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實施俯臥位通氣。
紅網時刻衡陽9月3日訊(通訊員 肖志勇 記者 譚倩)對重度肥胖且合併重症肺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是重症醫學領域難以逾越的鴻溝,患者進退維谷,醫護工作者如臨深淵。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突破重重困難揮戈返日,憑藉精湛醫術成功搶救一名體重380斤合併患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和2型糖尿病的重症肺炎患者。目前,該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漸恢復,在8月14日病程第10天已經成功脫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
2020年8月4日18:00,患者因呼吸困難於急診科攜口咽通氣管吸氧下由心急如焚的家屬護送入重症醫學科,神志不清,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達37次/分,全身發紺,指脈氧68%,無尿,吸氧下查血氣分析氧分壓僅僅42mmHg,如此肥胖且合併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重患者實屬罕見。
據了解,該患者治療的第一難是建立人工氣道。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無法緩解病情下,需要建立人工氣道,該患者極其肥胖,頸部肥且短,頭後仰小於60度、頜甲間距僅僅4.2cm,喉鏡檢查僅僅只看到咽後壁,為IV級氣道,且2009年因患「甲流」做過氣管切開氣道存在疤痕組織,家屬明確表示拒絕再次氣管切開,如此情況下如果建立人工氣道不成功,該患者可能就邁不出搶救第一步。面對如此境況,副主任醫師趙正亮當機立斷設計方案,做足準備,最後選擇在保留自主呼吸情況下,以纖支鏡引導成功進行氣管插管,開闢了呼吸通道。
第二難難在困難的靜脈通道。該患者腎衰竭,無尿,高鉀血症,血壓極其不穩定,隨時可能引發高鉀血症心臟驟停,需急診行血液淨化治療及PICCO血流動力學監測。由於厚厚的脂肪層把血管覆蓋得嚴嚴實實,故超聲引導已無用武之地。在助手協助掰開厚厚的脂肪時,醫師成功盲穿刺頸內中心靜脈置管、頸內血透置管,股動脈PICCO置管,打通了生命通道。
第三難難在困難的俯臥位治療。該重度ARDS患者在經歷小潮氣量肺保護通氣策略,肺復張治療,氧合改善仍不明顯,呼吸機給100%氧濃度下氧合指數(PO2/FIO2)小於100,決定行俯臥位通氣治療。面對腹部如此高高隆起患者行俯臥位治療實在太難,查閱文獻發現國內無相關報導,憑著2019年成功救治260斤肥胖患者的經驗,趙正亮組織主治醫師、護師等認真商討對策,於8月4日在科室14名醫護人員努力下成功實施了俯臥位通氣治療,逐漸顯效,接下來又連續成功實施7次。為從死神手裡奪回生命,重症醫學科團隊頂住極大壓力,挑戰了「大於135公斤的病態肥胖或腹內高壓患者不能進行俯臥位通氣」的相對禁忌,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超過300斤患者俯臥位通氣聯合CRRT治療,為患者開闢了光明的道路。
最後還難在困難的治療抉擇。患者肺部感染嚴重、肺栓塞不能排除、無法外出進行肺部CT檢查、經胸心臟彩超無法評估心臟功能,如此種種都為患者的成功救治設置了一道道艱難的屏障。該科主任符暉、副主任醫師趙正亮每天詳細商討治療策略,通過精細調整完成了床旁食道心臟超聲檢查、抗感染方案的選擇調整、超體重患者藥物劑量的調整、鎮靜鎮痛策略實施,脫機拔管時機準確把握,甚至關乎患者體位抬高多少度都要精準到釐米,每一步治療都如履薄冰。
談起驚心動魄的診治歷程,符暉心情激動地說:「這是一場跟死神賽跑的硬仗,患者入科時情況非常危急,經醫護團隊共同努力攻克四難後,氧合逐漸改善,血壓趨於穩定,尿量逐漸增加,療效明顯,可以說獲得了新生,創造了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