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訝!什麼原因讓蘇35起飛後直接大仰角垂直爬升

2021-01-09 鷹眼圖說觀察

近日,隨著我國空軍蘇-35戰機逐漸服役,大量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也流傳出了不少,近日,不少蘇-35展現機動性的視頻也流傳了出來,其中最令人驚訝的就是蘇-35戰機起飛後直接大仰角爬升,擁有非常恐怖的機動性能,相對於之前的蘇-27戰機,蘇35的推力更大,機動性更強,加速性能也更好。甚至從推重比上來看,蘇-35已經接近了F-22的水準,介於F-15和F-22之間,蘇35強悍的機動性能是我國除了殲-20以外大多數戰機都達不到的,因此對於我國空軍來說,繼續提升空軍戰機的性能實際上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發動機的性能需要提升,我國空軍戰機的發動機問題還是很多,比起美俄,我國發動機技術還遠遠不足。

蘇35之所以能夠大仰角起飛執行作戰任務,主要就是因為其117S發動機出色的推力,其14.5噸級的最大推力比AL31F12.5噸級的推力要大出不少,在軍用推力上也能提升不少,也正因為如此,蘇35即使是在軍用推力起飛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證足夠的速度,而如果採用和西方戰機相同的全加力起飛模式,蘇35的起飛推重比可以達到1.15左右,空戰推重比可以達到1.3的水準,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同類型戰機,蘇35的作戰能力無疑要出色的多。

而相對的,我國之前裝備的蘇30戰機自然沒有這個作戰能力了,在自身空重明顯相對較重的情況下,蘇30的發動機遠遠比不上蘇35,一加一減以下,蘇30戰機的作戰能力自然就這麼被削減了。實際上我國空軍的蘇30MKK性能還算是出色,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劣勢,但印度空軍的蘇30MKI的問題就很大了,蘇30MKI不但裝備了更多裝備且使用了三翼面的設計,但印度空軍的蘇30MKI的動力更差,其矢量發動機在推力不足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全向矢量噴口,作戰能力實際上非常差,機動性遠遠比不上F15戰機,在印度空軍和其他國家的聯合演習中,蘇30MKI就被F15輕鬆「擊落」了。

我國空軍目前機動性最強的戰機就是殲20,殲20的推力和蘇35基本相當,採用了兩臺14.5噸級的發動機,但中國殲20戰機的空重很明顯要低很多,正常起飛重量只有23噸上下,即使採用兩臺14.5噸級的發動機,起飛推重比都可以達到1.25左右,如果未來使用推力更強悍的渦扇15發動機,起飛推重比就能達到1.4上下,空戰推重比甚至可以達到1.7的級別,屆時殲20戰機別說大傾角爬升,甚至「垂直爬升」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這才是我國空軍未來最重要的裝備。對於我國空軍來說,蘇35畢竟只是一款採購而來的戰鬥機,在我國空軍未來更多的先進戰機服役以後,這種機動性展示對於我國來說也必將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困擾我國空軍多年的「心臟病」問題也會徹底解決。

相關焦點

  • F22能爬升2萬米,蘇57能爬升1.9萬米,殲20能爬升多高
    爬升極限的重要性各國之所以非常注重戰鬥機的爬升高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更高地節省資源以及資金消耗。誠然現在各國一直在研究新能源,但是如何將新能源應用於戰鬥機上,這個問題人類尚且沒有找到什麼解決辦法,因此目前戰鬥機使用的主要能源供應還是燃油。燃油的製成離不開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石油可謂是"寸L寸金"。
  • 埃航起飛後爬升速度不穩定,飛行員提出返航後獲批
    (觀察者網訊) 衣索比亞航空302航班起飛不久後,飛行員操控飛機爬升困難想要返航,也獲得了批准。但是,悲劇還是在他返回之前發生了:飛機墜毀,149名乘客(包括8名中國人)和8名機組成員,無人生還。這架飛機此前剛從南非出發抵達阿迪斯阿貝巴,在博樂國際機場地面停留超過三個小時,格布馬裡亞姆還表示,起飛前的例行維修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目前,他們還沒有確定墜機原因。 他告訴記者:「現階段,我們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我們也不能把原因歸咎於任何事情,因為我們必須遵守國際規定,等待調查。」
  • 俄軍發布第五代戰機蘇-57訓練視頻:貼地飛行、大仰角發射
    俄軍發布第五代戰機蘇-57訓練視頻:貼地飛行、大仰角發射 徐鴻波/央視新聞 2020-03-26 06:27
  • 流體力學中伯努利定律把仰角調整到90°可以讓飛機豎著飛嗎
    按照上面的理論,那麼飛機起飛直接加速就可以了,速度夠了就直接起來了,那麼為什麼飛機起飛的時候要拉高機頭呢?為什麼有的飛機是可以上下倒著飛(躺著飛)?如果按照的原理躺著飛的飛機重力和機翼的升力都是朝下的,飛機不是應該一頭栽下來嗎?那些飛得很好的紙飛機,它的機翼就是紙,上下面的弧度都是一樣的沒有路徑長短的區別,那麼它的升力是怎麼來的呢?
  • 飛機起飛後剛開始快速上升,為何一段時間後卻緩慢爬升?漲知識!
    坐過飛機的人應該都注意到,飛機起飛後剛開始會大速度爬升,一段時間後卻緩慢爬升。這是什麼原理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我們知道,飛機能夠起飛主要是利用升力,雖然發動機可以產生推力,而這個推力主要是賦予飛機機翼產生升力效應。
  • 臺灣客機失事發生在起飛爬升階段 或遇發動機故障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復興航空一架在由臺北飛往金門的ATR72客機(編號B22816)4日上午起飛數分鐘後擦撞高架橋意外,迫降在臺北南港經貿園區後方基隆河上,機身折斷,機尾翻轉,半浮半沉在河上。目前,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之中。航空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事故應該發生於飛機起飛爬升階段,可能遭遇一側發動機故障,造成飛機狀態調整困難。
  • 客機起飛後為什麼那麼急於大速度上升,一段時間後卻緩慢爬升?看完...
    飛機能夠起飛主要是利用升力,雖然發動機可以產生推力,而這個推力主要是賦予飛機機翼產生升力效應。飛機的機翼下翼面近似一個平面,上翼面是弧形的,也就是機翼曲率。發動機推動飛機滑跑時,空氣經過機翼產生上下兩股氣流,下氣流由於機翼下翼面是平的,因此氣流流速慢,壓強大,而上翼面由於有曲率,氣流會發散,流速快,壓強小。
  • 蘇-57大仰角發射格鬥彈,側彈艙首見、座艙蓋老化出現氣泡
    俄羅斯蘇-57估計是全球最憋屈的隱形五代機,實力一落千丈的俄羅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蘇聯時代雖然早早就有米格1.44、蘇-47驗證機,但實現登場的卻是多年後的蘇-57戰鬥機。蘇-57戰鬥機蘇-57就是這麼坎坷不斷,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架拍扁的蘇-27,俄羅斯是一條道走到黑把蘇-27魔改到無邊無際。
  • 飛機是如何爬升的?為何起飛時會感到「失重」?
    在飛機起飛爬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幾次短暫的失重,好像飛機」掉下去「了,這時有的乘客會很害怕,有的甚至叫出聲來,那麼這失重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要了解這失重,首先我們要了解飛機的起飛爬升過程:飛機的爬升並不是起飛之後保持固定的角度和姿態然後一口氣爬升到30000英尺巡航高度的,而是一個階梯上升的過程。
  • 蘇30MKI極速低於2馬赫不是什麼大事,推重比低是它的最大硬傷
    蘇27機翼展弦經大,注重中低空/速度性能 實際上從蘇27氣動參數來看,就可以知道它的設計重點應該不在高空高速上面。蘇27機翼展弦比達到3.5,F15戰鬥機只有3,F16也只有3.2。展弦比越高,誘導阻力越小,高亞音速機動和航程性能越好,但是激波阻力大,超音速性能不好。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蘇27系列設計重點應該在中低空/速度範圍,2011版世界飛機手冊數據是蘇27最大速度是M2.35。蘇30系列高速性能比蘇27又有所下降,蘇30來源於蘇27UB雙座戰鬥/教練機。
  • 原來,蘇27系戰機引以為傲的眼鏡蛇機動並非是俄羅斯人首先發明
    提到著名的蘇-27「眼鏡蛇」機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匪夷所思的過失速機動是蘇聯英雄試飛員維克多·普加喬夫發明的。關於該機動的實戰意義也曾經引發很大爭論,反對者認為這種突然急劇降速的機動將極大損失能量,使飛機變成空中的活靶子。
  • 仰角45度起飛(圖)
    仰角45度起飛(圖) 2013-08-27
  • 國際減噪音起飛程序
    2NADP1和NADP2的介紹NADP11、此減噪音程序的實施在離地800ft以後開始,保持起飛推力及起始爬升速度(V2 + 10到20kt)直到減噪音程序開始;2、在800ft的離地高或者以上,根據各機型的飛機操作手冊提供的減噪音推力設置調整和保持推力
  • 蘇30境外執行任務,大仰角高速俯衝目標,五角大樓承認超出預期
    據俄羅斯俄新社11月20日報導,日前敘利亞方面公布了一個視頻,視頻的內容是17日俄羅斯出動蘇30戰機對敘利亞聖戰組織控制的伊德利卜省阿里哈鎮進行了轟炸。這次轟炸並不是採取的大量炸彈地毯式轟炸,而是採用了KAB-500L雷射制導炸彈精確轟炸了武裝分子的碉堡。
  • 控制你的速度-爬升 Control your Speed at Climb
    起飛後,飛機繼續進入進入爬升階段並飛離繁忙空域。這些速度意味著什麼?如果超過這些速度會發生什麼呢?   VFE:襟翼放出後的最大速度   在起飛時,出現自動推力不工作的情況時,當速度大於VFE時,保持襟縫翼在放出位飛行或在該速度放出襟縫翼會直接帶來襟縫翼機械結構上損傷的風險。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我國殲20呢
    事實上,原因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在戰爭中,戰鬥機需要保證自己的生存能力,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優勢爭奪以及掌握制空權,這也是因為目前戰鬥機的剋星也在隨著科技逐漸發展,更是有了強大的制導能力以及射高,它們能夠對戰鬥機造成有效打擊,因此對於戰鬥機來說,只有強大的機動靈活性是不行的。必須還要有足夠的爬升極限,確保不在剋星武器的射程範圍內,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中國殲20最高多少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一直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他們成功研製了五代機,但是蘇57的試飛之路卻一直都不是很順利,因為幾乎每一次試飛都可以發現新問題。不過蘇57的最高爬升高度還是不錯的,能夠達到1.9萬米,和F22差距不大。
  • 詭異離奇的「幽靈飛機」空難,原因令人唏噓不已……
    這起被稱為「幽靈飛機」的事故,因詭異又離奇而著名,原因令人唏噓不已...這架涉事飛機應該不陌生,波音737系列飛機,此架飛機在1997年12月首航,使用不到十年的新飛機。飛機起飛時間9點07,起飛不久,飛行員報告空調系統出現了問題(原因之一),10點37分,這個航班與地面完全失去了聯繫,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個航班已經被劫持。10點55分,希臘軍隊總參謀長帕納約蒂斯·齊諾弗蒂斯下令由軍用飛機監察此飛機。11點05分 兩架F-16戰鬥機從希臘埃拉索克斯起飛。
  • 鳥類跳躍垂直起飛,仿蒲公英增加升力
    那麼如何實現小型無人機擁有大載重能力而不受場地限制起飛並具備較高的飛行速度則是無人機發展的另一個重點方向。目前,混合推進無人機確實可以做這一點,但操控程序仍較複雜,綜合功耗大。這時,鳥類的跳躍起飛功能將會是小型無人機的一個仿生發展方向。目前,一家南非初創公司Passerine試圖顛覆之前的設計,給固定翼無人機裝上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