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細菌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學(多圖)

2020-11-27 醫脈通

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影像學特徵如下:


胸片


軍團菌肺炎


約2%-15%的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感染軍團菌。


這些病原體通常會引起下葉斑片狀,局部滲出。可能表現為相關的肺門淋巴結腫大。高達30%的患者可見胸腔積液。在罕見情況下,軍團菌感染與空洞和團塊狀外觀。


軍團菌性肺炎的影像學緩解可能需要6-12個月。25%的患者可見永久性殘餘纖維化。即使有臨床改善,可能發生早期進展性滲出。軍團菌肺炎如圖1。


圖1,患者53歲,罹患重度軍團菌肺炎。胸片示雙下葉緻密實變。


胸片不能用於區分醫院感染軍團菌病和其它肺炎


支原體肺炎


2%-30%的CAP患者感染支原體。感染支原體的患者通常病情較輕,並且影像學會迅速緩解。然而,鐮刀細胞性貧血的患者感染支原體後病情往往更嚴重。影40%的患者在4周時影像學緩解,80%的患者在8周時影像學緩解。殘留影像學異常少見。


支原體肺炎的浸潤可單側,多側,或雙葉。約20%的患者可出現胸腔積液或肺門淋巴結腫大。肺炎支原體肺炎如圖2。


圖2,患者38歲,感染支原體肺炎。胸片示左下葉模糊、邊界欠清的陰影。


衣原體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潤可能分布更廣;胸腔積液少見。50%的患者胸片在4周內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過9周。肺炎衣原體肺炎如圖3。


圖3,患者40歲,感染衣原體肺炎。胸片示肺右上、中、下葉多處斑片狀實變。


胸部CT


衣原體肺炎


細菌性肺炎經常導致氣腔實變與節段性分布(72%),通常發生在肺中部和肺外。非典型性肺炎包括支原體和衣原體肺炎,以及流感病毒性肺炎。這些疾病導致小葉中心陰影(64%)、腺泡陰影(71%),和/或氣腔實變(57%)和磨玻璃影(86%)與小葉分布。病變常分布於肺(86%)的內、中、外層。CT掃描衣原體肺炎是如圖4。


圖4,患者45歲,感染衣原體肺炎,CT示右上葉滲出。


軍團菌肺炎


輕度的軍團菌肺炎可能表現為雙側肺組織受累。多節段受影響,並可見周圍肺實變,磨玻璃影和胸腔積液。更嚴重的感染表現為肺空洞和葉間裂向外突出。急性感染治癒後,仍可見殘餘肺實質性瘢痕,如圖5。


圖5,患者66歲,感染軍團菌肺炎,胸部CT示雙下葉緻密肺泡實變。


支原體肺炎


與胸片相比,CT中常見支氣管血管束增粗。


醫脈通編譯自:Atypical Bacterial Pneumonia Imaging.Medscape.2015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26張圖,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詳細影像匯總!│以影識病
    細菌性肺炎 1.基本要點細菌性肺炎(見下圖)是由肺部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症狀表現是咳嗽、咳痰。抗生素治療是細菌性肺炎藥物治療的主要手段。 圖1.3 細菌性肺炎。早期右肺中葉肺炎的影像學表現. 圖1.5 40歲肺炎衣原體患者。胸片顯示右上、中、下葉多灶性斑片狀實變。
  • 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鑑別,詳細影像舉例!│以影識病
    肺炎的病原體非常廣泛,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原蟲等。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臨床特徵及影像學特徵均有不同,本文概括介紹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影像、臨床特徵、診斷和管理。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基於胸部CT影像學表現的肺部感染病原體的評估與甄別
    SIFIC團隊特此專欄報導,今天為大家帶來《基於胸部CT影像學表現的肺部感染病原體的評估與甄別》,看中山醫院感染團隊為我們解讀胸部CT影像學表現,希望您能從中獲益。當實變累及整個肺葉時,表現為"大葉性肺炎",常見於肺炎鏈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常見的細菌性肺炎外,以滲出和實變為主病灶還可見於其他少見或不典型病原體及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如鸚鵡熱衣原體(圖1A)、腺病毒(圖1B)、隱球菌(圖1C)、麴黴菌(圖1D、1E)等。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在肺泡腔可見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滲出細胞主要為單核和巨噬細胞,多核巨細胞亦常見。還可見非典型增大的肺泡細胞,其中非典型增大的肺泡細胞具有較大的細胞核,雙嗜性的細胞質內顆粒和明顯的核仁,表現出病毒性細胞病變樣改變(viral cytopathic-like changes)。
  •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問答之三
    病人通常以發熱(體溫38℃以上)為首發症狀,多為高熱,並可持續1-2周以上,可伴有寒戰或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全身酸痛和不適、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會有輕度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咽痛等)。發病2-7天後,病人會有乾咳、少痰、呼吸困難,少數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約10%的病人需要機械性通氣。血液化驗時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或降低,胸部X線片顯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變。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在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上,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呼吸放射副主任委員,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的高莉教授,深入解讀了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高教授主要從細菌與病毒肺部感染之間的差異、病理改變和相關影像、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點及其鑑別診斷等多方面給我們分享。
  • 極易漏診的間質性肺炎,從CT上怎麼看?
    但是,在正式場合,專家說「此病影像學無特異性」,在現實臨床中一看CT就說「從CT上看考慮這個病,其他病都不像」!後來,我才明白,此病影像學真的無特異性,但是,沒有特異性,不代表沒有特色!此病影像學無特異性,後面還隱藏著一句話,此病影像學有特色,至少有特點!
  • 胸部典型徵象丨方形徵(刀切徵)_胸部典型徵象_球形肺炎_醫脈通
    病變多為楔形、球形或方形,以胸膜為基底,尖端指向肺門,病變兩側緣平直,鄰近胸膜明顯增厚。病灶密度中等或偏低,部分密度不均勻,可有不規則透亮影及支氣管充氣徵。早期病灶周邊 肺野內可見小片狀浸潤影(非胸膜側),吸收期可見纖維條索影。經抗炎治療後,病灶可在短期內吸收。見圖1。
  • 詳解:吸入性肺炎表現、診斷與檢測!│臨床必備
    吸入胃酸導致的化學性肺炎。 從口腔或咽部吸入物質,引起細菌性吸入性肺炎。 吸入油(例如礦物油或植物油)導致外源性類脂性肺炎,是一種罕見的肺炎。 吸入異物可能導致急性呼吸道緊急情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使患者容易患細菌性肺炎。
  • 關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影像學,這5個問題你掌握了嗎?│臨床必備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全世界約有300萬人受其影響。IPF的特徵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差,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新的藥物治療可能會減慢疾病進展,早期診斷和開始治療很重要。你對IPF的影像學有多少了解?通過以下5個問題快速檢測吧!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9L或<4×10^9L,有時候白細胞也可以正常,符合肺炎的表現;在CAP中特別強調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新出現的磨玻璃影、斑片狀浸潤影、實變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 > 流感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學特徵 發生流感肺炎的患者一般肺內出現片狀高密度陰影。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卡他症狀少見。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
  • 探案丨冬季再遇重症肺炎,病原體你考慮到了嗎?
    病原學考慮如下:細菌性肺炎:常見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但患者無黃痰,先後予頭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羅培南抗感染不但無效,反而病情持續進展,不符合上述細菌感染特點。入院可完善痰培養、痰宏基因二代測序(mNGS)等尋找病原學依據。
  • 武漢同濟醫院公布新型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狀少見 。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 武漢同濟醫院制定新型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狀少見。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一周後恢復。
  • 全國內地非典型肺炎疫情統計表
    截至4月30日上午10時,北京市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病例1440例,治癒出院90例,死亡75例。全國內地非典型肺炎疫情統計表 (截至4月30日10時)全國內地非典型肺炎疫情統計表 (截至4月30日10時)
  • 劉敏: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分析
    成人非流感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CAP)的疾病嚴重程度和臨床結果:一項來自CAP-China 網站的多中心前瞻性註冊研究 > 症狀體徵:不特異 > 實驗室檢查:中性粒細胞不高、PCT不高 > 影像檢查:X線, 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