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性最大的十大颱風

2020-12-02 騰訊網

1、威馬遜

威馬遜是一個破壞力非常驚人的超強颱風,於2014年7月10日登陸我國的廣東地區,是我國自建國以來所面臨的最強颱風,剛登陸的時候風級就達到了17級,這場颱風使得我國的468.5千公頃農作物全部被破壞。

2、洛克

洛克是2011年9月9日登陸日本的超強颱風,也是給日本造成了很大傷害的一場颱風,它的颱風編號為1115,它的持續時間非常的長,這場颱風使得日本的許多交通幹線都陷入了混亂,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3、南施

颱風南施是1961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風暴9月7日形成,9月17日消散,維持10天。南施在日本本州登陸之前,影響了關島和琉球群島,並為該區造成巨大損失。南施的一分鐘最高平均風速為170節,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12強熱帶氣旋。南施也是1959年伊勢灣颱風以來吹襲日本最強的颱風。由於南施為日本帶來嚴重破壞,故日本氣象廳為它命名為第二室戶颱風,是為日本氣象廳10個命名颱風之一。

4、鯰魚

鯰魚是2010年10月13日登陸菲律賓和中國福建的一個颱風,它的颱風編號為1013,鯰魚這個名字是由韓國提供的,鯰魚颱風給菲律賓的呂宋帶來了非常重大的災害,共累計造成了6.94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5、薇拉

薇拉是1959年9月登陸日本的一個破壞力十足的颱風,它的颱風編號為5921,薇拉颱風帶給日本的傷害是非常巨大,這場颱風導致38921人受傷、4697人死亡還有401人的屍體至今未找到。

6、莎拉

莎拉是1959年9月15日登陸韓國釜山的超強颱風,它的颱風編號為5919,該颱風是由西太平洋上方的熱帶氣旋形成的,剛登陸時的風速達到了150節,登陸氣壓高達905百帕。

7、佛利斯特

佛利斯特是1983年9月28日登陸日本的超強颱風,該颱風是歷史上發展最快的熱帶氣旋,它的風速每小時能達到137千米,使得日本的46000所房屋都會毀壞了,還造成了21人死亡。

8、約翰

約翰是1994年8月11日登陸美國地區的超強颱風,它是近代歷史上維持時間最長、路徑移動範圍最廣的熱帶氣旋颱風,總路徑長達13,000多公裡,從東太平洋一直跨越到西太平洋。

9、諾拉

諾拉是1973年10月10日登陸中國東南地區的超級颱風,它的颱風風眼的溫度高達30攝氏度,風速達到了每小時298千米,給中國的東南地區造成了巨大的財產傷害,還致使18人死亡。

10、泰培

颱風泰培(英語:Typhoon Tip)是有紀錄以來全世界綜合情況最強烈的熱帶氣旋,源於10月4日澎貝島附近季風槽產生的擾動天氣,是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19場風暴和第12場颱風。泰培的發展和移動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場熱帶風暴的不利影響,但該風暴之後向北移動,泰培於是得以增強。掠過關島後,氣旋得以爆發性增強,於10月12日達到風速每小時305公裡的最高強度,海平面氣壓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紀錄。颱風在此強度下的風場直徑高達2220公裡,又創下覆蓋範圍最大的熱帶氣旋紀錄。泰培接下來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之後因受低壓槽逼近的影響轉向東北,並在這一過程中緩慢減弱。10月19日,氣旋登陸日本南部,不久後便轉變成溫帶氣旋。

美國空軍氣象局派出60架次偵察機飛入泰培內部執行觀測任務,這場颱風因此成為近距離觀測次數最多的熱帶氣旋之一[1]。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神奈川縣開展的訓練營因泰培間接引發火災,致使13人遇難,68人受災。該國其他地區還因這場颱風引發大範圍洪災,導致42人喪生,海上還有許多船隻沉沒,至少44人死亡或失蹤。

相關焦點

  • 颱風山竹肆虐,盤點一下史上十大颱風排名
    歷史上還有一次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是5612號颱風。它於1956年7月26日生成於西北太平洋洋面上,最低氣壓905百帕,中心最大風速達90米每秒。該颱風於8月1日24點在浙江象山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 923百帕,風速60-65米每秒。致使浙江全省近5000人喪生。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2019-08-11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颱風的哪部分威力最具破壞性?風眼有破壞性嗎?
    在太平洋西部,中心的持續風速達17.2米/秒的熱帶氣旋,就可以稱為颱風,北大西洋又稱為「颶風」,北印度洋則叫做「熱帶氣旋」,通常的颶風又叫做超強颱風。,肯定是邊緣威力要大一些,但颱風威力最大的並不是邊緣,而是圍繞風眼的風(暴)牆。
  • 颱風"米塔"逼近島內 臺氣象專家:東北小心破壞性強風
    華夏經緯網9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颱風「米塔」來勢洶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中央氣象局」最新「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米塔」沿著的太平洋高壓邊緣前進,今天日上午在臺灣東側轉向偏北北西,中心經臺灣東北角近海,今晚至明天清晨為距臺灣最近的一段時間,都將維持中臺強度。明日上午進入東海、偏北漸轉北北東;周四則侵襲韓國。
  • "米塔"颱風逼近 臺灣東北角小心破壞性強風
    吳德榮說,在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仿真顯示,今日至明日上半天、因「颱風外圍」及其「環流」接連影響,迎風面雨勢增大,尤其北部山區及東北部的「大量降雨」,超過土石所能承,易導致塌方、落石、土石流;低洼地區則要注意防範淹水。    離「米塔」中心最近的北部、東北部,則要注意強風的威脅,東北角附近更要注意「米塔」中心附近的「破壞性」強風。
  • 海貝思對準日本,是史上最大最兇颱風?分析:並非如此
    譬如,本來要去九州島,因為颱風登陸就取消機票,那是完全沒必要;不在關東地區,屯上一星期物資,買很多不必要的東西,也沒什麼必要。1、登陸強度方面,海貝思最大可能於10月12日晚上8點左右通過伊豆半島,晚上11點前後經過東京都。
  • 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 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第一名:颱風美莎克(2015年)美莎可在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名中被推舉為第一,他可以說是自建國以來最強勁,威力最大的颱風,風速高達17級。近五千人因為美莎克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財產,颱風雖然已經過去,但給人留下的心理陰影還是無法磨平的。第二名:颱風泰培TIP(1979年10月)據預測,當時「泰培」的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80米/秒。可以想像,80米/秒的風速——當時的測風儀早就被吹壞了。
  • 颱風「飛燕」今天登陸!日本遭遇25年來最強颱風,破壞力巨大!
    颱風「飛燕」上周獲得超級颱風稱號,成為2018年最強風暴。Jebi,在韓語中是「燕子」的意思,可能會在明天(9月4日,星期二)襲擊日本。颱風「飛燕」最新消息:日本將於周二中午遭到「飛燕」襲擊。目前,飛燕是薩菲爾-辛普森級別的3級颱風,最大持續風速可達115英裡/小時。目前,這場風暴正席捲衝繩島以東的西北太平洋。衝繩島位於日本的西南角,正逐漸靠近日本大陸。颱風在本周末被降級為5級颱風,隨著陣風繼續減弱,氣象預報員說,颱風登陸時可能是2級或1級。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了
    2.颱風洛克2011年9月21日,第15號颱風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陸,從這張日本MTSAT-1R0430Z衛星圖可以看出。颱風洛克是日本本月來遭受的第二場颱風,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其規模相當於四級。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颱風」海鷗「來襲 全球十大怪異天氣你知道多少?_遊俠網 Ali213.net
    據氣象部門消息,今年第15號颱風「海鷗」已於昨日16日12時45分,在廣東湛江徐聞縣南山鎮五裡村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3級。隨後,「海鷗」將於16日下午移入北部灣海面,逐漸向中越邊界到越南北部一帶沿海靠近,並將於16日晚上在上述沿海再次登陸,預計登陸強度為颱風級(12級),登陸後強度將明顯減弱。颱風是自然界的一種怪異的天氣現象,像是這樣的天氣現象還有很多。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全球排名前十大的怪異天氣現象。
  • 颱風何處風力最大
    熱帶氣旋按其強度分成數個等級,每個等級都冠以不同的名稱,最強的那個等級的名稱叫作颱風。在颱風季節,人們經常用「某某號颱風中心氣壓多少百帕,近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多少級……。的語言來描述颱風情況。  颱風中心是指颱風眼區,中心的附近即周圍則是風力最大的區域。7708號颱風中心移過崇明島。
  • 史上最大颱風來了?
    這兩天,網上出現了「關於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的消息,有微博大V稱「日媒報導:19號颱風(海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
  • 2019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出爐,超強颱風「利奇馬」等上榜
    近日,應急管理部公布了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南都記者注意到,超強颱風「利奇馬」、貴州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四川長寧6.0級地震、四川木裡森林火災……這些曾引起全國關注的自然災害都在此次的公布中有所提及。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1、「莎莉嘉」橫掃瓊島,直接經濟損失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強颱風級)於10月18日0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為1971年以來10月份登陸海南的最強颱風。
  • 颱風「雲雀」路徑圖!在熱浪中,風暴逼近日本!
    隨著颱風「雲雀(Jongdari)即將到來,本周末日本致命的熱浪將戛然而止。這是所有你需要知道的關於颱風瓊達裡的路徑。日本人正準備迎接更具破壞性的天氣。颱風「雲雀」目前位於日本南部。颱風雲雀路徑圖:日本本月早些時候遭遇了另一場颱風。然而,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雲雀將會向東北方向發展。然後,風暴將向西移動,襲擊本州海岸。隨著整個周末東部和南部海岸的海水不斷增多,遊泳者和船上的人都受到了危險環境的警告。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光明網訊應急管理部近日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記者了解到,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十大自然災害包括:190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6月上中旬廣西廣東江西等6省(區)洪澇災害;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四川「8?20」強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遊洪水;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四川長寧6.0級地震;四川木裡「3?30」森林火災;山西鄉寧「3?15」滑坡災害;青海玉樹等地雪災。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盤點:利奇馬風雨強度58年來最大
    颱風災害風險評估模型統計顯示,「利奇馬」的風雨綜合強度指數為158.6,為1961年以來最大。內容來自:中國天氣網原標題:「利奇馬」風雨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最大已致56人死亡中國造成災害最大颱風颱風在海上的強度不等於登陸的強度,海上最大不等於登陸中國最大。強度最大不等於災害最大。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形成原因
    近日我國還有鄰國韓國、日本都頻繁的遭受颱風的襲擊,給各個國家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是生活還有出行方便,那麼威力這麼強大的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颱風形成的原因吧。
  • 2019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颱風「利馬奇」在列
    央視新聞1月12日消息,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1.190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8月10日1時45分,「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6級(52米/秒)。此後於11日20時50分在山東省青島市沿海二次登陸,中央氣象臺13日6時對其停止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