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到「電」這個詞可能不少人會不寒而慄的感覺,像我們生活中的廚房電器、照明電器都離不開電。電看似離我們很近,但其實它又離我們很遠。但是在海洋中卻生活著一種生物,號稱水中的「高壓線」,它就是電鰻。
電鰻甚至入選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生物」之一。那麼今天我們就走進電鰻的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電鰻的進化史
自250年前,電鰻被人類首次發現後,人們長期認為電鰻屬於一個物種。但在《自然通訊》發表的研究結果中,美國華盛頓的研究人員對比了來自亞馬遜的107個電鰻標本,根據基因、形態、位置分布等因素得出結論:亞馬遜盆地的電鰻屬於三個不同的物種,但在數百萬年前是由一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那麼可以大膽猜測,現如今,非洲的電鯰和南美的電鰻也很有可能是早期板塊分離時分化出來的,即趨同進化。

電鰻為什麼會有電
那麼號稱是「生物發電機」的電鰻為什麼會放電呢?其實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其實很多的細胞生物體都是帶電的,只不過電鰻將自身的電運用到了極致。電鰻在水中捕食的時候,會製造一張無形的」電網「。電鰻可以釋放出300-800伏的電壓,可以瞬間將獵物電暈或擊殺。
生物傳遞信息需要依靠附著在細胞內部的正電和外表面的負電,由此會形成電位差。而電鰻則將這種能力進一步擴大,可以自主地控制放電。

從結構上來說,電鰻的體內有數條類似肌肉束的組織結構,這就有如是它的發電器。而在電鰻尾部二側的肌肉中,排列著6000-10000個有極性肌肉組成的肌肉薄片,你可以把每一個急性肌肉細胞想成紐扣電池串聯而成。每一個紐扣電池能產生約0.15V的電壓,6000*0.15=900 V。
在外界的刺激下,電鰻會開啟細胞表面的分子通道,使帶正負電粒子分別向細胞的兩頭移動,由此就形成了類似於電容的構造,就好像是電池正負極一般。此時的電鰻猶如一臺擁有800電壓的發電機,依靠著水能導電的能力,電鰻體內的粒子會迅速移動,形成電流。

電鰻會電到自己嗎
那麼電鰻為什麼不會電到自己呢?因為電鰻的放電器官在身體的二側。而身體的其他部位都被絕緣性很高的生理構造包裹著,在水中放電的時候,會經由電阻較小的通道,而水的電阻比電鰻本身要小,因此在水中放電,電鰻是不會電到自己的。
但假如把電鰻放到空氣中,由於空氣的電阻比電鰻大,那麼這個電鰻這個時候放電,就會把自己電成「鰻魚燒」了。

電鰻的電流有多強
一般而言,一條電鰻可以產生300-700伏的電壓,一條成年的美洲電鰻,甚至可以放出900伏左右的電壓,其產生的電流可以放倒一頭700斤的牛。甚至可以在隔著6、7米的距離,直接電死30幾條食人魚,威力不可謂不大。還有電鰻每天可以放電50多次,每次持續10-15秒。但電鰻也不能一直放電,每次放完電也需要補充下能量。

電鰻的天敵
那麼電鰻作為水中的「雷電法王」,那麼是否有天敵呢?答案是:沒有,除人類以外。但在某種情況下,小電鰻也是會被捕食的,比如成年凱門鱷的就有捕食小電鰻的可能。但是一般成年的電鰻,體長約2米左右,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走哪吃哪。

結語
綜上所述,電鰻雖然體型上較大型動物而言,毫無優勢,但自身進化出的電流能力,使得其在海洋稱王稱霸。其實人有時候也是這樣,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走到哪都不怕。願每一個在奮鬥的你,都能成功。
好了,有任何獨到的見解和想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的關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