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景區「永久封山」不實:有條件開放,仍可依法合規登山

2020-12-04 澎湃新聞

新華社拉薩2月14日消息,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有關部門了解到,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珠峰保護區」)將繼續有條件開放,依法合規的登山活動仍可進行,網傳「珠峰景區永久關閉」消息不實。

遊客大本營撤出核心區,不影響觀賞珠峰

珠峰保護區涉及西藏日喀則市定日、聶拉木、吉隆和定結四縣,總面積3.38萬平方公裡,位於中國境內及中尼邊界上的五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均在區內。

每年四至十月,距珠峰最近的鄉——定日縣扎西宗鄉群眾會在珠峰腳下搭建可供住宿的黑帳篷,建立遊客大本營,提供食宿服務,獲得收入。

近日,聲稱「珠峰景區被永久關閉」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稱定日縣珠峰管理分局2018年12月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峰保護區絨布寺以上區域。

對此,珠峰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格桑表示,確實發布了此公告。從2019年起,遊客大本營將後撤至絨布寺一帶。

「因為絨布寺以上區域為珠峰保護區核心區。」格桑介紹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條例》中表述: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准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2018年,珠峰保護區功能分區重新調整並獲國務院批准。調整後,屬實驗區的絨布寺一帶依據《條例》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等活動。

「新的遊客大本營區域仍可清晰看到山體和頂峰,不會影響觀賞珠峰。」格桑說。

登山大本營位置不變,北坡不存在大規模垃圾問題

珠峰保護區內每年春季還會設立登山大本營,是各國登山者從中國西藏即北坡攀登珠峰的宿營地。

該營地海拔5200米,未獲登山許可的普通遊客不得前往。營地位於珠峰保護區核心區內,依據《條例》,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相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格桑表示,登山活動已獲西藏自治區林業廳批准,2019年登山大本營位置將保持不變。

記者曾於2018年四至五月間在登山大本營駐紮十餘天,其間看到,西藏登山協會設立了專門的環保聯絡官,每個登山隊都被分配了兩個分類垃圾桶。「如山」的垃圾堆未曾得見,甚至連零散的水瓶、紙屑都很難在地面上找到。

對於垃圾處理工作,西藏自治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負責人索南當時向記者介紹,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以下由西藏登山協會協調,在此之上的高海拔區域由商業登山服務機構西藏雅拉香波探險公司承擔。

瑞士商業登山組織者卡裡·科布勒當時還帶記者參觀了營地的廁所:坐便器下是一個套著垃圾袋的大桶,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垃圾袋被專人收走運離。2018年登頂珠峰的北大登山隊隊員當時告訴記者,他們在山峰上也被要求將排洩物收集帶回。

西藏登山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排洩物最終將提供給當地農牧民用於農業生產,並非網傳的「和聖潔的冰雪躺在了一起」。

「從大本營到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之間其實看不到什麼垃圾了,因為我們每天都會去撿。」扎西宗鄉託桑林村村民頓珠說。他是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牽頭成立的珠峰高山環保大隊的一員,專門負責在海拔6500米以下「撿垃圾」。

曾於2016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戶外撰稿人劉政佐證了頓珠的觀察:「珠峰存在垃圾,但遠沒有網絡上傳得那麼誇張。」他向記者描述,海拔6500米到頂峰之間的雪面上是完全看不到垃圾的。只有在一些高海拔營地中,會看到被體力不夠的登山者遺留下的氧氣瓶等登山用具。

更嚴格環保措施將出臺,平衡多方需求

而這些垃圾也正在被逐步清理。

2018年春季登山季期間,西藏登山管理部門在珠峰大本營及以上區域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垃圾清理,收集生活垃圾、登山垃圾、排洩物等共8噸。

今年,清掃活動還會繼續。同時,西藏將把參與登山活動的總人數控制在300人左右,並首次對海拔8000米以上的登山者屍體進行集中處理。《珠峰登山垃圾管理辦法》也將醞釀出臺。

此外,定日縣政府和珠峰保護區管理局也將進一步規範海拔5200米以下遊客可到達區域的環保措施。

目前,保護區內有85名野生動物保護員,設有1000個生態崗位,均由當地農牧民在業餘時間承擔巡護、垃圾清掃等工作;旅遊垃圾需實行日清理、日登記。未來,保護區擬參照羌塘自然保護區,建立若干專職管護隊伍。定日縣還計劃試運行電動環保車,減少自駕車輛帶來的環境汙染。

「這些措施是為了更好地平衡環境保護、群眾脫貧、登山運動和國民教育等不同需求。」定日縣縣長王珅表示。

目前,圍繞旅遊和登山活動形成的產業已成珠峰所在地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還有許多當地青少年進入西藏登山學校並成長為登山嚮導。而珠峰地區作為獨特的高原、高山生態系統和全球登山運動開展的核心區域之一,也擔負著推進戶外運動發展與開展自然教育的職能。

(原題為《珠峰景區「永久封山」不實 多部門將出臺更嚴格環保措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珠峰景區永久關閉」不實 大本營後撤2公裡不影響觀賞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日前,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意味著珠峰生態保護再度升級。珠峰大本營已無限期關閉?
  • 珠峰景區永久關閉?官方回應來了
    西藏自治區有關部門的消息,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珠峰保護區」)將繼續有條件開放,依法合規的登山活動仍可進行,網傳「珠峰景區永久關閉」消息不實。每年4至10月,距珠峰最近的鄉——定日縣扎西宗鄉群眾會在珠峰腳下搭建可供住宿的黑帳篷,建立遊客大本營,提供食宿服務,獲得收入。
  • 西藏定日嘎瑪溝景區下月開放 位於珠峰東坡
    茂密蔥鬱的森林,五彩繽紛的杜鵑,清澈亮麗的湖泊溪流,飛流直下的瀑布,深邃陡峻的峽谷……這就是素有「世界最美麗谷地 」之稱,位於珠峰自然保護區脫壟溝核心保護區界內的日喀則市定日縣嘎瑪溝景區。4月6日,定日縣官方微信「定日縣發布」發出最新消息稱:每年定期向遊客開放的嘎瑪溝景區將於下月迎來今年的開放時節。
  • 珠峰大本營為什麼不允許蓋永久建築?是技術達不到嗎?
    即便是這樣,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來這裡,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位於珠穆朗瑪峰腳下的珠峰大本營,是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區域,這裡有帳篷供登山者和遊客入住,還有茶座、商店甚至郵局。帳篷賓館每年的4月到10月,當地人會在珠峰大本營搭建帳篷,俗稱為帳篷旅館。
  • 因尼泊爾地震關閉的珠峰大本營景區恢復開放
    新華網拉薩6月30日專電(記者張京品)記者30日從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旅遊局獲悉,受尼泊爾大地震影響而關閉的西藏珠峰大本營景區7月1日起將恢復開放。珠峰東坡的嘎瑪溝高山生態旅遊區已全面開放。    尼泊爾大地震發生後,為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保障旅客生命安全,珠峰大本營景區因實施交通管制暫時關閉。
  • 珠峰景區今年向全國醫護人員實行免票
    人民日報微博5月6日消息,2020年度內,珠峰景區向全國醫護免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旅遊發展局發布消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珠穆朗瑪國家公園已恢復開放,遊客可到距珠峰大本營2公裡外的絨布寺附近欣賞珠峰美景。同時,珠峰景區在2020年度對全國醫護人員實行免票活動,醫護人員可持醫師資格證、護士資格證與身份證免票遊覽。
  • 珠穆朗瑪峰垃圾成噸,遺體成路標,垃圾山無疑,網傳將永久封山
    這對於前往珠峰的遊客來說,不算是好消息。隨後腳套就成了珠峰腳下成堆的垃圾。   珠峰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山,這一消息令人痛心。2018年珠峰管理局單單投放在垃圾處理上的資金就高達三百多萬,垃圾多達三百多噸。這些刺眼的數據背後,展示了遊客的旅遊素質真的不高!
  • 憂疫情擴散 日本靜岡縣宣布富士山登山道夏季不開放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靜岡縣18日正式宣布,由該縣管理的3條富士山登山道在相當於開山期的7月10日至9月10日的兩個月內,從5合目(即半山腰)至山頂的路段不開放。此舉是因為擔心登山客密集導致新冠疫情擴散,登山道上的所有山間小屋也停業。
  • 今年珠峰中國一側登山季盤點:南北坡有區別,天氣罕見惡劣
    南北坡有區別,中國一側登山人數保持平穩談及珠峰登山,首先要區分的是南坡與北坡。作為中國和尼泊爾的界山,珠峰每年的登山活動,也同時在兩個國家分別進行,由兩國的職能機構各自管理。南坡即尼泊爾一側,北坡即中國一側。北坡登山活動由西藏自治區登山管理部門組織開展登山活動。如今,珠峰攀登已進入商業登山時代。
  • 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5月正式實施
    4月30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由中國登山隊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共同組成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進行了登山集訓之後,進駐珠峰大本營,目前正在開展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地區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份開展登頂測量。
  • 攀登珠峰,登山運動員穿的這麼厚重,如何解決大小便問題?
    珠峰,多少人心目中的夢想,但這可不是一瓶雪花就可以勇闖天涯的事情,想攀登珠峰除了要有充足的財力還有敢送命的勇氣,畢竟每年在珠峰上出現的傷亡情況並不少見。就算是在專業團隊的帶領下,想攀登珠峰,對於運動員來說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SO,問題來了,攀登珠峰,登山運動員穿的厚重,如何解決代謝問題呢?
  • 珠峰「睡美人」:冰封22年成著名登山路標,曾哀求不要丟下她
    珠峰是登山愛好者們心中的聖地,只要能夠登頂,即便付出大量財力精力在他們看來也是值得的。更有甚者為了登頂珠峰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22年前曾嘗試攀登珠峰,可惜途中被冰封為「睡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死後的多年中成為珠峰著名的登山路標,死前曾哀求不要丟下自己。
  • 珠峰上的「綠靴子」,數百人路過不敢翻動,家人也無力取回
    現在許多人都不再滿足於到普通的景區旅遊,而是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前去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求精神上的榮譽感,珠穆朗瑪峰還被登山愛好者們稱為勇者之峰,也被稱為死亡之峰,至今已有上千人前來挑戰,但是能夠登頂卻寥寥無幾,甚至有一部分登山者在登峰中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被永久埋藏在這片冰天雪地之中。
  • 中國登山協會電賀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當日向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發出賀電。賀電說,欣喜地看到你們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了珠峰頂峰測量任務,在此,衷心祝賀你們登頂成功,祝賀你們在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中成功實現了技術突破。
  • 洛陽老君山下雪不封山,雨衣成搶手貨,有人半天賣掉200個
    隨著2020年的雪姍姍來遲,洛陽老君山景區金頂在銀裝素裹後更顯一份仙靈之氣。12月1日,儘管下著鵝毛大雪,老君山景區售票處仍然有很多遊客陸續前來,從山頂下來的遊客告訴作者:「下來就別想再上去了,上面到處都是人擠人……」上午時候,有很多外地的遊客前來打卡。老君山景區售票處用大屏幕和循環播音提醒遊客做好個人防護。
  • ...金氏兄弟登頂珠峰14周年|珠穆朗瑪峰|喬治·馬洛裡|登山|金飛豹...
    1960年6月7日中國登山隊隊員(右起)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登頂珠峰凱旋迴到拉薩時受到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 ▼他們是最早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為世界登山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 兩中國人登山失蹤!百年來全球過千人殞命珠峰等「死亡地帶」
    數據顯示,1953年首次有人成功登頂後已有超過30名登山者在此喪命,因此登山愛好者稱其為「殺手峰」。儘管登山就像「行走在死亡地帶」,但徵服的渴望卻源源不絕。尤其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更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今年5月,珠峰因為窗口期短暫甚至出現登山者大排長龍的堵塞場景。數據顯示,1921年至2018年,共有4738人登頂珠峰,不過,伴隨徵服的往往還有死亡。
  • 珠峰測量隊背後的「修路人」:都是登山高手 「修路」用繩超7000米
    先於測量隊登頂 架設「安全路徑」北青報記者從負責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的後勤保障和登山嚮導服務的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5月26日下午4點36分,6名「修路隊員」多吉次仁、頓巴、旦增羅布、扎西貢布、次仁羅布、多吉登頂珠峰,標誌著測量隊所需的路繩已全部搭設完畢。
  • 人類在1924年是否登上了珠峰?回溯馬洛裡1921年首次珠峰
    新修復的數位化圖像來自馬洛裡及其強大的冒險家團隊攀登過程照片收集,1921年,他們作為英國首次世界最高峰-珠峰遠徵隊的一部分活動,創造了歷史,開啟了珠峰登山探險的序幕。  他們參加了用現代攀登標準來說準備非常不足的一次登山探險,可以看到他們緊緊抓住繩索,將它們綁在腰部和基本的「攀登裝備」上  將再次返回珠峰兩次的馬洛裡,還有登山者蓋伊布洛克,在這次登山探險中從山脊通過北坳上升23,000英尺(7010米),然而強烈暴風迫使他們轉身。  1921年,38歲的Charles Kenneth Howard-Bury受命擔任珠峰遠徵隊的領隊。
  • 登頂珠峰,怎麼成了「絕佳廣告」和朋友圈的炫耀?
    一些職業登山家發現,攀登珠峰的活動中摻雜越來越多的娛樂味,一些甚至從來沒爬過山的人都躍躍欲試。而一些不負責任的登山公司則不論客戶是否有資質,都一律接待不誤。今年2月,網上曾流傳珠峰「永久關閉」的說法,最終被闢謠。但「攀登珠峰」對於一般人而言依然難以企及,除了體力,更需財力。網友分享登頂珠峰的費用普通人登頂珠峰一次,就要炫耀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