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在生活中,有兩個和人類智商有關的荒誕說法,其一是腦袋大的人更聰明,其二則是人類的大腦只有10%被開發利用。我很好奇這樣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如果強行關聯這兩個說法,那可能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只有10%的部分會被開發,那麼,那些腦袋大的人的這10%會大於一般人?
關於智商的問題一直存在諸多爭議
沒錯,有不少科學家都在思考,人的認知能力和灰質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但這個試圖揭示人腦謎團的答案,卻讓所有加入到這個複雜研究中的科學家們,都無一例外地陷入了未知的深淵。並且,即便是在科學界中,這個和智能有關的問題也充滿了各種爭議的聲音。
首先是關於智商IQ的定義應該如何進行衡量,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時刻,一個人的智力會不會也在隨著所處環境的不同和時間的變化,而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值。與此同時,人的智商是不是跟大腦組織的多少、或大腦的重量有關,這也是科學家們需要解答的許多問題之一。
大腦的內部結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擁有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的大腦,稱為神經系統中的最高級部分。這是一個主導人體一切活動、思考所有問題,並調節環境和機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大腦表面有一層灰質被稱為大腦皮層,而大腦表面分布的向下凹的溝,則增加了我們大腦平層的表面積。
在大腦的深層,是包含了大量核團和神經纖維的髓質,並且,那些半球內的白質也擁有各自不同的走向。人類的語言、意識和學習等能力都依賴於我們強大的大腦,事實上,我們人體所具備的功能,往往會對應到大腦皮質上的某個特殊位置。
比如,運動區和感覺區就可以在大腦皮質上找出對應的位置。而讓人類擁有思維和語言能力的優勢半球,則在中樞偏於皮質的左側位置。通過後來的研究,我們也知道了,其實大腦的右半球也具備它獨有的能力,比如,我們要對空間進行辨認,又或是像觸覺或深度知覺這樣的感知,則是右半球發揮著主要作用。
簡單來說,大腦的左側半球佔據著語言活動上的優勢,而大腦的右側半球則在較多的非語詞認識功能上更擅長。事實上,人類大腦的兩個半球在技能上存在不對稱性,沒有哪個半球絕對負責什麼功能,只是有明顯差異性而已。
腦袋大是不是就可以擁有更多智慧
雖然關於智商存在很多爭議,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一個人的腦袋大小並不和聰明程度對等。並且,對於相同物種而言,其大腦的大小並不會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如此難以理清智商和哪些因素有關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當我們的兩個被研究對象分別擁有1100克和1400克重量的大腦時,他們之間的智力水平還會被許多其他的變量影響。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局限於大腦的重量,還包括了神經元密度差異、大腦結構性差異,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比如,家喻戶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大腦就並沒有比一般人大多少,而他的大腦也不是許多人道聽途說的那樣只被開發了10%!並且,在一些對幼兒腦部掃描的研究過程中還發現,被檢測出的智力分數,其實也與大腦的大小沒有什麼關聯。並且,如果一個人的頭太大,那往往不是因為聰明,而是有病。
人類真的只使用了百分之十的大腦嗎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類並不可能進化出一個使用率只有10%的部位,不管是我們的大腦、還是身體的其他部位。很多人一開始接觸到這個不科學的謠言,是因為有人說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其實也只開發了大腦的10%左右。
由於很多人對此種罕見的智商瘋狂痴迷,以至於這位名人科學家在死後,甚至都沒有躲過自己的腦袋被切片。倘若相信此般荒謬傳言的人,他們都生活在在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過去,那麼或許還可以被理解。
但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學技術手段,像這樣的謠言很簡單就可以被澄清。僅僅是通過設備對大腦進行掃描,便可以清晰地表明,人類的大腦並沒有那麼多閒置的部分,其實他們都在努力的工作者。
人類對大腦的使用,其實也跟我們身體上的肌肉群類似。雖然,我們不經常會同時調動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組織,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們從未參與到身體活動之中。我們只是沒有在既定的時間裡,調動大腦的所有部分,而不是真的這部分就從未被開發。
並且,即便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為什麼我們就不只使用肝臟或心臟的10%,卻唯獨要只使用大腦的10%?到底是大腦真的就這麼與眾不同,還是一些人不願意在荒誕的謠言中醒來?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具有一定科學認知的人而言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