把相機放在衛星平臺上,從空中向地面進行精準拍攝。圍繞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11月2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邀請了10多名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應用總師代表、優勢行業應用代表、優勢區域應用代表、骨幹企業代表齊聚於在海口舉辦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交流高分專項取得的創新成果、應用成效。
  • 「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報導 6月13日,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正式投入使用。其高時空解析度數據將滿足氣象預報領域對快速變化雲系的觀測需求,在中小尺度局地性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天眼」高分衛星之一
    11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分七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我國首顆亞米級民用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能在太空中拍攝出高精度3D立體大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地形地貌畫出一幅誤差在1米以內的立體地圖。
  • 高分衛星能看見什麼?
    8月10日,中國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繼高分一號、高分二號以及高分四號等衛星之後,我國高分專項工程又添一員得力幹將。它的順利升空,使得高分系統在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上實現了更加有機的結合。什麼是高分專項工程?這些不同型號的高分衛星有啥區別,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看家本領?給我們生活都帶來了哪些改變?
  • 吉林高分二號衛星_善圖科技品質優良
    吉林高分二號衛星,善圖科技品質優良,2014年善圖科技攜手全景科技、法國Bionatics和中歐實驗室等共同向中國區用戶提供Landsim3D軟體平臺,竭力讓圖像立體化,讓數據形象化,讓交流智慧化。 如果上述標準不符合且陽性質控對照孔正常時,檢測結果為「陰性」。
  • 高分五號、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2019年年底發射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中國將於2019年年底發射高分七號衛星,完成天基系統的全部建設任務。
  • 高分七號衛星拍出地球高清3D大片
    定位精度國內最高,能為地球繪製立體圖像  高分七號的全稱是「高解析度國土測繪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分專項系列衛星中測圖精度要求最高的科研型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