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分五號」衛星:環境保護再添「天眼」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環境保護再添「天眼」(關注)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高分五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高分五號衛星的本領為何這麼強?衛星上搭載了哪些「神器」,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

  高分五號是一顆什麼樣的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高分五號是高分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規劃的唯一一顆陸地環境高光譜觀測衛星,是世界上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技術試驗星。

  專家介紹,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為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而高分五號衛星與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衛星有所不同。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高分五號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

  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表示,目前我國在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生態環境監管、中央環保督察、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事件應急處置等日常工作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遙感監測的支撐。但對於大範圍、定量化、同步觀測要求較高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現有衛星數據在數據覆蓋和重訪能力、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嚴重製約了衛星遙感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

  據了解,高分五號衛星是以生態環境部為牽頭用戶、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等為主要用戶的環境專用衛星,具有高光譜、大範圍、定量化探測等特點,面向生態環境監測搭載的多個大氣探測載荷具備大幅寬、高光譜及偏振探測能力,使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汙染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高精度遙感探測成為可能。

  因此,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通過對大氣汙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物理要素的監測,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汙染狀況。同時,高分五號衛星還可以對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進行探測,為我國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可靠性的高光譜數據。

  裝載的陸地觀測載荷和大氣類觀測載荷讓高分五號衛星擁有了「火眼金睛」

  高分五號搭載了哪些「神器」?

  從2012年12月立項,到今年5月發射,高分五號的研製歷時65個月。衛星設計壽命8年,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這6大載荷「神器」讓高分五號衛星擁有了「火眼金睛」。

  王橋說,以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為例,它具有從紫外到可見波段獲取高光譜數據的能力,光譜解析度高達0.5納米,可用於6種以上大氣痕量氣體成分分布和變化的定量反演,支持空氣品質變化監測、各種排放過程對大氣組成成分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析。

  「再如最新研製的兩個水體陸地探測儀——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和全譜段光譜成像儀,這兩個載荷為我們實現高精度、定量化的水體和陸地生態環境要素監測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王橋說,這兩個載荷在水環境監測方面,可用於水體汙染物監測、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監測、城市黑臭水體監測、近岸海域水環境監測等;在陸地生態環境監測方面可用於地表精細分類、開發、建設、生產活動引起的生態破壞和生態影響監測、生態系統狀況及動態變化監測、中央環保督察及環境專項執法檢查技術支持等。

  童旭東介紹,高分五號衛星的譜段範圍寬,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觀測,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此外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實現了對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痕量氣體的高光譜監測,光譜解析度為0.3—0.5納米。

  高分五號還是國內探測手段最多的光學遙感衛星,同時具有多光譜、高光譜、偏振、多角度、掩星、耀斑等多種觀測手段,工作模式多達26種,可以實現多種觀測數據融合應用。

  此外,高分五號衛星定標精度高,星上載荷光譜定標精度達0.008波數,為國內衛星之最。就像一把尺子是否準確需要標校一樣,高精度定標是高光譜衛星定量化應用的基礎,是衛星探測信息準確不失真的重要保證。

  高分五號所在的「高分家族」,可以說個個都有絕活

  高分五號所在的「高分家族」什麼樣?還有哪些「高分兄弟」?

  童旭東說,高分專項是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於2010年批准啟動實施。經過8年的努力,我國已成功發射高分一號至五號衛星,今年還將發射高分六號衛星。

  如果用一句話來介紹這些「高分兄弟」的話,可以說個個都有絕活。

  高分一號實現了中高解析度與大幅寬相結合的觀測能力。高分一號衛星視野廣闊,一眼下去覆蓋800公裡,4天即可完整觀測地球一遍,航天科研人員稱其是「大幅寬成像」。

  高分二號標誌著我國民用遙感衛星跨入亞米級解析度時代。它可以用「目光銳利」來形容,如果說地球上的小轎車在高分一號衛星的眼中還只是一個黑點的話,那麼,高分二號衛星已經能分辨出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了。

  高分三號是我國首顆1米解析度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不管白天或黑夜、晴空或雷雨多雲,隨時都能對地成像,尤其適合應用於防災減災。

  高分四號是世界首顆地球靜止軌道高解析度成像遙感衛星。它不像高分一號衛星和高分二號衛星那樣在600—700公裡的近地軌道環繞地球「奔跑」,而是站在距地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相對靜止地駐留凝望,可以對某一目標區域持續進行觀測。

  今年將要發射的高分六號衛星,是我國首顆設置紅邊譜段的多光譜遙感衛星。

  高分專項的實施大幅度提升了我國民用遙感衛星技術水平,低軌衛星空間解析度由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8米,地球同步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

  「高分家族」的衛星,從太陽同步軌道到地球同步軌道,從可見光到微波,從普查到詳查,初步構成了我國自主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並形成體系能力。

  在衛星數據應用方面,高分專項突破了數據遙感政策、共性關鍵技術、數據與資源共享、服務創業平臺等方面的管理技術瓶頸。目前,高分衛星數據已在20餘個行業、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得到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國外同類型衛星數據的替代。

  這些衛星數據有力支撐了各級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 馮 華

相關焦點

  • 「高分家族」添丁 「天眼」監測大氣汙染——揭秘中國高分五號衛星
    新華社太原5月9日電 題:「高分家族」添丁 「天眼」監測大氣汙染——揭秘中國高分五號衛星  新華社記者 白國龍、胡喆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標誌著國產衛星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再上新臺階。高分五號衛星實現了哪些先進項技術突破?對中國衛星遙感技術有什麼影響?
  • 高分五號衛星參數介紹 高光普解析度高達0.5納米
    而高分五號衛星與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衛星有所不同。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高分五號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  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表示,目前我國在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生態環境監管、中央環保督察、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事件應急處置等日常工作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遙感監測的支撐。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本報記者 付毅飛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21日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這兩顆「天眼」能幫我們看見啥?
  • 數解中國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中新社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一顆「天眼」將長期駐留在距離地球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圍繞29日成功發射的高解析度光學成像遙感衛星「高分四號」,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密其特點。  四——「高分四號」隸屬於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此前中國已先後發射「高分一號」、「高分二號」、「高分九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光譜解析度衛星「高分五號」
    新華網太原5月9日電(劉丫 童植)5月9日2時28分,高分專項中唯一一顆實現高光譜解析度的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五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先進配置,多項突破「高分五號」衛星系統總指揮蔣光偉介紹,「高分五號」配置了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等6種先進載荷,設計壽命8年,運行於太陽同步回歸軌道,平均軌道高度705公裡。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空間解析度世界最高
    新華網西昌12月29日電12月29日0時0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至此,2015年19次航天發射全部成功,我國航天發射「十二五」任務圓滿收官。「『天眼』看地球,『慧眼』識九州。」
  • 高分五號、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21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高分五號和六號兩顆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這標誌著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已形成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對地觀測能力。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有效監測農業和大氣高分五號、六號衛星分別於2018年5月9日和6月2日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是我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能夠實現對大氣環境狀況、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進行有效監測。
  • 「高分家族」兩兄弟,這雙「天眼」看到了啥?
    高分五號、六號,這雙「天眼」看到了啥?麻辣姐在現場找到了這兩兄弟在「試用期」(在軌測試)期間的部分工作成果——比如說,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影像圖、湖南省常德市洞庭湖平原稻區農田影像圖、2018年8月和9月的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監測結果……可以說是非常「努力」了。
  • 高分五號「火眼金睛」怎樣煉成?多達26種工作模式
    高分五號「火眼金睛」是怎樣煉成的中國高分家族再添一員大將。5月9日凌晨,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一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高分五號。來自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的消息顯示,此舉有望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汙染氣體的空白,可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汙染狀況。高分五號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
  • 高分衛星能看見什麼?
    8月10日,中國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繼高分一號、高分二號以及高分四號等衛星之後,我國高分專項工程又添一員得力幹將。它的順利升空,使得高分系統在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上實現了更加有機的結合。什麼是高分專項工程?這些不同型號的高分衛星有啥區別,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看家本領?給我們生活都帶來了哪些改變?
  •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可探測大氣汙染物
    李志勇 攝軍報記者太原5月9日電(邱學雷、李瀟帆、記者鄒維榮)2018年5月9日0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原標題: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高分二號衛星天山天池融合影像   在地球大氣層以外飛行的對地觀測衛星宛如「天眼」,注視著地球表面,一物一景盡收眼底,為我們提供更高遠的視角觀測地球家園。
  • 高分五號、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2019年年底發射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中國將於2019年年底發射高分七號衛星,完成天基系統的全部建設任務。
  • 視角| 山西運城:智慧「天眼」來襲!
    「具體來講,運城『天眼』可觀天觀地觀發展,每個『天眼』衛星監測的重點各不相同。」山西省地質測繪院、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主任閆新珠一一介紹:高分一號衛星主要在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查、長勢分析、防災減災、森林防火、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發揮作用,高分六號衛星是高分一號的補充;高分二號衛星主要在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地理國情監測、交通、住建、城市規劃、智慧城市、重點工程建設監測方面發揮作用;高分三號衛星在防災減災
  • 既測霧霾又辨水汙染 凌晨升空的「高分五號」堪稱「汙染剋星」丨政解
    圖為高分五號及其運行示意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今天(5月9日)凌晨,中國發射了一顆既能「看」大氣又能「看」地球的衛星——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主戰場在環境監測和生態保護「高分五號」屬於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中的一顆衛星,是一顆遙感衛星。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我國對地觀測水平將大幅提升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胡喆)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中最有應用特色的高光譜能力的形成。
  • 兩顆天眼正式上崗是怎麼回事?天眼衛星有什麼功能
    3月22日消息,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今天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天眼衛星高分五號和六號兩顆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高分五號衛星是環境保護部作為牽頭用戶的環境專用衛星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餘曉潔、邱學雷)國防科工局29日發布了由高分二號衛星拍攝的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圖像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這顆衛星將在國土資源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交通設施監測、林業資源調查、災區恢復重建等諸領域廣泛應用。
  • 打開「天眼」看地球
    我國高分專項實施6年來已發射了多顆衛星,數據源不斷豐富,高分衛星數據在18個行業廣泛應用——打開「天眼」看地球光明日報記者 葉樂峰 袁於飛  日前,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發布《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