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你看到的一本最有趣的經濟學!
很多人覺得經濟學深奧莫測,雖然日常生活無時無刻不穿插著經濟活動,也無時無刻不被各種各樣專業經濟名稱包圍,但總是似是而非將懂未懂。我們有心想去系統學一下理論知識,缺總感覺門檻太高知識太多無從下手不得其法。
現在,救星來了!
沒錯,就是那套曾經佔據亞馬遜暢銷榜的經濟學名著《魔鬼經濟學》,而且它已經暢銷得出到了第四本!
看完後,人人都是魔鬼經濟學家。
它不是一本嚴謹而理論的書(要不它也成不了經典),相反,它從頭到尾都會提供大量新奇有趣而又淺顯易懂的敘述和觀點——
兒童安全座椅只是拿來裝裝樣子的。酒後走路回家比開車更危險。 世界頂尖運動員大部分出生在 1 - 3 月。 女人掙得少是因為她根本就不想掙那麼多。 用太陽能電池,會引起全球變暖。
最新在《魔鬼經濟學4》這本精選集中,兩位魔鬼經濟學家一如既往問出了許多劍走偏鋒的問題:
為什麼空乘人員不收小費?人們會對什麼事情撒謊,為什麼撒謊? 從風險回報率的角度分析,什麼時候搶銀行*合適? 你還會對列維特和都伯納本人的怪癖與愛好有許多了解,包括賭博、高爾夫、西洋雙陸棋 和廢除美分幣。
這套書的作者,總是提出上面那些挑釁性的問題,然後通過分析統計數據,給出讓你驚訝,卻不得不信服的經濟學的解答。
看這本書的最重要意義(劃重點),其實是不僅僅讓你明白更大的經濟學常識,更能讓你容易理解經濟的深層次規律和問題,理解和找到觸發人們行為的動機從而解決各種謎團。
傳統觀念常常漏洞百出,轟動性事件常常起因於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小事。專家,包括金融專家和房產中介,常常利用信息優勢說假話謀私利。看完這本書,至少讓你不那麼容易受騙哈:)
《魔鬼經濟學》榮耀榜
該書2005年4月在美國上市,僅1個月就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曾連續8周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2名位置。在美國上市2個月後,銷售量突破20萬冊。被《紐約時報》評為「2005年年度100本最有影響力圖書」之一。該書從2005年4月上市至今,一直佔據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前列。該書的版權已被2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
作者史蒂芬·列維特和史蒂芬·都博納,一個是芝加哥大學年輕的終身教授,而另一個是《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長期撰稿人,二人組合保證了專業和可讀的平衡。十年之間,兩位原本是死對頭的作者,在出版商高額版稅的誘導下不計前嫌聯手寫作,本本暢銷。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觀點——經濟刺激之下,人就會做出反應,哪怕這個人是經濟學家。
PS:網上有電子版,但我仍強烈推薦購買紙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