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19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生星)今天(19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收到了一條來自患者的醫師節祝福簡訊——「感謝40天的過命交情」,說起這個患者,大家都是印象深刻。在與死神競速整整40天後,這名因軍團菌重症肺炎命懸一線的中年男性在十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護持下,終於迎來新生,順利康復出院。

與死神競速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央廣網發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提供)

中年的士司機突然暈倒,檢查結果令人膽寒

患者是一名58歲的計程車司機,中年大叔容易「招惹」的健康問題他幾乎佔全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十多年,兩年前還因為心梗裝了冠脈支架。慢性代謝性疾病對健康的侵蝕總是悄無聲息,而一旦發難,後果就不堪設想。

6月27日,彼時的申城還籠罩在梅雨中,除了潮溼悶熱,天氣遠不及當前的持續高溫那樣難熬。結束了一天的計程車運營,患者正準備回家,卻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緊接著就不省人事,待到意識略有恢復,已經躺在十院急診室中。

此番突發急症並非毫無徵兆,患者幾天前就出現了胸悶、氣急的症狀,他只當是天氣悶熱加上高血壓、冠心病,並沒當回事。然而,實驗室和醫學影像檢查結果卻令人膽寒——重症感染、體溫38.8攝氏度、呼吸衰竭、血氧飽和度僅為86%、雙肺瀰漫性炎症滲出……如此症狀與體徵忍不住聯想到新冠病毒。雖然最終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卻查出了「軍團菌」,主治醫生的心瞬間「咯噔」了一下。

軍團菌感染最早報導於1976年,因當時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大會時暴發流行而得名。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汙水,由空氣傳播,自呼吸道侵入,臨床表現類似肺炎。軍團菌的首次爆發造成221人感染,其中34人死亡,足見其兇險。

各種危險徵象接踵而至,患者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於6月27日夜間9點50分進入搶救室,次日上午病情就急轉直下,送入EICU。雖然經過抗生素、抗休克等治療,體溫降到了正常範圍,但病菌對機體的侵蝕仍在進行——重症肺炎下的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持續惡化。

從6月28日到7月3日,儘管醫療團隊開展了積極治療,守在病床邊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但患者血氧飽和度仍持續下降,生命危在旦夕。人體缺氧不僅是導致意識模糊這樣簡單,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繼而發生功能障礙,最終患者將死於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

人工膜肺血液淨化加持,病魔退散曙光終現

58歲的年紀,正是家中頂梁柱,如今卻命懸一線,後續治療該如何開展?年初經受了新冠疫情考驗、支援過武漢抗疫一線和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十院重症醫學團隊決定祭出「撒手鐧」——人工膜肺(ECMO)與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

ECMO治療從7月3日開始,持續整一周;CRRT則從7月4日開始持續了十天。ECMO的使用即刻改善了患者的氧供應,血氧飽和度回復到了正常範圍,全身組織臟器缺氧的狀況得到改善;CRRT則持續淨化血液,將各種代謝產物和毒素濾出體外。

有了兩大生命支持系統的協力「加持」,患者的情況一天天改善,CT檢查也提示肺部的炎症滲出明顯吸收,終於見到勝利的曙光。

7月10日撤除ECMO、7月14日結束CRRT,又經過近一個月的後續維持治療,患者神志徹底清醒,回答醫生的問話切題且流利,食慾也恢復到了發病前的狀態。經全面評估,8月6日,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醫生提醒:持續高溫天氣,做好空調清潔

據悉,軍團菌是一種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機會性致病菌,可引起發熱和呼吸道症狀,嚴重者會因重症肺炎而死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做好個人與環境衛生、避免接觸受病菌無染的土壤和汙水,尤其要注重空調系統的清潔與保養,定期清洗、消毒空調通風管路,同時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以降低感染軍團菌的風險。

相關焦點

  • 上海四院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南溪山醫院呼吸康復團隊助力一名重症肺炎患者成功「脫機」康復
    近日,一名重症肺炎、慢阻肺肺性腦病患者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救治,最終逃離了「鬼門關」,並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順利康復出院。期間,呼吸科肺康復團隊為該患者能成功脫離呼吸機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團隊自組建以來已成功為多個脫機或氣管切開堵管困難的患者成功脫機、拔管。
  • 上海四院多學科聯合診治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央廣網上海1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蔣駿 肖鑫)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江西省胸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急性間質性肺炎患者
    中國江西網訊 胡小萍報導:近日,江西省胸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急性間質性肺炎(AIP)患者,於10月27日好轉出院。  60歲的謝某入院時確診為重症肺炎、Ⅱ型糖尿病。經省內呼吸及ICU專家擴大會診,考慮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持續5天機械通氣氧濃度為90%-100%,氧合指數仍無改善,病程中並發左側氣胸,生命垂危。
  • 航天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新生兒重症肺炎並氣胸患兒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胡日強)近日,湖南航天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一名孕39周、體重2.95千克新生兒。寶寶剛來醫院情況是氣胸合併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患兒,情況十分危急。醫護團隊緊急會診搶救,患兒轉入新生兒科後氣促明顯、面色發紺、呻吟,新生兒科廖主任立即帶領醫護團隊爭分奪秒進行搶救,予輻射臺保暖、清理呼吸道,面罩復甦囊療正壓通氣等治療,患兒目前已轉危為安,康復出院。
  • 南華附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重度肥胖重症肺炎患者
    成功實施俯臥位通氣。紅網時刻衡陽9月3日訊(通訊員 肖志勇 記者 譚倩)對重度肥胖且合併重症肺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是重症醫學領域難以逾越的鴻溝,患者進退維谷,醫護工作者如臨深淵。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突破重重困難揮戈返日,憑藉精湛醫術成功搶救一名體重380斤合併患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和2型糖尿病的重症肺炎患者。目前,該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漸恢復,在8月14日病程第10天已經成功脫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
  • 濱州鄒平市開展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患兒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近日,濱州鄒平市人民醫院開展了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了一名患有重症肺炎的兒童,這也是該市首次開展此類手術。據醫生介紹,患者入院時發生重症肺炎,肺部的炎症出現擴散,引起肺不張,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 警惕嗜肺軍團菌
    香港律敦治醫院1月5日接到8名在該大樓工作的員工求診。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港府考慮修訂指引,日後要求所有新樓驗收時,需要檢驗退伍軍人桿菌。「退伍軍人桿菌」又叫「軍團菌」,該菌引起的軍團菌病,有兩個臨床類型:即流感樣型和肺炎型,流感樣型預後良好,肺炎型死亡率較高,大於15%。港府大樓求診的8名員工,都是24歲至42歲青壯年,全部無須入院,可能是流感樣型。
  • 廣西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ECMO團隊系列報導之一 ——VA-ECMO助一年輕患者重獲新生
    今年4月22日下午,廣西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收到了一名患者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信中患者用質樸的文字向我院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表達了謝意
  • 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技術成功搶救一名年輕重症患者
    4月22日下午,我院重症醫學科收到了一名患者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信中患者用質樸的文字向我院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表達了謝意。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王宏志主任圓滿完成支援任務返回醫院
    王宏志近照2月8日下午,腫瘤醫院接到市醫管中心緊急任務,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要求醫院選派一名副高級職稱及以上的重症醫學專業人員,王宏志積極響應,主動報名,並於第二天一早8點就前往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報到上崗,
  •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掌上春城訊 1995年,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成立,這是昆明成立較早、規模較大的重症醫學專業科室,它的成立意味著90年代的昆明就已經具備了專業的搶救治療能力,能夠及時對本地的危重病患進行施救。
  • ...剝筍」擒真兇——婁底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重症肺炎患者
    半個月前,身患重病的她只能靜靜地躺在婁底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ICU)的病床上。在全封閉式的重症監護室病房裡,白熾燈代替太陽與月亮,只有儀器聲此起彼伏。而此刻,在ICU病房內,婁底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龔鐵逢正在現場辦公,他說:「醫院主要領導都非常關心這個孩子,先不要管交沒交醫藥費,想一切辦法為她救治。我們幫她聯繫媒體,請媒體的同志報導,為她求得社會的關愛。」同時,龔鐵逢馬上聯繫了該院急危重症醫學中心總負責人楊吉軍,正在休假的楊吉軍接到電話後,立馬從衡陽老家趕回醫院。
  • 高原旅遊歸來患上致命肺炎 原來是感染了罕見的「軍團菌」
    華聲在線11月20日訊   長沙56歲的黃先生,前段時間到川藏高原遊玩,沒想到感染了罕見的軍團菌,引發致命肺炎,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經過18天的搶救治療才轉危為安。 黃先生既往有糖尿病史,免疫力低,加上入住民宿衛生條件有限,高原反應,才感染此病菌。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主動脈瓣疾病根治的傳統方法是外科手術開胸換瓣,但臨床有1/3的患者由於高齡、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治療的機會。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
  •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不辱使命,讓患者得到精準治療 2020-03-08 來源:《光明日報》   1月29日晚,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裡,一名心臟支架植入術後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口鼻腔出血,凝血功能出現異常
  •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搶救的腦幹出血患者康復順利!
    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正在治療患者紅網時刻懷化4月16日訊(通訊員 何松錦)幾乎被判「死刑」的腦幹出血患者被救活了!4月16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搶救的腦幹出血患者康復順利,現已轉入康復醫學中心接受後續治療。患者劉先生有高血壓病史,平時血壓控制不佳。3月10日凌晨4點因失語、口角歪斜,被家人緊急送至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入院時,劉某已神志中度昏迷,瞳孔對光遲鈍,帶有氣管插管,呼吸微弱,急診CT示:腦幹出血、兩肺內感染性病變等。
  • 大連一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成功捐獻200ml血漿
    央廣網大連2月18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張麗霞 姜雲飛)2月18日,新冠肺炎治癒出院的趙某,走出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應急病區的大門,就立即上了採血車,成功捐獻200ml血漿。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血漿對現症患者有治療作用。尤其是在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的情況下,可快速用於搶救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據2月14日《科技日報》報導,2月11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呼籲:「目前,治療新冠肺炎仍沒有特效藥物,希望痊癒患者能夠捐獻血漿,幫助一下那些危重的病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中新網成都3月4日電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崛起於汶川地震,當時這裡集中收治的危重傷員治癒率達到93%,打破了國際重症死亡率10%至15%的紀錄;汶川地震後,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的考驗
  • ...江安縣中醫醫院舉辦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重症肺炎中西醫結...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通訊員/魏莎)重症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急危重症,近年來,對抗生素的研究以及肺炎的臨床診療技術取得顯著進展,但肺炎的病死率並沒有明顯下降。為提升重症肺炎診療技術水平,增加重症肺炎好轉率,江安縣中醫醫院於2020年8月14日至15日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重症肺炎中西醫結診治進展》培訓班。縣內外各醫療機構約200名臨床醫務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