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失敗了很多次,可依然沒有太多明顯的長進,經常重蹈覆轍,同樣的錯誤還是會多次犯。屢戰屢敗,只能屢敗屢戰。
比如,很多人在一個地方工作沒做好,不斷跳槽,換了很多的崗位,依然還是不如意;有的人做生意換了很多行業,也換了很多項目,依然沒有看到明顯的長進。
這些類似的例子在現實中隨處可見。那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很多人的失敗都沒有給自己帶來真正積極的影響,甚至是還給自己帶來一些消極負面的影響,比如打擊自己的自信,摧毀自己奮鬥的勇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失敗真正成為自己的成功之母呢?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01
沒有積極去查找失敗的原因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失敗後,不願意去全面分析失敗的真正原因,或者自己沒有正確的去總結失敗的原因,一種無所謂的想法,一種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消極態度。這當然很難找到真正失敗的原因。
還有的人是失敗只會沮喪,悲傷和抱怨,沒有正確對待失敗給自己帶來的積極價值。在消極的心態中,使自己失去了檢討的良好機會。
所以,失敗很多時候並不是成功之母,只有反思總結才有助於後面的成功。
02沒有找到失敗的真正原因
找到失敗的真正原因,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分析失敗的原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尋找失敗的原因時,很多人只能找到導致失敗的直接原因,而並沒有找到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比如表白失敗是因為口才不好,或者狀態不好;工作業績沒做好是因為這個月遇到的客戶太難溝通了。
這些當然是導致失敗的直接原因, 但我們仔細深究下去就會發現,這些並不是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如果找不到根本原因去加以改正。是很難從根本上避免失敗的。
03沒有找到正確的應對策略和改正措施
失敗了要反省,知錯了要改錯。很多人也知道要反省和改錯,但就是找不到對應的策略和有效的措施,甚至策略和措施都是錯誤的,從而導致以後繼續犯錯,耽誤自己成長。
《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北大學霸劉媛媛在她的《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裡講了一個觀點:失敗以後,不要一上來就分析為什麼先分析是什麼?再分析為什麼? 找到失敗的原因以後,一定要給出一個清晰的行動腳本。
劉媛媛的這段話,簡單地說就是要找到失敗的關鍵點,然後給出可以實際操作完成的改進方法。比如這次考試失敗,如果你把原因歸結為太馬虎,下次不能馬虎了。下次怎麼避免馬虎,你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這就不具備可操作性。而應該分析是什麼,是哪些題目沒做對,是哪些知識點沒掌握,然後去加強這些知識點的學習掌握, 這種才具備可操作性。
所以,避免失敗和提升自己的策略一定要清晰,可操作,而不是很籠統,要麼很模糊,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入手去改。
總之,以上三點歸納起來就是遇到失敗,一定要發自內心的全面分析原因,找到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然後用清晰的行動路線來避免重複失敗,有效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在失敗中真正獲得長進,儘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避免重複的失敗。
普通人在成長逆襲過程中遇到失敗要怎麼辦?缺背景缺資源缺能力,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獲得爆發式的成長?推薦大家學習北大學霸劉媛媛的《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這套課程。特別是當你深處失敗和逆境,而且苦於自身資源有限,能力不足,感到迷茫困惑。這套課程更適合認真學習。因為這26節課內容系統全面,包括人生選擇,機會判斷,學習方法,發展規劃,人際關係等乾貨。不僅講理念更提供方法。一定會對你有幫助。課程目前已經超過12000人學習,希望你不要錯過。
很多人多次失敗依然沒有長進,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由自強不息先生原創出品,文中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