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硬體支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就百裡杜鵑而言,旅遊地產、溼地公園等作為發展旅遊不可或缺的載體,及時建成投入使用對提升旅遊服務品質至關重要。 疫情期間,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部分建築業受到較大衝擊,項目建設進度延緩,群眾就業渠道阻斷。五一假期期間,杜鵑地產搶抓時間全力推動地產項目建設,有效幫助當地群眾增加工資性收入,助推百裡杜鵑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杜鵑地產三期施工現場(趙華海 攝)
走進杜鵑地產一期二組團、三期施工場地,塔吊、運輸車、挖掘機等數十輛工程機械緊張作業,隨處可見建築工人頭頂安全帽分布於一幢幢樓宇之間,或扎鋼筋、或釘釘子、或拿皮尺各自分工有序,忙得熱火朝天。建設施工大幕已經拉開,凝聚著建築工人們勤勞和智慧的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也展現著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期間我都一直閒賦在家,沒收入來源心裡很著急,現在我很希望能好好上班,每天都有班上,前段時間杜鵑地產一期二組團開工建設後給我帶來就業機會,在裡面拌灰漿都是150塊錢一天,多做一天就得一天的工資,現在五一不放假,我感到非常高興,能照顧我多賺點錢。」家住鵬程管理區在拱村的徐堂均說。
杜鵑地產一期二組團項目施工現場(趙華海 攝)
家住鵬程管理區石牛社區的王萍,自杜鵑地產三期復工復產,在經過檢查後就一直在裡面指揮塔吊。她告訴記者:「離家近、工資穩定是我在這上班的原因,每月有4000元的工資,也方便照顧家裡面的老人和小孩。」 「我們作為國有企業必須要奮勇當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力以赴推動建設項目復產、達產,把疫情帶來得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用好用足援企穩崗政策,最大限度幫助群眾解決就業難題。」杜鵑集團副總經理代天東向記者介紹, 杜鵑集團在復工復產之初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以來政府部門從幫助員工返崗、建築材料協調、返崗人員核酸檢測等方面下了大力氣,還安排專人按照「一企一專班」開展對接指導。 據悉,杜鵑集團目前在建項目有,一期一組團、一期二組團、杜鵑地產三期、百裡杜鵑消防站、龍塘鄉愁技藝館、生態溼地建設等工程,目前已全面正常運行復產達產。
鋼筋加工棚內忙碌的建設者(趙華海 攝)
當下正是工程建設的黃金期,在五一假期期間也持續搶抓工期,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加大項目人員、資金投入、搶抓工期等措施,積極推動各項目進度。同時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關,抓牢方案設計、施工圖深化等關鍵要素,確保工程質量,豐富百裡杜鵑旅遊地產,落實百裡杜鵑「三業並重」的發展思路,助推旅遊產品融合,為打造花海文化城旅遊載體添磚加瓦,為促進百裡杜鵑群眾就業、穩定經濟增長做出國有企業新的應有貢獻。 雖受疫情影響耽誤了部分工程施工進度,但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由杜鵑地產實施的百裡杜鵑溼地公園建設項目已全面竣工,建設中的一期一組團、一期二組團、杜鵑地產三期、百裡杜鵑消防站、龍塘鄉愁技藝館等項目開足馬力進行建設,每天吸納600餘名群眾就近就業務工,能按時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
通訊員 趙華海 陳金貴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汪瑞梁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