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腦花兒是如何被罕見而致命的阿米巴原蟲吃掉的?

2020-11-23 生物谷

2019年9月12日訊 /

生物谷

BIOON /——阿米巴由一個單細胞組成,看起來是無害的:它們看起來像在顯微鏡下跳華爾茲的頑皮動物,直到它們遇到一群細菌。然後,這些原本無害的阿米巴變形蟲突然變成了邪惡的斑點,吞噬了細菌,然後用消化酶慢慢地把它們撕碎。被殺死的

細菌

很難讓人流淚,但阿米巴原蟲的消化能力在人腦中發揮出來時,會讓人做噩夢。


感染Naegleria fowleri,即所謂的食腦阿米巴原蟲,極為罕見,但也極其致命。自1962年以來,美國只報告了146例,其中只有4例存活;所以有97%的機率死亡。遺憾的是,7月22日,一名59歲的北卡羅萊納州男子在一家水上公園的湖中遊泳後,成為今年第一個死於感染的人。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阿米巴原蟲是如何進入大腦的


阿米巴原蟲生活在溫暖的淡水中,以沉積物中的

細菌

為食。因此,美國感染阿米巴原蟲的大多數病例發生在南部各州,尤其是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當湖泊的沉積物被破壞時,阿米巴就會被攪動到水中。遊泳者可以通過鼻子吸入寄生蟲。隨後它會侵入嗅覺神經並遷移到大腦,在那裡引發了一種叫做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的危險狀況。


雖然在淡水中遊泳是這種阿米巴原蟲最可能的來源,但這種生物體和其他種類的阿米巴原蟲可以導致使用自來水而不是無菌水或生理鹽水的人的大腦感染。


大腦溼潤而溫暖,就像阿米巴生長的湖泊和溫泉一樣。但是大腦中沒有阿米巴蟲可以吃的

細菌

,所以這種生物會攻擊腦細胞來獲取營養。


然而,當寄生蟲吞噬大腦時,免疫系統不會坐視不管。它釋放大量的免疫細胞到感染區域,導致炎症和腦腫脹。不幸的是,對於大腦受感染的人來說,這場戰鬥是在一個堅固的頭骨內進行的,頭骨無法擴張以容納腫脹的大腦。顱內壓的增加破壞了大腦與脊髓的連接,損害了與身體其他部分的溝通,比如呼吸系統。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一個鬼鬼祟祟、行動迅速的刺客


吸入阿米巴原蟲後,症狀最早可能在兩天內出現,也可能在兩周時出現。第一個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噁心和嘔吐,以及嗅覺或味覺的變化(由於上述嗅覺神經受損)。感染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迅速發展,導致頸部僵硬、神志不清、疲勞、失去平衡、癲癇和幻覺。患者通常在出現症狀後5至7天內死於感染。


阿米巴原蟲如此致命有幾個原因。首先,寄生蟲的存在導致關鍵腦組織的迅速和不可逆轉的破壞。第二,最初的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種不那麼嚴重的疾病,這會浪費寶貴的治療時間。第三,目前還沒有針對阿米巴原蟲的快速

診斷

試驗,而且患者經常因為病毒性或

細菌

性腦膜炎而受到虐待。


最後,雖然米特福辛正顯示出希望,但目前還沒有針對阿米巴的有效藥物。更複雜的問題是,大多數藥物難以穿透大腦,而且由於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是一種罕見的疾病,目前很少進行研究。


重要的是要記住,數以百萬計的人與阿米巴原蟲有過接觸,而且從未患病。研究阿米巴原蟲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一小部分接觸過阿米巴原蟲的人會患上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他們可能有

遺傳

差異,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感染,或者可能強行吸入了大量的寄生蟲。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因此,如果你要在溫暖的淡水湖或溪流中遊泳,尤其是如果你喜歡潛水或潛入水中,考慮戴上鼻夾,以幫助你趕走大腦中的阿米巴寄生蟲。專家還建議人們避免攪動阿米巴生活的水體底部的沉澱物。(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美國,食腦蟲,佛羅裡達州,阿米巴原蟲...
    據外媒報導,美國佛羅裡達衛生部宣布,在當地發現了「食腦蟲」入侵的確診病例,並明確強調這種病通常都是致命的,不過詳細情況暫未公布。食腦蟲是一個俗稱,它的學名是「福氏耐格裡阿米巴原蟲」,也有人稱之為變形蟲,經常出現在溫度比較高的河水中。
  • 田徑新星遊泳感染「食腦蟲」身亡 揭秘阿米巴原蟲恐怖所在
    2015年9月2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德州休斯頓一名14歲少年因在一次湖中遊泳後感染阿米巴「食腦蟲」,在與病魔抗爭一個多禮拜後,於近日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顯微鏡下的阿米巴原蟲報導稱,炎炎夏日,遊泳是再好不過的消暑方法了。
  • ...常被誤認為是單細胞阿米巴原蟲,該寄生蟲常見於溫水環境,會通過...
    2020-07-08 19:03:41來源:FX168 【佛羅裡達州再現罕見食腦蟲病例導致感染的寄生蟲做福氏內格裡蟲,常被誤認為是單細胞阿米巴原蟲,該寄生蟲常見於溫水環境,會通過鼻子進入人體破壞腦組織。引發福氏內格裡阿米巴腦膜炎(PAM),若遭感染死亡率可達95%以上,被稱為食腦蟲。2016年,在深圳也出現過一例感染。目前在我國出現的幾例病例無一存活。50年來,已發現143美國人感染,其中只有4人倖存下來。
  • 「吃腦蟲」系阿米巴原蟲 該病中國僅幾例 無一存活
    何先生病歷很多人都聽過血吸蟲會吸附到人身上吸食人血,可你聽過「吃腦蟲」嗎?那麼到底這個阿米巴原蟲,到底是什麼呢?主要存在於哪裡?通過哪種途徑傳播呢?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科了解到,何先生感染到的是自由生活阿米巴,阿米巴原蟲生活於水、泥土或腐敗有機物中,滋養體以細菌為主,人在江河湖塘中遊泳或用被感染的水洗鼻子時,含納格裡阿米巴進入鼻腔,增殖後穿過鼻黏膜和篩狀板,沿嗅神經上行入腦,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
  • 阿米巴原蟲捕食細菌機理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儘管工農業汙染地等寡營養環境並不利於病原菌的繁殖和傳播,但在被阿米巴等原生動物捕食後,一些病原菌能在其細胞內存活。因此,這些原生動物在捕食細菌的同時,也對病原菌的存活和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阿米巴原蟲在捕食細菌的過程中,利用Cu(I)攻擊被吞噬細菌蛋白中的鐵硫簇,同時結合Fenton反應產生高毒性的活性氧簇,殺死胞內細菌。
  • 美國最近發現食腦阿米巴變形蟲,非常致命,感染者死亡率高達97%
    7月中旬,他在費耶特維爾附近的人工湖遊泳時,無意遭遇了一種食腦阿米巴變形蟲。10天之後便離開了人世。無論是江河、還是池塘,甚至在溫泉和潮溼的泥土中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一旦被它感染之後,它會迅速蠶食人的大腦,被感染者幾乎必死無疑。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內有200多個感染病例,存活下來的不到10例。
  • 美國得州一名6歲男孩死於食腦蟲,如何避免食腦蟲感染?
    「一旦變形蟲進入鼻子,它就會到達大腦,」它會導致致命的疾病。CDC說。「吞咽被變形蟲汙染的水不會感染你。」。活動的滋養體呈長阿米巴形,常向一端伸出寬大奔放的偽足,另一端較細小,為偽尾區。侵入人體可引起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通常在人遊泳或接觸汙染的水體時侵入鼻腔穿過鼻黏膜和篩狀板,經嗅神經入腦。福氏耐格裡阿米巴原蟲是一種線性變形蟲,人們感染這種寄生蟲病的情況比較罕見。
  • 死亡率達97%以上,該如何預防?趕緊看…
    當你在遊泳的同時有些危險可能就在身邊7月4日美國佛羅裡達州衛生部(DOH)對外發出警告稱佛羅裡達州希爾斯堡縣確診了一例罕見的「食腦蟲」病例呼籲民眾注意防護平常該如何預防呢?一起來看哪些原蟲對人體會產生危害?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具有運動、攝入食物、呼吸、排洩等全部生命活動的功能。原蟲可以引起中樞系統的感染,常見的有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腦膿腫、耐格裡阿米巴原蟲或棘阿米巴原蟲引起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炎、瘧原蟲引起的腦型瘧疾、弓形蟲引起的腦弓形蟲病等。
  • 新婚女子感染阿米巴食腦蟲,香消玉殞【2】
    急劇惡化:瑞芙的家人認為,科拉爾·瑞芙是在2013年5月去哈瓦蘇湖旅行時,感染上這種鮮為人知的阿米巴變形蟲的。     阿米巴:致命的、罕見的、無藥可救的食腦阿米巴     阿米巴感染是非常罕見的。這種阿米巴變形蟲會感染皮膚、鼻竇、大腦以及身體的其他器官。因此,阿米巴感染會造成許多不同的症狀。
  • 全球十大致命恐怖生物 寄生腦內吞噬腦細胞
    盤點全球10大真實存在的恐怖生物,每一類都有他們恐怖致命的地方!1.阿米巴原蟲阿米巴原蟲,又稱「吃腦寄生蟲」,現已知內阿米巴屬的溶組織內阿米巴會引發阿米巴痢疾和肝膿腫,耐格裡屬和棘阿米巴屬主要引起腦膜腦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膚損傷等。
  • 是什麼殺死了幼龜之你的龜到底是腸炎還是原蟲?
    詳情大家可以回看一下文章分享,今天呈寶龜的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另外一個殺死幼龜的兇手——腸炎and原蟲!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一個困擾著大部分剛接觸陸龜的朋友的問題:為什麼我才養了不久的龜龜會出現拉稀腹瀉、白便、果凍便的問題,我的龜龜這樣到底是得了腸炎還是原蟲?
  • 寶雞市人民醫院成功治癒一位罕見阿米巴性肝膿腫患者
    近日,寶雞市人民醫院超聲科成功治癒了一位罕見阿米巴性肝膿腫患者,受到家屬的稱讚。超聲科主任李培英詳細查閱患者病史、相關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並與臨床醫生討論會診後,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相關穿刺風險,取得患者及家屬信任。
  • 阿米巴變形蟲吃人腦 美國6名男子遊泳時感染喪命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你在溫暖的湖水中盡情戲耍時,一個看不見的殺手悄悄從你的鼻子潛入大腦,並「蠶食」你的大腦直到你停止呼吸……這聽上去像科幻小說,但這卻是真實的,這種無形的湖中殺手就是阿米巴變形蟲。今年,美國已有6名年輕男子被它奪去了性命。雖然遭遇這種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蟲子的機會微乎其微,但這些案例引起衛生官員的關注。
  • 《ACS化學神經科學》:新化合物或催生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治療新...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AM)是由福氏耐格裡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引起的一種致命疾病,在世界上一些地區變得越來越常見,並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在,《ACS化學神經科學》刊登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從傳統藥用植物粘質旋覆花(Inula visc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