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群居動物如何繼續一起撒歡?

2020-12-04 鳳凰衛視

號外!號外!《巔峰之路》第二季來啦!

如果你想了解風口上的科技產業和行業動向有哪些;

如果你想成為時代浪潮之巔的前排觀眾,

而不想out變「前浪」;

如果你保持童心和好奇,

想了解有趣的科技新玩意兒有哪些;

那來看俺們節目就是前世註定的鳥!

這一季節目我們會涉及

兒童眼科、心臟醫療、虛擬社交、

影視製作及機器人視覺識別等新興科技領域。

還有犀利刁鑽滴、腦洞大開滴主持天團登場

這一季,我們那還增加了「打分」環節,

敲黑板!重點來啦:

「考分」會在本季季終統一公布,

它將作為企業能否進入

鳳凰創新產業聯盟的參考標準之一!!!

疫情之下,窩家照樣可撒歡兒?

高考結束啦,看到考生衝出考場,樂劈叉的樣子,

有網友回覆:

「多年之後你們會發現,今天自己離開的是天堂。」

解放的童鞋們才不會想辣麼多,就想問:

現在哪兒能拉上三五好友,一起撒歡?!

對哦,疫情之下,我們去哪兒能撒歡哦???

2020,不知你是否和小編感覺類似:

一閉眼兒,一睜眼兒,大半年過去了…

你媽知道你在外面聚會,一個奪命連環call打過來:

「不要命了?都啥時候了,還在外面聚聚聚?

朋友重要?命重要?」

勇敢而叛逆的小編放聲道:

「媽,人生得意須盡歡!生命當可拋!」

搞錯了,再來~

又慫又沒出息的小編弱弱道:

「媽,那我這就回家!」

咱們再來掐指算算:

你多久沒和朋友一起聽音樂會、看話劇了?

疫情之下,群居動物如何繼續一起撒歡?

還記得每年烈夏,各種音樂節躁起來...

今年呢… 哇涼哇涼的…

辣麼問題來了:

作為群居動物的你和我,

咋才能跟朋友繼續社交,繼續浪?

來來來,聽聽一枚文藝IT男青年——

紋路科技創始人楊寶成咋說。

順便歪樓一下:

楊寶成說:

「你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看,有這種理念的人,不管幾歲都不會變老噠~

歪樓完畢,回歸正題:

他和團隊開發一款叫「又名」的虛擬社交軟體,

讓你足不出戶滴和朋友愉快玩耍!

楊寶成:

我們想通過產品讓你在虛擬的平行世界裡,有另外一個名字和另外一個身份。人類社交都是抱著一個特定目的去進行的。這跟動物的狩獵其實是一樣的。而狩獵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呢?是偽裝。偽裝這個詞語,用在人類的社交行為裡並不一定是個貶義詞,而是說:在社交過程中,我們願意讓對方看到我們自認為比較優秀的那一面,從而達到社交的目的。第二是領地意識。對於人類來說,他的領地意識其實就是家的概念。

虛擬世界,你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那麼「偽裝」和「領地」意識是咋體現在

「又名」這款產品裡的呢?

「偽裝」屬性——

你可以在app裡給自己打扮打扮,

今天化個彩妝,明天來個微整容也不是不闊以…

「狩獵」屬性——

你可以請熟悉或陌生的朋友來自己家做客,

辦個思想沙龍、弄個雲蹦迪,

或者窩在一起電影,

反正疫情前和朋友玩兒啥,現在線上照樣玩啥~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聚會感染新冠肺炎啦)

現實家裡的房子太小,

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家裡做客?

現實長得不帥,不好意思和陌生女孩搭話?

放心,在這裡不存在的~

這裡的房子不會好幾萬一平...

這裡的包包不會動輒讓你一個月的工資打水漂…

現實世界裡所有障礙我們社交的約束條件,

在這裡都可被打破!

每個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理想國~

記得,虛擬世界裡,

另一個平行的你,請不要遺落他(她)!

人生嘛,一場遊戲,一場夢!

楊寶成:

我們是一個古典網際網路創業團隊,就是:我們不追風口,不迎合潮流,專心把產品做到極致的團隊。人生是生而不完美的,但我們希望你能在「又名」的虛擬世界裡,能夠塑造一個相對完美的自己,擁有一個相對完美的空間和家。

渾身沾滿「銅臭味」的app

阿呀呀!雖說社交狗小編覺得

「又名」這款產品bling bling的

但投資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直接問:

玩得倒是挺熱鬧,人從哪兒來?

人來了,咋留住?咋賺錢?

楊寶成(紋路科技創始人):

這個產品一出廠就是渾身的銅臭味,每一個毛孔都流著商業模式的血。從b端的商家可以在自己空間裡DIY它的場景,裡面有海報廣告位等等,然後也可以跟b端的商家做收入分成。

覃文平(胡桃裡音樂酒館 董事長):

你一上來就各種收費的話,那你的這個流量從哪裡來,你的人從哪裡來?

穆小龍(「國際情報官」):

在這裡面想變帥,就要花錢。

我在玩的時候,我覺得它缺少了一些真實感。

楊璽(盈峰股權投資投資總監):

我們非常在乎這款產品的裂變能力,再有就是這種關係鏈的構建,即便是屬於陌生人社交、遊戲化社交、基於場景化的社交,它依然存在一個關係鏈的羈絆的,你到底能不能把人留住?我們對於很多早期的這種社交產品的判斷,其實在盈利端還是有很多的擔憂的。

戈非(草臺回聲CEO 音樂製作人):

線上音樂會到現在為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品技術太差。幾百萬的錄音棚,多少萬的麥克風,到最後發現是一個山寨機在聽。如何能夠讓觀眾有更好的音樂體驗?

董露茜(中國音樂財經網CEO):

如何用足夠多的內容和運營留住他們,這可以稱之為是階段性目標。

和每個寶寶一樣,每款產品都不會是完美的,

但成長不就是一邊糾錯,一邊迭代的過程咩~

作為「又名」的「爸爸」,楊寶成當然知道

自己家娃兒有啥子優缺點。

面對各方窮追猛問,

但楊寶成咋回應大家的質疑,去看節目哦~

敬請收看:7月12日

鳳凰衛視《巔峰之路》

編輯:蘇珍妮、林梓

相關焦點

  • 群居動物是如何決策的?
    單獨的動物個體在危機四伏的自然界中總顯得勢單力薄,因此,許多動物以群居生活的方式應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大自然。群居生活好處多多,例如:能夠減少個體尋找食物時的能量消耗,提高對天敵來襲的預警能力,降低被捕食的風險等。
  • 經常有貓會聚在一起,它們是群居動物嗎?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隨著養貓的人越來越多,城市裡的流浪貓也隨之增多,我們時常能見到一些流浪貓聚集在一起尋找食物、玩耍、遊走、睡覺,難道貓是一種群居動物嗎?要知道它們是不是群居動物,我們首先要了解群居動物的概念,群居動物是指以群體為生活方式的動物,它們在生活中何時何地都以集體為單位進行活動,比如睡覺、吃飯、遷移,最重要的是群居動物彼此間會相互關照,相互協助。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恢復開園首日,動物撒歡遊客稀少
    「請您正確佩戴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檢測,保持1.5米以上間距排隊,依次進行信息登記……」3月20日上午8時30分,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入口處,工作人員主動服務,遊客們積極配合,入園秩序嚴謹有序。為保障遊客遊園安全及體驗質量,園內隨處可見條幅、圖牌、燈箱等各種類型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工作人員使用手工噴灑、水車噴灑定時對公共區域和動物場館進行消毒,更有身著工裝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員沿途給遊客熱情指引、講解。
  • 為什麼貓不是群居動物?關於貓的秘密
    群居是自然界一種常見的存在形式。從小小的昆蟲,再到鳥類、魚類和野獸,到處都遍布著群居動物。除了食草動物外,食肉動物也常常會一起捕獵,貓的近親獅子也是群居動物。對於食草動物來說,群居可以減少自己被捕殺的機率,也可以提高自己找到食物的機率。因此,大部分食草動物都趨向於群居。
  •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
    就如同狼一樣,人類也是一種群居的生物。因為在還沒有熱武器的時代,人類是很脆弱了,一頭野狗都可以輕鬆殺死我們。只有當人們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漸漸的人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就一直這樣的原續下去,直到現在也是這樣的。雖然現在我們的自保的能力已經多種多樣了,也有了很強大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但還是離不開的身邊人,為什麼呢?除了少數需要保護的原因以外,更多的是需要情感上的關心和溫暖。
  • 家貓並不是社會性群居動物,整個貓科動物中社會程度最高的是獅子
    現在大家住在城市裡也經常能看到小區裡的流浪貓扎堆在一起呆著,有陌生人靠近就一鬨而散,危險過去就又聚集起來。還有些鏟屎官在家裡就養了不止一隻貓咪,雖然貓主子們有時會小打小鬧,但總體也算相處融洽。這就引申出一個很多人都想到過的問題:貓咪到底是不是群居動物?
  • 每個人都是群居動物
    之前我談過「孤獨」都是得而不惜和求而不得,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群居動物。所有的孤獨都是自找的。有很多「正能量」自媒體給你說忍受孤獨,才能「變強」。可我認為,強者也是群居的。你要忍受孤獨變強,不是因為強者「孤獨」而是你要去和強者「群居」。就如同專科的同學在大專期間不和室友一起談戀愛、打遊戲,選擇在「亂」中求靜,爭取升本。因為他是為了和本科生一起交流,為什麼學歷很重要,我高中英語老師曾說過,你考上本科和專科最起碼的區別是,你以後有需要,找同學幫忙。也是找的本科學歷的同學!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前幾天在視頻裡搞了一個有獎問答,問題是貓咪屬不屬於群居動物,正確答案是貓咪不屬於群居動物,貓科動物中目前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這個答案出來後有些朋友表示不理解,明明經常看到流浪貓們聚集在一起曬太陽、吃飯,還互相舔毛;家裡養了很多隻貓的也都挺和諧,感覺貓咪就是群居動物啊,為什麼說它不是?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叫群居動物。
  • 到這些地方 一起去撒歡
    於是,宅了一冬的人,開始規划起自己的旅行來,大家趁著春光好,去戶外撒歡。而且,他們中的有些人似乎開始變身「探險家」,尋到的都是周邊一些又酷又美的小眾地,到那裡迎著大大的太陽,聞一聞春天的花香,生活開始變得明媚起來。虎克公園虎克公園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所?
  • 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之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遠未消停。如今,全球累計確診與死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疫情影響。而未來危機的徹底解除,也有賴於全球科學界、醫療界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 群居動物之金絲猴
    金絲猴又叫仰鼻猴,是一種群居動物,身長53-77釐米,它們有著翹翹的大鼻孔和厚嘴唇,藍色的臉,身上的毛很長很柔軟呈金黃色,但也偏點灰,能抵擋風寒,頭頂的毛是深灰褐色,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密林中,動作敏捷,既吃野果、竹筍、苔蘚等食物,也吃鳥蛋等肉類,好奇心強,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顧,一起覓食,一起玩耍
  • 斑馬為什麼是群居動物?
    我們時常在許多動物世界專欄裡看到斑馬總是成群結隊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很少能看見獨來獨往的斑馬呢?有時候我們大自然中免不了的就是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斑馬一起行動是不是就能更好的避免被其他肉食類動物傷害呢?一同覓食的斑馬其實並不這樣,斑馬有很強的社會性,屬於群居動物,它們一同覓食(主要是草),甚至彼此梳理皮毛。斑馬組成群體棲息,即使年老的個體也不會被驅逐出群體而過獨居生活。但群體通常不大,最多也就是10隻左右,多由雌獸和未達到性成熟的雄雌幼仔所組成,群體十分緊湊而不鬆散,幼仔們喜歡在一起玩耍、撕鬧,或與雌獸在一起嬉戲。
  • 誰說群居要比獨居弱,群居動物更懂得分則弱合則利的道理
    群居動物相比於獨居動物更聰明,它們更加懂得抱團取暖。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喜歡群居,強大的獅子,配合默契的狼群,勤勞的蜜蜂,放飛自我的犀牛群,力不能敵的象群,總之在生物種群中有大量的生物無論強大與否它們似乎更喜歡群居。
  • 貓奴晉升手冊-貓咪是群居動物?貓咪是領地性動物?
    貓咪是群居動物?母貓比公貓更多的群居。在自然環境中,貓往往是獨來獨往的狩獵者,但家貓已成為適應性很強的物種,它們彼此之間以及與人類之間會形成不同的關係。某些因素決定了貓與貓、貓與人類之間的生活方式,比如是否有足夠豐富的食物資源和住所,領地的大小等等。
  • 疫情之下,數據的 100 種表達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88例境外輸入病例中,來自伊朗、義大利佔比超85%航旅圈:大數據丨境外疫情主要從哪些城市飛入國內Alfred數據室:各城市一日內入境究竟有多少人?4 復學復工一延再延的假期過後,生活總要繼續,復學復工迫在眉睫。面對依然嚴峻的疫情,大城市做好應對了嗎?返程復工進度如何?
  • 打破固有觀念:獨居動物沒那麼孤獨,群居動物也沒那麼團結
    人們常說的鬣狗:斑鬣狗在固有觀念裡面,我們認為群居的動物就是過著集體生活的,而獨居的動物則非常孤獨,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獨居動物根本就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孤獨,群居動物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團結,就拿最具典型的代表物種狼來說,在固有觀念裡面,狼群非常團結,幾乎所有的狼都過著群居生活,但實際上它們的生活模式多變,既能獨居,也能成對活動,更能群居。
  • 【活動預告】「疫情之下,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生態科普雲...
    ,我們對野生動物有了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討論。從新冠疫情伊始人們對野生動物宿主的恐慌,到反思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我們已經意識到並在重新審視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相互關係。為了探討疫情下的我們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科普雲沙龍——「疫情之下,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將於2020年7月2日舉辦。
  • 人終究還是群居動物
    喜歡的話,把我分享給你的friends吧2020/02/02| 理想主義青年的第328篇文章人終究還是群居動物。我原以為我會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即使十天半個月不出門,我也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可是當真的不能出門的時候,又突然對外面的一切事物重新燃起了強烈的渴望。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而老虎是獨居的?
    獅子因為群居的習性,一直為人詬病,有的人甚至說獅子應該劃到喜歡群居的犬科動物之中。其實。這些都是對獅子的誤解,實際上,獅子作為頂級的貓科動物,它的群居不過只是環境所致,而老虎的獨居,同樣也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有的習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群居動物都有「首領」?麻雀群有沒有「首領」?
    麻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鳥,尤其是在農村,成群的麻雀總喜歡在電線上排成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也就是說麻雀屬於我們常說的群居動物。在自然界中,群居動物不論體型大小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在族群中都有「首領」,比如螞蟻群中的「蟻后」、蜂蜜群中的「蜂王」、獅群中的「獅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