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ECMO團隊系列報導之一 ——VA-ECMO助一年輕患者重獲新生

2021-01-15 廣西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今年4月22日下午,廣西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收到了一名患者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信中患者用質樸的文字向我院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表達了謝意。原來,該患者由於突發暴發性心肌炎送至我院救治,我院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感激和認可。

患者家屬為我科ECMO團隊贈送錦旗


患者為一名25歲的男性,3月6日,一次不起眼的感冒竟讓他遭遇暴發性心肌炎,迅速出現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血壓、心率都無法維持,只能藥物維持生命,命懸一線……在外院就診時,患者已經出現了多臟器衰竭,心、腦、肺、肝、腎等多種功能都受到嚴重損傷,整個人處於昏迷中,並一度出現了心跳驟停。接到求助電話後,我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熊濱立即抽調龐靜副主任醫師在最短時間內趕到欽州,幫助患者穩定生命體徵,並立即將他轉運至我科。

轉至我科後,患者的病情仍持續惡化,在VA-ECMO 置管前心臟再次停跳,我科ECMO團隊不畏艱辛,在持續一個半小時胸外摁壓的極限條件下,我們仍成功為其置管,並順利運行VA-ECMO,期間他同樣也面臨腎衰、感染等一系列嚴重問題,但經過持續CRRT、抗感染等不懈的救治,9天後順利撤離了ECMO,30天後腎功能恢復,47天後能如常人一般活動。他笑著出院的那一刻,我們是多麼地欣慰和自豪。

ECMO,是人工的心肺替代,是目前最先進的呼吸循環支持系統,它代表著一個醫院,甚至一個地區的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水平。我院重症醫學科作為廣西區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一直致力於構建一個全區重症醫學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交流平臺,救治更多的患者。而ECMO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技術,自2015年我科引進ECMO以來,我們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探索該項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至今我們科ECMO團隊已熟練掌握該技術。(圖/文:覃禎霽)

 

我科ECMO團隊在持續胸外摁壓下VA-ECMO置管

 

VA-ECMO運行中

 


患者寫的感謝信



相關焦點

  • 心臟、肝臟先後「休假」 「ECMO+人工肝」讓重症患者重獲「心」生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和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聯合商議後,決定讓心臟和肝臟先後「放假」——利用「ECMO」和「人工肝」技術,替代兩大重要臟器「開工」。經過「休整」,張爺爺成功獲救。心臟和大血管問題「亂如麻」 手術先治張爺爺三年多前就被發現有心臟疾病,但之前被認為是「擴心病」,無法治療。
  • 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技術成功搶救一名年輕重症患者
    原來,該患者由於突發暴發性心肌炎送至我院救治,我院重症醫學科運用VA—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感激和認可。接到求助電話後,我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熊濱立即抽調龐靜副主任醫師在最短時間內趕到欽州,幫助患者穩定生命體徵,並立即將他轉運至我院重症醫學科。正常人心臟每跳動一次都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供應全身,但心臟彩超顯示患者的心臟幾乎不工作了,轉院至重症醫學科時,患者已經出現了多臟器衰竭,心、腦、肺、肝、腎等多種功能都受到嚴重損傷,整個人處於昏迷中,並一度出現了心跳驟停。
  •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經過25年的不斷發展,PiCCO、微創氣管切開術、ECMO、亞低溫治療、腹內壓監測技術……等技術的引進,讓市一院重症醫學科發展成為了更為全面成熟的科室;實體器官移植的重症監護治療及一系列醫學技術前沿的探索,讓市一院重症醫學科在雲南省甚至國內都獲得了更高的關注。
  •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 ecmo治療技術原理介紹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介紹  ECMO(是體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醫療機構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進行治療。  ECMO(體外膜肺氧和)又被稱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
  • 多個醫療團隊協力 重度燒傷患者使用ECMO後脫險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武漢12月3日電 (朱睿瑤 王莎莎 張曉衡)因爆炸事故被重度燒傷,一度瀕臨生命絕境的48歲患者,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歷經多次搶救,並在ECMO輔助下緊急手術後,脫離生命危險。他於12月2日從重症醫學科轉入普通病房,進入康復階段。
  • 為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希望——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日前,58歲的患者胡某將康復過程及結果發到了病友圈微信群,大讚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神奇。今年6月份,胡某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肢體乏力、麻木,行走不穩,右上肢抬舉無力等症狀,被省城某大醫院擬「偏癱(右)、腦梗死恢復期(左底基節)」收住院治療,但後期恢復卻不大理想,生活根本無法自理。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
    央廣網上海8月19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生星)今天(19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收到了一條來自患者的醫師節祝福簡訊——「感謝40天的過命交情」,說起這個患者,大家都是印象深刻。在與死神競速整整40天後,這名因軍團菌重症肺炎命懸一線的中年男性在十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護持下,終於迎來新生,順利康復出院。
  • 南溪山醫院呼吸康復團隊助力一名重症肺炎患者成功「脫機」康復
    近日,一名重症肺炎、慢阻肺肺性腦病患者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救治,最終逃離了「鬼門關」,並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順利康復出院。期間,呼吸科肺康復團隊為該患者能成功脫離呼吸機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團隊自組建以來已成功為多個脫機或氣管切開堵管困難的患者成功脫機、拔管。
  • 牛年第一臺ECMO上機!為ICU團隊點讚
    因為春節期間人們作息及飲食均與日常有所不同,心腦血管急症、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等,忙到「直不起腰」是ICU醫務人員獨特的過年方式。2021年新春佳節之際,浙大四院重症醫學科,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新年。除夕之夜,義烏龔大伯與家人一起吃完團圓飯,像往常一樣去入睡,睡夢中突發胸悶胸痛伴大汗淋漓,家人很快送往浙大四院急診科就診。
  • 唯一受到國家級抗疫表彰的紀錄片團隊:《生命緣》是如何做到的?
    83次跟拍ICU氣管切開搶救,首次公開ECMO搶救全程,300多次拍攝咽拭子檢測,900多次記錄救治重症患者,被消毒液嚴重腐蝕的皮膚和衣服……  今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北京廣播電視臺《生命緣》欄目組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這也是唯一受到國家級抗疫表彰的紀錄片團隊。
  • 防「疫」戰線的「病毒獵手」——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在科室主任李豔的帶領下,迎難而上,與檢驗難題「硬碰硬」,不斷更新自己的「武器」,讓狡猾的病毒無處遁形,成為全國最早開展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檢驗量居全國醫院之首。疫情兇猛襲來,檢驗需求陡增。1月20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緊急聯繫試劑盒生產廠家採購試劑。
  • 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2020-04-2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跨區域轉運救治VA-ECMO危重患者
    3月7日,重症醫學科接到緊急求助電話:濱州市一位39歲青年女性入院3天,因暴發性心肌炎、呼吸衰竭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腎衰行CRRT治療,心臟射血分數只有19%,血流動力學極度不穩定,病情非常危重!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春亭遠程會診後,立刻通知科室ECMO組長、副主任醫師張繼承帶領大家評估病情制定轉診方案。
  • 危重患者脫離ECMO後,顫抖著給護士寫下一句話
    承擔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重症病區、方艙醫院醫療救治及臨床科研攻關任務。在武漢的兩個多月,中日友好醫院見證了危難時刻全國各地對武漢的幫助,看到了捨身忘死的同事,感受到英雄的武漢人民發自內心的感恩,更明白了「國家隊」的責任。
  • 8個醫療團隊接力救治 重度燒傷患者使用ECMO後成功脫險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訊(記者李璟通訊員朱睿瑤王莎莎張曉衡)因爆炸事故被重度燒傷,一度瀕臨生命絕境的48歲患者,一個月內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歷經多次搶救,並在ECMO輔助下緊急手術後,成功脫離生命危險。
  • 走進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李琳娥)6月9日的早晨,雨後初霽,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開業啦。作為一所大專科小綜合型的醫院,有哪些學科?有哪些設備?具有什麼特色?能為患者帶來什麼樣的就醫體驗?6月9日,記者走進東城醫院一探究竟。
  • 生命的「延續」 廣西一男子去世後捐獻器官救治6名患者
    近日,廣西一名中年男子因突發腦幹出血並出現腦死亡,他的家屬決定將他的器官捐出。醫院成功完成了6臺手術,包括1例肺移植、1例肝臟移植、2例腎臟移植,以及2例眼角膜移植手術,這名男子的生命在6名患者身上得到延續。
  • 重獲「心」生,裝了8個支架的心臟換了
    7月15日上午,江蘇省人民醫院舉行「精準救治重獲新生,科技助力心臟移植」新聞發布會,陳先生一家將包含感恩之情的錦旗贈給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的醫護人員,感激他們的救命之恩。 邵永豐多次組織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重症醫學科、營養科等專家就陳先生的病情和救治方案進行多學科討論、綜合評估,為其精準制定了手術方案和圍術期細節。 住院後的第三天,陳先生幸運地等來了心臟供體。6月15日早上,陳先生的心臟移植手術開始。
  • 海南省人民醫院護理團隊簡介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2013年帶領護理團隊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主持課題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獲國家專利2項,獲醫院新技術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四等獎二項;主編出版專著一本;在各種期刊上共發表論文35篇。  專業特長:臨床護理、護理管理、手術室、消毒滅菌、醫院感染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