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吸血前會吐出的不是上一頓的食物,而是具有抗凝血和麻醉作用的唾液;蚊媒的病原體就是通過這一步進入人體的。但本來吸進胃裡的病原體怎麼會出現在唾液裡呢?因為在傳染人之前,這些病原體先讓蚊子生病了。
吸血中的蚊子 圖片來源:chinadaily.com.cn
3、拿最著名的瘧疾為例,蚊子在吸入了含有瘧原蟲配子體的血液之後,雌雄配子體在蚊子的消化道裡發育結合,最終成為成熟芽孢,感染蚊子的唾液腺。這時候蚊子再吸血的時候,瘧原蟲就會通過唾液感染人了。
4、瘧原蟲在蚊子體內這樣瞎搞對蚊子當然沒好處,而且還會改變蚊子的行為讓它們不必要地頻繁吸血,令蚊子被打死的概率大大增加。
5、瘧原蟲一開始叫蚊子去吸血,其實蚊子是拒絕的。因為不能叫它去吸血,它就馬上去吸;它不想還沒餓就去吸血,巴掌「咣」的一下,這就證明了沒必要的時候別吸血。第一蚊子要試一下,它的血細胞和腸道菌群都會想辦法把瘧原蟲幹掉。後來它試了一段時間,證明了這個瘧原蟲的確很厲害,最後人和蚊子都吃癟了。
6、我們平時說「蚊子傳播疾病」多半是因為這樣說比較方便,實際上是「疾病利用蚊子進行傳播」,蚊子自己也是病人。蚊子有個「殺人最多的動物」的頭銜,其實蚊子只是戰鬥機,真正在殺人的是坐在上面的飛行員(病原體)。
圖片來源:pd4pic.com
7、所以有一個研究思路就是對蚊子進行基因改造,讓它們不會得瘧疾,曲線救人。能不能成功是另一回事了。
8、高效的病媒生物其實都是這個套路,對它們來說人類的病原體也是自己的寄生蟲。如果只是單純地接觸攜帶病原體的話,昆蟲傳播疾病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比如蒼蠅就是個低效的病原傳播者,平時對人沒什麼影響,並且實際上對人的益處遠遠超過害處;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自然災害後)才會變得比較危險。蟑螂則沒有任何直接傳播人類疾病的記錄。和蚊子一樣吸血的臭蟲也沒有傳播疾病的先例。疾病不是你想傳,想傳就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