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商風子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13天,以後每晚8:00準時與大家分享。
我有很多學生問我,胡老師為何我讀了很多書,而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呢?為何我看待問題依然沒有洞見,這是什麼原因呢?之前跟大家分享,當我們每學習一樣新知識之後,一定要和其他知識建立聯繫。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要掌握的,就是我們一定要懂得什麼是思維模型。
如果只停留在學習知識階段,不去學習和掌握思維模型,能力是得不到提升的。
一、什麼是思維模型?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思維,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了,思維就是思考的維度,這裡就不再詳細介紹了。(詳細看文章:低維度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在高維度能解決?)
什麼是模型?
百度百科的定義:通過主觀意識藉助實體或者虛擬表現,構成客觀闡述形態結構的一種表達目的的物件(物件並不等於物體,不局限於實體與虛擬、不限於平面與立體)。
通俗一點來理解,模型是世界複雜物體的簡單描述,模型是由各種元素按照不同的關係組合而成的一種東西。
比如兩點連接起來就成了線,三條線組合起來就成了三角形,這都叫做模型。
在房屋建築領域,我們看到的一些簡單元素,如磚瓦、鋼筋、水泥、砂石等等這些元素,他們經過一些複雜的關係組合,就構成了一棟挺拔的高樓大廈!
什麼是思維模型?
一樣的道理我們在上面的基礎上來理解,我們生活中每學習的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理解成磚瓦水泥;比如下圖中的馬雲演講,此次的演講思考過程,可能會運用到各種知識點,馬雲將這些知識點通過不同的關係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堂非常精彩的演講分享。
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注意的,同樣的知識結構,經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思維模型。不同的思維模型之間是有質的變化的,如果我們只學習知識,而不懂得思維模型,自然而然能力就得不到提升,下面我再舉例為大家深入分析。
二、思維模型與知識關係
同樣我們還是以演講為例,假如馬雲和馬化騰他們以同樣的內容為大家分享,只是把知識之間的關係改變一下,其結果就不一樣了。
比如上圖中的馬雲以第一種方式演講,我簡化一下馬雲分享的內容結構:
1、挖痛點
2、找原因
3、給方案
如果懂得一定演講經驗的人都知道,大多數成功的演講,首先要挖聽眾的痛點。這就好比你一碗紅燒肉擺在客戶面前,你在給到客戶之前,首先得讓客戶有飢餓感嗎,不然別人不餓即使你的肉再好吃,別人也不會買你的單!
同樣的道理,即使你的演講主題結果,能夠給到聽眾完美的答案,你還是得挖客戶的痛點,把聽眾的需求激發出來嘛!
我們再看另外一種演講方式,以馬化騰為例子分析:
如上圖所示,假如馬化騰和馬雲分享的內容一模一樣,只不過把上面的知識點換了一個位置,也就是說把演講的思維結構變化了一下。
1、給方案
2、找原因
3、挖痛點
大家認為上面的這種思維結構,最後的結果會怎麼樣?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答案,即使你的答案再好,也激發不了聽眾的興趣。大家有沒有發現奇怪的現象,上面的兩場演講,用的是同樣的內容,而思維的結構方式不一樣,其最後的結果截然不同了。
所以,知識以清晰條理的方式組合起來,可以解決各種複雜的問題;而如果知識以混亂的方式堆積起來,給人還是一種負擔,知識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
如上圖所示,如果知識點相當於磚瓦水泥,這些知識點不經過有條理的關係組合起來,就相當於磚瓦水泥砂石亂堆砌在一起,那就是一片廢墟了。
我們每學習一本書籍,就是在學習一些知識點;我們只有將新學習的一些知識點,和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建立聯繫,也就是建立新的思維模型,這樣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們僅僅看書,來學習單一的知識點,就好比我們手上拿著一大堆磚瓦水泥,而這些磚瓦水泥混亂的堆積在一起,始終不能構建成高大的建築物。這樣你的能力就僅僅停留在這些知識點上,永遠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我們還經常聽到,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是這個原因。
三、提升能力要學習各種思維模型
我們發現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我們都會將生活中學習到的知識點,用不同的結構方式組合起來,然後形成語音句子,最後再表達出來。
在暢銷書《金字塔原理》中提到的,思維就好比金字塔的方式一樣,一層一層不斷發散出去的。
比如上圖所示,當我們遇到一件高興事情的時候,我們一般會以這種形式表達:
1、給結果
2、原因1
3、願意2
4、原因3
比如高中的班長對同學們說:告訴大家一個激動的消息,明天我們班放假1天;第一是明天下大雪路面很滑,很多老師被困在了家裡;第二我們學校因為下雪停電了;第三幾位授課老師都感冒了。
如果遇到不好的消息,我們也會用到下面的思維模型:
1、原因1
2、原因2
3、原因3
4、給結果
比如在火車站我們經常會聽到這種消息:尊敬的旅客您好,由於天氣變化,北方地區突降大雪,G338次列車在鄭州開往武漢的途中遭遇山體滑坡,因故晚點,預計晚點23小時40分鐘。給您的旅行帶來的不便,我們鐵路部門全體員工向您說聲抱歉!
我們不難發現,在解決生活中各種複雜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會將很多知識點,用不同的結構方式組合起來,用其獨特的思維模型來解決這些問題。
常見的思維模型有5W2H模型,麥肯錫7s模型,六頂思考帽,麥肯錫七步成詩分析法等等。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後面文章再以具體案例來分析,如何用不同思維模型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
我是電商風子,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每篇文章都能給你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