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其生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天體物理學領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黑洞蒸發(後來被命名為霍金輻射)以及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探索統一經典物理學理論和量子理論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霍金預言
霍金的影響力不僅在物理學領域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而且也體現在他關於宇宙發展和地球命運的諸多預言上。這些預言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地球末日預言、地外文明侵擾地球預言、移民外星預言等。
關於地球末日預言,其主要觀點是,目前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貪婪地索取程度日益加深,已經逐步超出了地球的承載能力,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能源短缺等全球性問題愈發顯現,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質量。如果人類再不改變這種發展方式的話,那麼地球將會變得越來越不宜居,必須在200年內尋找和遷移至更加合適的星球,否則人類文明將不能再繼續存在和發展。
關於地外文明侵擾地球預言,其主要觀點是,在現有科學技術水平的範圍內,我們人類不能主動去試圖聯繫或者接觸外星文明。假如外星文明真的存在,那麼就會極有可能像人類發現美洲新大陸那樣,對原有的文明產生掠奪甚至毀滅式影響,而依靠我們的科技水平,對於這種掠奪和侵擾,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關於移民外星預言,其主要觀點是,在地球末日預言的基礎之上,出於對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擔憂而提出的一脈相承的預測,人類必須加快發展宇宙深空探測技術,逐步擴大人類可觀測和探測宇宙的範圍,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來拓展承載人類文明發展的宇宙空間,尋找到合適的星球繼而將人類文明遷移到新的環境中。
從以上霍金的預言可以看出,他的預言和以往瑪雅預言和一些民間傳說有著本質的區別,是建立在對地球自然環境發展變化、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的幹擾程度、以及地球環境的承載能力之上所做出的一種非線性預測,是擁有著眾多數據和問題支撐下的預測,其出發點無非就是提醒和警告當前的人類,要珍惜所生存的地球及自然環境,不要以無窮無盡的欲望,來摧毀地球這個搖籃。
霍金對秦始皇的預言
現在網上流傳的霍金對於秦始皇的預言,無非是「秦始皇還活著,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這句話現在我們還無法斷定是否真正出自霍金之口,有極大的可能是人們從霍金多次造訪我國後,所提到的一些關於秦始皇的評論中斷章取義得出的結論。
大家在一些古書和史料記載文獻中可以得知,秦始皇在生前除了統一六國所做的一些豐功偉績之外,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曾經派遣眾多人士去天南海北尋找「靈丹妙藥」,據說從地外天體墜落到地球的隕石中提取了「特效藥」,這個觀點雖然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但是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而且,關於秦始皇的陵墓,其神秘性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但有地宮水銀之說,而且流傳秦始皇在服用隕石中提取的「長生不老藥」之後,一直處於昏睡狀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死去。迄今為止,秦始皇的死因也眾說紛紜,陵墓千年來也一直未有人進入,保存相當完好,於是就有了秦始皇可能還活著的猜測。基於此,霍金可能只是重複了這個民間傳說,加上了個人的理解,認為他是換了一種方式影響關人類社會,而他自己卻走不出自己的陵墓而已。
秦始皇是否還活著?
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是在前往尋找「仙藥」的路上死亡的,當時正值夏天,而運回屍體的時候距離其死亡已經有50多天,然而屍體卻並未腐爛,於是後人猜測他可能是處於一種假死的狀態。
從現代醫學觀點出發進行分析,人的假死狀態,主要是基於生命體徵來判斷的,即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包括腦部活動都處於高度的受抑制狀態,從外表上來看已經沒有相應的生命體徵。而假死狀態的產生,可能來源於外界的各種機械操損傷、中毒、麻醉、腦震蕩或者長期暴露於低溫環境等,但是由於處於假死狀態的人一般血液循環系統還持續進行,如果進行對應的治療,是有一定概率恢復的。
而在古代,人們在醫療方面的水平不高,對於假死的判斷可能不準確,誤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已經死亡,於是進行安葬。根據古書上的記載,如果真的秦始皇是「死後」50多天才被運回,而屍體沒有腐爛,可能會存在著一定的假死概率,也就是處於嚴重昏迷狀態時,被人們以為死亡了之後運回進行下葬。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處於陵墓之中,由於失去了維持生理機能所必需的氧氣、水源和食物來源,即使當時處於假死狀態,那麼過不了多久也會真正的死亡。
總結一下
霍金生前提出過許多預言,但歸根結底還是出於對人類自身生存發展以及人類文明延續的角度,所表現出來的擔憂和警告,對我們而言必須要儘快調整生產生活方式,使之與自然環境更加和諧地相統一,才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而對於秦始皇的預言,我們不能判斷是否出於他口,即使是,也只能說是對秦始皇生平的一種好奇和猜測,因為無論是按照物理學還是生理學推斷,都能得出千年來人體是不可能在陵墓中生存下去的結論,我想霍金說的重點應該是後面一句「秦始皇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影響著人類」,是一種精神力量、還是對生命價值的思考,還得大家仔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