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軸體解析力作 42款一次看個夠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1cherry 四款常用軸體介紹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文章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cherry的稀有軸體,cherry軸在玩家的之中無疑還是最感興趣的。在文章的後面筆者也會為大家介紹更多的軸體,加起來共有40餘款,想要了解它們就往下看吧。

    稀有軸體之所以被稱為稀有,就是因為存世量太少,不屬於批量生產的軸體,甚至很多軸體的名字我們還無法統一,所以很多軸在參數方面無從考證,更別提什麼鍵程圖了。我們只能從手感方面下手,以4種常見軸體為參考,來分析一下稀有軸體。


Cherry MX稀有軸全家福

    目前筆者收集到的有圖上這些Cherry MX軸,雖然大部分玩家可能聽過的種類不少,不過要實際收集起來可著實不容易啊。不說別的,很多稀有軸體現在已經不生產了,只能靠很早生產的鍵盤中拆機獲得,有價無市用來形容它們再適合不過了。言歸正傳,既然我們用4種Cherry MX常用軸體作為參考標準,那麼還是先看一下這4種軸體的參數。


Cherry MX黑軸

    最為常見的軸——黑軸,也是廣大遊戲玩家酷愛的軸。無論是遊戲還是打字都能勝任,不過根據觸發壓力和觸底壓力來看還是略偏遊戲。

總行程:4-0.4mm 

觸發行程:2±0.6 mm 

初始壓力:30 cN min

觸發壓力:60 ± 20 cN 

段落壓力:無 

段落行程:

觸底壓力:90 cN min


Cherry MX紅軸

    紅軸是比較晚期的軸體,也是目前「最軟」的軸體,同樣適合於打字和遊戲,但是觸發壓力只有45cN,筆者就比較偏愛紅軸,由於工作的原因打字比較多,紅軸在打字時給人的感受如行雲流水一般,手指在鍵盤上感覺是可以「跳」起來的,同樣在遊戲中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總行程:4-0.4mm

觸發行程:2±0.6 mm 

初始壓力:30 cN min

觸發壓力:45 ± 15 cN 

段落壓力:無 

段落行程:

觸底壓力:60 cN min


Cherry MX青軸

    青軸是最具機械鍵盤特點的軸體,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人們往往覺得它要比紅軸硬一點,其實從數據上來看,初始壓力25cN要比紅軸還小。喜歡使用青軸的玩家大都忠於它那機械感十足的「咔噠」聲,毫無疑問,這種每敲擊一次都伴有強烈節奏感的軸體,不少人都會愛上它的。

總行程:4-0.5mm 

觸發行程:2.2±0.6 mm 

初始壓力:25 cN min

觸發壓力:50± 15 cN 

段落壓力:60± 15 cN 

段落行程:1.75 mm

觸底壓力:60 cN min


Cherry MX茶軸

    茶軸被人們稱之為「萬能」軸,其實說白了就是最沒特點的軸體,從數據上來看不難發現它和紅軸最為相似,可以說是增加了段落感的紅軸。大多數人推薦給新手的機械鍵盤都是茶軸,就手感而言,茶軸確實是與薄膜鍵盤最為相似的。

總行程:4-0.4mm 

觸發行程:2±0.6 mm 

初始壓力:30 cN min.

觸發壓力:45± 15 cN 

段落壓力:55± 15 cN 

段落行程:1.25 mm

觸底壓力:60 cN min

    關於這4種軸體的說明、對比、推薦或是分析數不勝數,不過在這裡筆者還是要費一番口舌來介紹一下,因為下面我們的「主菜」即將到來,那些稀有軸體我們大都要靠這4種軸來進行延伸說明,廢話不多講,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筆者收集到的9種稀有cherry MX軸體。

新年特惠第二彈 限定版滑鼠墊39元包郵【立刻搶!】

2●cherry稀有MX軸 茶軸手感

    cherry MX軸我們按手感來分,因為同屬一個品牌的產品,而標準就是4種常見軸體,首先是類似茶軸手感的三種軸體,雖然類似不過也大有不同,下面我們來看。


焦茶軸


焦茶軸拆解

    焦茶軸:焦茶軸的手感與茶軸最為接近,大多出現在老版原廠鍵盤上(有的其他品牌的也有少量存在),屬於比較奢侈的機械軸。

    在彈簧方面,焦茶軸彈簧長度為15mm,彈簧圈數13圈,彈簧直徑為4mm。而茶軸的彈簧參數與焦茶軸一樣,在手感方面筆者用兩種軸試了半天也沒試出個所以然,感覺手感完全如出一轍。


灰軸(茶)


灰軸(茶)拆解

    灰軸(茶):俗稱重茶,彈簧長度13.5mm,8圈,直徑4mm,手感類似於裝上了黑軸彈簧的茶軸,不過細細感覺下,還是要比黑軸重,彈性十足,和白軸差不多,如果用它來打字的話還是死了心吧,敲幾個字還行,要是打個長篇文章,手肯定抽筋。不過作為大鍵位來說,手感還是很到位的。


白軸


白軸拆解

    白軸:同樣有段落感,也是段落感最強的軸,但是觸發壓力相當大,比黑軸還要大,一般人如果指力不夠打字會很吃力,彈簧長度12.5mm,6圈,直徑4mm。但是作為法國路透社特供鍵盤的軸體,無論如何也不會一無是處,細細品味,白軸在打字時候的手感還是相當銷魂Q彈的。

3青軸手感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和青軸同一類型的軸體,這類軸體都是帶有段落感和「咔噠」聲的軸體,不同之處則是在於初始壓力、觸發壓力、段落壓力、段落形成和觸底壓力這幾方面上。


綠軸


綠軸拆解

    綠軸:這是黑爵AK47鍵盤上所用到的綠軸,綠軸在這之前大都發現在原廠青軸鍵盤的空格鍵這類搭建上,十字杆和青軸無區別,彈簧長度14mm,8圈,直徑4mm。

    綠軸原本應該屬於數量比較少的,但黑爵卻一下用綠軸打造整把鍵盤,手感方面筆者也親自嘗試過綠軸的那版AK47,在打了一下午字之後果斷換掉……原本屬於大鍵位位置的軸體用來打造整把鍵盤後果就是,在打字的時候按所有的字母都需要大拇指敲空格那種狠勁兒。

    不過綠軸的特點就是「咔噠」聲清脆,回彈「猛烈」,綠軸鍵盤著實給人一種霸道之極的感覺。


深青軸


深青軸拆解

    深青軸:深青軸從長度上,比青軸稍微長一點,彈簧長度15mm,12圈,直徑4mm。而青軸的彈簧長度則為15.5mm,13圈。

    不過兩者在手感上的差距不大,細微的差別就是深青軸的段落壓力要比青軸大上一點,而在段落點之後的觸底壓力又小於青軸,當然這兩種感覺只是相差一絲一毫,不仔細擺弄基本感覺不到,要不也不會存在兩者手感相差不大的結論。

    還有一點糾結的就是個人感覺深青軸的「咔噠」聲不夠清脆,這個完全是兩個軸捏了N久之後越來越糾結的一點,不知道是不是耳朵出問題了。


藍軸


藍軸拆解

    藍軸:藍軸與青軸比較起來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先它的初始壓力要比青軸大一些,和黑軸差不多,觸底壓力也要比青軸大上些許,彈簧長度14.5mm,10圈,直徑4mm。藍軸實際上的手感就是弱化版的綠軸,只是比綠軸「軟」一些,比青軸「重」一些。


奶軸


奶軸拆解

    奶軸:奶軸也算是白色系軸裡邊的一種,但是這兩種軸的卻是茶軸和青軸的關係。而且按照官網的翻譯,奶軸應該是白軸,而現在我們所稱的白軸實際上應該翻譯為「清軸」,但是按習慣叫了這麼多年也該不過來了,我們還是稱之為奶軸。

    奶軸的初始壓力和觸發壓力都要大於青軸,基本與綠軸相同,彈簧長度14mm,8圈,直徑4mm。不過「咔噠」聲的清脆程度遠不如青軸,更不要說綠軸。這應該就是為那些想要綠軸手感不想要綠軸噪音的人事設計的軸體。

4黑軸手感和神秘的開關軸

    這一系列的軸與黑軸和紅軸基本類似,不過這類的稀有軸也是相對於其他類比較少的,沒有段落感和「咔噠」聲,在軸體上的花樣自然也就比較少。


灰軸(黑)


灰軸(黑)拆解

    灰軸(黑):灰軸(黑)也是一種相當特殊的軸體,彈簧長度13.5mm,8圈,直徑4mm。其手感要比黑軸還要重上一點,初始壓力與路透社鍵盤專供的白軸相差無幾。如果有人用這樣一種軸體打造的鍵盤的話,個人感覺會痛不欲生,同樣是手感很重,沒有白軸的段落感,沒有奶軸的「咔噠」聲。


開關軸


開關軸拆解


開關軸的「機關」所在


開關軸「機關」特寫

    開關軸:最後要介紹的就是這種開關軸,怎麼樣,很稀奇吧,而事實上它也是相當稀少的一種軸體。和黑軸同樣的沒有刻度感,但是在軸體當中有一個小機關,軸體上面多了一個齒輪,按下去,齒輪卡住上方上蓋,不能彈起,再按一下,齒輪旋轉位置,上蓋不遮擋齒輪,軸體彈起,也是比較簡單的結構模式,和MX軸相比,上蓋和底座都有改變,上蓋一目了然,下蓋把軸體本身的遮擋板去掉了,不能安裝二極體,燈的位置也偏移到右半部分,彈簧長度13.5mm,8全,直徑4mm。

    目前還沒發現這種軸用在哪些鍵盤上,不過個人認為,有些無腦遊戲正需要這樣的軸體,按下去持續出發的特性讓它可以做到一鍵A怪。

5●近期類cherry MX軸:蛇軸、高特軸

    蛇軸屬於現在玩家認知度比較高的一種軸體,由雷蛇自主研發,凱華代工。目前只有綠軸和橙軸兩種。


雷蛇橙軸


雷蛇橙軸拆解


軸體中的黃金接觸點

    雷蛇橙軸:雷蛇的橙軸在手感上與cherry茶軸十分類似,黃金觸點上,雷蛇的橙軸與綠軸,包括現在的RGB橙軸和綠軸採用的是這種圓形的黃金觸點,cherry軸體的黃金觸點為十字形。在簧片上,雷蛇的稍微厚一些,總體來說雷蛇的蛇軸與cherry軸不相上下,雖然為國產軸,但是雷蛇的檢驗標準十分高,達到了國際水準。


雷蛇綠軸


雷蛇綠軸拆解

    雷蛇綠軸:雷蛇的綠軸應用範圍最廣,現在推出的機械鍵盤大部分為綠軸,它與cherry青軸相仿,均有明顯的段落感和「咔噠」聲,兩者的手感差距很小,但是雷蛇綠軸的初始壓力要略小於cherry青軸,手感上更加輕盈一些。


● 高特軸


高特軸


高特軸拆解

    高特藍軸:在國產軸中凱華佔據了大部分的江山,所以高特軸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個高特藍軸同樣具有段落感和「咔噠」聲,但是手感與cherry青軸和雷蛇綠軸相差比較大,其中高特藍軸的彈簧長度為15mm,圈數為12圈。而cherry青軸的彈簧長度為17mm,圈數為13圈。這就導致了高特藍軸的初始壓力相對更輕,而回彈的力度也相對較小,有一種紅軸加上段落感的手感,並且由於回彈力度相對較小,在段落點回彈的時候略顯生硬,有一些拖泥帶水的感覺。

    當然這都只是把細微的差距放大無數倍,筆者只是將相對微小的差距講解的更明顯一點,並不是說高特藍軸回彈的時候卡頓非常嚴重,而是與cherry青軸相比而言。

6雷柏軸體、凱華早期藍軸

    雷柏所採用的軸體同樣為自主研發,凱華代工,不過手感並不同於我們常用的四中軸體,還是屬於比較奇特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凱華黃軸


凱華黃軸拆解

    雷柏黃軸:雷柏黃軸軸體上刻有PG1511的編號,軸體編號與雷柏V7鍵盤的軸體相同,觸發鍵程為2mm、壓力克數50g,直上直落的手感,讓雷柏黃軸呈現出一種處於Cherry MX黑軸與Cherry MX紅軸之間的手感。如果玩家覺得cherry黑軸和紅軸都不太適合您的手感,那麼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雷柏黃軸,應該是您不錯的選擇。


凱華藍軸


凱華藍軸拆解

    凱華早期藍軸:大家可能知道現在的凱華藍軸與cherry青軸有著差不多的手感,均有段落感和「咔噠」聲,而在早起的凱華藍軸,手感直上直下,與cherry黑軸頗為相似,但是壓力克數要略輕一些。在2012年新貴推出的GM-10機械鍵盤上採用的就是這種軸體。

7Gateron 佳達隆軸

● 佳達隆黑軸

    這種軸體我想聽過的朋友應該更少了,Gateron,中文名叫做佳達隆,是新晉國產軸之一。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軸體本身的材質全部採用透明的材質處理,只有軸芯部位按照顏色做了區分。G軸(Gateron簡稱)固定腳、針腳和軸芯十字柱與cherry軸參數一致,完全可以互換。仔細觀察可以看出G軸的軸心要比cherry軸大上不少。由於加大軸芯所佔的空間變大了,LED的位置被壓縮,普通的無邊3mm LED在G軸上會略微向外偏,使用cherry高度的鍵帽會頂到鍵帽下沿或者加強筋,使得鍵帽按不到底。


佳達隆黑軸


佳達隆黑軸拆解

    Gateron黑軸:G軸的黑軸與cherry黑軸的差別不大,直上直下的手感。但是初始壓力要比cherry黑軸略大。


● 佳達隆紅軸


佳達隆紅軸


佳達隆紅軸拆解

    Gateron黑軸:G軸的黑軸和紅軸都採用了直上直下的手感,與cherry軸差別不大,而紅軸的壓力克數也十分接近cherry紅軸,在手感上如果不作說明,一般玩家感覺不到區別。


● 佳達隆茶軸


佳達隆茶軸


佳達隆茶軸拆解

    Gateron茶軸:G軸的茶軸與cherry的茶軸手感相似,不過據說G軸仍在不斷改進中,要做出最強段落感的茶軸。


● 佳達隆青軸


佳達隆青軸


佳達隆青軸拆解

    Gateron青軸:G軸的青軸為80g重青,比cherry軸的青軸要重不少,彈簧重回彈也快,類似cherry綠軸的手感,不過聲音沒有綠軸清脆,略悶。但是手感基本與cherry綠軸類似。


● 佳達隆白軸


佳達隆白軸


佳達隆拆解

    Gateron白軸:G軸的白軸可以說是最有特點的,也許大家都以為它和cherry的白軸類似,屬於重口味手感的軸體,不過G軸的白軸為35g觸發壓力,比cherry紅軸還要輕,當真是個「柔弱無骨」。如果說按下cherry紅軸的手感像是棉花,那麼G軸白軸的手感則用棉花糖形容更加準確,當然這只是單個按鍵的手感,不知道如果哪把鍵盤完全採用G軸的白軸,會是什麼感覺。

    目前已知的採用G軸的鍵盤只有NANO75,作為另一個國產廠家,而且在軸體方面的創新還比較不錯,筆者倒是很想嘗試一下採用G軸軸體打造的鍵盤。

8●早期類cherry MX軸

● PROWORLD軸

    cherry MX軸現在被廣泛使用和模仿,也正是因為它十分經典,而早期也有不少模仿cherry MX系列的軸體,筆者也收集到了一些,不過很多都無法考證生產廠家和使用的鍵盤。下面筆者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PROWORLD軸

    這種軸體在上面刻著PROWORLD的字樣,雖然表面上為黑軸的樣子,但是手感卻類似於cherry青軸的手感,不過它的段落感又完全不同於cherry青軸。下面我們就從內部看一下它的結構有什麼不同。


PROWORLD軸底座

    雖然它與cherry青軸手感類似,但是它的軸心並沒有像青軸那樣的軸套,和黑軸紅軸的軸芯類似,關鍵點就在於軸體裡邊的簧片,圖中軸體上方的簧片就是秘密所在。


PROWORLD軸動作示意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軸芯與簧片的關係是這樣的,當軸芯被按下到一定幅度的時候,軸芯就會觸碰到簧片,當簧片被下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彈起,這樣就形成了不同於cherry青軸的獨特段落感。


PROWORLD軸底座與軸芯

    cherry青軸與茶軸的壽命之所以要比黑軸和紅軸短一倍左右,也是因為這兩種軸體,軸芯上的凸點和軸套相對複雜,而段落感或「咔噠」聲完全靠它來實現,相比於這種軸的簧片觸發段落感和「咔噠」聲,塑料更加容易磨損。而金屬簧片的段落感更強,聲音更清脆。


PROWORLD軸底座與軸芯

    老實說,這個未知名的軸體設計的筆者感覺比cherry MX青軸那種設計要好,首先,段落感更強,聲音更清脆,金屬簧片更耐磨損,從而壽命更長。但是制約了它批量生產或是廣泛應用的可能性還是價格的原因,畢竟多做一個不小的簧片和一塊塑料的價錢要差不少。

9與 cherry MX 內部有所區別的軸體

● 01軸

    這兩款軸體應該屬於同一系列,但是筆者也不敢確定,是否是一個廠家模仿另一個廠家。同時這兩款軸體的內部結構與 cherry MX系列軸都有一定區別,不過筆者也不知道這兩款軸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生產廠家,只能以軸體上的編號暫時來命名吧,還請見諒。


01軸

    這款軸在外型上與cherry軸有點區別,從軸芯上可以看出它不是規則的四邊形,不過這個軸不是故意要做成這樣來彰顯個性的,而是軸體內部的原因。


01軸上蓋與軸芯


軸芯與上蓋

    打開軸體的上蓋我們就不難看出區別了,它與一般的軸體都不同,在上蓋的兩側分別有一根圓柱,而軸芯也分別有兩個可以通過的孔洞,這就是為什麼從外面看,軸芯兩側各缺了一塊,是為了給圓柱通過留出了地方。


01軸底座

    在其他方面這個軸並沒有與cherry軸體有什麼區別,在手感上與cherry黑軸的手感相同,屬於直上直下無段落感的。不過在拆解和安裝的時候這個軸比較費勁,軸芯正反都能塞進去,上蓋的反正也不明顯,筆者在裝的時候裝錯3次……另外這種軸體感覺多做了一道無用功,軸體上蓋和軸芯的設計無疑增加了成本,但是作用卻看不出,如果說是為了平衡性更好,按鍵壓力更均衡,至少現在筆者沒覺得cherry軸的按鍵壓力有什麼不均衡的。


● E08軸


E08軸

    這款白軸看上去與上邊的黑軸應該是一個系列的,無論是外觀還是表面材質都是相同的,只有在軸體下方的編碼不同,不過該軸的手感為青軸手感,有明顯段落感,有「咔噠」聲。


E08軸芯與底座

    打開軸體上蓋我們看到,它內部的結構與上軸基本相同,雖然這款白軸為類青軸手感,不過在軸芯上,它與黑軸並沒有區別。


E08底座簧片

    在這張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類青軸的手感依然是靠金屬觸點另一側的簧片所帶來的,不過在另一側的黃金觸點上它與上方的黑軸又不一樣,所以筆者才在介紹中寫到它與上方的黑軸應該是一個系列的,並不能確定。

    不過也許在這一系列的軸體中,軸芯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有接觸點的簧片。就像現在cherry軸的軸體黃金觸點都一樣,只有軸芯與彈簧有區別一個道理。

    這個白軸雖說產生段落感的內部結構與軸體上寫著PROWORLD的黑軸類似,但是手感卻又截然不同,首先這款白軸的「咔噠」聲發悶,但是比較大,再有就是它的壓力克數也相對較大,而且段落感非常明顯,感覺經過段落點之後,就直接觸底開始回彈。就手感的輕重而言,它比cherry的白軸還要沉,之前我們說看到黑爵的AK47,感覺那個就已經是極限了,不過跟這個白軸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10結構比較相似的早期類cherryMX軸

● 未知黃軸

    這款軸體筆者也同樣……未知。軸體通體沒有任何標誌,表面十分乾淨……筆者也不敢妄自給明,乾脆也一併列位未知軸體


未知黃軸


未知黃軸底座

    這款黃軸猛一看和凱華黃軸一樣,但外表上的區別就是軸體上沒有任何標註,而且在手感上也與凱華黃軸有所區別。

    這款黃軸為直上直下無段落感的軸體,軸體的黃顏色比凱華黃軸略深。當然這不是重點,凱華黃軸的壓力克數是介於cherry黑軸與紅軸之間的,也就是說比紅軸略重比黑軸略輕。但這款未知名的黃軸壓力克數與cherry紅軸相仿,也就是比凱華黃軸要輕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筆者體驗和拆解過這麼多的軸體中,還沒有哪款軸會出現軸芯在軸體中晃的情況,也就是不穩當。而這款黃軸卻晃動的比較嚴重,筆者試著給軸體找來鍵帽按上,結果印證了我的想法,手指按在鍵帽上可以明顯的感覺出來不穩定,這可以說是軸體的一個致命缺點。


● 未知白軸


未知白軸

    這款白軸的外形一看就有年頭了,它同樣是一款有段落感和「咔噠」聲的機械軸,不過cherry的白軸的實際手感為重茶,並沒有「咔噠」聲。而且壓力克數來說它與cherry紅軸相仿,只是多了段落感和「咔噠」聲。並沒有cherry白軸那麼重。


未知白軸底座

    我們看軸體的內部,雖然被用的已經十分髒了,但還是可以清晰看出與cherry MX軸內部的結構較為相似,並且在段落感上並不依靠另一側的簧片,而是來自軸套。


未知白軸軸芯

    這個還請不要在意那些細節……在肉眼下看,那些髒東西十分不起眼,感覺不會太礙事,不過在相機鏡頭下面看還是有點噁心的。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軸芯的最上方,也就是十字交叉的位置,不像現在的軸體都為純平的,而是兩高兩低,仿佛是拼接而成。

    而且在實際的應用中,筆者將我們現在通用的鍵帽裝在上面,發現這個軸芯要比現在的通用軸芯小一圈,鍵帽裝在上面很輕鬆就拿下來了,而不是拔下來,雖然在鍵盤上一般不會影響到使用,但是這與通用鍵帽不匹配的設計情況還是很少見的。 

11早期類cherry 內部細微區別

● 段落黑軸

    這款軸體可以說與現在我們常用的軸體更為相似了,但是手感卻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黑軸應該直上直下無段落。


段落黑軸

    這款黑軸在外型上與cherry MX軸類似,手感與cherry青軸類似,有段落感和「咔噠」聲,不過在手感上,它比cherry青軸更重一些,但是在段落感上沒有cherry茶軸明顯,「咔噠」聲比較小和悶,沒有cherry青軸的脆。


段落黑軸底座

    底座也與cherry MX軸體沒什麼兩樣,可以說這款軸體在外型上與cherry MX系列的軸體相當接近,只是在安裝二極體的位置有所區別。但是在手感上卻相差甚遠,所以不得不說,cherry MX系列的經典不無道理。


● 阻塞感較強的一款黑軸


軸體特寫

    這款黑軸的手感與cherry黑軸類似,直上直下。不過在壓力克數上他要大於cherry黑軸,與cherry白軸的壓力克數相仿。除此之外,筆者在不斷地按壓測試中,可以明顯低感覺到軸芯在按下的過程中,與周圍摩擦的聲音很大,並且如果細細感覺,回彈的時候慢慢鬆手,生澀的感覺很容易就能發覺。

    筆者猜想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模具設計的不太精確,還有就是軸體選用的材質,現在的軸體大都選用POM材質,首先POM材質有自潤滑性,這對於軸來說很重要,另外這種材質還有這優秀的高耐磨性。但筆者感覺這款軸的材質為普通ABS,從而導致摩擦感十分強。


左(cherry軸底座)右(此款軸體的底座)

    我們可以從底座的對比圖中看出,左邊為cherry MX軸底座,右邊為這款軸的底座,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黃金接觸點的兩個簧片上,現在的cherry MX軸黃金接觸點為一橫一豎的十字交叉點,而這款軸的接觸點,它是將簧片做成一個帶小凸起的多邊面,並且另一個簧片上並沒有接觸點,完全靠單個簧片的接觸,從而觸發按鍵。這種接觸點還是很少見的,這種接觸點的效果由於我們並未有鍵盤來做體驗,不好妄自評判,但類cherry MX軸有很多種,這樣的軸體接觸點可以說少之又少,所以高下立判。

12cherry M8 軸體

● cherry M8軸

    只要是熟悉鍵盤,了解機械鍵盤的玩家都知道cherry MX系列軸最經典,但是為什麼最經典,相信大多數玩家都答不出所以然,其實cherry的軸體也有其他系列,下面讓我們看看另外的M8軸體消MY軸體。


cherry M8軸

    cherry M8這款軸從外觀上看,就有很大區別。首先無上蓋(並不是被拆丟了),軸芯在內部的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可以說MB軸與MX軸有著天壤之別。當然,他們的工作原理還是一樣的,都是通過軸芯的下壓,讓原本被撐起的金屬簧片復位,黃金觸點接觸。


cherry M8軸工作原理俯視圖


三款cherry M8軸


採用cherry M8軸的鍵盤

    附上一張軸體的俯視效果圖消M8系列的其他軸,另外比較對不起大家的是,這款軸筆者不會拆,研究半天也不知從何下手,又不敢用強的怕壞了。所以我們只可遠觀不可「卸」玩。


cherry M8軸彈簧及簧片

    通過這張圖的視角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軸體的彈簧直徑比較小,圈數比較多。也正是這個原因,cherry M8軸的手感十分硬,壓力克數比現在cherry MX軸都要大,有輕微的段落感。另外軸芯最上方的十字部分要比現在的軸體小一號,所以無法安裝通用的鍵帽,不過這畢竟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屬於老古董了,現在的玩家想要用它湊齊一把鍵盤,幾乎不太可能了。


cherry M8軸背面

     我們再來看軸座部分,於現在的cherry MX軸也是相差十分大的,cherry MX軸的底部針腳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在中心部位有很大的凸起點用來起導向作用,而M8軸我們可以看到在軸座底部的中央寫著「CHERRY」的LOGO,而且可以看出由於年代久遠,製作工藝還是比較粗糙的,字體也不是很講究,針腳部分為平行的,在對角線的部位有兩個嵌入板子的小圓柱。另外幾個鏤空的部位筆者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了。

13cherry MY 軸體

● cherry MY軸體

    cherry MY 軸體可以說在整個cherry軸體中,都屬於比較另類的了,如果說它屬於一款薄膜鍵盤的軸體,您信嗎?


cherry MY軸

    這款軸熟悉外設或是CS迷都應該不陌生,狙神——Johnny.R所用的鍵盤cherry G81-3000就是用的這種MY軸,雖然說這是一款機械軸,但是嚴格來說,採用這款軸打造的鍵盤應該成為機械式薄膜鍵盤,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herry MY軸。


cherry MY軸與cherry MX軸大小對比


cherry MY軸底部

    首先他要比我們現在所用的cherry MX軸大許多,如果說正面與我們現在的常用軸區別還不算大的話,那麼軸座的底部可以說完全就是兩種概念了。

    cherry MY軸的底部沒有針腳,也就是說它並不靠針腳與電路板來連接導電,在底部我們還可以見到一個類似指針的簧片。


cherry MY軸簧片拆下後

    cherry MY軸的觸發原理為按下鍵帽時,銅片最細小部分被白色軸芯下壓,銅片最寬大彎折部分隨著下壓動作凸出於底座平面,接觸到薄膜觸點部分完成一次觸發動作。白色軸芯通過兩側的彈性卡腳固定在黑色軸座裡,中心的小彈簧負責按鍵的回位,白色軸芯的一個底腳負責接觸銅片完成觸發動作,固定在軸體裡的白色部分直上直下所以MY按鍵沒有段落感,類似黑軸。


cherry MY軸拆解過程

    如果要拆MY軸的話還是相當麻煩的,首先先用鑷子之類的將軸芯的兩個卡腳夾住,然後我們看到從正面俯視MY軸,可以看到(要在光線好的情況下)軸芯的兩側還有兩個卡針卡在軸座上,要用東西將卡針撥開才可以取出軸芯……簡直不勝其煩,玩家也就不要跟它較勁了。


cherry MY軸正面

    另外我們再說一下,為什麼用它打造的鍵盤屬於機械式薄膜鍵盤呢?其實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就是觸發的時間,MY軸無論你按下按鍵的過程怎樣慢,它只有按到底,簧片接觸到薄膜觸點時才可以觸發。而我們現在的機械鍵盤,比如黑軸,觸發行程極短。這也就是機械鍵盤與薄膜鍵盤最本質的區別了。

14類似蚊香的軸?

● 蘋果軸

    下面我們來看一款十分奇特的軸體,之前我們看到的軸體雖然各不相同,但是軸體上蓋、軸芯、彈簧、軸座,基本都是這樣的,而這款軸體卻有著更另類的地方。


蘋果軸

    在不拆開的情況下這款軸體看起來並不是十分奇特,只是個頭很大,與5角的硬幣大小相仿。軸芯頂部的十字頭很大,無法與現在通用的鍵帽匹配。而且做工比較粗糙,看樣子應該也是有年頭的產品了。


蘋果軸底部的不顯眼標誌

    在筆者把玩這軸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在軸體的右上角有一個蘋果的小標誌,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看到,由此推斷,這款軸體應該是早期蘋果所用的鍵盤採用的軸體,現在蘋果的鍵盤筆者還真不知道哪款採用了這種軸體。


蘋果軸的簧片

    在打開軸體上蓋之後筆者傻眼了,這軸的簧片真是太有意思了,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蚊香片極為相似,不過這裡所用的材質為銅片。當軸芯被向下按動的時候,這層「蚊香片」所起的作用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用的軸體中的彈簧,不過這個彈簧也太奢侈了。


蘋果軸

    它的手感與黑軸類似,由於軸芯較長,看似觸發鍵程較長,但軸芯並不能完全按到底,所以其實它與我們現在所用的cherry軸體類似,筆者拿兩款軸體對比了一下,發現他們的初始壓力基本相同,觸底壓力由於這款軸體採用的簧片比較特殊,所以稍大一些。

    在筆者不斷按壓測試手感的時候,發現這款軸體也有文章上面提到過的問題,大概是由於材質的原因,向下按的時候軸芯的摩擦力比較大。

15這麼生澀的軸體?

● 象牙黃顏色的軸體

    接下來這款軸體也是十分有年頭的一款了,筆者在初次見到它的時候就覺得比較與眾不同,也許是年代久遠的問題,軸體已經通體呈現一種象牙黃,軸芯部位也十分長,並且最上端還有一定角度。


軸體外觀效果圖

    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軸的整體顏色看起來就十分陳舊了,也不知道當初出場的顏色是不是就這樣。這款軸體的軸芯部分,最上端十字頭也十分另類,基本呈現出一個長方形的頭,只在長方形的兩側再各有一截很短的部分伸出,勉強可以看做一個十字形。


軸體拆開後的上蓋部分

    把上蓋打開之後我們可以看到,軸芯與簧片並沒有「分家」,原因就是簧片依舊在抵著軸芯,這樣它的工作原理我們就很好猜了,在軸芯向下按的時候,簧片被擠到邊上,從而觸發另一個簧片的觸點。


底座部分

    這是底座部分,在底座的一側有兩條比較長的金屬附在軸座壁上一直連接到軸座底部的針腳,並且在兩條金屬片上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凸起來作為觸點。


軸芯部分

    軸芯部位被卸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看起來怪怪的,並且在一側的中心位置有一個心形的圖案,筆者反覆觀察了軸體在運動的過程,發現這個桃心在運動過程中並沒有與任何部位接觸,或是起到什麼作用,這點十分讓我費解,在製作軸體的時候會有這麼一個沒用的設計嗎?又難道說這只是為了區分方向的一個標記?

    (感謝專業讀者「yywolf」指出錯誤,這款軸體的心形凹槽處是供鋼絲鎖住的,這款軸體和我在上面提到的cherry開關軸功能是一樣的,按一下鎖住,再按一下彈起來。這種形式的開關也叫推推開關。)【2016年12月9日】更正


簧片部分

    這是簧片部分,在固定端有三個小圓孔,其中最左側和最右側的是固定在上蓋的兩個凸起上,簧片的另一端則是要與軸座上接觸點相連產生觸發的。

    最後我們再來談一談這款軸體的手感,首先筆者可以說,它的手感實在很一般,因為軸芯比較長,並且在最上端有一個角度的傾斜,所以在壓力上面要做到均衡受力比較難,另外軸芯的穩定性也比較一般,可以感覺到有些不穩,按到軸芯邊上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軸芯與軸座的摩擦十分大。

    不過這個軸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不知道在出場的時候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手感。在與我們目前常用的軸體對比過手感之後發現,它要比黑軸的壓力克數還大一些,與白軸類似,但它的摩擦係數實在太大了,此軸現在也只能作為收藏了吧。

16超Q彈的 很奇特的軸

● 頗具爭議的軸體

    接下來的這個軸體是筆者十分喜歡的一款,單從感覺來說,它的段落感和「咔噠」聲是最特別的,與我們見到的任何一款軸體都不同。


類似雙葉軸的一款軸體

    我們先看看外觀,也十分有特點,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軸芯部分,除了我們常見軸體的十字頭,這款軸體的軸芯外圍還有一圈圓環,但是看見與常用軸體差不多的十字頭大小,筆者還是試了試,果然我們常用的鍵帽可以裝在上邊,手感方面,怎麼說呢,這真的是一種很奇特的手感。

    在初始壓力上它要比紅軸還小,所以在開始按的時候真的會有一種「柔弱無骨」的感覺。另外這款軸體有段落感和「咔噠」聲,可以說和青軸換上紅軸彈簧的感覺差不多。最為關鍵的是,它的段落行程比較長,但是段落感並沒有青軸明顯,反而是在回彈的時候,刻度感要強於按下的時候。

    在聲音上,它的「咔噠」聲也沒有青軸的脆和響,有一種悶悶的感覺,但與青軸或大多數這種軸體截然相反的是,它在回彈時的「咔噠」聲,明顯要比按下時的更脆和響一些,因為青軸我們都知道在按下時的「咔噠」聲比較脆和響,但是回彈時基本沒聲音。

    也許有朋友會問了,按下和回彈都有聲音,而且回彈聲還大,那不更吵嗎?其實不對,我所說的回彈比較響也是相對按下的時候,它回彈時發出的聲音也沒有青軸按下時的聲音大,加之這款軸體回彈時的刻度感明顯,用起來的手感就像是按下去的按鍵在往上頂你的手。

    這麼奇特的手感筆者真是想試一試整把鍵盤都用這種軸體是什麼感覺,不過手裡只有一顆,也只好作罷。


鉚釘焊死的四角

    這麼奇特的手感,沒有人不想拆開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構,不過當筆者拿著軸端詳了一圈之後也沒有發現那種卡扣式的結構,更是在四個角的位置看見了類似於鉚釘的東西……直覺告訴我,拆不開了。果然在數分鐘的研究之後宣告投降。


軸體底部

    那麼我們再看看這麼特別的軸體底部有什麼特點。第一感覺是底下比較亂,仔細一看,果然亂。首先這款軸體有三個針腳,並且呈一個規矩的品字形,伸出的位置也是由軸體的邊緣。然後我們往裡面看,四個顛三倒四的數字和字母分別位於四個角上,有「w、2、B、Ⅱ」字樣。在底部的下方還有一個「52」的數字。


底部的LOGO

    介紹了這麼多,這到底是什麼軸呢,筆者在網上看到很多人都說這叫「MONTEREY圓型軸」,另一種說法也說這是「雙葉軸」,筆者在軸體底部看到了「FUTABA」的字樣,而FUTABA是指日本雙葉電子工業株式會社。


日本雙葉軸

    但是對於日本的雙葉軸,筆者也看到一些,可日本產的雙葉軸都是上面第二張圖的樣子,自己看不難發現,軸體的正面軸芯有著很大的區別,與我們現在的常用軸體正好相反。另外背面的LOGO不是採用筆者這款軸體的浮雕凸起效果,而是內凹的。

    難道這款軸體為我國山寨而成,但是做工也是相當好的啊,如果是臺灣軸體或是「另有其人」,為什麼LOGO還是「FUTABA」,應該不會有哪個廠家模仿到連LOGO也一起帶上的吧。所以筆者也比較糊塗這款軸體到底應該是什麼。

17NEC 橢圓形軸體

● NEC 橢圓形軸體

    NEC也是日本一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 Corporation),簡稱為NEC,旗下的鍵盤有一款人體工學鍵盤,樣子頗為奇特,部分玩家可能見過。


NEC的 PC-8801-KI 鍵盤

    這款名為 PC-8801-KI 的鍵盤就是NEC公司所產了,不過軸體不是用的自家軸體,而是「FUTABA」公司的「雙葉軸」。


NEC軸體

    圖中的軸體就是NEC的橢圓形軸體了,是不是看著破破爛爛,那就對了,一方面是這種軸體早早就停產了,另一方面我們看下面的詳細說明。


NEC軸體底部

    筆者的兩個軸體同為一種軸,不過應該是批次不一樣,軸座底部的編號也不一樣,這款軸的針腳有兩個,從軸底的兩個角伸出。


拆開後的NEC軸

    NEC的這款軸體是由上蓋的四顆鉚釘固定死的,只要拆開就無法復原,因為這是一顆損壞的軸,所以能將固定簧片的一側拿出,我們可以看到簧片也是用鉚釘固定死的,整個軸的設計就是擺明了——不許拆!


NEC軸體的內部結構

    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軸體內部簧片的設計十分複雜,光是一個觸點簧片就做的如此複雜不知道NEC是不是把簡單的問題想的太複雜了。

    這款軸體的手感如果按壓力來說,與我們現在使用的黑軸差不多,但是在按下的過程依舊偏澀,另外這種異形的軸體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由於軸芯為橢圓形比較長,在按鍵壓力不均勻的情況下十分難按,軸芯與周圍的摩擦力更大。

    總體來說,這是一款比較失敗的軸體,首先它的製作極其複雜,必定成本高昂,一般來說複雜的東西往往會有與眾不同之處,但這款軸體特性也不明顯,並沒有比常用軸體好,相反還存在一定問題。也難怪早早就停產了。

18歐姆龍 VS 煙臺

● 歐姆龍 VS 煙臺

    看到這標題估計大家不禁要奇怪了,這是什麼對決,歐姆龍和煙臺有什麼關係,其實下面筆者介紹的兩款軸體一款是歐姆龍的原廠軸,另一款為煙臺仿的歐姆龍軸,所以我們放在一起對比說。


左(煙臺軸)右(歐姆龍軸)

    首先是外觀的對比,這款軸是典型的方形方口軸,左邊的是煙臺軸,右邊的是歐姆龍軸,材質方面歐姆龍軸要稍微好於煙臺軸,它採用現在普遍的細磨砂表面,字體的刻畫要比煙臺軸更細膩一些。


左(歐姆龍軸)右(煙臺軸)底部特寫

    這是兩款軸的底部特寫,估計大家還是猜到了,筆者雖然有意調換了一下位置,但右邊的軸體邊緣比較粗糙,做工不是很細緻——為煙臺軸。雖然拆機軸會有磨損,但兩款同樣為拆機軸,所以也就不去計較這個了。另外這款軸體的針腳為三個針腳並排在底座的下方。


左(歐姆龍軸)右(煙臺軸)軸芯特寫

    軸芯方面兩款軸基本相同,只是在中心部位的起彈簧導向作用的凸點上面,歐姆龍的比較圓滑,而煙臺軸則可以看到一些塑料的毛邊。


左(歐姆龍軸)右(煙臺軸)彈簧特寫

    這兩款軸的手感有一定區別,最大的原因就是彈簧了,左邊為歐姆龍軸的彈簧,彈簧長度11.5mm,圈數為11圈。右邊為煙臺軸的彈簧,彈簧長度12mm,圈數為12圈。另外彈簧的材質都相同。


左(歐姆龍軸)右(煙臺軸)簧片特寫

    在觸點簧片的對比中,兩款軸基本上相同,要說有一點區別的話,就是在簧片的底部側面,歐姆龍軸的簧片缺角比較小,而煙臺軸的比較明顯。不過這個位置並不會影響軸體的手感。


左(歐姆龍軸)右(煙臺軸)底座特寫

    在軸座的對比中,兩款軸也是相差無幾,不過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左側歐姆龍軸的觸點簧片比較寬,而右邊煙臺軸的觸點簧片顯得比較瘦小。

    最後我們說說手感,由於兩款軸的本上都相同,所以手感也區別不大,它們都屬於有段落感和「咔噠」聲的軸體,首先我們用歐姆龍的軸體做說明,它與青軸相比較而言,初始壓力都差不多,不過段落壓力和段落行程都要比青軸大很多,另外歐姆龍軸的「咔噠」聲也要比青軸大很多,並且更脆,手感相當不錯。

    我們再來看煙臺軸,它與歐姆龍軸的初始壓力相同,但是煙臺軸的段落壓力和段落行程要比歐姆龍軸還要大,聲音也更脆一些。

    我們也不能說煙臺軸仿歐姆龍就說他不好,仿的還是很有水平的,並且軸體的手感還相當特殊,真可謂是仿出水平,仿出風格。

19三款ALPS原生軸

● ALPS原生 消聲奶軸

     ALPS軸體現在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在百度一搜全是ALPS手機,早在幾年前也是臺產的簡易ALPS軸體比較多,而日本原生ALPS軸已經算是老古董了,ALPS軸種類繁多,不比Cherry少,可以說ALPS和Cherry算是兩大機械軸類。但即使是ALPS原生軸,也有著不可迴避的缺點,加之臺產簡易ALPS軸質量也參差不齊,久而久之ALPS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ALPS消聲奶軸

    消聲奶軸:軸芯中間是因為太緊,拆機的時候鍵帽折在了裡面。這款軸的手感比較奇特,它有段落感,但是手感並不類似cherry茶軸,倒是有點像薄膜鍵盤的那種段落感,刻度感並不是十分強,類似按下膠碗的感覺,在回彈的時候刻度感更強,在壓力克數上也要比茶軸大很多。


ALPS消聲奶軸拆解

    在最開始為什麼說這是消聲奶軸呢,拆開軸體,在軸芯的兩側,各有一個像啞鈴形狀的橡膠消聲墊,觸點簧片的結構與歐姆龍相仿。


ALPS消聲奶軸底座

    我們再看底座部分,也是由另一塊觸點簧片固定在軸座一側,與針腳相挨,在軸芯向下運動的過程,擠壓簧片,觸點與針腳部分相連。


● ALPS原生 半紅軸


ALPS半紅軸


ALPS半紅軸拆解

    半紅軸:有段落感,與上面提到的消音奶軸類似,但段落壓力要比消音奶軸小不少,在回彈的時候有「咔噠」聲。


● ALPS原生 半綠軸


ALPS半綠軸

    半綠軸:這種半綠軸與上面兩種軸體不太相同,首先半綠軸無段落感,屬直上直下類。在體積方面要比上面兩種軸小三分之一,是用在特殊鍵位的軸體。


ALPS半綠軸拆解

    這個半綠軸最特殊的應該還是它的彈簧了,實在是太密了,這樣的彈簧在眾多軸體中也是十分罕見的。但是這種半綠軸的壓力克數大約在cherry黑軸與紅軸之間,並不是特別奇特。

    看完了簡單的三款ALPS原生軸體的簡單介紹我們也來總結一下,之前為什麼說ALPS原生軸體也有著很大的缺陷呢。

    雖然ALPS的這種方形軸穩固性有不錯的提高,但由於形狀所限,摩擦面積必然很大,這種結構如果在有材質保障的情況下,順滑度可以達到很高,但是這種軸體也比較容易進灰,隨著時間的推移,軸和槽就會被磨損到,在灰的粘附下,變的卡澀。

    其實有一種軸體,在順滑程度上超越了Cherry機械結構的順滑程度,並且在穩固程度上也超越了ALPS的軸體,不僅有人要問了,居然還有這種軸?這種軸體其實就是上一頁筆者介紹的歐姆龍軸(煙臺軸稍有遜色),並且在受力不均勻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卡澀現象,大家一定沒想到吧。

20DIY軸體以及 超級軸

● 國產「懸壺濟世」軸芯

    下面簡單為大家介紹一款國產DIY的軸芯,它可以放在我們現在使用的cherry MX軸當中使用。


搭載「懸壺濟世」軸芯的cherry軸

    這是筆者將cherry紅軸的軸芯替換下來,用的這款國產DIY軸芯,這款軸芯為「懸壺濟世」所產的粉色軸芯。有段落感,與cherry茶軸類似,不過刻度感稍強。


「懸壺濟世」與cherry紅軸 軸芯對比

    我們用它與cherry軸芯進行一下對比,發現軸芯的砥柱要明顯短於cherry的軸芯,這應該會讓軸體的手感略微有所變化,因為這個砥柱在按鍵按下的時候是要接觸底座的,並且反饋到地下的鋼板上。而「懸壺濟世」的軸芯應該會接觸不到底座,從而帶來一些手感上的變化。


● cherry的超級黑軸

    下面筆者再給大家介紹一款cherry的另類軸體,這幾款軸體筆者並沒有,不過是在網上無意間看到的,十分特殊,還是與大家分享一下。


搭載cherry 超級黑軸的鍵盤 Cherry G80-5000

    這款軸體同樣為cherry的軸,不過我們現在基本見不到,英文為Super Black,意為「超級黑軸」,下面我們來看看,它評什麼叫超級軸。


cherry超級黑軸壓力克數實驗

    這是在實驗的進行中,在按鍵的上方壓了無數的負重,最後才將這個按鍵按下去,採用這款超級黑軸的鍵盤為Cherry G80-5000,在某寶見到有賣,售價為一萬二軟妹幣。


cherry超級黑軸壓力克數驚人

    我們可以看到,將按鍵按下去的重物質量總和為151g,可以說目前我們所見過的軸體沒聽說有哪款達到如此驚人的壓力克數,這款超級黑軸同樣為直上直下無段落的手感。

編輯總結:

    首先感謝能看完的朋友,這篇文章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圖片就補了又補,本文並不是多麼權威的技術性文章,只是作為玩家對軸體的大致介紹,有錯誤還請指出。

    Cherry MX軸系列,能做到今天必定有它的過人之處,也許它的設計不是最優秀的,也許它也不是人們認為手感最好的。文章當中筆者也提到過一款軸體,無論是在手感方面還是壽命方面,都要好於cherry的軸體,但是顯然它的成本要更高。綜合起來看,cherry在設計理念、手感、壽命、性價比方面整體更加出色,所以作為一款經典軸體,一直被人們沿用至今。

    再比如,我們看到如本的雙葉軸(暫且叫它雙葉軸),手感十分獨特,並且軸體不管是順滑性還是穩定性都比較優秀。但是顯然,它的成本更高,做工更複雜。並且採用鉚釘焊死,明擺著不讓大家拆開。所以還是被玩家淘汰了。

    看了這麼多軸體,也頗有些感觸,很多絕世的稀有軸,並不是因為它確實珍貴,只是早早停產了而已,而早早停產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清楚,感覺順應大眾需求和時代潮流的才是保存下來的軸,各色、偏門的軸才會被現在當做是稀有軸,和錯版收藏一樣。

中關村在線鍵鼠外設討論群:424733226  加群有優先試用資格特權哦,歡迎來群灌水。

【感謝您閱讀本文,請您點擊文章結尾下方的黃色「對我有用」,以便讓我們做的更好】

大家掃面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鍵鼠頻道微博與微信,掌握第一手外設資訊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微博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微信

相關焦點

  • 機械鍵盤改造計劃:如何更換鍵盤軸體
    第二期內容原本定為純手工打造高大上鍵盤木殼過程分享。不過在第一期文章推出後,很多機械鍵盤愛好者私信筆者想要了解如何更換軸體。剛好手裡剛入了一把凱酷87鍵榮耀版黑軸機械鍵盤,打算工作時使用,無奈黑軸無愛,準備更換青軸。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更換軸體的方法以及步驟。
  • 國產外設新星解析
    「大F」是不少外設發燒友的退燒神器,說別無所求有些言重,但基本很少有能入眼的機械鍵盤了。不過筆者最近卻痴迷於一款鍵盤——達爾優EK820(真心話!)。[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此前筆者曾對達爾優所採用的BOX軸進行過拆解,其工作原理確實新穎,同時手感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它的姊妹篇,BOX半高軸拆解。
  • 雷柏GK500機械鍵盤評測:年輕人的第一款RGB機械鍵盤
    因此,機械鍵盤正在變得越來越普及。對於對於想擁有一把機械鍵盤但卻囊中羞澀的朋友來說,百元級的機械鍵盤自然是首選。但百元級的鍵盤魚龍混雜,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選擇一把大廠出品的機械鍵盤了。今天進行評測的就是來自老牌實力大廠雷柏的GK500,一款標準的百元級機械鍵盤。外觀:硬朗年輕化的設計外觀方面,這款產品的設計是充滿硬漢風的,採用的是懸浮式設計。
  • HHKB小課堂,機械鍵盤軸體的觸發原理及手感
    傳統的青軸、紅軸、茶軸、黑軸等軸體主要分為線性軸體與段落軸體,同時還有不同的壓力克數來影響手感。青軸、紅軸就是常見的段落軸體與線性軸體的代表。軸體觸髮結構則是通過金屬簧片接觸連通進行觸發,根據材質、工藝的不同,也帶來了不同的壽命表現。(HHKB提醒:軸體對於手感的影響佔了一大部分,諸如鍵帽材質、鋼板、做工調校等方面也對手感有著一定影響。)
  • 鍵盤|機械鍵盤軸體小知識,遠不止你所知道的紅黑茶青
    想必機械鍵盤相比許多潮客玩家都不會陌生,機械鍵盤,英文名為Mechanical Keyboard,其實它並不是一種新型產物,而是在鍵盤開始流行之初就有了她的身影。而在之後隨著物美價廉的薄膜鍵盤的繁榮以及異軍突起,漸漸的機械鍵盤被薄膜鍵盤所取代,而這些年來由於一些遊戲玩家的不斷增加,相比於薄膜鍵盤,具有特殊的機械結構能夠給使用者更好的打字體驗的機械鍵盤又流行了起來。
  • 遊戲用機械軸體橫評
    究竟哪一款才是最適合遊戲用的機械軸體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此次橫評的原因。 什麼是機械鍵盤:For Gamers, By Gamers的雷蛇推出的兩款產品此次赫然在列  一般來說,現時較多採用的機械軸體為櫻桃黑軸,也被許多廠商用於生產針對遊戲設計的機械鍵盤,因此我們這一次也選擇了一把採用櫻桃原廠黑軸的機械鍵盤
  • 一把機械鍵盤陪我宅了十天,軸體選擇更加重要
    迎財神鬧新春,2020新年鐘聲已經敲響,窗外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聲聲入耳,不僅讓筆者想起久違了的機械鍵盤了。機械鍵盤軸體眾所周知,機械鍵盤根據軸體的不同,其產生的反饋聲響也各不相同,用專業的話術也就是不同的軸體鍵程,帶來的反饋和體驗也千差萬別。目前市面上,根據軸體鍵程和線性的不同,大體存在紅軸、青軸、茶軸在內的三種主流軸體。
  • 三款櫻桃稀有軸體簡析
    【PConline 應用】不久之前,櫻桃發布了最新旗艦Cherry MX 6.0,旗艦的光芒吸引了太多注意力,以至於在MX 6.0這顆飽含金屬氣息的櫻桃之後的另外一個消息——Cherry將會推出G80-3494的稀有軸體版本,幾乎被人遺忘。而再次回到目前的機械鍵盤市場不難發現,Cherry正在按計劃行事。
  • 299買個RGB機械鍵盤?超頻三首款機械鍵盤,手感堪比櫻桃軸
    最近換了桌子,所以喜歡桌子上置辦一些小物件,而對於喜歡碼子的我來說鍵盤是個很重要的物件,如果說前幾年我肯定會選擇那些沒有燈光的,擺在桌子上好看的鍵盤,極簡的風格也符合我之前簡單的桌面。而現在我更會推薦RGB,畢竟偶爾打個遊戲配合遊戲環境也有不錯的氛圍,而對於我來說不想掏太多錢,還要機械鍵盤,還要RGB也挺難選的。
  • 不走彎路,大咖Randomfrankp帶你挑選鍵盤軸體
    這兩款光軸的觸發點與重置點之間零間距,意味著每當按鍵觸發時,便已為下次觸發做好準備。這樣一來,相比於其他傳統機械軸體,在同樣的時長內,你可以實現更多次觸發。比如傳統機械軸需要繼續按壓至2.5mm才會被重置並再次接受觸發指令。
  • 電競知多少:究竟哪種鍵盤更適合玩電競遊戲
    PKB-3000既然這兩款鍵盤都不適合電競類遊戲,那筆者那他們出來幹什麼呢?這裡就要提到薄膜鍵盤和機械鍵盤的第一個差別——壽命。薄膜鍵盤的使用壽命相對於機械鍵盤來說,相差太遠。一把全新的薄膜鍵盤在電競玩家手中,如果處於高強度使用的情況下,例如電競職業選手等,那麼這把鍵盤的使用壽命只有短短的12~18個月。
  • 機械鍵盤熱之下,打破日本技術壟斷的國產靜電容鍵盤是種什麼體驗...
    還記得上一次我寫關於機械鍵盤的文章,有一個評論拿了很多贊:辦公室裡有一個抱著機械鍵盤噼裡啪啦打字的人會很煩的吧,自己倒是爽了。確實,機械鍵盤提高了鍵盤的耐用性,也通過強反饋和高鍵程提供給了使用者更好的手感,但是無論是什麼軸,確實都有點吵。
  • 網吧專供就應具備這些特性 富勒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
    富勒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 外觀概況富勒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是一款針對網吧業者開發的產品,因此在包裝上並沒有濃墨重彩地渲染這款產品。瓦楞紙盒的搭配,加上在包裝正面上能夠看到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的線稿,以及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的產品特點,讓人很快就能夠對破壞者光軸機械鍵盤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包裝側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富勒送到PConline評測室的的軸體是光軸。
  • 看完這些 你也能選一把出色的機械鍵盤
    今天筆者也就趁著雙十一即將到來,大家又要開啟購物狂模式之前,為大家介紹一下機械鍵盤的原理、軸體以及選購上的問題。由於機械鍵盤的每一個按鍵都需要一個獨特的軸體負責,所以機械鍵盤的價格都比較昂貴。機械鍵盤檔次分級    了解了機械鍵盤以及機械軸體,那麼我們應該買多少錢的機械鍵盤最合適呢?    「合適」其實是個偽命題,大家也都知道肯定是貴的鍵盤好,我們也多次說過,買東西就要買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最貴的產品。但畢竟這僅僅是一把鍵盤呀!
  • 2020年20款熱門高性價比的從平民入門到高端機械鍵盤推薦
    傳統的普通鍵盤都是薄膜式的,都採用塑料薄膜開關,成本較低,所以價格低廉,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廣泛的一種鍵盤類型。而現在流行的無疑是機械鍵盤,它的每一個按鍵均有一個獨立的軸體開關,並且根據不同人群手感,推出了黑軸、青軸、紅軸、茶軸、銀軸等各種各樣的軸體。那麼機械鍵盤有哪些好的推薦品牌型號呢?
  • 網咖光磁機械鍵盤特有玩法--富勒顛覆者鍵盤分析
    富勒顛覆者機械鍵盤是我之前工作的網咖故障率最小,維修也最簡單的一款鍵盤,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特性能在這:流動人口X2,飲料汙染X4,暴力摧殘X6,單個軸體失靈X8的地方存活呢。對它的分析或許能讓大家明白現在網咖鍵盤的不同特性和各種玄機,其中也蘊藏著鍵盤的網咖生存哲學。
  • 純白的誘惑 白色機械鍵盤推薦購買指南
    近日有不少朋友看中了筆者使用的白色機械鍵盤,紛紛詢問還有哪些產品同樣有白色款。其實白色在外設中也算是稀有色,由於鍵鼠通常要用上很長時間,並且白色與遊戲這次並不太搭,所以目前市面上鮮有白色的機械鍵盤,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搜集了一些。
  • 純白的誘惑 白色機械鍵盤推薦購買指南(全文)_雷柏 V700遊戲機械...
    近日有不少朋友看中了筆者使用的白色機械鍵盤,紛紛詢問還有哪些產品同樣有白色款。其實白色在外設中也算是稀有色,由於鍵鼠通常要用上很長時間,並且白色與遊戲這次並不太搭,所以目前市面上鮮有白色的機械鍵盤,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搜集了一些。
  • 數碼魔女的機械鍵盤大盤點,幫你尋找心水之作
    鍵是全尺寸鍵盤,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鍵盤尺寸,分為主要按鍵區、功能區、編輯區、數字小鍵盤區四個區域。 作為一名數碼控,近 2 年體驗過多款不同軸體、不同布局的鍵盤,這裡就向大家盤點幾款有代表性的機械鍵盤。 二、迷你精緻小鍵盤推薦 推薦理由:61 按鍵布局,白綠搭配的清新配色,給人 一種清爽的感覺,吸引不少顏值控!
  • 雷蛇VS海盜船 RGB背光機械鍵盤巔峰對決(全文)_海盜船 K70RGB版...
    軸機械鍵盤,採用了cherry MX RGB軸體。而Razer 黑寡婦蜘蛛終極幻彩版機械鍵盤使用的是與國產軸體廠商凱華共同研發的RGB蛇軸。RGB蛇軸的生產工藝更加接近於傳統的軸體,只不過傳統的單色背光鍵盤的LED針腳是兩個,而RGB蛇軸的針腳是4個,所以在鍵盤的PCB板上要做更多的工作,軸體的模具也是要稍微修改一下,這樣做的好處是LED燈的成本較低,而且在生產過程中需改動的地方較少,可以有效節省成本的同時也能保證鍵盤背光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