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王斌 青島報導
10月1日上午10點多,有市民撥打110報警電話:嘉興路32號有隻小鳥撞了玻璃受傷了,請民警幫忙救救它。四方派出所民警李發金迅速趕到現場,發現在路邊有一隻羽毛黃褐色的長嘴鳥正在掙扎,民警迅速將鳥救起帶回了派出所。回到派出所後民警仔細查看,發現這隻鳥的脖頸受傷,便給它進行了簡單治療,同時緊急聯繫青島市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到所協助進行處置。動物園工作人員到派出所進行了詳細檢查,確認這隻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隨後,工作人員將鳥接走,進行免疫處置並進行進一步治療,待其傷勢痊癒後將放歸大自然自由飛翔。
據了解,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指的就是丘鷸,目前丘鷸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最長近十釐米,黃褐相間的毛色是一種很強的保護色,可以和環境渾然一體。丘鷸性格孤僻,喜歡獨自在黃昏時活動,主要以蚯蚓為食,平時極難見到。它廣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在我國東北和新疆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目前正是丘鷸遷徙的季節。丘鷸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也是我省重點保護動物。
10月1日13時15分,市北分局接到市局110指揮中心指令:浮山後六小區47號樓1單元樓下有一條長約2米左右的蛇盤在單元門口,嚴重影響居民進出,要求幫助群眾迅速處置。
接指令後,市北分局指揮中心接警工作人員馬上想到了分局的「捕蛇能手」——海倫路派出所輔警劉震,迅速與劉震取得聯繫,希望他能用其專業技能幫助群眾排除危險。此時的劉震並不在崗值班,正在家中準備度過一個祥和的團圓中秋,可他接到指令後二話不說,立即攜帶自己購買的捕蛇器具,從家中趕到單位,穿好警服趕赴現場,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到現場後,劉震在居民樓單元門口發現了一條兩米多長的蛇,由於在居民小區內,又是中秋節家人團圓的日子,小區居民來往較多,這麼大的一條蛇,也不知道有沒有毒,確實讓老百姓心驚膽戰,不敢靠前。劉振在其他民警的幫助下迅速疏散了周圍圍觀群眾,並利用自身專業熟練的捕捉技能,使用器具夾住蛇頭,將不斷扭動的蛇身控制住裝進袋子,為周圍居民排除了危險,整個捕捉過程不到2分鐘。目前,劉震已將該蛇交給相關專業部門處理。
據劉震介紹,這條長達兩米的大蛇,其實是無毒的大王錦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主要特徵是頭部有「王」字樣的黑斑紋,故有「王蛇」之稱。其頭部、體背鱗片邊緣為黑色,中央呈黃色,似油菜花樣,體前段具有30餘條黃色的橫斜斑紋,到體後段逐漸消失。腹面為黃色,並伴有黑色斑紋。尾細長,全長可達2.5米以上。大王錦蛇雖然無毒,但其性情暴烈,攻擊性強,咬傷人後易造成傷口感染腫脹疼痛。而且,最令人頭疼的一點是:大王錦蛇身體會分泌一種液體,其味道奇臭,因此這種蛇也有個名字叫「臭王蛇」,被沾到身上臭味久久難以散去,需要用生薑或香味濃鬱的香皂多次擦洗才有可能驅除味道。而這次劉震因急於幫助群眾排除危險,捕蛇時沒來得及戴手套,「想要把臭味除淨,回家過一個沒有味道的中秋節,我真需要花費一番功夫了。」劉震無奈地說。
最後,劉震通過記者提示市民:遇到蛇類請勿擅自捕捉,請及時聯繫專業人士處置,以免在無法區分是否有毒的情況下生命安全受到傷害。如被蛇咬傷,應立即就醫救治,切勿耽誤寶貴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