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多處轉移 抗癌十三年決不放棄!兩位「抗癌英雄」 用自己的故事...

2020-12-06 杭州網

每日商報訊 癌症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之一,易轉移、易復發、致死率高,幾百年來人們一直都是「談癌色變」。事實上,現代醫學發展至今,患了癌症不等於「被判死刑」。

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提出,癌症其實是一種可以調控的慢性疾病,要與癌症長期和平生存,並非不可能。今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報記者採訪了兩名與癌症鬥爭10年以上的患者,或許他們的抗癌經歷,對於奮戰在抗癌路上的人有所啟迪。

曾被判定只有10個月生存期 堅持科學治療如今已經撐過13年

今年63歲的王林(化名)已經與肺癌抗爭13年了。肺癌是浙江省男女死亡率排首位的惡性腫瘤,況且十幾年來,王林的肺癌還經歷了骨轉移、腦轉移、胸腔積液等惡劣情況,但他都一步步走了過來。

2007年,王林50歲,年富力強,事業心重,工作能力強,這年他有望再次晉升。所以他也格外賣力工作。

不過那段時間,他總覺得自己左側背部時不時隱隱作痛,卻沒有明顯誘因,同時還伴有陣發性的咳嗽。起初,他以為自己是感冒了,配了點藥服用,卻不曾想,咳嗽越來越重,他就到附近的醫院就診。胸部CT竟發現他左肺胸膜下多發病灶,醫生建議他做進一步的檢查。

感覺事情不妙的王林,立即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肺癌,III期。

和很多患癌的人一樣,這一晴天霹靂讓王林難以接受。但是痛定思痛,冷靜下來的王林決定積極面對。同年,王林接受了肺癌切除手術,開始漫長的康復之路。

雖然王林百般小心,但兩年後,肺癌還是復發併骨轉移。在臨床上,這樣的情況被判定只有10個月左右的生存期。醫生建議,手術已經不可能,建議他進行化療。

化療時,王林的副反應很嚴重,噁心、嘔吐、腹瀉、掉頭髮、皮疹……臨床上有的情況基本上都經歷了無數遍,他咬牙挺著,家人看了都心疼。

王林經常安慰家人,「相比死,這點難受算什麼呢?而且這都是在意料中的事情。」在患病之初,他就將自己的病情及可能面對的情況都了解了一遍,「儘量給活下去尋求一個可能。」

不僅如此,王林堅持「專病專治」的理念,「不去信那些旁門左道,偏方,還是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尋求治療。」這些年,他堅持在浙江省腫瘤醫院治療。「我還是堅信大型而正規醫院的醫療水平,因為是在這家醫院開始的治療,療效顯著,而且醫生對我的情況很了解,對我更有利。」

2012年,癌細胞再一次發生腦轉移。這一次,醫生對他進行伽瑪刀治療,一年後,又進行射波刀治療。2014年,病情繼續惡化的王林開始服用靶向藥。2017年開始出現耐藥性,遵醫囑再次進行化療。化療後,醫生調整靶向藥實施方案。2019年,王林胸水壓迫肺部,導致他走幾步就喘不上氣來,這時候才讓家屬陪同去醫院接受治療,以往都是一個人去醫院治療。目前,他在雙靶向藥治療中。

王林在醫院是「名人」,有非常多的朋友,也都是他的病友。遇到對治療失去信心的患者,他都會積極熱情地給予幫助。

每個接觸過他的醫生對王林都讚嘆有加,這樣嚴重的情況可以堅持13年,醫生總結最重要的幾點因素:求生意志頑強,不放棄任何可能性;樂觀積極,心態健康;對醫囑的依從性很強;關注身體的變化,定期複查;相信科學,配合治療。

不被「病恥感」左右 七旬老人數次患癌堅持治療

73歲的老趙是一名退伍老兵。20多年前,他因為喉嚨嘶啞、吞咽東西有異物感,而被查出晚期喉癌,於是做了喉部全切手術,病情得到控制,但也因此失去了說話的本能。

很多喉癌患者,因為不能說話而鬱鬱寡歡,不願與社會接觸,但老趙卻不一樣。他手中常備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十幾年來用寫寫畫畫的方式與人交流。

隨著醫學的進步,做過喉部切除手術而傷害聲道的患者,可以通過電子喉(像機器人聲音)、隨身攜帶小喇叭、手術安放發音管、食管發音的方式進行交流,浙江省腫瘤醫院從2014年開始辦了「無喉復聲班」,他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用上了「小喇叭」。

口中含著一個小喇叭或做個電子喉,乍一看很怪異,很多患者雖然因此有了發聲的機會,但因為「病恥感」而不願出門,老趙卻毫不介意。

「可以含糊地和別人說話,我覺得很開心呀!」老趙每次見到醫生,都會和他們支支吾吾地講述當兵的經歷,手舞足蹈,眉飛色舞,醫生們聽得不是很明白,但都覺得特別欣慰。

「作為腫瘤科醫生,我們更多見到的是因為患癌而想要逃離人群的患者,喉癌病人更為特殊,從表面上就能看端倪,」浙江省腫瘤醫院綜合腫瘤內科病區副主任方美玉對趙安印象深刻,這位老人在「無喉復聲班」練習特別認真、努力,「他的精神很感染人。」

2018年,老趙又做了下咽癌手術切除,2019年復發後再次手術,後化療6次。2020年1月,頸部淋巴結轉移,已經無法手術切除了。

在超七旬的年紀,面對數次復發又無法手術的癌症,即便醫生建議用其他方式嘗試治療,但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放棄。不過,老趙從不放棄。在醫院的幫助下,他參加了省腫瘤醫院的免疫治療臨床研究項目,一年過去了,效果良好。

主治醫生回憶,即便是在手術及化療期間,這位老人難見悽涼的神態,一直都是精氣神十足,手術和化療期間,和老伴兒坐火車來往兩個城市,不輕易讓子女幫助。

遵醫囑,穩心態,規範治療 年齡也不是手術和化療的禁區

癌症是腫瘤細胞瘋狂生長,失去控制,並有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器官衰竭或感染而吞噬患者的生命。

方美玉教授認為,治療癌症,是醫學界一直矢志不渝要攻克的難題。很多人當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仿佛被宣判死刑,其實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只要科學地了解癌症,以正確的心態對待疾病,戰勝癌症或與其長期共存,並非不可能。她建議——

規範化治療很重要。如今,癌症治療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規範的治療指南。在腫瘤專科,針對什麼樣的癌症、什麼樣的分期、該怎樣做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理類型、臨床分期、一般狀況而決定治療的正確程序,從而保障治療效益的最大化。患者對醫生的建議應有依從性,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以免貽誤治療。

面對癌症,戰術上要重視。癌症是惡疾,患者既不能恐慌更加不要聽之任之的發展。即查即治,定期複查,做好預防,這樣才能控制疾病的擴散。同時,患者也應該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才能有信心也更自主去治療,而不是盲目求醫問藥。

年齡不是絕對的禁區。老齡化是目前已知最主要的癌症高危因素之一,但對於癌症治療的評估,不應該單純以「年齡」作為分界,覺得高齡老人就一定耐受不了手術、化療、吃藥等,所以乾脆保守治療或放棄治療。其實,治療癌症,應因人而異,綜合身體狀況、病情、個人意願等進行判斷。並且,對於無法進一步治療的老年患者,也應該進行積極幹預,避免病情發展導致出現消化道梗阻、腹脹、無法進食、疼痛等症狀,影響生活質量。

醫學技術在進步,治療方案也在更新。人類與癌症的鬥爭持續數千年,每一次鬥爭的勝利和認識的深化都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癌症的治療方案一直在進步,常規方式無法治癒的患者,也可以嘗試接受新的治療手段,比如免疫療法及臨床研究等。

心態積極,必要時接受心理衛生評估。得知患了癌症,樂觀面對很重要。好的心態可以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延長壽命。如果患者自己無法調節心態,可藉助心理衛生專科手段進行幹預,並結合健康教育、認知治療、心理支持治療、心理藥物治療等手段,從腫瘤心理學角度進行全方位管理,以降低癌症不良反應發生率。

相關焦點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抗癌管家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肺癌向來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著稱,在肺癌死亡中,90%都和肺癌發生轉移相關。可以說,肺癌不可怕,轉移才可怕。正因如此,許多癌友都談「轉移」色變,常常引起恐慌。 老張就是一個對「癌症轉移」提心弔膽的人。在確診之前,醫生建議行穿刺檢查以確診老張肺內腫塊的性質。
  • 科學抗癌第一步,手把手教你看懂肺癌免疫組化—抗癌管家
    免疫組化,通俗的含義就是把肺癌組織中的癌細胞放大到分子級別,看看在這個水平上有哪些跟別的細胞不一樣的特徵,比如說:有的癌細胞表面會表達一些別的細胞沒有的受體蛋白,有的癌細胞所產生的某種蛋白比正常細胞多出很多倍,等等。
  • 肺癌患者必修課:核心基因靶點和靶向治療—抗癌管家
    她已經和肺癌搏鬥了11年;他是曾經的肝癌患者...7年來,他們在群裡為大家傳授抗癌經驗......「抗癌管家互助群」,是大家共同的抗癌家園。群裡有來自北京胸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等名醫指導抗癌。還有十幾年抗癌經驗的抗癌明星一起分享。祝願每個患者和家屬都健康平安。抗癌管家-你身邊的抗癌專家。
  • 肺癌捲土重來的秘密:癌細胞吃同伴保持體力?—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狡猾的癌細胞是如何避開化療藥物的治療,隱藏在身體裡的呢?而邪惡的癌細胞竟然依靠吞噬其他癌細胞的方式,提供自身能量,最終復發。 肺癌術後進行輔助化療是常規操作,有助於殺死殘留的癌細胞。但是為什麼有些患者化療後收效甚微?為什麼肺癌會捲土重來?
  •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肺癌?肺癌是不治之症嗎?—抗癌管家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肺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據調查,吸菸(包括被動吸菸)誘發的肺癌佔所有病例的70 %~80 %,且長期吸菸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的人的13倍。故此,任何形式的吸菸都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吸菸越多,風險越大。  2、與致癌劑長期接觸的人  除上述菸草外,氡氣、砷、鈹、鎘、鉻、鎳、石棉、煤煙、菸灰、二氧化矽和柴油亦屬於誘發肺癌的致癌物質。
  • 阿姆斯特朗慈善基金捐款增多 仍被視為抗癌英雄
    蘭斯·阿姆斯特朗的「環法七冠王」榮譽已經被剝奪了10天,但這10天不僅不是他人生的低谷,相反,此事發生後,他的另一項事業攀上高峰,這項事業就是他作為抗癌英雄創辦的「阿姆斯特朗癌症基金會」。  事件後續 放棄鬥爭很「聰明」 仍被視為抗癌英雄  8月24日,在美國反興奮劑組織宣布握有阿姆斯特朗服用興奮劑的「鐵證」後,阿姆斯特朗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表示放棄與美國反興奮劑組織的鬥爭。隨後,美國反興奮劑組織宣布,取消阿姆斯特朗「環法七冠王」的榮譽,並對其終身禁賽。
  • 晚期肺癌可以活10年嗎?見證了一位高齡老人的抗癌奇蹟,看他是如何...
    今天分享的故事帶我們見證了一位高齡老人的抗癌奇蹟,也許是他的用藥嘗試加快了科學研究的進程,鋪墊了肺癌患者的新希望。進一步全身檢查後,發現老人已經出現了縱膈淋巴結、左側胸膜轉移,並且出現了大量的胸水。
  • 中藥可以抗癌嗎?新發現:薑黃素可以有效抑制癌症轉移
    目前從這些薑黃屬植物中分離並鑑定出的化合物多達190多種,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薑黃素。 日本人熱衷薑黃保健品 在日本,薑黃的應用十分廣泛,被用於製作薑黃茶、薑黃衝劑,甚至有人用薑黃來製作美容粉。薑黃飲料在日本已經流行了40多年。對於日本人來說,薑黃具有戒酒、止痛的作用。
  • 公認的四大致癌食物 防癌抗癌多吃這10種水果
    所以建議大家平時一定要少吃燒烤類的食物,多吃一些清蒸的食物。  抗癌防癌多吃10種抗癌水果  1、梨  能生津維生素C是一種防癌的屏障,可以阻止強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尤其適宜食道癌、胃癌、肺癌、喉癌患者食用。  6、大紅棗  能補脾胃、益氣血,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P及胡蘿蔔素等,尤其是維生素C、P的含量特別多,均居百果之冠。
  • 吃什麼可以防癌抗癌 防癌抗癌十種食物推薦
    ★ 菇類  香菇中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的物質,可加強機體的抗癌作用。日本的一項實驗證明,香菇中多糖體的抗癌率達80%-95%,對多種惡性腫瘤如白血病、食管癌、胃癌、腸癌、肺癌、肝癌等都有顯著療效。  另外,癌症在初起階段,堅持吃香菇,可以抑制其發展,甚至可以使其消失。
  • 用8個問題解決肺癌患者如何做好基因檢測!—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突飛猛進,分子靶向治療顯著延長了晚期腫瘤患者的預後及生活質量,甚至遠超傳統化療的效果。 但是分子靶向藥物那麼多,一代接一代,究竟該怎麼選擇用藥呢?
  • 吹氣球鍛鍊肺活量 常德老人抗癌14年成「明星」
    擺氣球攤的覃嗲嗲成了抗癌明星。(網友供圖)論壇熱帖:常德七旬絕症老人「吹成」抗癌英雄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何穎)一頭白髮、一個氣球攤,誰也想不到擺攤的老人竟然身患絕症。5月8日,網友在紅網論壇爆料在常德有位74歲的「抗癌明星」,2004年,他被確診為肺癌,聽從醫生的建議吹氣球鍛鍊肺活量,2006年覃嗲嗲索性在常德鼎城區體育館附近擺了個氣球攤,一邊吹氣球鍛鍊身體,一邊還能賺點小錢。氣球吹了十四年,嗲嗲也吹出了水平,他說自己一分鐘能吹3、4個。74歲的覃嗲嗲被紅網論壇的網友尊為「抗癌明星」。
  • 五款PD-1/L1單抗:免疫治療國內外肺癌適應症盤點!—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以及CTLA-4單抗自面世以來,對癌症患者交出了許多高分答卷。針對肺癌,為您盤點以下五款上市藥物,分別在國內外獲批的肺癌相關適應症、藥物用法及不良反應,敬請查收。
  • 晚期肺癌患者如何活得更久?這3大方案總有一個適合你—抗癌管家
    在一項美國的3期大型雙盲臨床試驗中,亞裔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被分成兩組,一組使用易瑞沙或特羅凱,另一組則使用泰瑞沙。實驗結果中,PFS(無進展生存期)的對比: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泰瑞沙組更加是以18.9個月完勝標準療法的10.2個月,整整超出了8.7個月之多!對於腫瘤的客觀緩解率也達到了80%[1]。
  • 專家推薦的9種抗癌水果
    2.獼猴桃 含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之高是橘子的4-12倍,是蘋果的30倍、葡萄的60倍。通過近年的研究證實,獼猴桃中含有一種具有阻斷人體內治癌的「亞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質,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 得了肺癌,要注意轉移!這4個器官是肺癌最先轉移的部位
    肺部是人體呼吸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日常生活中會由於各個方面的因素,從而引發肺部病變,甚至後期演變成肺癌。發病的機率很高,早期階段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等到後期病情不斷發展,可能會發生轉移,比如淋巴結轉移、腦轉移等。進入晚期階段治療起來很麻煩,生存機率也不是很高。
  • 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
    ##肺癌病友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這個問題是病友和家屬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幾種錯誤的觀點:1、腫瘤細胞需要營養,什麼都不吃就可以活活地餓死腫瘤細胞了。
  • 科學家獲取抗癌活性植物萃取物
    本報上海7月7日電記者謝軍從中日兩國科學家6日在滬共同舉行的「天然無毒抗癌植物藥研討會」獲悉,科學家已從3種中國常用的中草藥中,獲得了具有廣譜強抗癌活性而無毒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中國傳統醫藥中具有多種有一定抗癌效果的中草藥,如何從中醫藥這座寶庫中開發、發掘出新型的抗癌藥,是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共同探索的課題。日本資深病毒學家根路銘博士,經過7年多的努力,通過大量生物資源篩選與創新研究,從中國常用的中草藥石蒜、苦楝和夾竹桃中,獲得了具有廣譜強抗癌活性而無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
  • 盤點十大世界最好的抗癌藥物
    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而科學家們也期望能研發出可以殺死結腸、肺、肝、腎、乳腺和腦器官中的腫瘤細胞,而對健康的細胞幾乎沒有影響的抗癌藥物製劑。藥物製劑,從狹義上來講,就是具體的按照一定形式製備的藥物成品。
  • 重大發現:治療攜帶 KRAS 基因突變肺癌的新方法—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眾所周知,對於有攜帶KRAS 基因突變肺癌患者來說,醫治是比較困難,而且目前還沒有通過臨床驗證的有效治療手段。以往的觀點認為 KRAS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會對 EGFR TKIs 產生耐藥是因為 KRAS 處於酪氨酸激酶信號通路的下遊,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