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雖然我們人類已經發展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一個物種,掌握了很多先進的高科技,社會的發展,也讓我們人類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問題也出現了。我們常說的氣候變暖、環境汙染等問題,也日漸凸顯,地球給我們的「反饋」,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緩解氣候變暖的緊迫性。
說到氣候變暖,最直接的或許是氣溫的上升。這些年來,地球的氣溫也確實是在持續上升,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雖然暫時不知道2020年的情況,但是2020年1月的氣溫創下了紀錄,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份。所以,2020年的氣溫情況,或許並不是很樂觀。隨著氣候變暖的持續,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氣溫上升,還有一系列問題,甚至包括一些自然災害。
說到自然災害,我們可能會先聯想到2019年發生在澳大利亞地區的那一場野火,連燒數月,在2020年年初,澳大利亞地區迎來了強降雨天氣,才讓這一場野火得到了控制。據統計,過火面積達到1200萬公頃,其中燒毀了580萬公頃森林,導致10億隻動物的死亡。看起來這一場大火發生在大洋彼岸,不會蔓延到我們這些地區,但是這一場大火釋放了近4億噸二氧化碳,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的趨勢。
除了野火肆虐的問題,我們人類目前還面臨了蝗災的問題。相信大家也看到很多關於蝗蟲泛濫的問題,從非洲地區開始,現在這一場蝗災已經蔓延到亞洲的局部地區。而這一場蝗災的起源,其實就是雨氣候變暖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在2018年阿拉伯半島地區出現了異常的降雨情況,導致當地的環境變得更加潮溼。在又溼又熱的環境中,這些沙漠蝗蟲開始大規模繁殖,最後發生了這一場橫掃多國的蝗災。
禍不單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英國地區同樣是面臨了一些自然災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新聞報導,在美國田納西州中部發生了多場強風暴,還有至少一次龍捲風。美國氣象局的科學報告指出,這一場龍捲風給納什維爾東部等地區造成了EF-3級破壞,幾百棟建築被龍捲風摧毀。相信大家也知道,龍捲風是一種破壞力極強的自然災害,出現得很快,移動速度也可以很快,所以有時候在發生龍捲風時,都沒法及時疏散。而英國地區則出現了強降雨的天氣,很多地區的出現了洪水泛濫的情況。英國氣象臺的科學報告指出,2020年2月是有記錄以來英國地區降雨量最多的2月份,局部地區的降雨量甚至達到正常2月份降雨量的350%至400%。所以說,當前英國地區的降雨情況是創紀錄了,而這些現象其實也是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
在正常情況下,強降雨、風暴、洪澇、龍捲風等自然災害也會出現,只是有時候出現的頻率、強度不同。正如前文提到的蝗災,並不是說阿拉伯地區以往沒有降雨,只是在2018年出現了降雨異常增多。而英國地區以往的2月也會出現降雨,不過今年2月份英國地區的降雨量特別多。即使是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火,發生野火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因為人煙稀少的北極地區,夏季也會出現野火,但是在2019年北極地區、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火較嚴重,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當地出現了乾旱、高溫的天氣,助長了這一場野火的肆虐。
隨著氣候變暖的持續,出現的不僅僅是高溫天氣、極端的自然災害,連南北極地區都已經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在北極地區,NASA的有研究人員發現了200萬個甲烷釋放點,這些甲烷是從凍土地區釋放出來的,隨著氣溫的上升,凍土加快然後,藏在凍土裡的甲烷等溫室氣體「逃逸」到大氣中。在南極地區先是測得20.75℃的高溫天氣,然後雪地裡出現了「血雪」,一種紅色的衣藻在雪地裡生長。北極甲烷氣體爆發、南極出現「血雪」一篇紅色,這些也是氣候變暖帶來的表現。
各種不尋常的自然災害、南北極地區的「異樣」,或許是地球也已經感受到了氣候變暖,正在「哀嚎」,以此敲響警鐘,呼籲我們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其實,這些年來,我們也感受到了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也在採取措施來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我們常說的植樹造林,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NASA的科學報告指出,從2000年代初期至今,地球森林的覆蓋率增加了5%,其中我們國家新增綠化面積佔比超過了25%。隨著未來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隨著森林面積的增加,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將會下降,氣候變暖的問題也會得到緩解。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各種災害等問題發生的頻率、強度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