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為尋找更健康的水,網友沈女士最近在網上花55元購買了一支號稱能測水質純淨度的TDS測試筆,結果一測發現家裡沒換多久濾芯的淨水器流出來的水所含「雜質」最高,其次是5升裝的桶裝水,而小瓶裝的純淨水則幾乎無雜質,她有些疑惑,同樣是過濾過的水,難道家用的過濾器不「靠譜」?當喝水面臨如此多的選擇,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水?沈女士的疑問也讓身邊眾人討論不休。
不久前因媒體報導「北京最會喝水家庭」而成為新聞人物的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負責人趙飛虹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支「筆」的實用性有限,單靠一個TDS數值的高低無法判斷是否為「好水」。
網友自測水質,越測越迷惑
繼PM2.5這項反映空氣品質的指數走入公眾視野後,飲用水的健康與否也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之一。沈女士購「筆」的緣由是,她發現近期家中的自來水燒開後杯底留有細小的紅色沉澱物,恰好又讀到了關於「北京最會喝水家庭20年不喝自來水」的新聞,她對自己的飲用水有些不放心。
沈女士家裝了一臺淨水器,她用這支「筆」檢測淨水器出口處的水,數值將近300ppm(毫克每升,mg/l);打開某品牌5升桶裝水測量,結果是200ppm左右;而另一品牌的瓶裝水只有約20ppm。她不知道這些差異很大的數值能反映什麼,是淨水器該更換濾芯了嗎?
目前,這支「筆」賣得很火。在淘寶網上搜索「TDS水質測試筆」能得到大量商家信息,銷量好的幾家網店平均每家已賣了近千支。據賣家介紹,「這筆最近賣得很好,很多人是想拿它測測安裝的純水機的過濾效果。」據記者了解,TDS指溶解性總固體,反映了溶解於水中的各種離子、分子和化合物的總量,其中既有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離子,也包括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但不包括懸浮物和溶解氣體,數值越高表示水中的物質越多,比如北方地區的水比較「硬」,TDS數值就相對較大。
記者實驗:不同水測試數值差別較大
記者向沈女士借用了水質測試筆進行實驗,隨機測量了兩種品牌的550毫升瓶裝水、19升飲水機桶裝水、某家用淨水器出水口的水以及本市相距較遠的兩家物業的自來水。
該筆操作簡單,將帶有兩個探針的一端插入待檢測的水中,數值一路上升直至一個固定的數字。記者的實驗顯示,兩款瓶裝水的TDS值分別為33ppm和50ppm(後者在包裝上標明了鈣、鎂、鉀等礦物質的大致含量);剛開封的飲水機桶裝水,冷水管流出水的TDS值是53ppm,熱水管為57ppm;兩家物業的自來水一個測得為320ppm,另一個是180ppm左右;這個檢測數值為180ppm的家庭安裝了一款淨水器,但淨水器裡出來的水所測數值與自來水相差無幾,該淨水器主人說,一年多沒有更換濾芯了,「看來已經失去淨化作用了。」
在室內經過24小時靜置後,幾款待測水的TDS值與24小時前的自身數值相比幾乎沒有改變,個別只有1到2ppm的微小升高。
專家詳解:單純TDS值無法判斷水質
「並不能說180ppm的水就比320ppm的水更健康。」趙飛虹解釋說,TDS只是水質檢測106項指標中普通的一個,其他像渾濁度、PH值、總硬度、菌落總數、各種重金屬和有機物含量等綜合決定了水質狀況,只能說在TDS這一項指標上前者優於後者,單純依靠TDS值高低就判斷水是否安全健康則過於片面。根據我國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6項指標之一的TDS值的安全範圍要求在1000mg/l以內;這也說明無論是180ppm還是320ppm,在溶解性總固體這個指標上均是合格、安全的。不同物業的自來水TDS值差別較大可能與水源地的不同有關,同時也可能有管道方面的因素。
與此同時,根據《飲用淨水水質標準》,飲用淨水的TDS限值是500mg/l,同時還包括無嗅無味、無肉眼可見物等近20項指標。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衛生科昨日在給記者的回覆郵件中稱,世衛組織的飲用水準則中並未設置TDS基於健康的限值,但認為TDS低於600mg/l時水味較好。眼下,空氣指標中的PM2.5已在公眾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趙飛虹也在琢磨能有一個像PM2.5一樣直觀的水質檢測指標,能方便普通市民判斷水質好壞。「但很難,關於水的指標太多了。」她說,在沒有專業檢測條件的情況下,通過「聞和嘗」來感知水的等級可能相對比較可行。對於TDS水質測試筆,她認為「用來做各種水質比較,實際用途並不大」,不過它倒可以對部分家用淨水器的過濾效果做個參考,比如測試值與之前相比明顯增高,就要考慮更換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