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89:蚊子確實可怕,但吸血昆蟲不止它一種,你知道多少

2020-09-05 鑫享適晨

說到夏天的標誌,比如似火的驕陽,茂密的叢林,揮灑的汗水,冰涼的西瓜……縈繞四周的蚊子也不可少吧?它悄悄地降落、輕輕地找準目標,縱情吸血。而紅腫起來的皮膚與癢感,則是脾氣的引爆點。不過,吸血昆蟲可不止它一種。有些不太知名的更加可怕!本節淺談一下——

1☞蚊子

蚊子是最常見也最臭名昭著的一種,它作為四害之一,人人喊打。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雄雌兩性蚊子中,雄蚊是不吸血的,它們只吸食植物的汁液以及花蜜。只有雌蚊才對人類心狠手辣,而且是為了完成繁殖後代的重要任務。只有吸食人或的血液,雌蚊的卵巢才能發育,進而產卵。每次吸足了血,消化完後,才會暫時離開。

神奇的是,有時即使隔著衣物,它們也能穿越障礙,往皮膚上激情一叮。有時明明確認過眼神,附近沒有蚊子,身上也還是多了幾個包。這是因為蚊子的毒素未必都通過叮咬注入一些蟲體表面的毒毛也可能刺入皮膚,疼度降低卻同樣釋放了毒素。毒素進入體內,自身免疫系統自然也將採取措施進行防禦。於是細胞組織中釋放出組織胺,這就是引起皮膚紅腫等反應的原因。抓皮膚不僅不會止癢,對皮膚而言反而是一種物理刺激,會誘發細胞進一步產生組胺,同時會產生痛覺,誘發更多的細胞因子產生,加重癢感。

從蚊子角度看這可是維繫物種繁衍的大事,在人類看來,卻飽含切膚之癢與疾病之患。蚊子成了罪魁禍首,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對付它。消滅敵人固然重要,但躲避攻擊也是當務之急。為什麼有的人被蚊子反覆叮咬,而有的人卻感覺不到蚊子的存在?血型對蚊子來說並沒有獨特的吸引力。它們的選擇方式,主要基於幾種特別的追捕途徑。

蚊子對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遠在60公裡外都能搜索到目標。這依靠的是獲得生物信息素的嗅覺能力: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通常會在頭上約1米左右形成氣流,於是蚊子便繞著氣流尋找獵物。靠近以後就轉變機制,近距離搜尋。血液中的一些成分與汗液結合能生成三甲胺,深得蚊心。愛出汗、體溫高的人,能對蚊子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蚊子有趨暗的生活習性。如果穿深色衣服,在夜間便會呈現一團黑影,對蚊子而言目標更明顯。蚊子最愛黑色,其次是黃、藍紫、藍、紅、綠等,最不愛的是白色。蚊子也偏愛膚色較黑或膚色發紅的人。甜口的蛋糕、餅乾等甜食的香氣,也比較容易招惹蚊子。注意以上說的這些情況,再加上一些科學的方式,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蚊子侵擾。

2☞蠓、蚋

蠓(měng)和蚋(ruì)分別屬於搖蚊總科下的蠓科和蚋科。這兩種昆蟲體型比蚊子小得多。蠓又被稱作小黑蚊,蚋又被稱作小黑蠅,南方人把兩者統稱為「小咬」。它們與蚊子有著類似的叮咬機制,蠓科中的一些種類是絲蟲病的中間宿主,蚋科也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傳播著盤尾絲蟲病。

蠓科中的一些種類是絲蟲病的中間宿主。蚋科的一些種群也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傳播著盤尾絲蟲病。

古籍裡有一些記載。如《紅樓夢》第三十一回,翠縷對史湘雲說:「難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蟲兒、花兒、草兒、瓦片兒、磚頭兒,也有陰陽不成?」《太平廣記》:「峽山至蜀有蟆子,色黑能咬人」(蟆子:吸血蠓);《本草綱目》:「能透衣入肌膚成瘡毒,人極苦之」。

吸血蠓是一類完全變態昆蟲,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蠓喜歡在野外成群飛舞,公園內尤其多。雌雄交配以後,雌蟲必須吸血才能使卵發育成熟,雌蟲吸血1次可達0.05毫升,雌蟲可產卵2~3次,每次產卵50~150粒。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所以非常難抓。

3☞蝨子和跳蚤

蝨子體型小巧,無翅,但有粗短的攀附足,並長有強大的彎向內側的爪,只要被它抓住了,就很難掙脫。雌雄均吸血,並且寄生於鳥類或哺乳類動物體外,有宿主專一性。它種類多、數量大、繁殖快、吸血強,很多鳥獸都受蝨子的侵擾,多數鳥類身上有4~5種,還分別寄生於不同部位。能寄生於人體的也很多,包括: 頭蝨、體蝨。

跳蚤是完全變態昆蟲,它的體型十分小巧,僅幾毫米大小。它們雖然沒有翅,但十分擅長跳躍,因為它們長著圓形的胸部和一對肌肉發達的後足。跳蚤能跳30cm高,這就相當於一個1.2m的小朋友跳過4個足球場的距離。也正是依靠非凡的跳躍本領,跳蚤在寄主動物經過時能夠輕鬆跳上去。吸血是跳蚤攝取營養的唯一途徑:有些自由活動於宿主體外,僅吸血時口器刺入宿主皮膚,時間短,但次數頻繁;有些種類則會將身體鑽入宿主皮下,在皮膚上留下一孔,藉此呼吸、排糞和產卵。蝨子和跳蚤堪稱一對。

4☞錐蝽

錐蝽是半翅目獵蝽科昆蟲,因它的腦袋狹長似錐而得名,如上圖。錐蝽大部分在野外生存,少部分已經適應了人類生活。它們體形很大,又名接吻蟲,雌雄均以吸血為生,一次性吸的血量較多,會吸食哺乳類、爬行類、臭蟲,甚至同類的血液。而它通常叮咬人面部較薄的部位,比如唇部、眼瞼。所以鮮明的被叮咬特徵能一舉識別出嫌犯錐蝽。

錐蝽將皮膚叮咬破損後,同時習慣在傷口處排洩糞便。這時,寄生在錐蝽體內的一種克氏錐蟲就可能趁機進入人體。當年達爾文在環球生物調研之旅過程中,就不慎在南美洲感染了這種病。所以全國熱議的「通緝令」下在錐蝽頭上,也不無道理。

5☞蜱蟲

蜱蟲也是一種略有名聲的吸血昆蟲。地球上最早的蜱蟲距今至少有1.46億年-6600萬年。蜱蟲在分類學上可以分為硬蜱和軟蜱。它吸血前只有綠豆般大小,吸血後才膨脹成飽滿的模樣,有指甲蓋那麼大,如上圖。

而蜱蟲在咬人時還會分泌具有麻醉作用的毒素。這就讓人被咬了也難以察覺到它存在。它也靠血液維持生存。它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體內暗藏的病毒。通過吸血的方式,病毒能快速傳播,引發20多種蜱蟲病。還有一種孤星蜱蟲傳播的病毒,讓人染上吃肉過敏的反應。孤星蜱蟲將唾液中的半乳糖苷酶(α-Gal)傳遞給人類,這就是引發過敏的罪魁禍首。此後,α-Gal在體內留存,每當吃肉時,免疫系統就開始猛烈攻擊。

但蜱蟲也有弱點,它們不會飛。於是蜱蟲的移動只能先守在草葉上,等待人或其他動物經過,再跳上身攻擊。因此在叢林茂密的地區有著更大的被侵害風險。當到了人體身上,如果沒有被發現而清除,蜱蟲就能待上三天。而清除也有特別的處理方法:用酒精塗抹,讓蜱蟲頭部放鬆,接著用鑷子取出。

6☞虻

以上幾種吸血昆蟲叮咬雖然可怕,但要說吸血能力最強的,虻可就當仁不讓了。

因為體型較大,虻因此有了「大號蒼蠅」的名號。同樣也只有雌虻才吸人或其他動物的血,但它們可貪食多了。虻一次就可以吸血20~40毫克,而特大型的種類甚至一次吸血200毫克。它對人血液裡的一種物質特別感興趣,這種物質是由多種胺基酸和具有甜味的胺混合成的,尤其在盛夏季節更會散發。被虻叮咬的體驗也要比普通蚊子叮咬痛苦多了,還可能在傷口處造成出血現象。

但是,虻對人類造成如此傷害,卻在市場上賣出約600元一斤的高價。這是因為虻本身也具有藥用價值,據說有破瘀散結等功效。於是人們對虻又愛又恨,一面恐懼它帶來疾病,一面又期望用它來治病。

★總結:這幾種是常見的吸血昆蟲,都比較可怕,吸血要麼為了繁衍,要麼為了生存,吸血技術有一套,吸血時都可能傳播疾病,預防它們都有妙招,不必「談蟲色變」,也不要對它們的行為有所誤解。而人類與吸血昆蟲這場戰役會如何發展?相信科學的方法會替代情緒上的恐懼,智慧ⅤS能力。

(下節詳細講講蚊子,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蚊子吸血的時候把它拍死,它的針管會留在體內嗎?
    蚊子吸血的時候把它拍死,它的針管會留在體內嗎?這個問題乍一看很多人都會覺得拍死蚊子,吸血的「針」肯定會留在表層皮膚裡。其實也不一定夏天到了,又是一個有蚊子相伴的季節,既然年年都與蚊子這種最讓人頭疼的小昆蟲之一打交道,那麼你了解蚊子是如何吸血的嗎?我記得之前講過吸血的蚊子主要是雌性,雄性蚊子一般只吸取花蜜、果汁、樹汁等甜液,而將血液和甜液同時擺放,供雌性蚊子和雄性蚊子選擇,雌蚊首選血液,而雄蚊首選甜液。
  • 什麼樣的蚊子才吸血?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夏天已經來臨,大家最難以忍受的可能並不是什麼熱,熱肯定只是一部分,對於我們來講,最可怕的永遠是夏天的夜晚,蚊子一直是我們無法解決的痛苦,每到夜晚,很多人都會因為蚊子半夜發怒,那一聲聲的嘶吼無時無刻不在錘擊著心靈,及時是大夏天也不敢把腳伸到外面,生怕被蚊子咬到,畢竟那種瘙癢也是比較難以接受的
  • 因為怕疼,人類偷學了蚊子的吸血技巧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你能從蚊子這種生死仇敵的身上,學到點什麼?我思索了一下,除了先下手為強、斬草需要除根這些道理外,感覺也沒什麼別的了。例如蚊子這種生物雖然令人討厭,但也算是有一項「絕技」。它們在吸血的時候需要刺破我們的皮膚,但這一過程卻能讓你毫不知情,往往事後開始癢了才能發覺。
  • 因為怕疼,人類偷學了蚊子的吸血技巧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你能從蚊子這種生死仇敵的身上,學到點什麼?我思索了一下,除了先下手為強、斬草需要除根這些道理外,感覺也沒什麼別的了。學習是人類引以為傲的天賦,但學到蚊子身上也算是少見,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認識世界的眼光也逐漸不同,而這部紀錄片正是為大家展示了人類是如何從昆蟲那裡偷師學藝的。例如蚊子這種生物雖然令人討厭,但也算是有一項「絕技」。它們在吸血的時候需要刺破我們的皮膚,但這一過程卻能讓你毫不知情,往往事後開始癢了才能發覺。
  • 身懷六把「劍」:蚊子是這樣吸血的!
    夏天已經過去,藍星人和蚊子的戰爭卻遠未結束。被咬得滿身包就已經足夠煩人,蚊媒疾病的困擾更是要命。為了抵抗蚊子,人們電蚊香、驅蚊水齊上陣,還展開了神秘的東方結界——蚊帳。不過,在忙著趕走蚊子的同時,你有沒有好奇過,它們到底是怎麼叮人的?在不少人眼中,吸血的雌蚊子似乎就是一個個飛行的迷你注射器——它們用自己的小針管扎向血管,打點壞東西進去,再吸走血液。
  • 夏天最可怕的吸血蟲子竟然不是蚊子?
    蚊子絕對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之一,吸血不眨眼,引發皮膚瘙癢發炎和過敏,還會傳播疾病。可是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吸血鬼」比蚊子可怕10倍,它長這個樣子。 它叫做蠓蟲。蠓蟲是什麼?       蠓蟲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其生活史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除成蟲外,卵、幼蟲、蛹均在水中生活。其孳生地很廣泛,多為潮溼有水的地方(稻田、窪地、沼澤、樹洞和富於有機物的土壤)。雌蠓產卵在潮溼土壤或植物表面上,每次可產卵百餘個。卵在20℃左右5天孵出幼蟲。幼蟲常集結在腐爛植物的積水或潮溼沃土中,約經2周即變為蛹,蛹不活動,垂直懸浮在水面下,經3至5天羽化為成蟲。
  • 你知道蚊子為什麼總咬你嗎?它也有脾氣的
    我們對蚊子並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它們嗎?省疾控中心熱帶病與慢性病防控所病媒生物防治室主任孫定煒告訴記者,蚊子是可怕的疾病傳播者,可引發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腦、黃熱病、淋巴絲蟲病、寨卡等多種流行疾病的傳播。有報導顯示,蚊子傳播的疾病至少有80多種。
  • 蚊子吸血只需三步!你知道嗎?
    >
  • 夏天到了,蚊子又來了,蚊子的這些小秘密你知道嗎?
    蚊子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吸人血果然變態啊),當然這裡所說的變態是指蚊子的幼蟲與成蟲之間有很大的形態差異和生活習性差異。就像我們都知道的,毛毛蟲會變成蝴蝶一樣,蚊子也有著一種和它根本一點都不像的幼體——孑孓(音同 劫絕)。
  • 正在吸血的蚊子 不能打死?
    馬上就要進入盛夏了,蚊子叮人相信會困擾每一個人。這裡就有一個關於蚊子的謠言,大家看看真相吧。順帶說一句,朋友圈裡那些凡是有些危言聳聽、讓你轉發傳播的,99.99%都是扯淡。流言:被打爛的蚊子屍體殘骸可能進入皮膚,引起真菌感染,甚至會導致死亡。美國一名57歲的婦女就因肌肉真菌感染死亡。研究人員推測是打爛後的蚊子屍體殘骸進入皮膚造成感染。
  • 為什麼蚊子只吸血不吸脂肪?事實證明:想靠蚊子減肥根本不實際
    夏天,當你關上燈,躺在床上,突然聽見「嗡嗡」的聲音,你就知道,這一晚上恐怕要不好過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的腦海中都會隱隱浮現出一種擔憂:蚊子。每年我們都會被蚊子煩得捶胸頓足,領導發的紅包搶不到,蚊子的「紅包」倒是不少拿。
  • 太可怕了,用力拍死一蚊子,竟付出慘痛代價!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不僅要與溫度抗戰,還要與那些可惡的蚊子作鬥爭,它不僅在晚上睡覺時在你耳邊嗡嗡作響,關鍵是還要咬你。夏天是蚊子的高峰期,人在受到蚊子叮咬時,往往不加思考狠狠地一巴掌拍死它,讓它「粉身碎骨」,以解心頭之恨,其實這種方法非常不科學,也不利於健康,有可能還要了你的命,史上已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了!
  • 鳥為食亡,蚊子為什麼要吸血?它喜歡叮咬什麼樣的人?
    自然界中的鳥兒大多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鳥兒獲取食物是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哺育尚未長大的雛鳥。那麼蚊子吸血也是為了生存嗎?不僅人類要忍受蚊子的叮咬,上億年前的恐龍也要被它侵擾。在自然界中,雄蚊子的壽命只有一周多,而雌蚊子的壽命則有一兩個月。
  • 鳥為食亡,蚊子為什麼要吸血?它喜歡叮咬什麼樣的人?
    自然界中的鳥兒大多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鳥兒獲取食物是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哺育尚未長大的雛鳥。那麼蚊子吸血也是為了生存嗎?蚊子屬於昆蟲,全球大約有3600種,其中中國有370多種,其中一半都是按蚊、庫蚊、伊蚊這3個屬的。不僅人類要忍受蚊子的叮咬,上億年前的恐龍也要被它侵擾。
  • 有多少人在夏天容易被蚊子「針對」?-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夏夜裡,你拉著我的手,我搭著你的肩,在湖邊,在小路上,在公園裡,在詩情畫意的綠色長廊裡,感受在疫情的籠罩下遲來的夏天------。可是一起來的還有我們的老朋友——蚊子兄。蚊子咬人吸血,還會傳播可怕的疾病,如乙型腦炎,登革熱等,所以我們誰也不想被蚊子咬上一口。
  • 科學家清晰記錄蚊子吸血過程
    法國科學家在顯微鏡幫助下錄製了一段瘧蚊從老鼠身上吸血的短片,前所未有地清晰記錄下蚊子吸血的細節。  短片顯示,蚊子叮咬老鼠前,會先花幾分鐘時間在它皮膚上探查血管。另外,蚊子的口器並非如人們想像那般堅硬,而是柔軟易彎。  尋找目標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拍下了這段短片。
  • 蚊子為什麼吸血? 被蚊子咬了為什麼會癢?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www.dailymail.co.uk其實,雄蚊子從來不吸血,它們只吸取植物花蜜、果子、莖葉裡的汁液。只有雌蚊子才吸血,雌蚊子需要吸血才能促進卵巢發育,繁殖後代。蚊子的口器可以彎曲90度,當蚊子找到血液後,就會刺破血管壁吸血。打開視頻,近距離看看蚊子吸血的過程吧人的血液中有能夠讓傷口快速癒合的物質(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蚊子為了防止自己的嘴巴被黏在血液中,它會一邊吸血一邊向血液中吐口水。這些口水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能延緩血液凝固的速度,保證蚊子順利吸血。
  • 蚊子被切除一器官後,吸血到腹部爆裂
    許多人在夏季苦於被蚊子叮咬,不過你知道在蚊子體內其實有一種機制,能制止自己因吸血過多而撐死嗎?澳洲一名科學家就做了一項實驗,他用小鑷子破壞蚊子體內的「制約」器官,結果蚊子便因吸血過多而撐死。他將其拍攝為超近距離的視頻同步分享到網上,驚人畫面瞬間吸引數百萬人觀看、轉發。
  • 美國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專家:後果十分可怕!24萬人籤名反對
    日前,美國佛羅裡達最終批准,2021年和2022年將釋放超7.5億隻轉基因蚊子到佛羅裡達群島。該計劃旨在測試轉基因蚊子是否能替代殺蟲劑,以控制埃及伊蚊。已有超24萬人籤名反對該計劃,環保組織擔心會威脅當地生態。蚊子這種害蟲,每年大量的人被蚊子叮咬而得病甚至死去。
  • 夏天被蚊子吸血很煩,那...蚊子也會感染病毒嗎?
    吸血中的蚊子  圖片來源:chinadaily.com.cn3、拿最著名的瘧疾為例,蚊子在吸入了含有瘧原蟲配子體的血液之後,雌雄配子體在蚊子的消化道裡發育結合,最終成為成熟芽孢,感染蚊子的唾液腺。這時候蚊子再吸血的時候,瘧原蟲就會通過唾液感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