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知道了,雞蛋變小雞,這次就讓我們學習從小雞到大雞的整個過程!在雛雞出殼之前,雛雞彼此「討論」相互鼓勵去啄破蛋殼。啄破蛋殼之後,雛雞精疲力盡,當羽毛吹乾時需要休息一會兒。此時,雛雞具有所有的身體反應,當1日齡雛雞在孵化場中由一個傳送帶落到另一個時,她們拍打著翅膀,如果把她們仰面放倒,她們會立即翻過來。在孵化場,雛雞要經歷多種處理:例如,性別鑑定,有時會斷喙,噴霧免疫接種傳染性支氣管炎和/或新城疫疫苗,注射接種馬立克病疫苗,總之會有很多應激。雛雞學習用料槽或料盤採食,開食料轉化為育成料(第一階段)。在5-6周,雛雞生理髮育達到最大化,全部的絨毛被青年雞羽毛(第一次換羽)所取代,骨骼發育完成50%。在7-8周,母雞渴望被餵食:讓母雞一天1-2次吃完料線中的全部飼料,防止挑食。有時,部分換羽的母雞對應激更易感。通過打鬥建立臨時的啄食順序。雞在體型上已經生長完全,但是肌肉發育和脂肪沉積不完全,部分換羽就發生在這一時期。體羽更換但是尾羽保持不變(第二次換羽)。倘若雞群整齊度足夠好,且在正常體重以上(即:不是基於雞的年齡)您要開始減慢飼料的增加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營養攝入,換為營養濃度較低的第二階段育成料。這種方法將導致母雞產蛋期的效率提高。局部換羽的第二部分開始於12-13周,持續換羽直到16周。通過直接觀察翼羽上換羽過程,可以了解在換羽過程的中外界幹擾。各種應激因素和免疫會影響換羽的起始和結束時間。卵巢和輸卵管開始發育,免疫系統繼續完善。16-20周是青年雞最脆弱的時期,骨骼發育完成95%,繁殖器官開始發育,這意味著體重會快速增長:這是由體液瀦留和脂肪沉積而不是較高的飼料攝入量而引起。聲音改變:母雞開始咯咯叫,頭部顏色改變,雞冠變大。最後一次免疫接種疫苗,最後一次檢查血樣以測定抗體的滴度,最後一次檢查雞體重和整齊度。檢查翼羽以確定換羽已經完成,因為這是蛋雞是否飼養良好的一個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