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區」裡的守護神——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紅區」裡的守護神
  記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王 煜 任偉鋒

  「出生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家在大學對面,父母就給我起了『西京』這個名字。」張西京說。

  這位溫文爾雅身著白大褂的醫生,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

  從腺病毒防治到銀川公交縱火案患者救治,從擔任陝西省甲流救治專家到陝西省突發事件專家組組長,張西京的身影一次次出現在任務一線。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抽組醫療隊時,張西京第一個報名。

  藝高人膽大,是大家對張西京的評價。在火神山醫院與死神較量的「紅區」裡,無論是同事還是患者,只要看到張西京,心裡就踏實。

  3月5日,聯勤保障部隊給中部戰區總醫院和火神山醫院36名一線醫護人員記功,張西京榮記二等功。

  要敢於跟死神掰手腕

  「在重症監護室,幹的就是虎口奪食、與死神掰手腕的活,來不得半點遲疑和等待。」這是張西京經常對同事說的話。

  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在武昌醫院工作的一周裡,張西京是進入重症監護室次數最多的人。

  「從事重症醫學專業不提前摸清陣地情況,怎麼能打好仗?」在武昌醫院,張西京帶領19名黨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與地方醫務人員密切協同,精準制訂每名患者的個體化救治方案。

  「老人身體孱弱,長期用藥又加劇肝腎功能損失,尤其處在缺氧狀態,會進一步加劇肝腎功能的衰竭。」重症監護室裡,一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張西京果斷停掉前期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同時,安排醫護人員協助老人進食。

  3天後,老人血漿白蛋白數值接近正常值,虛弱乏力狀態得到緩解。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老人逐漸能下地走路。後來,這名老人成為武昌醫院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治癒者。

  前幾天,一例從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轉入普通病房的成功救治案例,給了張西京和治療團隊莫大的信心。

  65歲的陳大爺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加重,轉入重症醫學一科。

  「主任,3床血氧飽和度突然不到85%了。」接到電話,張西京急忙趕往病房,「做好準備,立即使用有創呼吸機插管治療」。

  3天時間,通過有創呼吸機加大呼氣末正壓,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加強營養支持,患者給氧濃度從100%下降到80%、60%、40%,最後成功脫機拔管,轉到普通病房。這是他們通過有創呼吸機成功救治的首例危重症患者,為後續救治提供了參考依據。

  3月2日上午,一場會診討論在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進行。

  「病人氧合度還可以,是不是可以再觀察」「早點進行ECMO支持,讓病人心肺可以早點得到休息」,治療團隊對患者的治療方案有不同意見。

  仔細評估指標數據,再次查看病人情況後,張西京果斷拍板:「上ECMO,把救治關口前移。」在及時有效的治療下,患者由危重逐漸好轉。

  把好每一道救治關口

  張西京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嚴謹細緻。

  病房裡每名患者的姓名、年齡、基本情況他都熟記於心。對團隊人員的操作嚴厲苛刻,小到液體的滴速,大到血液淨化的時間長度,他都要認真檢查。

  在張西京眼裡,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只有做好每一個細節、把好每一道關口,才能對得起這份重託。

  在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收治病人前,張西京經常拿著圖紙小步快走,跑工地、改圖紙、調方案、走流程。

  「紅」「黃」「綠」區怎麼設置、ICU通道如何布局、換隔離服的房間大小應該是多少,就連房間試水,他都守在現場盯著施工隊,奮戰48小時,保證了火神山醫院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在重症監護病房,患者是『守』出來的,來不得半點疏漏。」張西京對同事說。

  查房時,張西京喜歡隨時提問:「你覺得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這個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壓數據分別是多少?」

  「5床還需多加強營養治療,今天最新的診療指南增加了藥物新方法的臨床應用。」在張西京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錄著每名患者的診療心得。針對個體差異,張西京與團隊制訂個性化診治方案,運用營養治療、心理疏導和康復訓練三位一體模式,讓患者得到精準有效的治療。

  查房、巡視病人、叮囑醫囑後,張西京還會把陣地轉移到辦公區的監控室。他通過一個個屏幕,監督醫護人員穿脫隔離衣,指導病房內的操作規範。在組室的微信群裡,經常可以看到張西京分享的最新診療指南、感控規章要求。

  擠出時間救治更多患者

  一天凌晨時分,主治醫生給張西京打電話,告知一名陳舊性腦梗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張西京趕到病房時,患者已昏迷。

  這名患者之前經過10餘天的診治,病情已有所好轉,為何突然加重?張西京從患者心肺表現症狀逐條剖析、排除、判斷,最後得出結論:昏迷的病人咳痰能力差,病情加重的原因很可能是積痰堵住了氣管。於是,他與醫護人員立即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當患者氣道內的大量分泌物被吸出後,病症隨即緩解。

  「一天24小時,我只有把時間擠出來,才能救治更多患者。」來武漢前,科室早中晚查房,張西京都親力親為,經常提前到病房查看病程記錄。

  在往返火神山醫院的通勤班車上,醫護人員常會看到張西京跟同事討論救治方案;有次打飯,護士仲雅發現一旁的張西京捧著手機忘記了取餐,他正在收看關於CT影像的學術研討視頻。

  「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必須做到惜時如金,越是最吃勁的時候越要頂上去。」張西京說。

  戰「疫」一線,病房、駐地、會診三點一線,是張西京每天的工作軌跡。

  「主任,5床患者突然出現呼吸窘迫,7床血壓驟降。」張西京的手機24小時開機,同事每次打過去他都及時接聽解答。經常是剛躺下就被電話叫起,又從駐地趕往醫院。

  作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張西京參加全院所有危重患者會診,指導診療方案,為患者快速康復提供了豐富經驗參考。在救治的同時,張西京還圍繞危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進行課題研究。

相關焦點

  •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這位軍醫,就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他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是國內知名的重症醫學專家。常年搶救患者生命,張西京從不輕言放棄,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努力。  循著張華的足跡,成為一名人民軍醫  「我出生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家就住在大學對面,父母就給起了『西京』這個名字。」
  •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醫生的價值就是治病救人」
    深夜,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打亂了正在駐地梳理患者資料的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思緒。 「張主任,3床的情況不太好,血氧飽和度不到85%!」值班護士打來電話。這名護士提到的3床患者,是65歲的陳大爺,本來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感染了新冠病毒後來到火神山醫院,由於病情加重轉入重症監護室。 「我馬上趕往醫院,你們先做準備,我們要給患者插管(使用有創呼吸機)治療。」張西京意識到患者情況緊急,一邊穿衣服一邊對值班的醫生護士安排工作。
  • 重症醫學專家張西京:生死關頭,必須爭分奪秒!
    呼叫值班醫生,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腳步匆匆,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常態。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在ICU病房(重症監護室)工作二十幾年,這位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重症醫學專家,早已習慣了和死神「搶人」的讀秒節奏。
  • 戰「疫」一線丨重症醫學專家張西京:生死關頭,必須爭分奪秒!
    呼叫值班醫生,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腳步匆匆,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常態。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在ICU病房(重症監護室)工作二十幾年,這位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重症醫學專家,早已習慣了和死神「搶人」的讀秒節奏。
  • 火神山醫院為26名火線立功人員授獎 西京醫院張西京等人名列其中
    火神山醫院為26名火線立功人員授獎 西京醫院張西京等人名列其中 時間:2020
  • 【校報特稿】記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天大校友和天大醫學部海河...
    火神山醫院背後的「天大擔當」——記參與醫院建設的我校葉建 張聖斌 陳宇等校友武漢市政府決定在蔡甸區知音湖畔新建一座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漢火神山傳染病醫院。該項目由中建三局牽頭,武建集團、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單位參加建設,中信建築院擔任建築設計。根據上級指示,項目建設工期僅為10天。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奇蹟」背後,是建設者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是白衣戰士逆行出徵、守護平安。
  • 張思兵升少將、任空軍軍醫大學校長,曾任火神山醫院院長
    在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張思兵就來到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與武漢地方政府準備醫院的交接工作。記者注意到,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當天,張思兵首次以火神山醫院院長的身份,亮相央視《新聞聯播》。當時,他通過鏡頭向全國人民承諾:「我們全體醫務人員正在病房、藥房、檢查室忙碌,做好收治病人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掌上春城訊 1995年,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成立,這是昆明成立較早、規模較大的重症醫學專業科室,它的成立意味著90年代的昆明就已經具備了專業的搶救治療能力,能夠及時對本地的危重病患進行施救。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火神山醫院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火神山醫院 2020-03-16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中心醫院承辦市重症醫學、護理、質量控制年會暨醫學聯盟大會
    初冬時節逢盛會,為深入開展信陽市重症醫學年度的學術交流,總結2020年市重症醫學的發展與質量控制,信陽市中心醫院成功承辦信陽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護理分會年會、市重症醫學質量控制年會暨重症醫學聯盟大會。
  • 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LOGO的中華文化精髓和周易玄機
    洛書帶你開啟神奇世界 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是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在武漢職工療養院建設的醫院。開設了重症監護病區、重症病區、普通病區和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該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轉運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中新網成都3月4日電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崛起於汶川地震,當時這裡集中收治的危重傷員治癒率達到93%,打破了國際重症死亡率10%至15%的紀錄;汶川地震後,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的考驗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王宏志主任圓滿完成支援任務返回醫院
    3月9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支援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的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宏志圓滿完成支援任務,體檢合格後返回醫院。院領導班子及黨院辦、醫務處在科研樓四層大會議室為王宏志舉辦了一場簡單而溫馨的歡迎會。
  • 火神山記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70多天裡,走廊中這些日夜不息的腳步,讓近3000名患者的生命重新恢復了光彩。一樓走廊的盡頭,是火神山醫院唯一一個沒有門的醫生辦公室。走廊牆上一塊白板寫著:感染七科一病區今日在院0人,空床58張,累計治癒260人。旁邊,牆上那面黨旗和流動紅旗格外鮮豔奪目。「這不是一串冰冷的數字,而是我們的朋友和家人,更是一次次此生難忘的相逢。」
  • 張楠:我是火神山「光頭強」;陳顯成:我在武漢的15天
    我在武漢的15天陳顯成: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南京大學醫學院2019級博士。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國面臨了巨大的考驗。作為南京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作為重症醫學專業的一個青年醫生,秉持著醫學生的初心和當代青年的擔當精神,我應當有所作為。
  • 官方通報火神山醫院衝突事件始末 火神山醫院衝突原因詳情曝光
    1月30日晚,一則「武漢火神山醫院工人打架」的視頻在網上傳播。網傳視頻顯示,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幾十名身穿施工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圍聚在一起,人群中有多人互相推搡爭執,發生肢體衝突。遠處還停放有多輛施工車輛,有不少工人趕來圍觀。1月30日23時6分,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回應此事。
  •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醫學科主任 王秀娟--創辦省級重點...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醫學科主任 王秀娟 創辦省級重點專科 主任醫師,兒科主任兼新生兒重症醫學科主任,目前任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醫師分會第二屆早產兒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新生兒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常委,山西省醫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山西省圍產醫學會委員,大同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發表國家級論文10餘篇,獲大同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大同市人民政府優秀專業人才稱號並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