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掙錢】
卸任9個月賺6000多萬美元 歐巴馬如何「撈金」的?
華商報消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卸任已9個月了,這段時間,現任總統川普似乎在不遺餘力試圖毀掉歐巴馬的政治遺產,比如已經實現的退出TPP、退出《巴黎協定》,正在努力的廢除醫改法案和剛剛表態要廢除的《清潔電力計劃》。與此同時,歐巴馬本人則一改8年任期內的嚴謹勤奮,開啟了撈金生涯。
資料圖:歐巴馬。
回憶錄及演講競價均創新高
在卸任總統的頭一百天裡,歐巴馬立即開啟「度假模式」: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度假勝地打高爾夫球,與英國維珍集團創始人理察·布蘭森在加勒比海的私人小島玩衝浪,還到紐約百老匯劇院看演出。
其實,這時候,他已開始撈金了。剛一退休,歐巴馬就拉著老婆米歇爾跟全球知名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籤訂了一份超過6000萬美元(約4億人民幣)預付款的圖書出版合同,創造了美國總統回憶錄的最高競價記錄。此前柯林頓退休後寫的回憶錄《我的生活》已經創下了最賺錢回憶錄的紀錄,也不過才1500萬美元,
歐巴馬的「錢途」真正引發外界關注,是在今年9月以後。當時有媒體披露,歐巴馬接受華爾街邀約發表有償演講,一次的報酬就是40萬美元,且不到兩個月時間做了三次!
8月,歐巴馬給財富管理公司紐約北方信託公司(Northern TrustCorp)的客戶做演講,收取了40萬美元的費用。不久後,他又在全球最大私募基金之一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的會議上演講,應該也是40萬美元。10月初,他又在投行Cantor Fitzgerald舉行的醫療健康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知情人士稱此次演講費用同樣為40萬美元。這三場演講總共將給歐巴馬帶來高達120萬美元的收入。
這可是不小的一筆錢。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時的年薪也不過40萬美元左右。三場演講就抵得上幹了三年總統的收入了。
此外,從5月份開始,歐巴馬先後受邀前往義大利、德國、蘇格蘭、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等地出席活動,這些活動都是有償的。歐巴馬的超高「出場費」似乎令外界有些眼紅。美國會共和黨議員批歐巴馬「虛偽」,並準備推動國會立法削減歐巴馬的退休金。
延續政治影響力全靠燒錢
歐巴馬如此大手筆「撈金」,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美國總統退休後還有退休金拿,生活完全不成問題。根據1958年國會通過的法案,美國卸任總統能拿到與現任內閣成員年薪相同的退休金。歐巴馬的退休金在5位在世前總統中也是最高的,達到23.6萬美元。
但掙得多花得更多。風光卸任後,如何維持排場,延續政治影響力是個大問題。為延續政治影響力,前總統們一般都要創立自己的基金會。而基金會的一大任務,就是為總統圖書館提供資金。
歐巴馬正式卸任以後,他的辦公地點將從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搬到歐巴馬基金會最新租賃的、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大樓內。除了這間辦公室外,歐巴馬基金會的總部將會設在芝加哥南部,在當地一起成立的還包括歐巴馬中心、歐巴馬博物館和圖書館。
從1941年建立了羅斯福圖書館以來,美國總統在卸任後都會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
5月3日,歐巴馬在芝加哥公布了包括總統圖書館在內的總統中心設計方案,按照計劃,這一工程將在2021年完工並對外開放。根據設計圖,歐巴馬總統中心主要由總統圖書館、博物館和會議中心三個主要建築和一個公共廣場組成,佔地約2萬平方米。負責設計歐巴馬總統中心的建築師透露,預計該中心的建設和運營將耗資15億美元。
既做「房奴」又做「孩奴」
另外一件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是,歐巴馬夫婦也是房奴。美國白宮公布財務報告,歐巴馬夫婦在2005年申請了30年住房抵押貸款,貸款在「50萬到100萬美元之間」,如果不提前還清貸款,歐巴馬要還貸到2035年,那時他已經是74歲高齡。
此外,歐巴馬夫婦都是平民階層中湧現的精英,特別重視教育的作用。這一點從對兩個女兒就讀學校的選擇上就能看得出來。歐巴馬的小女兒薩沙目前就讀的是華盛頓特區著名私立學校——西德維爾之友高中,大女兒瑪利亞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這所學校曾培養了眾多華盛頓精英,每年的學費在2.5萬美元以上。
歐巴馬一家目前住在華盛頓,租了一棟三層樓別墅,每月房租2.2萬美元。其實,歐巴馬一家在芝加哥等地有住房,但華盛頓特區是美國政治中心,便於歐巴馬夫婦積累人脈,維持政治影響力。
另外,歐巴馬的大女兒瑪利亞今年8月已經正式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哈佛大學的學費約為5.6萬美元。
妻子米歇爾也被寄予眾望
至於歐巴馬的妻子米歇爾,也沒有淡出美國人的視線。10月3日,米歇爾在圖片分享網站上貼出1992年夫婦倆在婚禮上拍攝的照片。她還在推特上寫道:「結婚25周年快樂,@歐巴馬。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我認識的最卓越的人。我愛你。」這條推文在數小時內收穫了超過19萬個贊和4萬多次轉發。
據美國《新聞周刊》9月份報導,民意測驗專家肖恩對媒體表示:「如果民主黨想要在2018年中期贏回在國會的席位,他們就需要想出一個替代方案,來重建並團結黨派。這一替代方案需要一個頗受歡迎的政治人物來領導一個全新的反對黨,我認為能夠完成這一工作的政治人物就是米歇爾·歐巴馬。」
不過,這位前美國第一夫人在2016年12月接受採訪時卻似乎對從政意願不大。「如果我(對從政)有興趣的話,我就會說出來。」米歇爾說。
但米歇爾也說,雖然不再是美國第一夫人,她會繼續從事公共事業,比如致力於減少兒童肥胖、改善女童教育問題等。
【最有愛】
男子兩次挽救同一陌生人 家屬寫感謝信:幸運遇到了您
曹彥平先捐造血幹細胞再捐淋巴細胞挽救同一陌生人。
中新網消息,6個多月前,來自山西臨汾市的曹彥平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10月13日,記者從山西省紅十字會獲悉,由於患者病情復發,急需淋巴細胞救命,曹彥平再伸援手,受助者家屬一份書信向其表達謝意。
「生命在病魔面前如此蒼白無力,幸運的是我們遇到了您。」曹彥平看著受助者家屬寫來的感謝信,感觸頗深。
圖為患者家屬寫給曹彥平的感謝信。
曹彥平是臨汾市鄉寧縣的植樹帶頭人,2016年成立了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造林致富。2017年3月28日,49歲的曹彥平在山醫大二院第一次伸出援手,為正在河北治療的男性血液病患者捐獻了200毫升造血幹細胞,為其帶去生的希望。
9月18日,參加完山西省紅十字會舉辦的「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座談會暨志願服務培訓」活動後,特意從臨汾趕來的曹彥平順便完成了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的例行體檢。就在檢查後第三天,山西省紅十字會便接到中華骨髓庫的通知,由於受助患者病情反覆,需要曹彥平捐獻淋巴細胞。
得知患者的情況後,儘管手頭的植樹綠化施工項目正處於緊張趕工階段,曹彥平還是決定再幫這位患者一把,「救人救到底。」這次淋巴細胞採集,因為不需要打動員劑(一種藥劑),再加上妻子許月女的陪伴,曹彥平顯得輕鬆很多。
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疾病有效方法之一。由於現在大多數青少年是獨生子女,在親緣關係中很難找到提供者,許多患者只能依靠非血緣關係的社會捐獻者無償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幹細胞。
當原受助患者病情復發時,可通過輸入捐獻者的淋巴細胞幫助患者控制感染,增強免疫力。曹彥平是山西省第8位既捐獻造血幹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願者。
【熬雞湯】
把最強的對手,變成最好的隊友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消息
1
表弟今年大學畢業。大四上學期,周圍的同學還在為考研或者找工作奮戰時,他已經早早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在一家國企開始了帶薪實習。按說在忙碌的畢業季,他應該是最輕鬆的一個。
可是,當時他來我家,我卻看出他有些不快樂。問及原因,他說是因為同學們找工作的事。
原來,由於能力較強,他是最早確定工作的一個。他進入的是一家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國企,同學們的羨慕讓他有著很強的優越感。但隨著畢業臨近,很多同學也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有的考上了選調生,有的進入了福利不錯的外企。於是,表弟覺得,自己好像被超越了,那種讓他驕傲的心理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
他有些失落地說:「我也知道這樣的想法不好。可是,我真心覺得,這樣一來,我在同學中就不是最強的了啊。」
聽了他的話,我不禁笑了。我幫他分析:你的同學,與你都是同一專業。走向社會後,雖然單位不同,但大部分還是會在同一領域、同一行業。你的同學考上選調生,進入了政府部門,如果有政策上的不懂之處,不是恰好可以問一問嗎?有同學進入了外企,你不是正好可以通過他們,了解到這個行業的國際新動向嗎?
表弟的問題在於,把本來可以變成朋友的人,全都看作了潛在的假想敵。
2
前段時間,收到一位女性讀者的留言。這位姑娘是高中生,學習很用功,成績也不錯。可她卻說,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疲憊之中。
文理分班以後,她在新的班級裡交到了一位好朋友。她們都很努力,甚至朋友還要比她更加勤奮一些。但不知為什麼,她在心裡總是對朋友有一種排斥,害怕對方的成績會超過自己。每當朋友得到別人的稱讚和誇獎時,她的心裡就會產生一些妒忌。
其實,這樣的心理,並沒有什麼錯。我們希望自己是優秀的,於是總會不由自主地去和周圍的人比較,尤其會格外關注在某方面和我們有相似之處的人。
可是,嫉妒會讓你的關注點始終在對方身上。別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掀翻你心中早已搖搖晃晃的小船。對方的成績和喜悅,變成了你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拳腳。別人踩下腳印不斷向前,你卻在自己的心裡留下了一道道傷痕。
事實上,每天和你一起奮鬥的同學,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但更應該是和你一起並肩作戰的隊友啊!在一所學校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績,並不代表從此天下無敵。看到別人超越自己就嫉妒,見到別人不如自己就滿足,這樣的想法,只能是坐井觀天。
我們的眼界,應該看得到更廣闊的天地。看到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優點,你才能成為真正的駿馬,馳騁在更廣袤的草原。
3
高中有篇課文叫做《項羽之死》,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文章講的是項羽遭遇垓下之圍,走投無路,最後只能烏江自刎。
課上,有人說項羽義氣幹雲,自刎實屬英雄之舉;也有人替項羽惋惜,覺得他應該臥薪嘗膽,假以時日,定能捲土重來。最後,還是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有了新的看法。
劉邦無論是家世還是武藝,都不如項羽。不僅如此,論機智謀劃、決勝千裡,不如張良;論守衛國家、安撫百姓,不如蕭何;論統帥軍隊、領兵打仗,不如韓信。總之,在才能上超過劉邦的人,實在太多太多。
可是,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夠讓這三個頂級的人才,心甘情願地為他所用,鞍前馬後地打下了江山。而項羽,只有一位範增,最後卻還是因為害怕範增的地位超過自己,和他決裂了。項羽的失敗,歸根結底,是性格的悲劇。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比我們優秀。如果把每個人都看成對手,妄圖憑藉一己之力單打獨鬥,最終只能讓自己疲於應對,身心交瘁。
4
很多人交朋友,總喜歡結交某個領域內極端優秀的人。一方面,他們認為,認識了很牛的人物,便可以得到一路提攜,從此打開一條坦途。另一方面,由於自己和對方的差距遙遠,反而更願意彎下腰來虛心學習,沒有了競爭感。
一個乞丐不會嫉妒李嘉誠、馬雲之類的人,可是卻會對另一個比他多討了十塊錢的乞丐耿耿於懷。
我們總是苦於結交不到好的人脈,可是卻不知道,真正有效的人脈或許就在你的身邊。聰明的人,會把身邊最強的對手,變成自己最好的隊友。你在進步,他們也在成長。
所以,與其有時間嫉妒別人,不如花時間去提升自己。要記住,心有多包容,你的舞臺才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