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偉大實踐的最新教材,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新教材。
這一重要著作出版以來,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今天,筆記君與您一起學習該書第五專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五專題的主題就是「決戰決勝」,明確指出了脫貧攻堅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全面闡述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系統總結了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本專題一共編選習近平總書記4篇重要著作:
《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2017年10月25日)
《譜寫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2018年2月12日)
《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2018年2月12日)
《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2019年4月16日)
第一篇:《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
這篇重要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關於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總書記指出,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黨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承諾。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對此予以強調,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實現,而且必須全面實現。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深刻分析決戰決勝階段的任務:
從時間看,3年多時間並不長,轉瞬即過,時間緊迫,時間不等人。
從要求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必須做到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
從任務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還有不少難關要過,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動。決勝就是衝鋒號,就是總動員。總書記要求:
全黨同志一定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作出的部署,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在此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這篇重要文章刊發在2018年第1期《求是》上,點擊閱讀:《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201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攝
第二篇:《譜寫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這篇重要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深刻論述了講話發表時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進展,從四個方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從六個方面概括了脫貧攻堅積累的寶貴經驗。
首先,從進展成就看,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一是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最好成績;
二是促進了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三是構築了全社會扶貧強大合力;
四是建立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2020年4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在茶園考察脫貧攻堅情況。(燕雁/攝)「五級書記」同框的照片刷屏。畫面中,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走向正在工作的茶農們,身旁是陝西省委書記、安康市委書記、平利縣委書記、蔣家坪村支書。
其次,從經驗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根本: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必須堅持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要義: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
保障: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必須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
合力: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要領: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幹——必須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實施經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確保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使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基礎: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關係,培育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意識,培養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用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
這「六個堅持」,深刻回答了脫貧攻堅「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根本遵循。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農曆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考察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這是2018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貧困戶吉好也求家中看望。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三篇:《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
這篇重要文章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一部分。總書記從黨的十九大作出的總體部署出發,對此後三年的脫貧攻堅戰明確了八項工作重點: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強調「各級黨政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必須增強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親力親為抓」;
在堅持目標標準方面,強調「扶貧標準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在強化體制機制方面,強調「要落實好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
在牢牢把握精準方面,強調「建檔立卡要繼續完善」,「精準施策要深入推進」;
在完善資金管理方面,強調「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在加強作風建設方面,強調「堅持問題導向」,「建立長效機制」;
在組織幹部輪訓方面,強調「突出抓好各級扶貧幹部學習培訓工作」;
在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方面,強調「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改進幫扶方式」。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實踐證明,貫徹落實這「八項要求」是既管當前、又管長遠的「決勝策」。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時間不等人,任務不等人,必須更加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抓緊抓緊再抓緊,確保取得最後勝利。
包括以上兩篇重要文章在內的講話全文,刊發在2020年第9期《求是》上,點擊閱讀:《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這是6月21日下午,習近平在忻州市岢嵐縣趙家窪村看望特困戶王三女一家。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第四篇:《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重慶七躍山層巒疊嶂、鬱鬱蔥蔥,群山之中鑲嵌著一個美麗的村莊——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轉火車、換汽車,越過千山萬水來到這裡,實地了解脫貧攻堅進展情況,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有沒有真正落地。
華溪村的嶄新面貌讓總書記十分欣慰:「看了這麼一個村,我心裡是有底的」。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
這篇重要文章就是這次座談會上講話的一部分。總書記透徹闡明「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辦法,為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科學指導。
從當時情況看,我國「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要清醒看到,有些貧困人口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省區市和基層市縣要各司其職,上下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摸清「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底數,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逐村逐戶逐項查漏補缺、補齊短板,確保脫貧質量;堅持現行脫貧標準,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明顯超出標準的,要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同時也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防止「翻燒餅」。
「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標準是什麼?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作出明確界定,我們要準確理解和把握。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有學上、上得起學;
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需求,確保貧困人口患了常見病、慢性病能獲得及時診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
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不住危房;
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飲水安全達到當地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
當然,各地具體情況千差萬別,要結合實際進行把握,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也不作脫離實際的承諾。
這次重要講話全文刊發在2019年第16期《求是》上,點擊閱讀: 《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9年4月1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看望貧困戶譚登周一家。 新華社記者 劉彬/攝
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最掛念的頭等大事。
2015年在延安、貴陽,2016年在銀川,2017年在太原,2018年在成都,2019年在重慶,2020年在北京,在脫貧攻堅的一個個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先後7次主持召開跨省區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作出戰略部署,指導我國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五專題,進一步領會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對於我們堅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強奮鬥,脫貧攻堅戰一定能夠打好打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寫就人類反貧困史上最宏偉的史詩!(學而時習工作室)
[ 責編:李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