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往今來,每一次重大的變革,都伴隨著戰爭的發生。對此,王昌齡在出塞時不僅發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的慨嘆,慨嘆戰爭的殘酷和時局的變遷。戰爭的發生,帶來無數的悲痛。《賣花聲·懷古》一詩中清晰的總結了古往的戰爭典故,「美人自刎烏江岸」的悲壯,「戰火曾燒赤壁山」的悲慘,「將軍空老玉門關」的悽苦,多少悲痛惋惜言盡於此。
傅平山是一名不知不扣的愛國英雄。
他犧牲於一場成功的對越反侵略戰爭,而這場戰爭就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在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社會,工業能力極其薄弱,各方面能力相對當時的外部環境來說較為落後。坊間常說的一句俗語,落後就要挨打。作為中國的鄰居——越南,蠢蠢欲動,在邊境惡意挑起武裝衝突。並數次派軍惡意越境,侵犯我國人民,嚴重威脅了我國的國土安全和國家穩定。套路像極了那年1937年7月7日夜發生的「盧溝橋事變」。
最終我國奮起反抗,發動「自衛反擊戰」,成功抵制了越南侵略者。
01
傅平山是一個地道的天津塘沽人,帶有天津人常有的特質——爺們兒氣,好像打生下來就有著滿腔的忠膽。19歲入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戰士。自此便在軍隊中漸漸成長了起來,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到後來的擔任排長、連長等職務,能力漸增。
在對戰越南侵略者時,傅平山被挑選進入第十二偵察大隊。偵察大隊是當時出於對前線軍隊防禦作戰效果的保障,主要從我國各大軍區中,精挑細選出的精銳士兵。
1986年冬,傅平山所在大隊收到可靠情報。傅平山認為應該暗自前往敵人駐地預先查探,以摸清敵人駐地的真實情況。
隨著天色漸暗,四支小隊按計劃一同出發執行任務。卻不料上山的路全都已被越軍用地雷徹底堵死,別無他法,只得沿懸崖邊的小路,摸黑行進。
傅平山同四支小隊摸索一夜,直到次日凌晨,才到達目標地點。但當時由於敵眾我寡,不可輕舉妄動,他們便決定潛伏下來,被動的等待敵軍俘虜靠近。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名越南婦女發現了他們,並且立即通知了越軍。
越軍火速出動數百人來圍剿他們,戰況十分激烈,致使傅平山腿部中彈。
02
即便如此,傅平山仍然心繫大家。為了帶回被困在敵後的那些戰友,他孤身一人重返越軍腹地,在不得已時選擇主動暴露自己,掩蓋他人行徑。
死前在敵後和越南軍隊周旋了整整6天。
聽到這兒,大家可能覺得,傅平山鐵肩擔大義,是個好人,但好像不見得有那麼傳奇色彩。但事實上,他僅持有一把手槍。
後來越軍在一個山洞附近發現了他的蹤跡,便開始對被迫困於洞穴中的傅平山進行勸降,傅平山理都沒理,只「砰砰」兩槍直指越軍。這樣的英勇行為激怒了越軍將領,他下令朝著傅平山投擲了幾十枚手榴彈,就這樣,傅平山在一片爆炸聲中壯烈犧牲。
當時有傳言稱,越軍為羞辱傅平山,極其殘忍的用水泥澆築了他的遺軀,並放在了越軍烈士陵園。
中國人出來打拼,漂泊一生,始終奉行著一個傳統,「落葉歸根」,榮歸故裡。為國壯烈犧牲的傅平山,遺軀已經受到了折磨,要是再不能回到故鄉,回到那片他曾經屬於的地方,恐怕他忠君愛國的靈魂再回不來了。為帶回他的遺軀,偵察大隊高金懸賞萬元獎金,收買越南邊民。但不幸的是,偵察大隊費力收回的遺軀已經被糟蹋得高度腐爛,最終只得以將他的頭骨帶回國內,經火化後葬在了他故鄉的陵園。國家後來追記他為一等功。
03
傅平山生前曾多次因榮立戰功而被表彰。在後來不幸身亡時,所在部隊也是自己主動強烈要求加入的偵察大隊。這個部隊,是當時應外部時局而臨時組建的一支精英部隊,所以事實上這支部隊是後來我國特種部隊的最早雛形。所以,傅平山的是建國後,中國軍隊作戰陣亡級別最高的偵察兵。
即便如此,國家由於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並沒有對深入越南境內,最後犧牲的他的事跡,廣為讚揚,也未曾給予他「戰鬥英雄」的稱號。但他的奉獻愛國精神,值得大家銘記與稱讚。
無論是拼上性命和鮮血的戰爭,還是揮灑豪情和拳拳愛國之心的輿論戰,每一位戰士,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為了保護中華名族不被欺,奉獻出了自己最珍貴的財富。無數英雄兒女競折腰,保家衛國護人民。
往期精彩內容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47年,家人均受連累,日本兵回國如何報答
古人說:「腿軟同房,自取滅亡」,這是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
江西孤寡老人,天天吃鹹菜饅頭度日,2004年死後遺產6人清點3小時
張學良唯一在世兒子,64歲首回東北祭祖,在大帥陵前大喊9個字
暴雨衝開一座三國墓地,神秘東西現世,百姓痛哭:拜錯關羽1000年
參考資料
鳳凰網、中華網
申明
題/他用一把手槍與敵人周旋6天,死後遺體被封入水泥,只剩一隻頭骨文/嘗史知味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