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馬赫極速衝向地球!戰略衛星被燒成空氣,洲際飛彈剋星隕落

2020-10-18 巔峰高地

十幾天前一顆代號為「宇宙-2422」的衛星從太空以22馬赫速度極速衝向地球南太平洋上空,衛星在與大氣高速摩擦產生的極高溫下直接被氣化,僅有少量零件墜落大洋。

衛星再入大氣層

經查證得知這是一顆名副其實的戰略衛星,宇宙-2422是俄羅斯眼睛-1系列紅外預警衛星,衛星長2米,直徑1.7米,總重2.4噸,整體呈筒形結構,配置有大口徑紅外光學望遠鏡。該系列衛星工作時一般有9顆衛星聯網運行,它們各自運行在遠地點4萬公裡的大橢圓軌道上,重點監視北半球地區。

紅外預警衛星是真正的大國重器,放眼世界具備獨立研製此類衛星的國家不超過3個,其研發難度甚至比洲際飛彈還要困難得多,其作用在於為己方延長至少15分鐘的戰略預警時間,在以分秒為單位的戰略攻防中15分鐘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紅外預警衛星可以偵測飛彈尾焰

它能在廣域範圍內對敵方彈道飛彈從起飛至戰鬥部分離的主動飛行段進行被動監視,紅外預警衛星可以根據飛彈尾焰以及尾焰與周圍空氣形成的高溫輻射定位目標。

令人唏噓的是,墜落南太平洋的宇宙-2422衛星是俄羅斯眼睛-1系列紅外預警衛星的最後一顆,而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失效。此次墜落意味著眼睛-1系列預警衛星已經正式成為歷史,同時也表明俄戰略預警系統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危機

紅外預警衛星

眼睛系列紅外預警衛星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首顆試驗星入軌以來,已經連續發射部署近90顆規模,而如今卻是一顆都沒有。與眼睛-1大橢圓軌道紅外預警衛星聯網工作的還有「預報」系列紅外預警衛星,後者部署軌道是距離地球約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遺憾的是預報系列衛星也已經消耗殆盡。

接替眼睛-1與預報系列的是2015年11月開始部署的「凍原」系列紅外預警衛星,然而截止目前它僅發射了3顆,雖然衛星功能有所增強,但對於全球監視需求來說是杯水車薪,距離十星組網計劃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俄最新一代亞爾斯陸基飛彈

戰略預警能力缺失將極大削弱俄戰略反擊能力,為什麼俄羅斯可以容忍這一切呢?

眼睛-1與預報系列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產物,那一時期俄制衛星由於星載元器件水平較低,導致在軌壽命都很短,通常一到兩年就會失效,眼睛-1系列近90顆衛星規模中僅有一顆工作時間達到了5年。

俄太空飛行器壽命普遍較短

使用壽命短就需要大量發射組網衛星彌補,而俄羅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綜合國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緩過勁,導致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規模龐大的衛星組網工程。

作為誕生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國度,俄羅斯現如今在軌衛星規模已從鼎盛時期近千顆之巨縮減為現如今的一百餘顆,其在軌衛星規模只有我們的二分之一。

格洛納斯衛星70%元器件靠進口

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家以後原本就落後的衛星配套產業鏈又被二次瓜分,以至於現在俄羅斯諸多衛星產品高度依賴進口航天級星載元器件。以格洛納斯導航衛星為例,超過70%的元器件都需要進口,今年8月負責格洛納斯衛星製造的列舍特涅夫信息衛星系統股份公司派出來華採購團,他們將從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大量進口航天級星載元器件

北鬥衛星國產率為100%

聊了這麼多大家一定很關心我國紅外預警衛星建設情況,此類國產衛星由於作用特殊所以向來信息披露極少,官方只在三年前首度公開我國有前哨系列紅外預警衛星,這是迄今為止該類衛星的唯一官方信息。

高分專項工程衛星

紅外預警衛星歸根結底也屬於對地遙感衛星,而我們向來極其重視對地遙感業務,並於2006年正式啟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專項工程,簡稱「高分專項」。除此之外還有「遙感」、「實踐」兩大系列衛星,三大系列衛星中有很多特殊功能衛星,其中就包含有紅外預警功能。

還可以從長光衛星公司的吉林一號商業遙感星座對我國紅外預警能力管中窺豹,該星座衛星曾先後兩次對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進行天基視頻成像,其中一次還是對長徵11號快反火箭海上發射視頻成像,而長徵11號原本就是DF-31衍生產品。

吉林一號衛星拍攝長徵11號海上發射

紅外預警衛星對星載光學元器件要求很高,而我國光學產品已經逐漸追平世界一流水平。去年長春光機所就成功製備了世界最大4米級碳化矽反射鏡,它不僅能用於大口徑光學遙感衛星,同樣也可以用於大口徑紅外光學設備的生產製造。

國產世界最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靠的不僅僅只有東風快遞,而是一個超級大國產業鏈作為戰略支撐。

相關焦點

  • 洲際飛彈末端突防速度,美國26馬赫,俄羅斯22馬赫,中國是多少?
    眾所周知,洲際飛彈是一個國家戰略核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眾多武器裝備中,「門檻」最高的武器之一,如果按照洲際飛彈8000公裡的射程標準來算,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五個國家能達到次標準,而印度烈火飛彈也在努力之中。
  • 超5馬赫已是「高超音速飛彈」,為何衛星速度輕鬆可達23馬赫?
    而對於一些飛彈來說速度能達到1倍音速(1馬赫)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而達到5倍音速及以上就已經被稱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已經是全球頂尖的技術了,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首先,在稠密的大氣層中飛行的飛彈等飛行器,速度越快其受到的空氣阻力也就越大,想要加速就需要發動機提供更大的推力,同時需要的燃料也就越多,如此「惡性循環」,飛彈想要達到更高的速度所消耗的燃料就會幾何倍式的增長。
  • 洲際飛彈最大速度:俄27馬赫,美26馬赫,東風17真實速度是多少?
    據了解,俄羅斯的高速超音速飛彈可以飛27馬赫,美國26馬赫,那麼我國的東風17有多快? 在洲際飛彈強大的動力推動下,具備高超音速的「鋯石」將進入既定軌道,利用攜帶核彈頭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進行精確打擊。
  • 俄羅斯恐怖戰略武器,洲際飛彈11分鐘到美國,太空武器可摧毀衛星
    俄羅斯最近研發的幾款戰略武器,更是極其恐怖。根據美國太空司令部的說法,目前俄羅斯似乎已經掌握了如何擊毀其他衛星的技術。這對於美國來說,絕對是危險的。美國太空司令部最近追蹤到了俄羅斯的Kosmos 2543衛星向另外一顆衛星發射了一個神秘物體。這個物體沒有擊毀另一顆衛星,但是卻在另一顆衛星附近轉。這令美軍十分震驚。
  • 俄羅斯首款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大氣層邊緣28馬赫,輕鬆破美國防線
    該洲際飛彈裝備了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器,能夠實現超強的突防能力,並在速度上成功突破了28馬赫,也就是說如果俄羅斯想要攻擊美國的話,美國方面根本沒有一款防空系統可以抵擋住「先鋒」的攻擊,而這一點五角大樓方面也證實了此消息。一旦俄羅斯發射了「先鋒」飛彈,那麼美國基本上是無法攔截的。
  • 速度22馬赫!百噸級空間站曾被燒成火球,天宮迎來鳳凰涅槃時刻
    十八年前的昨天(3月23日),一座質量接近130噸的大型空間站「和平號」以約22馬赫速度高速再入大氣層,當它劃破天際的一剎那大部分身軀都被高速再入產生的高溫燒成火球,最終僅有少量零件散落在南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和平號隕落也預示著一個超級大國的隕落,而那一年我國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的發射升空則宣示著另一個超級大國的興起。
  • 馬赫數怎麼理解,換算成公裡是多少,最快的飛機能達到幾馬赫?
    恩斯特·馬赫在1887年幾篇論文中指出:在空氣中,物體運動會發出以聲速c傳播的球面擾動波,當物體速度大於c時,擾動波的波前會形成以物體為頂點的錐形包絡面,錐面物體與物體運動方向所形成的角a與v、c的關係是sina=c/v。到了1929年,聲速比值v/c在空氣動力學研究裡面日益顯現其重要性,德國空氣動力學家J.阿克萊特建議用「馬赫數」表示這個比值。
  • 幾大國洲際飛彈速度對比,美軍15馬赫,俄軍20馬赫,我國是多少?
    而在所有核武器裡面,威力最大的就是洲際飛彈,同時它也是一個國家戰略核打擊力量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射程超過8000千米的飛彈才算的上是洲際飛彈,所以這款武器的研製也十分複雜,世界上擁有這款武器的也只有幾個國家。
  • 一馬赫速度有多快?換算成每千米一小時是多少?
    到了1929年,聲速比值v/c在空氣動力學研究裡面日益顯現其重要性,德國空氣動力學家J.阿克萊特建議用「馬赫數」表示這個比值。從此,馬赫數成為表徵流體運動狀態的重要參數。而以「馬赫」命名的「馬赫錐」、「馬赫角」、「馬赫波」、「馬赫效應」等術語,也在空氣動力學中廣泛得到運用,由此可見恩斯特·馬赫在力學方面歷史性突出貢獻。
  • 射程覆蓋大半個地球,重型洲際飛彈批量服役,美改口:有話坐下說
    作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頂尖核強國,俄羅斯近年來加速推進新一代洲際飛彈的研發和服役,目前至少有4款新式洲際飛彈正在排隊批量服役,包括「薩爾馬特」重型洲際飛彈、「亞爾斯」公路機動洲際飛彈、「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和「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這四款新型飛彈構成了俄軍戰略打擊部隊的未來核心力量,也是美國最為忌憚的核威脅。
  • 20馬赫射程20000公裡,堪稱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專家卻說沒有意義
    尤其是在戰略核潛艇、洲際飛彈,以及各種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等方面的建樹,絲毫不弱於美國。至於近幾年在軍事上大熱的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俄羅斯已經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空軍的匕首、海軍的鋯石,以及戰略火箭軍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已經徹底構成了全新的「三位一體」飛彈體系。
  • 外媒:F-35以1.53馬赫的極速墊底
    目前,世界現役五代機共有4款,分別是中國空軍殲20,俄羅斯空天軍的蘇57,美國的F-22和F-35。其中,F-35戰鬥機裝備的發動機是推力最大的,據外媒報導的數據,達到了19噸之多。但是,即便是性能如此強悍的發動機,也只是讓F-35的速度為1.53馬赫,成功讓它墊底。當然,這也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役五代機當中,速度最快的機型是哪款?
  • 《極速賽車》發布首款海報 馬赫5號閃亮登場
    《極速賽車》首款海報。由經典動畫改編的科幻影片《極速賽車》發布首款海報。動畫片裡的傳奇跑車馬赫5號賽車閃亮登上海報。克裡斯蒂娜-裡奇換上復古黑色短髮出演《極速賽車》。由沃卓斯基兄弟指導,《極速賽車》拍成真人版搬上銀幕。《極速賽車》的製作人Joel Silver聲稱「效果超乎想像,我們稱它為『車夫』(car fu),因為它們就像會功夫的汽車一樣。」
  • 首顆軍用衛星發射,有助於製造洲際飛彈
    據伊朗官方媒體塔斯尼木通訊社報導,伊朗「信使」三號運載火箭於當地時間4月22日中午成功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預定軌道,該顆衛星是伊朗成功發射的首顆軍用衛星。同日14時,《德黑蘭時報》發布觀測報導證實這一消息的真實性,這意味著該顆軍用衛星已經正式開始工作。
  • 俄羅斯27馬赫,美國26馬赫,中國呢?
    一般而言,高超音速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以上。但其實,這種速度在洲際飛彈面前,也是小巫見大巫。 世界上最快的飛彈就是核飛彈,也就是洲際飛彈。它們的速度能有多快呢?
  • 強國洲際飛彈速度對比,美國15馬赫,俄國20馬赫,中國是多少?
    而核武在武器上的運用,最典型的就是洲際飛彈了。如同名字的含義,洲際飛彈的射程當然是能跨越大洲的,飛行幾千公裡一點問題也沒有,別看名字裡沒帶「核」字,實際上這種飛彈的頂部都是放了小型核彈頭的,在保證遠射程的同時,能發揮出最大威力打擊敵方目標,要做到這兩項要求,速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 洲際飛彈發射失敗,160名科學家瞬間喪生火海,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洲際飛彈是戰略核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射程通常都在8000公裡以上,各國的定義不一。和航母一樣,由於建造的技術比較複雜,擁有的國家只是少數。如今,擁有遠程彈道飛彈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據悉,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飛彈是蘇聯的P-7。
  • 俄兩型高超音速飛彈欲突破10馬赫 時速超一萬公裡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魯奇科12月28日說,軍工專家擬提高俄方兩種型號高超音速飛彈的速度至10馬赫以上,即10倍於音速。克裡沃魯奇科告訴《紅星報》記者,「匕首」和「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速度將突破10馬赫,即每小時7600英裡(約1.22萬公裡)。「製造高超音速武器,是為了將他們從空中(『匕首』)、陸地和海上(『鋯石』)載具發射,」他說,「關鍵技術的研發正在推進,以確保提高飛行速度……射程和精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