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特殊時鐘上,人們距離「末日」可能只剩100秒。
信息戰和日益迫近的太空軍備競賽等新出現的威脅,導致一組科學家近日重設了他們標誌性的末日時鐘,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更進一步。這是《原子科學家公報》開始設置該時鐘以來距離午夜最近的一次。
該組織成員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核緊張局勢和氣候變化也影響了他們將時鐘從去年的位置提前20秒的決定。而網絡信息戰增加了新的風險。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關於末日時鐘調整的一份聲明中說,無法通過多邊體系解決一些問題的情況令人擔憂,比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等破壞了合作機制。
「醒醒,美國!醒來,世界!」加州前州長Jerry Brown告誡道,「我們必須做得更多。目前還沒有到午夜,我們仍然可以從懸崖邊緣回來。」他於2018年成為《原子科學家公報》的執行主席。
喬治華盛頓大學核武器專家Sharon Squassoni說,美國和伊朗擴大了軍事衝突的風險,朝鮮放棄了與美國的核談判,美國總統川普放棄了與俄羅斯的中程核力量條約。「我們正在核武器領域迅速迷失方向。」她說。
美國空軍前將軍、現聖母大學高級研究所教授Robert Latiff指出,太空正在成為武器發展的新領域。他說,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發展反衛星武器的行動可能加劇太空軍備競賽。
《原子科學家公報》由研製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於1945年創辦。這家雜誌於1947年設立末日時鐘,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負責調整,指針越靠近午夜,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威脅人類文明的諸多重大問題。
專家呼籲美俄重回談判桌,就核武器、網絡戰、飛彈防禦、太空軍事化等問題展開討論,並鼓勵世界各國致力實現《巴黎協定》中關於控制氣候變化的目標。Brown補充說:「我們有機會扭轉核軍備競賽、碳排放以及對更危險技術的盲目追求。我們每個人都能做點什麼。」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