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惡意買家,很多賣家都遇到過,這是一個對賣家和平臺來說都很無奈的存在。但是在大數據時代,這個問題可能會有更好的辦法解決。
惡意買家的行為主要體現在「惡意」二字上,有的是利用賣家害怕中差評的軟肋,謀取私利;有的是利用7天無理由退換規則和退貨險,達到免費試穿或者使用的目的;還有的是通過對退貨做手腳得利。
說到中差評問題,也是賣家售後服務的一個難點,很多賣家為了減少中差評,甚至不想跟經常給出差評的買家做交易。曾經有一個軟體,是攔截好評率低的買家的,當時很受賣家歡迎。功能實現主要是通過軟體掃描下單買家交易信息,包括退款率、給出的好評率等,一旦下單買家好評率過低,軟體會實時關閉買家的訂單,達到不讓買家下單的目的。可是,賣家們如此鍾愛的這個功能,前段時間數據接口已經被淘寶關閉了。
此後,淘寶推出了雲標籤,讓賣家有機會對買家打標,如果一個買家被打標次數多了,他將被標記為「惡意買家」,惡意買家的購買評價行為,將是無效的。但是,這個功能確實沒有攔截功能來得直截了當。
這個雲標籤,在賣家遇到惡意買家時,並不能有效規避,而是要以賣家利益的損失,來完成對買家的打標。我想這種情況下,很多賣家或許還是會選擇退讓,因為這個利益損失,可能是賣家店鋪無法承受的。比如,即使是惡意差評,也會對商品的轉化率有所影響,轉化率降低,會導致流量減少,這對一個網店來說是很嚴重的打擊。
這種影響還有一種形式,就是退貨率。
在淘寶經營演出服的賣家感慨:免費「租」衣服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比如我所在的行業,拍個藝術照,拍個抖音,走秀或者演出用一下,用完退貨。
由於有7天無理由退換和運費險,買家退貨不會有損失。但是對於賣家來說,影響不僅僅是被免費試穿這麼簡單,這體現在數據上,就是退貨率升高,這同樣影響著商品和店鋪的權重,影響著轉化率和流量。
對退貨動手腳,這便是賣家該堅決抵制的了。曾有賣家抱怨,買家退貨並非在該店買的東西,投訴到平臺遭遇舉證困難,主要是因為沒有當快遞面核驗籤收。這也給廣大賣家提了個醒,對退貨的籤收,請務必小心謹慎,粗心大意最終損失的還是自己。
實際上,淘寶一直都很清楚這些,哪些規則不完善,哪些規則可能被利用,數百萬賣家的遭遇都會告訴淘寶,然而一直都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
不過現在,大數據的發展,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契機,所以,淘寶想要提升雲標籤的作用,成立賣家聯盟實現主動對買家打標。雖然這個舉動並不能立竿見影,但是隨著數據的日積月累,甄別惡意買家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