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時鐘設立以來最接近午夜的一次,2020年時鐘再次調整

2020-09-07 白叄藏

末日時鐘是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在1947年設立的,它是一個虛構的鐘面,只有時針和分針,其中時針永遠指向午夜零點的位置,而分針的位置則是不固定的,末日時鐘會在每一年的一月份重新進行一次評估,調整分針的位置,標記我們的世界距離毀滅的距離,當分針恰好和時針一樣都指向午夜零點的時候,也就是午夜零時和象徵著世界末日的來臨,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會根據世界的局勢來判斷,將分針撥近或者撥離子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警示人們,而在當今世界決定末日時鐘撥動的主要因素是核戰爭和全球的氣候變化,在1947年末日時鐘剛剛誕生的時候,對人類最大的危險就來自核武器,而在2007年則把全球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災難性破壞,首次考慮在內,值得一提的是,末日時鐘的最近一次調整是在2020年的1月23日,這一次,末日時鐘的分針撥近子夜二十秒,分針整體距離子夜只有一百秒的時間,這是末日時鐘,自誕生以來,距離午夜零時最近的一次,不過這只是一個比喻,不是真的意味著世界只剩下一百秒的時間了,設計末日時鐘的主旨主要是提醒人們,我們自己製造的危險技術距離摧毀世界有多近,同樣也在提醒我們,如果要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須要解決這些潛在的危險。



在1943年核物理學家亞歷山大·蘭斯多夫被邀請到了芝加哥,與數百名科學家一起參加一個秘密的項目,參加一個秘密的項目,也就是曼哈頓計劃,專門負責研製原子彈,其實早在1939年,曼哈頓計劃已經秘密的展開了,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後改名為曼哈頓工程區,曼哈頓計劃於1942年正式命名,僱傭超過13萬人員,花費將近二十億美金,超過90%的費用都用來建造工廠和製造核裂變的原材料,因為在1945年的7月16日,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爆成功,代號三位一體核試驗,爆炸當量大約相當於兩萬一千噸TNT炸彈,他們在曼哈頓計劃中的工作也使得結束二戰成為了可能,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1945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彈,隨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


但是在這次事件之後,蘭斯多夫和他的許多同事一樣,開始對未來的和平表示極大的不安,他們開始意識到人類發明了足以滅絕自己的手段,為了將他們意識到的這個嚴重的問題,讓更多的人知道,蘭斯多夫和他的同事們開始散發新聞快訊,當時稱為原子科學家簡訊,在1947年的6月份,這個簡訊成為了一本雜誌,蘭斯多夫的妻子是一位畫家,她的風景畫曾經在芝加哥美術館展出,她毛遂自薦想要製作雜誌的第一張封面,但是實際情況是留給插圖的空間並不大,而且預算只允許使用兩種顏色,不過最終她還是找到了解決的方案,就這樣,世界末日時鐘誕生了,可以這樣說,這個由蘭斯多夫妻子設計的末日時鐘,將核物理學家的擔憂和焦慮轉成了簡單而殘酷的視覺圖像,不斷調整的時鐘似乎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迫在眉睫,而且對於一個由科學家組成和主導的雜誌,他們巧妙的避開了使用蘑菇雲這種令人不安的圖像,轉而使用了一種測量儀器,從這點來講也是很科學的,每次時鐘調整並不是由一個人主觀上來決定,而是會徵求各個領域專家的意見,其中就包括13位諾貝爾獎得主,而時鐘從創造至今已經先後移動過了二十次,末日時鐘的首次調整就是在它誕生的時候,在1947年末日時鐘誕生,不過時鐘設立的時候恰好是在冷戰時期,為了告知人們存在核戰的危險,當時將分針調整到了距離午夜僅有七分鐘的時間,溫室行動是美國的第五次核試驗,也是1951年內的第二次核試驗,也為氫彈的研製奠定了基礎,實驗場所設置在太平洋試驗場,所有的原子彈爆炸測試都在高大的鐵塔上進行,以模仿在空中引爆原子彈的情況,而隨後,在1953年,在美國測試了第一枚氫彈後的幾個月,蘇聯也做了同樣的事情,這一次末日時鐘的分針做出調整,設置在了距離午夜兩分鐘的位置,不過,在此之後,隨著核軍備控制協議的籤署,全球性的災難威脅逐漸減少,分針距離午夜的時間逐漸被移遠,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美國和俄羅斯籤署條約開始大幅度的削減核武器庫,而且隨著核武器庫的削減,兩國的大多數洲際飛彈和轟炸機都從警戒狀態當中脫離了出來,他們根據當時世界局勢的判斷,這次分針調整到了距離午夜17分鐘的位置,而這也是末日時鐘,設置以來,距離午夜最遠的一次,2007年,美國和俄羅斯仍然在核武器方面進行著對抗,同時朝鮮也在進行核試驗,在國際社會,許多人都擔心伊朗會計劃收購炸彈,此外,全球氣候變化也給人類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已經在發生,洪水,乾旱加劇和極地冰川融化,正在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宣布,再次撥動時鐘用來反映全球核威脅增加的情況,不過,這一次委員會首次將全球性的氣候轉變這一因素一起考慮在內,因為他們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會助長核能應用,也就是全球氣候轉變會導致飲用水短缺,從而有可能引發戰爭,由此會間接增加使用核武的機會,這次分針距離午夜的時間是五分鐘,2018年,雖然核威脅和氣候變化仍然是主要因素,由科學家和其他專家組成的公告小組已經開始研究其他的破壞性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基因編輯和網絡威脅,他們認為,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環境已經開始變得複雜而多變,對於全球而言舊的威脅仍然存在,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威脅開始湧現,所以時鐘再次調整,這次的分針距離午夜的時間是兩分鐘,2019年分針距離午夜仍然是兩分鐘,沒有變化。



但是到了2020年,時鐘又再一次進行了調整,2020年1月23日,原子科學家公報一致決定發布公告,他們認為人類繼續面臨兩個同時存在的危險,也就是核戰爭和氣候變化,再加上技術的革新又加劇了這種風險,在核領域,伊朗和朝鮮核計劃有關的衝突仍未解決,在2019年,公眾對氣候危機的認識有所提高,但是人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仍遠遠不足以應對眼前的挑戰,在去年的聯合國會議上,各國代表都做了精彩的演講,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計劃,以進一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過大範圍的野火以及比預期快的冰川融化都證明了人為氣候變化的影響,除了這些,人工智慧正在瘋狂的發展,並且如果人類逐漸失去對AI的掌控權的話,AI就會成為新的威脅,此外,對於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以及太空軍隊的成立,都意味著全球總體趨勢是朝著複雜,高科技,高度自動化、高速作戰的方向發展,但是這些不穩定的新科技,對於人類來說,如果控制的不好都是潛在的危險,所以,根據以上的數據,他們再次調整了末日時鐘,而在這一次,分針距離午夜僅僅有100秒的時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末日時鐘,自1947年誕生以來,距離午夜最近的一次。


視頻連結:https://www.ixigua.com/6867496744314372612/

相關焦點

  • 末日時鐘-2020年人類最接近毀滅的時刻
    末日時鐘又向前撥動了,現在距離午夜24點只差100秒那麼如果到了24點會怎麼樣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的消亡我們先來看看末日時鐘的來歷吧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鐘面由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
  • 末日時鐘再次調整: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
    【ALENG 自媒體】1月24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一個由科學家和相關人士組成的科學團體對於人類文明即將毀滅的一個判斷。這個被稱為末日時鐘的組織剛剛更新了時鐘的指針,數據顯示,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100秒時間,這是自1947年該時鐘設置以來,其顯示值最小的一次。
  • 什麼是末日時鐘?為什麼這個時鐘正在接近午夜?
    或許這其中有一些讓人擔憂的因素,畢竟這個事件讓世界上一些最聰明的人感到不安。科學家認為,世界末日鍾可能會達到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末日時鐘什麼時候會被撥動?今年有關末日時鐘的最新聲明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25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晚上11點)發表,屆時將會在世界末日鐘的網站上直播。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
  • 「末日時鐘」距午夜僅剩2分鐘,核戰恐懼更甚冷戰
    而2019年,這個末日時鐘並沒有被放慢,而是保持在2分鐘的位置上不動,證明了此時的國際局勢與2018年初的一樣緊張。圖片:2019年,我們距離末日還剩下2分鐘,這個時間點已經與1953年末日時鐘最接近午夜12點的時刻一模一樣了!
  • 末日時鐘逼近午夜—新聞—科學網
    信息戰和日益迫近的太空軍備競賽等新出現的威脅,導致一組科學家近日重設了他們標誌性的末日時鐘,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更進一步。這是《原子科學家公報》開始設置該時鐘以來距離午夜最近的一次。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關於末日時鐘調整的一份聲明中說,無法通過多邊體系解決一些問題的情況令人擔憂,比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等破壞了合作機制。 「醒醒,美國!醒來,世界!」
  • 19年「末日時鐘」僅剩2分鐘,離核大戰最近的一次!
    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鐘面,由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脅的程度。如果是12時正,就象徵核戰爆發了!這是在冷戰的核恐怖下科學家們每年一次的預測。《原子科學家公報》應世界局勢,每年的1月25日會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 末日時鐘指向午夜前兩分鐘—新聞—科學網
    核大國關係緊張及氣候變化問題不作為令人擔憂
  • 美國有一個「末日時鐘」,午夜24時象徵核戰爆發,近年來不斷逼近
    「末日時鐘」是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的,時間被設定在23時53分,指針越靠近午夜表明人類文明面臨的威脅越大。24時整象徵核戰爆發,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根據世界安全局勢,將分針撥快或撥慢以此提醒世界警惕核危機和戰爭風險。
  • 末日時鐘最新報時 人類距「毀滅」只剩2分鐘!
    美國中文網據CNN報導 如果你還有未完成的夢想,抓緊時間去做吧,因為根據末日時鐘,這個世界已經接近毀滅了。末日時鐘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著世界受核武及各種災害威脅的程度:12點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因應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 今年「末日鍾」再被調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在美國,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時鐘,他不是一個有實際作用的時鐘,而是一個虛構鐘面。「末日鍾」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其作用就是顯示世界受到核威脅的程度。即:指針越是靠近午夜零時,人類距離核戰爭越近,等午夜零時的時候核戰爭便會爆發。
  • 末日時鐘:人類距「毀滅」剩2分鐘 與川普有關?
    本月24日,《原子科學家公報》進行了一年一度的「末日時鐘」報時,今年「末日時鐘」上的時間顯示為11點58分,距離「世界末日」降臨僅差2分鐘。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月25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表示將象徵核戰威脅的「末日時鐘」撥快30秒,距離午夜只剩2分鐘。
  • 「末日時鐘」被撥快30秒 距離末日僅剩2分鐘
    2018年1月25上午,原子科學家公報將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調到了接近午夜的時間,警告世界說,2018年將會是一場災難。科學家們指出,日益增長的核威脅、氣候變化以及對政治機構缺乏信任,導致末日時鐘再度撥快30秒,距世界末日僅剩2分鐘。
  • 「末日之鐘」接近午夜 距離世界末日僅2.5分鐘
    標誌人類危機的"末日鍾"撥快半分鐘,距離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12時,只有兩分半鐘,是1953年以來最接近"人類終結"。設立"末日鍾"的芝加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簡稱BAS)周四(26日)發出警告,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言論,加上"全球安全面貌日益黑暗",使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全,因此將象徵性的"末日鍾"(Doomsday Clock)調快30秒,距離世界毀滅來臨的午夜更近了,只剩下2.5分鐘。
  • 美國末日時鐘最新報時 人類距「毀滅」只剩2分鐘!
    如果你還有未完成的夢想,抓緊時間去做吧,因為根據末日時鐘,這個世界已經接近毀滅了。
  • 末日時鐘的指針又向前撥動了20秒,距離世界核大戰不到兩分鐘?
    據衛星網近日消息稱,指示核災難威脅的末日時鐘時針又向前撥動了20秒,現在的時間定為了23:58:20。這意味著距離核災難的午夜前只剩下整整100秒。按照專家的說法:"末日時鐘現在比自己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午夜。"末日之鐘,又被稱之為世界末日鍾。
  • 「距離末日只差100秒」?世界末日鍾設立70年來調整了26次
    最近一次調整在2020年1月23日,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100秒,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 也是自時鐘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幾十年來,風雲激蕩,局勢變換,設立以來,世界末日鍾已經歷了26次調整,
  • 「距離末日只差100秒」?世界末日鍾設立70年來調整了26次
    最近一次調整在2020年1月23日,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100秒,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 也是自時鐘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幾十年來,風雲激蕩,局勢變換,設立以來,世界末日鍾已經歷了26次調整,人們有數次和午夜擦肩而過,只差一步就墜入深淵。
  • 最新「世界末日」預測:「末日時鐘」被調至11時58分,全怪川普
    【文/觀察者網 李天宇】 1月24日,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當天公布了最新的年度「世界末日預測」,宣布將著名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定在晚上11時58分,距離午夜的「世界末日」僅2分鐘的位置,與去年相同。該組織將當今人類正面臨的威脅統稱為一種「新的異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