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2021-01-09 澎湃新聞
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2021-01-0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06年

他第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

成為九江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20年

他再次慷慨「出手」

捐獻自己的淋巴細胞

挽救同一名患者

只為兌現14年前的那句承諾

▲九江市紅十字志願者迎接汪堃歸來(九江市紅十字會供圖)

「人間有大愛,九橋有真情!歡迎回來!」2020年12月26日,中國中鐵工業旗下中鐵九橋員工在九江火車站拉起橫幅,歡迎前往長沙成功捐獻淋巴細胞的同事汪堃歸來。

今年52歲的汪堃是中鐵九橋的一線安全員,先後參加過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香港后海灣大橋、九江長江大橋、渝懷線重慶長江大橋等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總是任勞任怨、樂於助人,是同事眼中公認的「好大哥」。

首次捐獻

2006年11月15日,38歲的汪堃在一次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他當即趕赴北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了一位湖南籍白血病患者,成為九江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06年首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11月,正在撫州工作的汪堃接到了九江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當得知14年前救助的湖南籍白血病患者病情加重,並且需要他再次救助時,汪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一份承諾

12月23日下午,汪堃踏上了去湖南長沙捐獻淋巴細胞的愛心徵程。第二日,他便在湖南長沙湘雅二醫院順利捐獻100毫升淋巴細胞。望著窗外,汪堃默默為那位素未謀面的被捐獻者祈禱,「小夥子,一定要堅強,好好活著就是希望!」

「自己當初做了承諾,不管任何時候,需要我的時候,無論如何我都會去。」汪堃告訴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這次去長沙捐獻過程十分順利,通過自己的捐獻能為他人帶來希望,感到非常高興,希望對方能早日康復,恢復健康。

熱心公益

據了解,汪堃一直熱心參與公益活動。年輕時身體好,每年他都堅持獻血1次以上,後因自身血壓高不符合獻血要求而作罷,至今累計獻血5000毫升。當得知此次需要捐獻的是淋巴細胞後,他提前一個月戒菸戒酒,鍛鍊身體,只為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從而讓被捐獻者達到最好的救治效果。

汪堃覺得,能繼續救助一條年輕的生命,對他來說就如一種使命。

▲工作中的汪堃

中鐵九橋宣傳部部長熊紅梅向媒體記者表示,汪堃這種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公司所有員工學習。他的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中鐵人的風採,激勵著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

信息來源丨中鐵工業

本期編輯丨邵軍體

原標題:《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90後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兩次"出手"挽救同一名患者
    2015年12月3日下午4時,李溢新從廈門北站走出來。此時的他看起來有點疲憊,嘴唇發白,輕微地弓著身子,步子邁得不大,蹣跚著走向來迎接他的人群。  就是這個略顯瘦弱的身體,剛剛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在7個月內,21歲的他為同一名患者先後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淮南小夥楊帆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廣州患者生命
    淮南網訊 「這是我對別人生命的承諾,答應了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歷經4年的等待,11月23日,淮南小夥楊帆成功捐獻了378ML造血幹細胞(這也是目前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量最多的一次),從而挽救了廣州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楊帆也成為淮南市第35例、淮北師範大學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醫療糾紛:延誤診斷和治療過錯,使動脈夾層患者喪失挽救生命機會
    朱某某因劍突下疼痛、頭暈到x縣人民醫院就診,後患者死亡,死亡診斷主動脈夾層。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一日法院經審理認為,雖然即便是及時將患者轉診至上級醫院,也未必一定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醫方延誤診斷和治療的過錯,未能有效控制收縮壓等過錯,沒有儘早建議轉院的過錯,使患者喪失通過恰當治療可能挽救生命的機會。判決被告承擔30%的賠償責任,賠償236043.65元。
  • 突破性的幹細胞療法可能會挽救更多新冠患者的生命
    對於出現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重症患者,幹細胞療法可以挽救生命,加速COVID-19的康復。    研究人員表示,幹細胞遷移到肺部,可以糾正免疫和炎症反應,減少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這就像肺部的智能炸彈技術,可以恢復正常的免疫反應,逆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Camillo Ricordi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
  • 194個國家共同承諾消除宮頸癌 預計到2050年將挽救500萬人的...
    194個國家共同承諾消除宮頸癌 預計到2050年將挽救500萬人的生命  Evelyn Zhang • 2020-11-18 11:15:23 來源:前瞻網
  • 用生命賣蛇酒的「江湖郎中」,在現場有沒有挽救他生命的辦法?
    結果讓人惋惜的同時,我們在想:在現場有沒有挽救他生命的辦法?一旦被蛇咬,難道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據周圍觀眾反映,這可是一位「老玩家」。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江湖郎中」。照理說,本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但這就應了那句話「天天打雁,卻被雁啄了眼睛」。咬傷後,黑衣男子倒地不起。隨後,派出所民警和平陽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到現場處置。在現場,醫護人員也為男子進行了心肺復甦等搶救措施。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陳彥仿報導)11月份,新疆有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遠在千裡外的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11月30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3名受捐者的主治醫生了解到,重慶的8歲患者蛋蛋於11月13日凌晨手術,南京的31歲患者白先生於11月26日凌晨手術,北京的10歲患者樂樂於11月28日凌晨手術。3人目前身體恢復狀況都非常好,術後一個月之內如無異常情況,就可出無菌倉,轉入普通病房。待觀察一個月後,無不良反應,即可出院。這意味著他們將開啟新的生活。
  • 平度大哥馮俊全趕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患者點燃生命希望
    2018年8月,他在參加無償獻血時,偶然間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生命,便報名參加了捐獻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的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我記得當時獻血時多留下了一管血樣,填寫了一張造血幹細胞志願登記表。從沒想過自己過去的一個舉動,今天居然可以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 醫院兩醫生捐獻骨髓 挽救生命義不容辭
    對於白血病、重度地中海貧血及一些惡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往往是挽救生命的方法,但對患者而言,想要找到配型成功的捐贈者,簡直如同上蒼的眷顧。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有2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的醫生分別與2名患者配型成功,當捐贈骨髓的通知送到了他們手裡時,他們信念只有一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 骨髓捐獻:「生命的守護者」挽救垂危病人生命
    這是一個重要的、但是約束力相對較低的承諾,骨髓捐贈可以拯救那些重病患者。目前,法國骨髓捐贈註冊表中一共有22.1萬人,但是法國生物醫療局希望在2015年之前能達到24萬人次。這些骨髓捐贈者都是「生命的守護者」。骨髓捐贈周從7日開始,主要目的是使法國骨髓捐贈註冊表中能夠包含更具有多樣性的基因圖譜。•骨髓的作用是什麼?
  • 生命奇蹟!全國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西安康復出院!
    兩次更換「人工肺」!一次更換「人工心臟」!醫生6次從死亡線上將她拉回!這一切是西安66歲新冠肺炎患者所經歷的94天前的2月5日,這位66歲的老人因新冠肺炎住進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入院後51小時,病情急轉直下,快速進展到重型直至危重型。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9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委辦公廳工作的增志(化名)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34毫升,用於挽救在浙江某醫院治療的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據了解,增志成為海南省第116例,全國1024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貴陽男子在深圳戰勝新冠肺炎日記:獻血漿挽救危重症患者
    年前一家三口去深圳嶽母家過年,1月18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被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經過17天治療,我於2月3日出院,經14天居家隔離吃藥,疾控中心上門採咽拭子檢測,2月18日通知核酸檢測為陰性。出院起到今天,我的身體在慢慢恢復,感覺一天比一天好。因為病毒曾侵害肺部,完全的體力恢復還需要兩三個月。
  • 醫院保潔員捐出器官和眼角膜挽救5個生命!
    4月3日晚20:30,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ICU裡,一場悲傷又莊重的告別儀式正在舉行。醫務人員垂首默哀,向病床上的段叔致以崇高的敬意。段叔的家人淚眼相望,與親人做最後的道別。在生命逝去之際,段叔的家人做出了一個感人的決定——無償捐獻段叔的肝臟、雙側腎臟和兩個眼角膜。
  • 新聞早點聽|重慶90後兩次捐獻血漿 他怕的事讓人淚目
    重慶巴南區這個90兩次捐獻血漿,是重慶首位「二次捐漿者」。據了解,經歷了14天的治療期,巴南區首位新冠肺炎患者、26歲研究生王先生於2月10日治癒出院,此後,醫院詢問他是否願意捐獻血液提供抗體,他毫不猶豫同意了。在捐獻血漿時,他關心的唯一一個問題是要獻多少血漿,他生怕自己獻的血漿太少而不夠救助。
  •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山西一巡警捐獻造血幹細胞 盼挽救他人生命 2019-08-27 19吳瓊 攝   中新網太原8月27日電 (吳瓊 李庭耀)「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希望能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27日,在妻子秦韶嬋的陪同下,來自山西長治的巡警王先生在太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遠方一位陌生的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
    在與死神競速整整40天後,這名因軍團菌重症肺炎命懸一線的中年男性在十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護持下,終於迎來新生,順利康復出院。與死神競速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央廣網發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提供)中年的士司機突然暈倒,檢查結果令人膽寒患者是一名58歲的計程車司機,中年大叔容易「招惹」的健康問題他幾乎佔全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十多年,兩年前還因為心梗裝了冠脈支架。慢性代謝性疾病對健康的侵蝕總是悄無聲息,而一旦發難,後果就不堪設想。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敏鳳:挽救他人生命 將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馬敏鳳,就是近日鐘山區又一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主人翁,她跨省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用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善舉,為即將凋零的生命燃起「生」的希望,換來一個家庭的團圓。 新聞視頻 ∨ 今年43歲的馬敏鳳是鐘山區荷城街道城南社區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在某服裝廠打工,家中的3個孩子均在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