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間有趣的小屋:明明是相同身高的人,進入之後,站在不同的角度,竟然呈現出了「巨人」和「小矮人」的巨大身高差,仿佛進入了一個施了身高魔法的房間。這就是視錯覺實驗中著名的「艾姆斯房間」實驗。
艾姆斯房間是美國心理學家阿德爾伯特·艾姆斯進行的知覺演示。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兩個身高相同的人,一個站在房間延伸出去的最遠處,另一個站在縮進來的一端。兩個人瞬間在視覺上有了極大的身高差,如果沒有進行實際的身高測量,可能誰也不會相信這兩個人是一樣高。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這是由於在我們的認知中,房間一定是上下、左右各自平行的,所以,當我們把一個不平行的房間當作平行的參照物時,在視覺上我們會認為遠處的人變小了,而近處的人長高了。以經驗和眼睛作為判斷的標準,卻不知自己被視錯覺「欺騙」了。
這種現象就是大小恆常產生的錯視。大小恆常是將兩個等大的物體,一個放置在遠處,一個放置在近處,雖然近處的物體比遠處的物體在觀察者視網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們認為是同樣的大小。但是這種知覺是實驗操作者知道的,當毫不知情的觀察者通過圖片進行觀察時,大小恆常錯覺就會讓人產生視覺錯覺。
因為視覺恆常性的存在,所以當人們在看一個房間時,房間的形狀在人們心中已經先入為主的有了具體的樣子。儘管眼睛看到應該是左右長寬變過形的房間的樣子,但是由於知覺的恆常性,人們已經習慣於中心透視來觀察事物,所以無論房子的形狀變化成什麼樣,視覺總會以房子本來應該有的樣子來做出判斷,產生視錯覺。
視錯覺又稱視覺假象,指通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規律等手段,製造的有視覺欺騙成分的圖像,引起視覺上的錯覺,達到藝術或魔術般的效果。視錯覺一般分為:圖像本身的構造導致的幾何學錯視;由感覺器官引起的生理錯視;以及心理原因導致的認知錯視。
有趣的視錯覺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多的應用,尤其是在設計方面。如平面設計中:利用矛盾空間錯覺的反常態性,在平面海報上產生多變的層次,給人以視覺刺激,創造出新穎、奇特的視覺空間感;利用畫面構圖元素排列組合不同的動態視錯覺,給眼睛產生不同的效果;光滲視錯覺常存在於那些經過很規律組合排列的強烈的色彩和線條對比中,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律動感,提高關注度。
眼見不一定為「真」,有趣的視錯覺還有很多,等待大家去發掘。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鄭玉婷 [責任編輯: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