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確投送東風快遞,我們需要多少顆高分衛星?

2020-09-09 老粥科普

2020年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據公開消息報導稱,這是中國「高分專項系列衛星的完美收官」。然而還沒過去幾天,9月7日,高分十一號02星又成功發射。廣大網友們在欣喜之餘,也紛紛在問:高分衛星到底要發射幾顆?我們究竟需要多少顆高分衛星才夠用呢?

高分衛星成功發射

什麼是高分衛星?

高分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列衛星」的簡稱,是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簡稱高分專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分專項衛星不是一顆衛星,而是一大類衛星的總稱,這類衛星總共有11個型號,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解析度高。

1米解析度衛星圖像

高分衛星的解析度一般要達到十米級以上,主力衛星是米級,也就是從衛星傳回的圖像上要能識別汽車大小的物體。而更先進的亞米級衛星的解析度可以達0.5米,也就是可以判斷地面上跑的是人還是狗。當然啦,這指的都是民用級別的衛星,現代軍用偵查衛星的解析度可達釐米級,它能從天上看到你的車牌號。

美國「鎖眼4-B」衛星最高解析度只有1.8米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不近視,在1米以內看書本上的文字問題不大,距離5米就吃力了,如果隔著50米或100米遠,別說書上的字了,書都未必看得清。衛星也一樣,由於鏡頭和感光解析度限制,它要想看清地面上的情況,需要儘量接近地面。

高分衛星通常是近地衛星

地球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大氣層,在距離地面100公裡的範圍內,大氣很稠密,這裡不適合衛星飛行,空氣的阻力會讓衛星減速並迅速掉落到地面上。越接近地面的衛星可以看的越清楚,但它的壽命也越短。所以航天大國發射高分衛星或偵查衛星,需要在解析度與衛星壽命之間找一個平衡點,民用級高分衛星的近地點軌道高度通常在500公裡左右,隨著空間光學技術的進步,這個高度的衛星解析度可以達到亞米級。

現代民用衛星解析度已經很高了

高分衛星都有些什麼用處?

航天愛好者和軍事迷們也許注意到,幾乎每次咱們發射高分衛星,新聞稿上都會說這顆衛星是用於「國土普查,防災減災,農作物估產,病蟲害防治......」等等。每當此時,大家都會調皮一下,調侃咱「大農業部又多了一顆衛星」,但彼此都心照不宣地樂開了花。

高分二號拍攝航母基地

在許多網友的心中,高分衛星 = 情報衛星,它就是為軍事情報服務的,目的就是「打航母」。這是一個美好的想法,但你也不能說這種想法完全不對,畢竟,高分衛星在天上啥都能看的清楚,無論是哪塊田裡的辣椒紅了,還是什麼地方新搭了幾頂軍用帳篷,又或者是航母開到了什麼地方。畢竟航空母艦300多米長,70多米寬,只要衛星不瞎,它在天上總能看見,更何況還是高解析度衛星呢!

被衛星拍攝到的美國航母

高分專項其實是一系列民用衛星,它拍攝的照片、傳回的數據在國家經濟的各個領域用處都很大。以前,我們要想修一條路架一座橋都得向外國買衛星地理圖片,現在有了自己的衛星,可以不用求人了。

高分七號拍攝大興機場

我們的高分衛星夠用嗎?

這是許多朋友關心的問題。

衛星夠不夠用,要看你拿來幹什麼用。如果真是像新聞稿上說的國土普查、土地確權、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等等,目前的衛星是夠用了。而要是跟蹤某些移動的目標,這十幾顆衛星就遠遠不夠。

為了抵消萬有引力,衛星需要以7.9公裡/秒的速度在太空飛行才能不掉下來,對於在橢圓軌道上飛行的衛星,它們在近地點時的軌道速度甚至會超過11公裡/秒。我們從地面看衛星,它會很快地掃過天空,大約每1~2小時,衛星就能繞地球轉一圈。

衛星沿極地軌道飛行示意

那麼,對於同一顆衛星,它每2小時就能在同一地點「過頂」一次嗎?並不是這樣。

高分衛星為了掃描全球圖像信息,它們通常都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飛行。太陽同步軌道接近於極地橢圓軌道,它的軌道傾角大約在97°~98°之間,軌道高度大約為600~800公裡。換句話說,高分衛星是幾乎垂直於地球自轉的方向運轉的。

高分衛星大多位於太陽同步軌道

這樣的好處是,由於地球在自轉,衛星自己不需要做任何軌道調整不需要額外消耗燃料,就能掃描全球地面的圖像。

問題是高分衛星在拍攝地面圖像時,星上攝像頭掃描的寬度是有限的,解析度越高,意味著成像的幅寬就越小。高分一號衛星16米解析度多光譜相機的幅寬為800公裡,而2米解析度只能拍攝60公裡寬的地面圖像,它大約需要3天才能將地球全部掃描一遍。高分二號星(1米解析度)的重訪時間是5天,需要69天才能覆蓋全球。如果用這樣的衛星來跟蹤運動的航母,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高分衛星掃描地球

你可能會問,能不能讓衛星飛得更快一些,將它的重訪時間縮短到1個小時呢?答案是不能。衛星在軌道上飛行,它的速度是固定的,如果速度加快,它就會脫離軌道,飛到遙遠的太空中去了。

好消息是,我們的高分四號是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它定位於距地面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可以時刻凝視我們遼闊的國土和海疆。並且,高分四號星上搭載的是包括紅外線在內的多光譜相機,即便是烏雲密布的天氣也能拍攝到地面的圖像。它的缺點是解析度沒那麼高,因為距離地面太遠,它只能拍攝400米大小的紅外圖像和50米大的近紅外/可見光圖像。不過,對於航母這樣巨大目標,跟蹤它應該問題不大。

高分四號拍攝渤海

利用高分四號時刻跟蹤,其它十幾顆高分衛星過頂查證,在一個小時內確定航母的坐標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了,如果要與東風快遞配合使用,僅憑現有的高分衛星還是很難的。航母的移動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達40~60公裡,要想盯死航母把快遞包裹準確送到,我們還需要幾十顆高解析度衛星。

高分衛星多多益善

總之,高分衛星不嫌多,多多益善,加油發射就對啦!

相關焦點

  • 監視全球海軍,殲滅美國軍艦航母,我們還需要多少高分衛星?
    衛星拍攝到裡根號航母在南海活動遙感衛星是千裡眼無論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它們都具備一定的機動能力,可以根據目標的規避機動情況隨機調整自己的飛行彈道。航母蛇形機動對東風26無效東風快遞依靠什麼瞄準呢?當然是在太空飛行的遙感衛星,衛星是東風的千裡眼。衛星將目標的位置信息、運動方向以及移動速度回傳給指揮中心,飛彈裝定射擊諸元後發射才會不至於偏離目標太遠。
  • 打移動靶不易,緊盯軍艦航母,我們需要發射多少高分衛星?
    沒錯,這就是東風快遞要幹的事。 航母蛇形機動對東風26沒用 東風快遞依靠什麼瞄準呢?當然是在太空飛行的遙感衛星,衛星是東風的千裡眼。相比之下,軍艦或航母的最大速度一般是30節,它一個小時只能全速航行55公裡多一點,所以想要用遙感衛星來監視航母,你需要用許多顆來「接力」才能做到。
  • 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具備分米級解析度
    該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內高精度的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的數字地形圖,將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基礎地理信息。  大國之巔先要簡單科普一下,什麼叫做「高分」。其全稱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它也被親切形象地稱為「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觀測系統」!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高分七號衛星全稱「高解析度國土測繪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主要用於我國1:10000立體測繪圖生產及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更新,相較以往衛星1:50000比例尺有大幅提高。「1:10000比例尺數據幾何精度高、內容詳細,相比1:50000比例尺能夠更準確地確定地物的位置,識別更多的細節。
  • 比天宮空間站更緊迫的任務:快反火箭連戰連捷,東風品質值得信賴
    中國航天在剛剛過去的五月為我們獻上了四戰四捷、連戰連捷的驕人戰績,分別是長徵5B遙一火箭成功發射奠基天宮空間站時代、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準著陸東風著陸場奠基載人登月工程,以及長徵十一號與長徵二號丁兩款火箭在兩天時間裡的連戰連捷。
  • 比天宮空間站更緊迫的任務:快反火箭連戰連捷,東風品質值得信賴
    中國航天在剛剛過去的五月為我們獻上了四戰四捷、連戰連捷的驕人戰績,分別是長徵5B遙一火箭成功發射奠基天宮空間站時代、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精準著陸東風著陸場奠基載人登月工程,以及長徵十一號與長徵二號丁兩款火箭在兩天時間裡的連戰連捷。
  •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時間:2019-12-12 09:28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12月10日 我國首顆 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 拍攝的 首批衛星影像圖 正式亮相!
  • 一箭九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出徵
    此次出徵的「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共有9顆,由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組成。「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今後將被製作成科普視頻,定期在嗶哩嗶哩更新,內容包含科技、人文、歷史、自然、公益、教育等多個領域。未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還將為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用衛星航拍美麗地球。B站希望通過這顆衛星鼓勵人們保持好奇,不斷探索更大的世界。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今天,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拍攝的首批衛星影像圖正式亮相,揭開了這顆發射時頗為低調的「高分家族」新成員的神秘面紗。高分七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有哪些神奇的本領?未來將發揮什麼作用?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解讀。高分七號是顆什麼樣的星?
  • 又三顆!「吉林一號」高分02系列衛星出徵
    原標題:又三顆!「吉林一號」高分02系列衛星出徵2020年8月24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在航天信息產業園吉星樓南廣場舉行「吉林一號」高分02系列三顆衛星發車出徵儀式,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領導、職工以及媒體代表參加活動,共同歡送衛星運輸車隊出徵。
  • 快舟失利3天後又迎來好消息,網友:海基洲際帶九顆分飛彈頭成了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升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和衛星一同墜毀,發射任務失敗。這次發射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遙感服務。更重要的是,這次發射採取了「一箭九星」的方式。
  • 高分衛星,比你想像中更厲害!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為你揭秘「高分家族」
    2020年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七號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我國高分專項工程實施十年來發射的第七顆高分衛星高分七號也是目前唯一一顆能拍「3D大片」定位精度國內最高的高分衛星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衛星對地觀測與立體測繪水平的大幅提升
  • 高分13號衛星意義深遠,美航母艦長怒不可遏,讓白宮意識到嚴重性
    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運行軌道的高分13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和綜合防災減災等領域。高軌光學衛星可以實現對某一目標的不間斷觀察,這種衛星既然可以實時監控農作物或者自然災害情況,它同樣可以對海上的漁船進行實時監控。有消息稱,高分13號衛星開創了同步軌道實時監測海洋上各種大小船隻的先河,那些在我海域周邊地區部署的別國軍艦,同樣會被實時監測到。
  • 戰略衛星被燒成空氣,洲際飛彈剋星隕落
    該系列衛星工作時一般有9顆衛星聯網運行,它們各自運行在遠地點4萬公裡的大橢圓軌道上,重點監視北半球地區。紅外預警衛星是真正的大國重器,放眼世界具備獨立研製此類衛星的國家不超過3個,其研發難度甚至比洲際飛彈還要困難得多,其作用在於為己方延長至少15分鐘的戰略預警時間,在以分秒為單位的戰略攻防中15分鐘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 強大的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 (來源:央視網) 引以為傲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是怎麼分布的?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北鬥系統都有哪些強大之處呢?
  • 高分七號衛星,憑啥這麼牛
    本期科學匯,我們請教了國內著名遙感測繪企業的技術骨幹,一起來正式認識一下「高分七號」衛星。比如,可以通過高分七號來拍攝險峻山地、沿海海塘等人們難以涉足的地區,從而更清晰立體地了解這些地方的實際情況,為我們對這些地方的保護和發展提供更多參考數據。再比如,1米以內空間解析度光學影像能夠準確反映倒塌房屋尺度的地表細節信息,是獲取災後倒塌房屋信息的主要數據源。當浙江某地遭遇颱風時,可以通過高分七號看到颱風對迎擊地區的破壞,從而更好地評估災害損失和災後救援、重建。
  • 9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擇期發射
    出徵儀式現場8月20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舉行 「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九顆衛星發車出徵儀式。此次出徵的「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共有9顆,由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組成。「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將在我國黃海海域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擇期發射。
  • 西北傳來一個壞消息,中國火箭今年第4次失敗,這次是顆高分衛星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搭載的也是顆高分衛星,即吉林一號02C,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發射失敗?圖為吉林一號衛星吉林一號是中國重要的商用光學遙感衛星星座,星座建設階段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階段實現60顆組網衛星的建設,可以在30分鐘內重訪全球熱點地區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副主任孟令傑介紹,顧名思義,高分多模衛星具有多種工作模式,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這顆衛星配置了1個全色、8個多光譜譜段,標誌著我國光學遙感衛星研製總體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