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卻不普通!裝臺人的故事比熱播劇《裝臺》更好看

2020-12-13 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安全帽、白背心、勞保鞋,臺前爬上爬下,臺後還要負責聲光電,簡單一碗油潑麵,就能緩解他們疲憊的身和心……最近,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裝臺》帶火了一群裝臺人。樸素、熱情、能吃苦,是裝臺人給觀眾留下的印象,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又是什麼樣子的呢?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各大劇場,採訪了幾位江蘇省演藝集團的裝臺人,與電視劇裡的刁順子一樣,他們平凡卻不普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

△《裝臺》中刁順子和工友在裝臺 央視網電視劇《裝臺》截圖

50後裝臺記憶:

從藝42年,只為一腔少年夢

「小時候很喜歡戲,也喜歡裝臺,所以就做了這份工作。」50後的盛曉鷹是位老裝臺人,從事裝臺工作已42年了。說起與裝臺的緣分,盛曉鷹說,這是自己的家庭有關,他的父母都從事藝術相關工作,長期耳濡目染,讓盛曉鷹對裝臺有了特別的感情。

所謂「裝臺」,就是指舞臺安裝、搭建、音響、燈光、控場等工作的集合。盛曉鷹說,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舞臺上的布景、道具,大到與房梁一樣寬的架子,小到一顆螺絲釘,都要靠人工一點點安裝上去。

「我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跟在師傅後面打下手。舞美師傅在上面畫幕景,我們就在下面看,端著顏料盆,偶爾也動兩筆,但不敢亂動,到了點睛之處,還是要師傅來。」隨著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盛曉鷹也從「打下手」成了裝臺行家。

2016年歌劇《鑑真東渡》在日本首演,剛到劇場,主創團隊們都驚了,因為當時劇場條件遠不如設想的好,給團隊的裝臺時間只有1天,這把盛曉鷹急壞了。「我們做了很多預案,一開始打算少裝一些部件,但後來還是堅持裝完整,我和導演爭取了3個小時,每個工作人員都是超負荷工作,最後把舞臺『搶』了出來。」

演出那天的謝幕,讓所有人至今難忘。長達十幾分鐘的掌聲,是對臺前幕後最高的褒獎。「那種自豪感是打心底裡發出的。」盛曉鷹說,如今雖已過了花甲之年,但他對工作的熱愛,還是依然如初。

60後裝臺記憶:

天為床、地為毯,扛著布袋走南闖北

舞美師郭雲峰猶記得10年前,崑劇版《梁祝》亮相時的那種激動。《十八相送》一折裡,伴隨著多媒體工具的使用,梁祝二人眼前的山水花草,乃至一石一木都活靈活現,以景襯情,更見情深。

眼前的一切,與他初入這個行業時可謂天差地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郭雲峰第一次從事裝臺工作。「那個時候條件很苦,舞臺簡陋、交通不便,沒有裝卸車,只得自己拉著笨重的景片,趟風冒雪。」郭雲峰說。

郭雲峰告訴記者,那時候裝臺的師傅很好認,因為每個人都扛著碩大的黃色帆布包,裡面揣得鼓鼓囊囊,什麼棉被、墊背、軍大衣都在裡面。「因為工作太繁瑣,經常忙到半夜。冬天,大家就把被子拿出來,裹著軍大衣,在舞臺邊上對付對付,也就過去了。」

「後來,條件越來越好,我們做舞美工作也得與時俱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院團買來了第一臺進口的控臺,全是英文,看不明白。」郭雲峰迴憶,剛接到機器的時候,大家都傻了,機器上都是很專業的詞彙,即使是懂英文的人,也不能準確地翻譯。

「但那時的我們身上都有一股幹勁,非得把它研究透了不可。」在隻言片語的單詞中,他們日漸熟悉上面按鍵的功能,並最終掌握竅門。郭雲峰說,活到老學到老是每位裝臺人必備的素質。

80後裝臺記憶:

臺後「花木蘭」,女孩也能做好裝臺人

「我工作的第三個月,一個電話打來說,讓我帶著設備去鎮江。從那往後,我再也沒回去坐過辦公室了。」

12月10日,現代快報記者在舞劇《記憶深處》的搭建現場看到了一個行色匆匆的姑娘,利索的短髮,戴著安全帽,在懸空的鋼架下穿行,她叫卞寅,是位80後舞美工作人員。「我們這行女孩子很少,主要是因為太辛苦了,每天在現場連軸轉,一天睡三四個小時,忙起來簡直比男人還男人!」

「比如抬燈、接信號線,一般的工人師傅做不了,而且極易出錯,還得我們自己上陣。」卞寅告訴記者,她上學時學的專業是英語,本來和舞美工作毫無關係,但是自己的父親一直在這個行業,後來也就走上了這個崗位。

「第一次做燈控也是趕鴨子上架,當時鎮江有一個音樂劇,需要設備,我本來以為送送東西就行了,沒想到剛到就住下了,一連住了兩個禮拜。」卞寅說,第一次操控心裡緊張得要命,要記劇情、要記音樂,幾十幾百個提示,要做到分毫不差,過程很煎熬。

卞寅回憶,從業以來,自己參加過的劇目有上百場,每一場都歷歷在目。「說實話,每次我們都處在『奔潰』的邊緣,現場環環相扣,還要考慮到突發情況。設備不動了、沒有信號了、燈光失靈了、音響沒聲了,咱們不繃緊神經能行嗎?」

△張光輝

江蘇省演藝集團舞臺美術中心製作科科長張光輝說,從50後60後的前輩手上接過「裝臺」接力棒,不覺肩上的擔子又沉了幾分。「未來我們不僅想繼續認真完成裝臺工作,還希望把智慧更多地用在舞臺中、設計裡,讓我們年輕一代的創造力在舞臺綻放。」

現代快報+/ZAKER 南京記者 王子揚 宋經緯/文 顧聞/攝

相關焦點

  • 《裝臺》一部陝西美食鑑賞大劇!乾飯人之魂熊熊燃燒!
    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裝臺》已於11月29日開播,劇裡展現出了地道而濃鬱的陝西地域特色,大雁樓、鐘鼓樓、古城牆除了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還將陝西各種特色美食搬上螢屏。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新華網山東頻道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高分國產劇《裝臺》火了!原著作者披露創作細節
    男主角刁順子帶領一群人從事舞臺演出裝臺工作,十分辛苦,但始終盡心盡責,最終大獲成功。有評價稱,《裝臺》的故事很接地氣,在瑣碎的生活中寫盡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描寫小人物的生活陳彥擅長在作品中刻畫小人物,《裝臺》依然具有這個特點。刁順子(劇中為「刁大順」)踏實肯幹。
  • 《裝臺》火了!鄉黨,這地方太美咧!
    最近央視黃金檔電視劇《裝臺》火熱開播,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開播當日曝光「煙火真情」版片花,故事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為中心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憨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
  • 電視劇《裝臺》熱播,張嘉益:劇中小人物折射的是每個普通人的人生
    《裝臺》的故事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張嘉益飾)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樸素平淡的家長裡短遇上各種雞飛狗跳的意外,有接連不斷的矛盾衝突,也奏響了抑揚頓挫的生活序曲,細細品嘗便是溫暖現實的滋味。《裝臺》改編自作家陳彥的同名長篇小說,影視化的過程中完成了對原著的大面積改寫,保留了原著真實底色的同時,增加了溫暖、明媚的生活色彩。
  • 西安籍藝人「主場」演出,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
    一部地道陝西風味的電視劇《裝臺》最近在央視一套熱播,濃厚的地域屬性並沒有阻止這部劇走向大眾。開播至今,《裝臺》豆瓣評分高達8.4分,收視率也接近破2,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 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
  • 舌尖上的《裝臺》,張嘉益帶來熊熊燃燒的「乾飯人」之魂
    其中,一部名為《裝臺》的熱劇更是抓人眼球。作為一部以西安為背景的電視劇,《裝臺》在劇中展現了濃厚的西安文化。不僅展示了大雁塔、古城牆、鼓樓等極具特色的西安標誌性建築,還將各種陝西美食搬上了屏幕,讓觀眾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舌尖上的西安」的既視感。以一首陝味民謠作為《裝臺》的開場,展示著各種各樣的陝西美食。
  • 《裝臺》演員演技爆棚,劇情設計卻有不合理之處,拉低作品檔次
    《裝臺》改編自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這部劇播出4集後收視率第一,可以說得上是這幾年最接地氣的電視劇了。這部電視劇是從普通老百姓的視角闡述了發生在西安城中村的故事。但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卻是不常見的。這一劇情設計得過於誇張,脫離了真實,反而讓人有點跳戲。特別是私房錢與結婚證都只是放在一個盒子裡面,看起來也有點過於草率。順子拿火鉗去測DNA的理由,有點脫離現實。
  • 文章《裝臺》戲份被刪,演員表遭除名,黃海波、陳赫怎麼辦?
    12月初,由張嘉譯和倪妮主演的《裝臺》正在央視熱播。 一輛腳蹬三輪,一群裝臺人,一碗油潑麵,展現了城中村的人間煙火,訴說了普通陝西人的平凡生活。 此劇一開播,便被觀眾盛讚,收視率也節節攀升,堪稱近期最佳電視劇。
  • 裝臺大雀兒結局是什麼 原著小說中大雀兒最後怎麼死的
    據悉,《裝臺》原著結局中,大雀兒得病去世了,在預告片中也可以看到這一幕。大雀兒是一個靠出賣身體健康換錢的人,非常極端,這個人為了省幾塊錢就洗涼水澡,幹活大晚上不睡覺去出大力,白天也是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總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為後來得病埋下了伏筆。
  • 與馬伊琍離婚後,文章新戲《裝臺》被刪,央視不接受「劣跡」藝人
    尤其是《雪豹》這部劇,在抗日劇盛行的年代,卻依舊為這部劇著迷。 當年劇中的三弟劉志輝是由張若昀扮演的,這幾年他已經遠遠走在這位哥哥的前面。 2019年由張嘉譯、閆妮領銜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裝臺》正式官宣開機,在第一版預告中大家突然發現了文章的身影。
  • 2020年十部最佳電視劇,《裝臺》第7名,第1名是一部犯罪劇
    —7—  《裝臺》  豆瓣8.4分丨張嘉益,還是穩    11月29日,張嘉益和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裝臺》登陸央視一套,短短幾天拿到了收視第一,是隔壁《大秦賦》的2倍。  本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群從事舞臺安裝工作的工人的故事。
  • 《裝臺》片尾曲是什麼歌 孫浩《我待生活如初戀》完整版歌詞
    《裝臺》電視劇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展現了人生百態的現實世界,而在這部電視劇,片尾曲也非常好聽,旋律動聽,歌詞深入人心,那麼,《裝臺》片尾曲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我待生活如初戀》完整版歌詞在線試聽。
  • 電視劇《裝臺》刁家村是真實存在的嗎 刁家村現實中在西安哪裡
    電視劇《裝臺》可以說是一部西安宣傳片了,裡面很多景點取自西安,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很多人非常好奇劇中的刁家村是在哪裡,是真實存在的嗎?  電視劇《裝臺》刁家村是真實存在的嗎  據悉,《裝臺》中的刁家村是真實存在的,這種城中村煙火氣十足,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刁家村在西安文昌門外的文藝北路,是陝歌、省戲曲研究院、群藝、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的所在地。  刁家村的具體位置,緊鄰文藝北路,步行僅2-3分鐘路程。
  • 《裝臺》:震懾人心的往往是人性之中最原始的「倔強」與「粗放」
    這裡原著居民,靠拉三輪為生的順子,開麻將館的疤叔,開小超市的疤嬸;有跟著順子搞裝臺的外來打工者:大確兒,油餅,麻刀,敦敦;外來者之中也不乏一些純粹「逐夢者」:比如煤老闆的兒子二代,從他名字看出他是典型的富二代,他在這裡開餐館不為別的,就是能夠站在秦腔舞臺上唱上那麼一回;斯斯文文的楊波,到這裡竟然是為了自己小學數學老師,順子用三輪車撞來的媳婦蔡素芬....
  • 臺網劇VS網絡劇(2017.1—2018.5)
    除此之外,網絡劇將對壘戰場轉移之上位圈,《九州·海上牧雲記》《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優質網劇紛紛躋身榜單前五名,其中優酷獨播網劇《烈火如歌》更是成為首部問鼎月榜冠軍的網絡劇。就近兩個月榜單劇目類型分布來看,網絡劇佔比有明顯回升,臺網劇和網絡劇的競爭依舊膠著。
  • 「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原創電視劇片單重磅發布
    11月26日,「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並為「迎接建黨100周年」總臺重磅獻禮劇《大決戰》開機。
  • 重齒公司交付中國海裝首臺6.2MW齒輪箱!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日前從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傳出喜訊由中國船舶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齒公司」)自主研製的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樣機順利完成交付!
  • Revolution展示臺裝13不錯
    Revolution展示臺裝13不錯 2014年01月26日 02:23作者:張彬彬編輯:張彬彬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日前,我們了解到了一款新奇的小玩意,那就是Levitron Revolution磁懸浮展示臺,它可以把要展示的小物件放在上面,底座四角還有聚光燈打到物件的位置。既高科技又能裝13,相當不錯呦!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連續四年獲全國上星頻道收視份額冠軍!
    讓正能量更強勁2020年,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堅持主流價值的倡導和引領,圍繞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時代主題,創作、播出了一系列以總臺出品精品劇目為代表的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