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科學儀器領域讓世界為之驚嘆的技術創新

2021-01-08 騰訊網

點擊進入,招募ing......

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凰。2018年以來,一大批讓世界為之驚豔的「國之重器」不斷湧現,前所未有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從「跟跑」到「並跑」,到如今在部分領域實現「領跑」,改革開放40年來,在科學家的奮力進取、潛心鑽研下,創新中國在向全世界展示著國家新名片。

多個領域填補市場空白,打破進口技術壁壘,進行世界首次嘗試,並取得了相當驕人的科技成果。2018年即將收官,中國化工儀器網特別整理了今年以來,在科學儀器領域,那些讓世界為之驚豔的「中國式創新」,一起來看看:

中科院大化所成功研製國際上首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

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團隊主持完成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項目「電場、磁場調製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製」專項通過結題驗收,並獲得優秀。該項目成功研製出國際上第一臺457nm雷射為激發光源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同時也填補了我國手性拉曼光譜技術的空白。

替代進口 中科院聲學所完成聲表面波氣相色譜儀成功研製

聲表面波氣相色譜為環保、公共安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檢測手段。但該儀器長期主要依靠進口。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何世堂團隊完成了聲表面波氣相色譜儀的研製,實現了該類儀器的國產化。基於靈敏度高、色譜柱升溫速度快、體積小等特點,聲表面波氣相色譜儀在公共安全、環境監測、食品和藥品檢測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媲美一流技術 我國成功研製自主智慧財產權高性能條紋相機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條紋相機研製成功。據悉,高性能條紋相機是具備能夠同時測量超高時間解析度(皮秒和飛秒),與高空間解析度(微米)的唯一高端科學儀器。高性能條紋相機核心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國際最高,迫使國外相關科學儀器元器件如微通道板、像增強器等,由對我國徹底封鎖變為有條件出口。

打破壟斷 我國首個NGS腫瘤多基因檢測試劑盒上市

基因測序企業,正進入群雄並起、天下逐鹿的時代。在這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一批批優秀的生物公司試圖在基因產業施展拳腳。由廣州燃石醫學檢驗申請的「EGFR/ALK/BRAF/KRAS基因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獲得準產批件,該產品將成為中國首個獲得CFDA批准的NGS腫瘤多基因檢測試劑盒。未來,形成規範化的二代測序技術必將以更快步伐深入臨床腫瘤診療。

降低生產成本 世界首套超聲技術水下兩相溼氣流量計研製成功

天津大學徐英教授課題組主持研發的世界首套基於超聲技術的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通過中國船級社CCS的型式認可,並正式發布。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是深海油氣田開發中的關鍵設備,其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國深海裝備關鍵設備國產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據介紹,該裝置已經成功應用於我國頁巖氣田、凝析氣田、緻密砂巖氣田及低滲透氣田等諸多陸地氣田,大幅降低了天然氣生產成本。

世界上首臺在線檢測設備工程樣機研製成功

從科院光電研究院獲悉,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支持下,光電研究院基於雷射誘導光譜檢測(縮寫為LIBS)技術,研製出世界上首臺用於真空合金冶煉的在線檢測設備工程樣機。據介紹,該技術具有無需樣品預處理、分析時間短至數十秒鐘、多元素同時檢測等優勢,是實現複雜合金生產在線檢測的有效手段。

替代進口 我國成功研製氣載放射性PING監測儀設備

建設核工業強國,必須具備領先的核心技術,這離不開強大的核基礎科研能力。我國科研機構成功研製氣載放射性PING監測儀設備。據悉,這是七一九所研製的PING監測儀設備首次應用於商用核電站,標誌著國內唯一的國產化PING監測儀設備在商用核電站開始替代進口產品。氣載放射性PING監測儀設備主要對放射性氣溶膠、碘和惰性氣體進行監測。

國產超分辨光刻裝備成功研製 打破技術壟斷

微納光學製造技術作為現代先進位造的重要方向,其水平高低也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誌之一。如何研製出面向微納光學結構製造的光刻裝備是相關科研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打破多年技術壁壘,11月29日,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光刻裝備研製」通過驗收,該裝備用365nm波長的紫外光單次成像實現了22nm的解析度,為光學超材料/超表面、第三代光學器件、傳感晶片等納米光學加工提供了全新的解決途徑。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開啟月球探測新徵程,瞄準人類探測空白。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據悉,該探測器是國內首次實現同位素核電池的太空應用;國際上首次開展超地月距離的反射式雷射測距試驗;國際首次開展月球背面中子及輻射劑量、中性原子分布和地月L2點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研究。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際上首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還是世界首套超聲技術水下兩相溼氣流量計,又或是世界上首臺用於真空合金冶煉的在線檢測設備工程樣機,都足以看出如今的創新不僅追求速度,更加注重創新的高度和品質。只有深刻的創新追求目標,科技的發展才會更有號召力和輻射力。

當今世界,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唯有在科技創新上佔據主動權,在更多高端領域,掌握屬於中國的自主創新技術,中國創新才會更有力量、更具引領性。科技的本質驅動是人才。歸根結底,只有全國科研工作者、技術研發者齊力同心,杜絕不良之風,守住科研底線,才能成就國家輝煌未來!

來源:化工儀器網

相關焦點

  • 評儀器技術之「最」探國產儀器創新之路——ACCSI 2012科學儀器...
    各位嘉賓對近年來我國科學儀器主要進展、國產儀器技術創新採取的模式、「十二五」期間我國科學儀器發展應重點關注的技術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最」  許多科學技術重大成就的取得和科學領域的開闢,往往以科學儀器和技術方法上的突破為先導。
  • 儀器行業中的「獨角獸」?——「創新100」走進國儀量子(合肥)技術...
    秉承「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宗旨,儀器信息網於2018年啟動「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之「創新100」項目,篩選、挖掘一批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儀器廠商,通過公益性的報導、走訪、調研、視頻、線下座談會等方式展現其基本情況,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幫一把」。
  • 「2018中國科學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十大新聞」發布
    儀器信息網訊 為了幫助廣大業內人士梳理、回顧2018年度中國科學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由儀器信息網發起舉辦的「2018中國科學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已經揭曉。
  • 2018第十二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2018)第二輪通知
    ,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聯合主辦,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常州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我要測網(www.woyaoce.cn) 、江蘇省分析測試協會、艾卡(廣州)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的「2018第十二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簡稱ACCSI2018)」 擬定於2018年
  • 11家國產儀器企業入選「儀器創新活力指數」TOP30
    「新品首發」廣泛徵集科學儀器新產品,進行嚴格的專業甄選,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專業的科學儀器新產品信息;與企業聯手打造「新品試用」渠道,為用戶接觸、試用新產品創造機會;以13年中國科學儀器行業年度「優秀新產品」專業評審團隊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創新型新產品,助力打破創新產品與用戶間藩籬。
  • 【中國科學報】打造生命科學儀器創新研究院
    注重成果轉化  為促進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蘇州市合作共建蘇州醫工所。  「這也是我們的定位,作為共建所,既要完成中科院的各項要求,也要服務於江蘇省的經濟發展。」鄧強說。  蘇州醫工所自成立以來,一直面向我國生物醫學工程的重大需求,開展先進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力圖引領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發展,建成醫療儀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平臺,成為不可替代的國立科研機構。
  • 國產儀器"創新100"企業報導第5站--浙江好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儀器信息網訊 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指導,儀器信息網主辦的「國產儀器騰飛行動」自2013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三屆「國產好儀器」。  2018年,為發掘產品和技術獨具創新性的中小型儀器生產商,特開展「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之「創新100」項目。
  • 2018年帕克科學儀器公司AFM獎學金
    ,請來帕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申請最新的獎學金項目!獎學金獲得者將會獲得最高達500美元的獎學金獎勵,凡是在納米科學領域使用帕克原子力顯微鏡進行單獨研究或者共同研究都可申請。Park Systems(帕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納米研究科學儀器製造生產廠商。
  • 第二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峰會今日舉行!
    韓玉表示,希望大家心繫國家之需要,肩負未來之可控,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推動國產儀器創新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譜育科技作為此次大會承辦方之一,專注於科學儀器研發和產業化創新應用,推動以技術創新實現分析檢測及監測的現場化、自動化、智能化,努力實現科學儀器的「中國夢」。峰會上,中科院專家、儀器領域著名專家圍繞大會主題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 我國儀器和微納科技領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胡小唐逝世
    據天津大學官網消息,2020年11月22日16時6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儀器和微納科技領域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天津大學原副校長胡小唐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8歲。胡小唐教授1952年4月出生,山西省大同人,1986年畢業於天津大學並留校任教,是我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培養的第一位博士,1995至1997年先後任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1997至2011年任天津大學副校長。
  • 2018年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邀請函(第二輪)
    2018年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  邀請函(第二輪)  經上級學會批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定於2018年8月7-9日在江蘇蘇州舉辦「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本次年會宗旨為:聚集分析儀器界政、產、學、研、用科技工作者,總結年度科技成果及產品技術進展
  • 中科院院士陳洪淵:科學儀器是窮究物性、攻堅克難的利器
    化學和物理學等諾貝爾獎的得主中,約有1/3到1/4是提出創新測試方法的科學家,由此足見分析測試在人類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儀器創新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動力,科學史上超過1/3的諾貝爾獎授予了新儀器發明創造,國家、科技部、基金委等也大力支持鼓勵儀器創新。要創新,首先還要需要觀念上的更新。我國科學界有時也會出現一種重科學輕技術的現象。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為支持單位,《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承辦的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近20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此次會議得到了珀金埃爾默、安捷倫、海光儀器、島津、壇墨質檢等多家企業的贊助和支持
  •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陳洪淵:科學儀器是窮究物性、攻堅克難的...
    化學和物理學等諾貝爾獎的得主中,約有1/3到1/4是提出創新測試方法的科學家,由此足見分析測試在人類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儀器創新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動力,科學史上超過1/3的諾貝爾獎授予了新儀器發明創造,國家、科技部、基金委等也大力支持鼓勵儀器創新。  要創新,首先還要需要觀念上的更新。我國科學界有時也會出現一種重科學輕技術的現象。科學與技術本是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
  • 2018年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邀請函(第三輪)
    年8月7-9日在江蘇蘇州舉辦「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本次年會宗旨為:聚集分析儀器界政、產、學、研、用科技工作者,總結年度科技成果及產品技術進展,盤點新興技術方向,展望新的應用領域,促進分析儀器界產、學、研、用交流與合作。
  • 2020上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學儀器領域擬立項項目公示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今日將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科學儀器領域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
  • 國產儀器「創新100」企業報導第17站——深圳市善時儀器有限公司
    為助力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篩選和扶持一批優秀的科學儀器產品和企業,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等單位的支持下,由儀器信息網主辦、我要測網協辦的「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於2013年9月5日正式啟動。
  • 國產儀器如何走向世界 拉曼光譜儀備受關注
    國產儀器始終都在努力前行,領先的技術如何帶動儀器的領先。 2015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拉曼光譜儀校準規範(JJF1544-2015),2015版中國藥典也將拉曼正式以檢測方法列入藥典附錄。拉曼技術,成為了當下先進檢測技術的代名詞。拉曼光譜儀器也越來越成為科學儀器行業關注的焦點,同時也讓這個分子光譜領域最為活躍的儀器之一的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
  • 國產儀器「創新100」企業報導第27站 ——上海北裕分析儀器股份...
    儀器信息網訊 為助力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篩選和扶持一批優秀的科學儀器產品和企業,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等單位的支持下,由儀器信息網主辦、我要測網協辦的「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於2013年9月5日正式啟動。
  • 2019年質譜儀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規模分析 我國進口依賴程度高
    伴隨我國各行業檢測需求提升,近年來科學分析儀器開始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應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電化學技術、色譜技術、光譜技術及質譜技術等技術受關注度不斷提升,且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除質譜儀外,電化學分析儀、色譜儀、光譜儀等在各檢測領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