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全球的電壓標準就有兩種:110V和220V。
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第一個電燈泡。隨後,特斯拉發明了3相交流電,並把電壓確定為110V。所以,美國就直接採用110V交流電壓。但當時高壓輸電還不普遍,歐洲認為110V傳輸消耗太大,所以歐洲各國就推行220V電壓,這一標準被大多數國家所採用,如今歐洲各國電壓都是220-230V。
美國、日本為什麼要用100-110V電壓呢?
很簡單,當初就是這麼定的,想改的時候,已經晚了。美國也曾考慮過改成220V電壓,但由於電器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了,改動起來難度太大,錯過了最佳時期,所以沒能實現。220V電壓標準,除了「線路消耗小,傳輸得更遠」之外,還有一個好處:電線成本低。以家庭照明要求為例,用2.5平方線路就可以完全滿足,但如果採用110V電壓的話,就需要5平方的線路。
那我國為什麼會採用220V電壓呢?這也是有歷史來源的。
1890年,也就是光緒十六年,上海開始使用白幟燈,一開始電壓是100V。1901年,上海公共租界供電量加大,電壓都改成了200V。1930年9月12日,國民政府公布電壓標準,就是220V、50Hz,和歐洲一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沿用了之前的線路設備和標準。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4/5的國家都用220V,用110V的是少數。
使用100-120V電壓有30多個國家(地區):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的臺灣。使用220V電壓有120多個國家:歐洲各國,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220V和110V在目前來說,有什麼區別呢?或者說各自優劣在哪呢?
有種說法是:220V技術落後,美國、日本的110V更安全,這是典型的謠言!安全電壓是36V,安全電流是10mA,只要是超過36V都不安全,不管是110V還是220V。比起電壓高低,地線和漏電保護裝置更為重要。所以美國電流更大,用電更側重於:防火;中國電壓更大,用電更側重於:防觸電。因為對於110V電壓來說,同等功率就需要2倍的電流,電流大了導線就更容易發熱。
不管什麼電壓,有相應的電力設備、線路、電器配套,都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