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科教片都看過霸王龍或異特龍被甲龍或劍龍一尾巴打廢的情節吧。
這就如同定律一般,幾乎每次的故事都是那樣。不知大家是否懷疑過:他們真的那麼厲害嗎?看完今天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心中就明白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甲龍和劍龍長的八桿子對不著,但按血緣關係來說他們還真就是近親。
按照時間線來說我們應該先說劍龍。
劍龍家族的鼎盛王朝是侏羅紀,而劍龍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最常見的中大型草食恐龍。
而它們也算少有的擁有背帆的草食恐龍。只不過沒太進化好,型號進化錯了。不過這倒也沒啥缺點,看起來倒也還可以,畢竟肉食動物要是跳上它的背那可是慘不忍睹呀。不過作為防禦武器,它的防禦範圍不行,別說身體兩側了,如果遇上個大點的對手,連自己的後背都防不住。而劍龍家族真正的必勝法寶在於尾巴尖那幾個大尖刺。這幾根尾刺便是在科教片中擊敗無數異特龍的法寶。不過吧,你別說,這還真有科學依據的。在美國還真有出土了的一塊被劍龍擊傷的異特龍化石。但是沒有證據證明劍龍能打死異特龍,而異特龍被打傷後無法捕獵被淘汰倒是有可能。其實,劍龍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智商低,最直接的例子:你看看它那小的不能再小的小腦袋就知道了。
可雖然劍龍家族在侏羅紀十分繁盛,但到了白堊紀卻一跌不振,險些退出歷史舞臺。
而這時它的大表弟甲龍類正式上線了。
沒錯,白堊紀便是甲龍的主場。可是雖說是「一個媽生的」,可劍龍和甲龍的演化思路完全不同。劍龍家族吧,主要看顏值,背帆便是最好的證明。而甲龍家族吧,不玩這花裡胡哨的,壓根就不要顏值,選擇了很醜的甲。在這澄清一下,雖然科教片中的甲龍尾巴後面都有一個標誌性大尾錘,可實際上多數甲龍尾後都沒有這個尾錘,相反盔甲上的尖刺其實更加突兀。
甲龍家族雖然在很多的地方演化思路和它的大表哥劍龍完全不一樣,比如身材,一個是「薄餅型」,一個是「橢圓形」,但是看待智商這個技能點上甲龍和劍龍的思路那完全一樣。雖然甲龍腦袋比劍龍要大,可是拋去那層骨板,再減個顱蓋骨的厚度,大家可想而知它的大腦有多小了。
另外,在科教片中甲龍一尾錘打死霸王龍的場面現實中不可能出現。因為甲龍疊甲有個反向buff,那就是體型增大不了。甲龍家族平均體型頂多和一頭犀牛差不多。而和那些七八噸重的哥斯拉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而且我覺得事實上甲龍的尾錘真沒啥用。畢竟,對於靠速度取勝的掠食者基本不可能被尾錘這麼個笨重的東西打中,對於靠體型取勝的狂戰士,尾錘的力量則顯得九牛一毛了。而甲龍真正的防禦措施應該就是蹲在地上裝慫,奈何你怎麼饞我的身子也咬不開我外面那層硬皮。
甲龍如同犀牛般大的體型雖然在當時的恐龍中不算太大,但想躲過6500萬年的大滅絕,它的體型還是太大了,因此甲龍家族毫無疑問也消聲滅跡於這場災難。
最後就請你給我點個讚,收個藏,投個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