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衛星能看見什麼?

2020-12-05 中國軍網

這是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的位於甘肅酒泉敦煌市附近不同類型和不同年代形成的戈壁灘,層次分明。扇狀洪積物特別明顯,白色區域是鹽鹼地,酷似「水母」須的位置是水流形成的衝積溝。國防科工局供圖。

8月10日,中國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繼高分一號、高分二號以及高分四號等衛星之後,我國高分專項工程又添一員得力幹將。它的順利升空,使得高分系統在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上實現了更加有機的結合。

什麼是高分專項工程?這些不同型號的高分衛星有啥區別,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看家本領?給我們生活都帶來了哪些改變?

高分一號一眼下去覆蓋800公裡,高分二號能分辨出地面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

高分三號衛星所在的高分家族,也就是高分專項工程,是指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工程,是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確定的重大專項之一,也被稱為「天眼」工程。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師童旭東說:「這項工程的目標就是要通過系列高解析度衛星的發射,到2020年使我國形成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陸地、大氣、海洋對地觀測能力。」

在人造衛星領域,通信、導航、遙感是衛星應用最主要的三大方向。高分專項系列衛星都屬於遙感衛星,是幫助人們從天上來觀測地面和海面的「眼睛」。而我們所熟知的北鬥工程系列衛星則屬於導航衛星,它們主要是通過連續發射無線電信號,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準確的導航定位。

目前已經在軌運行工作的高分衛星們個個都是好眼力,也都有著各自的絕活。

高分一號衛星,是高分專項工程的首發星,中高解析度和寬幅成像能力兼備。它視野廣闊,一眼下去覆蓋800公裡,4天即可完整觀測地球一遍。航天科研人員們稱其是「大幅寬成像」。

高分二號衛星可以用目光銳利來形容,它比高分一號衛星看得更清晰細緻,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如果說地球上的小轎車,在高分一號衛星的眼中還只是一個黑點的話,那麼,高分二號衛星已經能分辨出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了。高分二號衛星的發射成功,將中國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帶進「亞米時代」,對提高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自給率意義重大。

高分四號衛星比較特立獨行,它不像高分一號衛星和高分二號衛星那樣在600至700公裡的近地軌道環繞地球「奔跑」,而是站在距地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相對靜止地駐留凝望,可以對某一目標區域持續進行觀測。

剛剛發射的高分三號衛星和前幾顆衛星都不同,它是一顆微波雷達成像的遙感衛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可以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晴空或雷雨多雲,都可以隨時對地成像,尤其適合應用於防災減災。

「之後,還有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和高分七號衛星會相繼發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童旭東說。

監測汛情、精準扶貧……高分專項系列衛星正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大顯身手

從天山到長江,從北京到寧夏,如今高分專項系列衛星正在越來越多的區域和行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我國極端天氣頻發,防汛防澇形勢嚴峻。水利專家們夜以繼日地關注著汛情的變化,而高分衛星成為水利專家們監測汛情的重要工具。

「抗洪工作落實在點,防汛規劃則要更加宏觀,這正是高分衛星的長處。高分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大範圍區域情況看得更清楚,問題解決得更充分。」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陽說。

在新疆,草業工作者們的工作也因為高分衛星的應用而改變。

1993年,阿斯婭·曼力克大學畢業,來到新疆畜牧科學院草業研究所工作。2003年,新疆開始實行退牧還草工程,以保護因過度放牧而導致的草地退化,阿斯婭和同事們肩負起了監測草地變化的工作重任,衛星圖像數據成為監測的重要手段。但是當時國內尚無可用的衛星數據,研究所只能購買國外的數據,解析度也不是很高。為了準確驗證數據,阿斯婭和同事們必須騎馬去部分地區實地驗證。2013年,阿斯婭在工作中第一次用上了高分衛星數據,更加優質的國產衛星圖像數據讓阿斯婭和同事們告別了「在天山中騎十天馬」的日子。

「使用我們自己的數據,不但節約了時間,也節省了科研經費,真的感到特別自豪。」阿斯婭說。

通過對高分衛星數據的應用,新疆在溼地保護、油田生態安全、水資源利用等方面成果顯著。據介紹,近期,通過對高分衛星數據的使用,新疆各有關部門已經完成了近30年艾比湖流域耕地及水域等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烏魯木齊工業園區近10年園區建設情況、阿勒泰布爾津縣近30年耕地擴張情況等情報產品的生產,撰寫了《艾比湖溼地大幅萎縮,生態治理已刻不容緩》等情報分析報告。

在寧夏,高分衛星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大顯身手。固原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是有名的貧困地區,搬遷移民成了脫貧的重要手段。如今,在搬遷過程中,高分衛星發揮了重要作用。

寧夏遙測院院長吳加敏說:「在進行搬遷選址時,通過使用高分,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裡有後備耕地,哪裡水源條件好,哪裡是合適的落遷地點。此外,通過高分的應用,我們也可以實時監測原址的生態恢復情況。」

高分衛星的快速應用,使我國的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擺脫了對國外的依賴

據統計,目前,高分一號衛星累計分發數據420餘萬景,高分二號衛星分發數據140餘萬景。截至2016年6月底,高分一號衛星2米/8米數據全國有效覆蓋948萬平方公裡,全球有效覆蓋8255萬平方公裡,已全面進入了主要應用領域,2米全色/8米多光譜數據自給率達80%;高分二號衛星1米/4米數據全國有效覆蓋904萬平方公裡,全球有效覆蓋7758萬平方公裡。高分四號衛星從今年6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後,有效支撐了減災、氣象、地震、林業、環保等行業主體業務需求。

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說:「當前,在北京、內蒙古、新疆、西藏等26個省(區、市)已設立省級高分數據與應用中心,累積分發高分衛星數據20萬景,形成專題產品239項,服務產品131項。在北京、新疆兩個區域,探索並初步實現了政府購買衛星應用服務的商業模式。」

今年3月,「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正式上線發布。該平臺已聯通16個行業和7個地區,共享專題產品446項、服務產品88項、標準規範121項,提供相關業務連結100餘個,共享數據量達840TB。

在高分專項系列衛星發射應用之前,中國的遙感衛星數據長期依賴進口,國土、水利、林業、海洋等行業每年都要花大價錢去購買國外遙感衛星數據。隨著高分數據持續穩定免費供應和數據處理服務逐漸完善,國外衛星數據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以及數據價格均大幅下降。

「高分衛星數據已進入重點行業主要業務,已實現替代進口,數據自給率達80%,成效顯著。」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說。

蔡陽表示,高分的使用,提升了我國在水利監測數據層面的國產化程度,擺脫了對國外衛星數據的依賴。「我們幾乎不用進口數據了。」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9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為準確投送東風快遞,我們需要多少顆高分衛星?
    高分衛星成功發射什麼是高分衛星?而更先進的亞米級衛星的解析度可以達0.5米,也就是可以判斷地面上跑的是人還是狗。當然啦,這指的都是民用級別的衛星,現代軍用偵查衛星的解析度可達釐米級,它能從天上看到你的車牌號。
  • 能在太空拍攝地球的3D高清大片!高分七號衛星,憑啥這麼牛
    精度國內最高、能拍「地球3D大片」的測繪神器……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新成員,師出我國「高分」家族這個名門,高分七號一直備受矚目,之前早已名聲在外。C位出道的「小七」,到底有什麼驚豔世人的魅力呢?它又是如何練就這一身強大本領的?
  • 「中國天眼」高分衛星之一
    11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分七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我國首顆亞米級民用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能在太空中拍攝出高精度3D立體大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地形地貌畫出一幅誤差在1米以內的立體地圖。
  • 能在太空拍攝地球的3D高清大片!高分七號衛星,憑啥這麼牛
    精度國內最高、能拍「地球3D大片」的測繪神器……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新成員,師出我國「高分」家族這個名門,高分七號一直備受矚目,之前早已名聲在外。C位出道的「小七」,到底有什麼驚豔世人的魅力呢?它又是如何練就這一身強大本領的?
  • 高分七號衛星使用意味著什麼?
    高分七號衛星於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為助力今年5月的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工作,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利用高分七號、資源三號等衛星獲取遙感圖像,繪製了1:10000比例尺地形圖,為登山隊成功登頂提供了地形參考;藉助立體測圖功能,衛星為牡丹江「曹園」違建問題查處提供了高解析度立體數據;在公路建設施工監測方面,衛星針對交通高邊坡的設計及建設情況
  • 「高分家族」添丁 「天眼」監測大氣汙染——揭秘中國高分五號衛星
    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標誌著國產衛星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再上新臺階。高分五號衛星實現了哪些先進項技術突破?對中國衛星遙感技術有什麼影響?
  • 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國家航天局10日對外公布高分七號衛星首批立體影像產品。高分七號衛星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是實現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讀高分系列衛星的特點。
  • 高分衛星,本領越來越強(科技視點)
    「聽說天上有顆衛星替咱守著,晚上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接替陳華上「夜班」的衛星就是高分衛星。雲南省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空間信息中心主任李雁介紹,高分衛星實時傳回的三維立體影像數據,為林場的日常工作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撐。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公布 600公裡高空看清西直門(圖)
    高分二號挺進亞米時代高分二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具有亞米級空間解析度、高輻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那麼,「亞米級」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呢?據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主任徐文介紹,1米以下的解析度,都是「亞米級解析度」;這個概念對於衛星來說,指的是衛星的相機所拍攝的像元解析度。「比如說現在的高分二號像元解析度是0.8米,就是在600公裡的高空能看見我們地物圖斑的大小,是0.8米×0.8米。」徐文介紹說,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陸續發射了十餘顆衛星。其中,解析度最低的衛星是30米的環境減災小衛星。
  • 中國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高分專項完美收官
    8月20日,我們國家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七號衛星是2019年11月3日發射成功的,它屬於我們國家首顆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但要到別的國家去測繪地圖這就難了,有了這樣的衛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繪製出來高精度的數字地圖而且隨時可以更新。那麼高分七號它的精度到什麼程度呢?解析度是可以達到亞米級也就是一米以內,投入使用後可以為我們國家乃至全球任何地方的地形地貌,繪製出一幅誤差在一米以內的立體地圖。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本報記者 付毅飛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21日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唐新明在首圖發布現場向大家展示首都機場的立體影像圖。唐新明說:「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架飛機以及甚至可以辨別出來每個飛機的型號。除了看見大車之外,還可以看見小車,甚至還可以看到停車的線。雖然我們的解析度是0.65米,但是在特定的解析度情況下,實體的解析度已經到了0.2米左右,已經超過了原來的。」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空間解析度世界最高
    利用與地球同步、相對於地球靜止的優勢,高分四號能夠對目標區域長期「凝視」,獲取動態變化過程數據,執行諸如森林火情監視等近實時應急任務。「高分四號『體重』5噸,設計壽命8年。它的『大眼睛』——大口徑面陣凝視相機兼具可見光和紅外線全天候成像能力。可見光譜段解析度50米,中波紅外譜段解析度400米,相當於從3.6萬公裡外看見大油輪,代表目前我國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最高解析度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嶽冉冉、張丹如同一把遊標卡尺精確測量大地,使我國衛星遙感數據獲取不再依賴進口衛星……10日,隨著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極大提高了我國天基對地觀測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高解析度「千裡眼」不只是解析度這麼簡單
    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各大媒體都紛紛報導,二掌柜也來和大家聊一下這個高分七號。這個「高分專項」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遙感技術項目,是一個包含至少7顆衛星和其他觀測平臺綜合運作的項目。
  • 監視全球海軍,殲滅美國軍艦航母,我們還需要多少高分衛星?
    航母蛇形機動對東風26無效東風快遞依靠什麼瞄準呢?當然是在太空飛行的遙感衛星,衛星是東風的千裡眼。衛星將目標的位置信息、運動方向以及移動速度回傳給指揮中心,飛彈裝定射擊諸元後發射才會不至於偏離目標太遠。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兩顆「天眼」能幫我們看見啥?
  • 打移動靶不易,緊盯軍艦航母,我們需要發射多少高分衛星?
    航母蛇形機動對東風26沒用 東風快遞依靠什麼瞄準呢?當然是在太空飛行的遙感衛星,衛星是東風的千裡眼。 遙感衛星是通過接收電磁波信號來判斷大氣、地面或者海洋情況的一類衛星,它大致分為光學遙感衛星和雷達遙感衛星,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稱呼,老百姓一般叫它偵察衛星或「間諜衛星」。 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遙感衛星上安裝了不同波長和不同敏感度的傳感器。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
    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解析度,是高分多模衛星最顯著的特點。孟令傑說,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優於0.5米的敏捷智能遙感衛星,可以用於大比例尺的平面測圖和更新。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遙感總體部總師楊文濤介紹,高解析度讓高分多模衛星視力絕佳,「目光炯炯看得清」。高分多模衛星隨身攜帶的大口徑、長焦距高解析度相機,相當於一臺太空中的「巨型單眼相機」,能夠拍攝亞米級解析度全色圖像。
  • 解密「高分五號」衛星:環境保護再添「天眼」
    高分五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高分五號衛星的本領為何這麼強?衛星上搭載了哪些「神器」,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  高分五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