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如何邁好第一步?六位部長有話說→

2021-01-11 環球網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如何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新聞聯播》近日推出的系列報導,專訪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財政部部長劉昆,一起聽聽六位部長怎麼說。

經濟: 繼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持續恢復,穩定回升」,談及2020年的中國經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用這八個字進行了概括。到了2021年,中國經濟應該怎麼幹?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寧吉喆指出,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本點,一方面,要深挖消費潛力,推動養老、託育等服務標準化、品牌化,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另一方面,圍繞「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

談及今年的宏觀政策,寧吉喆介紹,今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 。同時,要繼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穩定市場主體的政策。此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建設債券等投資政策將保持穩定。

科技創新:組建國家實驗室,實行「揭榜掛帥」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要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創新高地。

目前,科技部正在加緊研究部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三個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的建設工作,著力打造國家技術創新體系戰略節點。與此同時,王志剛表示,科技部還將加緊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瞄準關鍵核心技術。

創新制勝,關鍵靠人,王志剛表示將實行「揭榜掛帥」「業主制」「裡程碑式管理」等制度以釋放人才活力,「把評價作為一個指揮棒,不是看帽子,不是看資歷身份,而是看是不是真的從事一線,是不是真正在科技上直接做出了一些貢獻。 」

生態環境:抓緊減汙降碳

近幾年,北方霧霾天少了,藍天白雲多了,這或許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環境問題始終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從「十三五」的「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決」到「深入」,一詞之差將帶來重大的轉變,碳達峰行動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將如何展開?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十四五」觸及的生態環境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更高, 這就要求攻堅戰要進一步延伸深度、拓展廣度,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黃潤秋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加緊編制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由於我國的能源結構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為主,因此碳達峰行動面臨巨大的挑戰。黃潤秋還表示,2021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利用市場機制倒逼企業技術創新,降低碳排放強度。

糧食生產: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糧食生產是「三農」工作「要害中的要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為重點任務。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糧食生產也要立下「軍令狀」:保證糧食的總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儘可能保證穩中有增。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唐仁健指出,要立志打一場種業的翻身仗,以更好地確保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要加快實施種源「卡脖子」的攻關,力爭縮小像玉米、大豆、生豬以及奶牛等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推進種業創新,一方面要建種質資源庫,另一方面要加大國家現代種業基地建設。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唐仁健表示,一方面要確保耕地的數量,遏制耕地的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同時還要大力提升耕地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今年還要建1億畝」。

產業鏈供應鏈:確保不「掉鏈子」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確保不「掉鏈子」呢?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今年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著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某些關鍵環節還存在著「卡脖子」風險,「補短板、鍛長板」勢在必行:「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產業鏈。」

在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肖亞慶指出,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還要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減稅降費:「減法」正在換來「加法」和「乘法」

2021年我國繼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將重點支持哪些領域?「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財政部部長劉昆指出了今年我國財政工作的關鍵詞。

劉昆表示,提高財政支出效率,要注重節用裕民,落實好「過緊日子」的要求 。同時,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穩定,為今後應對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空間。

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劉昆介紹,近年來,政府收入的「減法」正在換來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下一步,將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幫扶企業再『送一程』。 減稅降費政策是制度性、持續性的,多年實施下來,疊加累積效應越來越大,企業減負也會越來越明顯。」

劉昆介紹,2021年中央財政將優先安排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堅持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相關焦點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談如何解決好...
    「十四五」開局之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如何邁好第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哪些實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怎樣解決?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五項「實招」  「住房和城鄉建設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
  • 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 習近平這樣部署
    會議特別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構建新發展格局該如何邁好這第一步?「十四五」開局之際,央視網《聯播+》欄目為您梳理總書記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論述,讓我們從中尋找答案。 31957127,.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
  • 2021年中國經濟應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2020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攻堅克難、轉危為機、逆勢而上,推動經濟社會恢復取得戰略性成效。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需要進一步穩固經濟恢復態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實現「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科技自立自強
    編者按:中國之聲權威訪談系列報導《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1月3日播出《科技自立自強》,訪談對象: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只有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抗壓能力、對衝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王志剛:我們要通過科技自立自強,使我們的發展有高質量,使我們在國內市場上能夠通過高水平的科技供給來形成我們在產業和產品方面的高水平的提升。只有中國國內市場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它對整個國際市場才有更高的吸引力、更高的影響力。
  • 時評|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更要萬眾一心,繼續奮鬥,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當前,平遠縣正堅持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1+1+9」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六爭六補」「123456」的思路舉措,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推進「雙統籌」,主攻「一城一區一帶」,不斷開創建設「精緻小城·大美平遠」新局面,爭當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為梅州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爭當生態發展區建設先行示範市和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江蘇如何答新卷?婁勤儉道出奮鬥目標與...
    「十四五」開局,「小康先行者」江蘇如何開啟現代化新徵程?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江蘇如何補短板鍛長板、更好服務全國大局?作為東部經濟發達省份,江蘇如何起好頭,邁好關鍵第一步?新華社配圖   二  邁好第一步——加快建設「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考察便來到江蘇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談短板也是新的增長點
    「十四五」開局之年,對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準定位邁好第一步?今後5年,河南有何規劃和舉措再上新臺階?記者採訪了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到了河南在更多領域奮勇爭先、作出更大貢獻的時候」記者:「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河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河南應如何找準定位邁好第一步?
  • 新華時評:「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新華時評:「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新華社記者姜琳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新判斷、新部署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凝心聚力 開啟發展新篇章——二〇二...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凝心聚力 開啟發展新篇章——二〇二一年甘肅經濟發展展望編者按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作為。2021年悄然而至,如何起好步、開好局,對這一年而言,至關重要,意義重大。「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以制度創新推進自貿區(港)開放平臺建設...
    央視網消息:作為改革開放新高地,2020年我國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都邁出新步伐,並為疫情下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破解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2021年度八大任務之一,同時明確指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1年,這些工作將如何進行呢?本臺記者近日專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 激發消費潛力活力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
    2021年如何做好商務工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作出更大貢獻?記者採訪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把構建新發展格局貫穿到商務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記者:請問商務部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總體上有哪些考慮?
  • 邁好「十四五」發展第一步 見到先行市建設新氣象
    2020年經濟工作成績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九場硬戰」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收官「兩手硬、兩戰贏」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跑出了經濟發展加速度■邁出了改革開放新步伐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談如何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十四五」開局之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如何邁好第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哪些實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怎樣解決?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義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部長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義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部長 2019-11-25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部長通道」,這13個影響你我生活的問題部長們給了權威解答
    今年兩會前,總理明確要求,「部長通道一定要比去年辦得好」。3月15日上午,今年兩會8場中的最後一場「部長通道」結束。至此共有46位部門「一把手」,在「部長通道」回應了95個熱點問題,其中23位部長是新面孔,部長最長「候場時間」20分鐘。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今年要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全面實施「大氣十條」,去年是第一年,今年是第二年,我們要真抓實幹,提高治汙水平,大幅減少汙染物排放量。要科學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讓「大氣十條」這個好的路線圖在各地落實為一個好的施工圖。要加大信息公開。讓所有的汙染源排放暴露在陽光下,要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汙染排放監督者,動員全社會力量一起來形成共治霧霾的局面。
  • 盤點2015年國內車企 118位高管職位變動
    奇瑞汽車今年共有9位高管的職位發生了變化。今年5月,原任職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被奇瑞正式聘為奇瑞股份總經理助理,並成為經管會成員,主要分管品牌和產品規劃、公關傳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黃華瓊所分管的品牌不僅是奇瑞汽車,還包括奇瑞捷豹路虎和觀致兩大合資公司。 長安汽車今年有7位高管的職位有所變動。
  • 十問2021,部長們這樣回答
    2021年,如何把脈國家經濟、科技、糧食等發展大勢?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會有哪些新變化? 你關心的諸多問題,近期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十位部長,看看他們怎麼說。問經濟發展大勢 戰疫情、謀發展,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走勢如何?
  • 邁與公裡是一樣的嗎?一邁相當於多少公裡?很多人都搞錯了!
    很多車主在討論車速的時候,習慣用「邁」,其實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時速多少公裡,但是卻不知邁和公裡是完全不一樣的。之所以很多人會這麼說,是因為對外來汽車文化的一種誤解。在英語中,英裡稱為「mile」,音譯為「邁」,國人為了方便,經常會省略掉後面的「 每小時 」,音譯為「邁」。與此同時,我們國家採用的是國際通用的公裡制度,車速表上顯示的速度單位是千米/每小時,英文簡稱為km/h。由於思維慣性,很多人仍然習慣說車速為多少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