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遊歸來患上致命肺炎 原來是感染了罕見的「軍團菌」

2020-11-23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1月20日訊   長沙56歲的黃先生,前段時間到川藏高原遊玩,沒想到感染了罕見的軍團菌,引發致命肺炎,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經過18天的搶救治療才轉危為安。

黃先生既往有糖尿病史,免疫力低,加上入住民宿衛生條件有限,高原反應,才感染此病菌。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提醒,外出遊玩,要量力而行,選擇乾淨的住宿和飲食,如有不適,儘快就醫。

出去玩一趟,差點丟了命

「本想出去放鬆一下,沒想到差點把命丟了。」今天,已經恢復平穩生命體徵的黃先生仍心有餘悸,今年10月,他與家人到川藏高原遊玩了半個月。

旅途中黃先生曾出現低熱、胸悶、氣促等情況,認為只是感冒外加高原反應,自行服用了感冒藥。沒想到,回來後黃先生發起了高燒,胸悶、氣促的情況加重。

10月31日,黃先生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病情危重的他被收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

2天後,黃先生的基因檢測結果確診為嗜肺軍團菌肺炎,經過18天的治療,黃先生終於轉危為安。

軍團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水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主任李建民介紹,軍團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水,可在不經常使用的水龍頭、淋浴器、不流動的水中大量增殖,以呼吸道途徑傳播,是具有高度爆發流行性質的氣溶膠介導的嚴重呼吸道傳染病。

李建民表示,感染軍團菌潛伏期約2~10天,會表現為肺炎的症狀,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如反覆寒戰、高熱、伴頭痛、肌痛、乏力,可以累及多個臟器,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因早期類似感冒,易誤診、漏診。防止軍團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長期不用的空調、飲水機、淋浴器等設施,使用前先讓水龍頭出水至少5分鐘以上,同時防止吸入流出的水產生的水霧溶膠。

提醒:高原旅遊要量力而行

專家表示,在計劃要前往高原旅行前,建議先做個全面的身體檢查,確認自己是否有不適宜上高原的疾病。

高原反應一般會延遲4-6個小時後出現,經過最劇烈的反應後,人體將會慢慢適應高原環境,慢慢好轉。所以,旅途中可以攜帶短時間見效快的抗高反藥物來緩解高原反應。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吳靖 實習生 龍飛鵬

延伸

「軍團病」:是由軍團菌屬細菌引起的臨床症候群,1976年美國費城退伍軍人協會會員中曾爆發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疾病,221人感染疾病,34人死亡,大多數死者都是軍團成員,軍團病由此得名。

軍團菌為需氧的多性革蘭陰性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其傳染源是水源和空調系統,通過空氣傳播。

臨床表現有肺炎型和非肺炎型,臨床診斷比較困難,必須進行血清學或病原學檢查方可確診。

軍團菌病有一定的病死率,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有基礎疾病或免疫缺陷者病死率亦高。如能早期診斷及給予有效治療,病死率可降低。

相關焦點

  • 深圳一女子患上罕見「鸚鵡熱」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醫生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今年37歲的李女士本想趁著空閒到法國開啟一段浪漫之旅,沒想到旅途期間出現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症狀,在國外就醫吃藥後不見緩解,還越來越嚴重。8日晚上,她回到深圳,立即由120救護車送到了中大八院。急診接診後發現患者呼吸衰竭,肺部CT檢查更不容樂觀。
  • 警惕嗜肺軍團菌
    「退伍軍人桿菌」又叫「軍團菌」,該菌引起的軍團菌病,有兩個臨床類型:即流感樣型和肺炎型,流感樣型預後良好,肺炎型死亡率較高,大於15%。港府大樓求診的8名員工,都是24歲至42歲青壯年,全部無須入院,可能是流感樣型。但這也向人們發出預警信號:警惕嗜肺軍團菌! 嗜肺軍團菌屬於革蘭陰性需氧菌,為胞內寄生菌。嗜肺軍團菌可引起軍團病。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
    在與死神競速整整40天後,這名因軍團菌重症肺炎命懸一線的中年男性在十院重症醫學科醫療團隊的護持下,終於迎來新生,順利康復出院。與死神競速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名「軍團菌」重症肺炎患者(央廣網發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提供)中年的士司機突然暈倒,檢查結果令人膽寒患者是一名58歲的計程車司機,中年大叔容易「招惹」的健康問題他幾乎佔全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十多年,兩年前還因為心梗裝了冠脈支架。慢性代謝性疾病對健康的侵蝕總是悄無聲息,而一旦發難,後果就不堪設想。
  • 深圳女子家中養鸚鵡,患上「鸚鵡熱」住進ICU險喪命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 法國是著名的浪漫之都,廣場上白鴿滿天飛,餵鴿子成了一道風景,是不是鴿子惹的禍?李女士說,旅遊期間並未接觸、餵養鴿子,但症狀確與人流感、禽流感很像,醫生初步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 非典型細菌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學(多圖)
    >胸片軍團菌肺炎約2%-15%的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感染軍團菌。在罕見情況下,軍團菌感染與空洞和團塊狀外觀。軍團菌性肺炎的影像學緩解可能需要6-12個月。25%的患者可見永久性殘餘纖維化。即使有臨床改善,可能發生早期進展性滲出。軍團菌肺炎如圖1。
  • 美供水系統發現可怕細菌,可引發致命肺炎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美國疫情感染人數已突破530萬大關,且死亡呈穩定趨勢上升,面對驚人數字,川普政府難辭其咎。
  • 「患上肺炎,為什麼不隔離?」官方回應
    發熱不能簡單地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感染的肺炎劃上等號。如果你自感有發熱症狀,不必太緊張,更無需恐慌。當前疫情下,你可以這樣做:戴上口罩,先到居家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就診,測量體溫。如體溫異常(37.3℃及以上),可進一步做 DR(數字 X 線攝影)檢查。
  • [煙臺]男子緬甸打工歸來患上瘧疾 外出旅遊預防蚊子叮咬
    水母網4月28日訊 (YMG記者於明君 通訊員劉正毅 王曰雷)跟隨朋友到緬甸打工一年,回國後竟然查出感染了瘧疾。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年來由於港城出國務工、經商、旅遊等人口流動頻繁,從國外感染而回國發病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出國人員要注意防範瘧疾。
  • 近代史上一次最致命的疫情
    許多家庭看不到家中的父親、兄弟或丈夫從戰場上歸來,有些家庭終於等到了他們的親人,但是這些人因為身體或精神上受到戰爭的折磨而變了樣。就在他們從戰場回來的時候,那些留在家裡的人希望世界能恢復到原來和平美好的樣子,希望自己能重新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是顯而易見,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個更致命的威脅。這場戰爭甚至可能是西班牙流感疫情的罪魁禍首。
  • 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鑑別,詳細影像舉例!│以影識病
    細菌性肺炎的體徵和症狀 (1)咳嗽,特別是咳痰,是細菌性肺炎最一致的症狀表現,可對病原體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肺炎鏈球菌:鐵鏽色痰 假單胞菌、嗜血桿菌和肺炎球菌:綠色痰 肺炎克雷伯菌:磚紅色膠凍樣痰 厭氧菌感染
  • 上海四院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26張圖,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詳細影像匯總!│以影識病
    圖1.4  53歲的嚴重軍團菌肺炎患者。胸片顯示雙肺下葉緻密實變。圖1.16 革蘭氏染色顯示卡他莫拉菌 圖1.17 痰液直接螢光抗體染色顯示軍團菌感染➤呼吸音強度降低➤羊鳴音➤胸耳語音➤叩診濁音➤氣管偏移➤淋巴結病➤胸膜摩擦音 (4)檢查結果可能顯示具體病因包括: ➤心動過緩:軍團菌➤牙周疾病:厭氧菌和/或微生物感染➤皮膚結節:奴卡氏菌感染➤嘔吐反射降低
  • 你的腦花兒是如何被罕見而致命的阿米巴原蟲吃掉的?
    感染Naegleria fowleri,即所謂的食腦阿米巴原蟲,極為罕見,但也極其致命。自1962年以來,美國只報告了146例,其中只有4例存活;所以有97%的機率死亡。遺憾的是,7月22日,一名59歲的北卡羅萊納州男子在一家水上公園的湖中遊泳後,成為今年第一個死於感染的人。
  • 很多肺炎可以避免,這3個小細節要知曉
    病例1,嫌熱不戴口罩,逛了一趟養雞場,病倒了這是一位32歲男子,到鄉下遊玩,嫌天氣,摘了口罩,期間去過一次親戚家的養雞場,回來後病倒了,咳嗽、發燒,最高體溫達42℃,胸部CT發現左側肺炎:在當地醫院輸液治療5天,沒有效果,反覆高熱,轉到上級醫院,複查CT顯示肺炎範圍進展,這提示病原體比較特殊
  • 全球合作 上海專家24小時為患者捉住致命非洲「瞌睡蟲」
    全球合作 上海專家24小時為患者捉住致命非洲「瞌睡蟲」 2017-顧劍飛 攝   中新網上海9月1日電(記者 陳靜)隨著中國對外交流增多,出國歸來人員也帶回來很多國內罕見的感染病。上海華山醫院1日披露,該院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北京辦事處等共同舉行「國際疑難病例討論」電話會議,確診了在中國非常少見的非洲錐蟲病病例。
  • 急性肺炎怎麼治療
    抗生素的選擇,首先要看患者肺炎所獲得的環境,根據獲得環境分社區獲得性肺炎和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最常見致病菌就是肺炎鏈球菌為主,而且致病微生物多數是敏感菌,所以選用抗生素的時候,首先要把肺炎鏈球菌完全覆蓋,同時要覆蓋非典型致病菌,包括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可以選擇青黴素類、大環內酯類及喹諾酮類抗生素來抗感染。
  • 發燒了怎麼確認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在現在這個新冠疫情流行的環境下,我每天的網絡諮詢都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提問:發燒了,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熱(發燒)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也是機體的一種免疫防禦反應,發熱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 細數地球上最致命的12種病毒
    2014年至2016年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導致多達90%的感染者死亡,使其成為伊波拉家族中最致命的成員。但是還有其他的病毒也同樣致命,有些甚至更致命。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一些病毒雖然致死率較低,但仍對公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為我們還沒有對付它們的手段。
  • ...老人骨頭痛、感冒肺炎一起出現,有沒有想過患上了血液腫瘤……
    梁先生今年51歲,從事建材行業,本想著再拼幾年退休後去滿世界旅遊,可這段時間突然感覺很疲倦,出現低燒而且好幾天都不退,家人陪著他去到醫院進行抽血化驗和做胸片,被告知有肺部感染,在醫院進行抗感染治療2天後,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尤其是抽血後血紅素值為70g/L,讓梁先生有了不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