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丨冬季再遇重症肺炎,病原體你考慮到了嗎?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張堯、馬玉燕等 SIFIC感染官微

作者:張堯 金文婷 馬玉燕

審閱:胡必傑 潘珏

一、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65歲,上海崇明人,2020-12-28入住中山醫院感染病科

主訴:發熱、咳嗽6天,氣急2天。

現病史:

患者6天前(2020-12-22)勞累後出現發熱,Tmax 39.6℃,無寒戰,伴有乾咳、頭暈、噁心,嘔吐胃內容物2次,無胸悶胸痛、腹痛腹瀉等。2020-12-23至外院查血WBC 9.9X109/L,N 81.8%,Hb 108g/L,PLT 197X109/L,PCT 2.78ng/ml,ESR 105mm/H,CRP 185.6mg/L;肝腎功能:ALT/AST 6/12U/L,Alb 28g/L,Cr 309μmol/L;腫瘤標誌物:CEA 9.17ng/ml,CA199陰性;HbA1c 11.2%;頭顱MRI平掃:兩側放射冠區缺血灶,老年腦改變。雙側頸椎動脈彩超:兩側頸動脈內壁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腹部彩超:肝膽胰脾腎未見明顯異常。

2020-12-24胸部CT平掃:左下肺炎症,左側極少量胸腔積液,縱隔多發稍大淋巴結。考慮「社區獲得性肺炎、腔隙性腦梗、急性胃腸炎、慢性腎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血壓」,先後予頭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羅培南抗感染,並予抗血小板、降糖抑酸等;仍反覆發熱,Tmax波動在38.0-39.3℃,並出現氣急。

2020-12-26 轉至我院急診,查血WBC 13.96X109/L,N 91.2%,HB 103g/L,PLT 133X109/L,CRP>90mg/L;肝腎功能:ALT/AST 27/50U/L,Alb 33g/L,Cr 371μmol/L;D-Dimer 3.16mg/L,血氣(鼻導管3L/min):PaO2 67.7mmHg,PaCO2 20.4mmHg。予以美羅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無粘液膿血便、腹痛,仍有發熱,Tmax 39.3℃。

2020-12-28 患者低氧血症明顯伴D-Dimer升高,行肺動脈CTA:左下肺前基底段動脈分支少許栓塞,左上肺後段動脈分支可疑栓子;左下肺炎症,兩側胸腔積液。隨訪血WBC 10.42X109/L,N 86.4%,HB 88g/L,PLT 17X109/L,Cr 342μmol/L。為進一步治療收入病房。

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差,胃納差,有腹瀉,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20餘年,目前優泌林30 早22U晚18U治療,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15mmol/L;高血壓病史10餘年,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療,血壓控制在150-160/90mmHg。否認冠心病等。

個人史:患者為菜場羊肉攤老闆,家中飼養4隻雞,隔壁鄰居飼養鴿子。長期吸菸30餘年,每天20支。否認長期大量飲酒史。

二、入院檢查(2020-12-28)

【體格檢查】

T 37.8℃,P 88次/分,R 28次/分,BP 140/65mmHg

精神萎,急性面容,呼吸急促,左下肺可及溼羅音,心率齊,心瓣膜區未及雜音,腹部平軟,無壓痛,雙下肢不腫。

【實驗室檢查】

血氣分析(面罩吸氧5L/min):PaO2 69.0mmHg,PaCO2 20.0mmHg。

血常規:WBC 8.42X109/L,N 89.0%,HB 83g/L,PLT 17X109/L。

炎症標誌物:hs-CRP 329.3mg/L,ESR 71mm/H,PCT 4.08ng/ml;鐵蛋白>2000ng/ml。

生化:TB/CB 3.3/1.9umol/L,ALT/AST 102/368U/L;Alb 22g/L;Cr 335μmol/L,Na/K/Cl 129/4.3/102mmol/L,CK 337U/L,CK-MM 260U/L,CK-MB 77U/L。

HbA1c:11.4%;隨機血糖 17.0mmol/L。

出凝血功能:PT 12.3s,INR 1.09,APTT 31.3s,D-Dimer 10.12mg/L。

TSPOT.TB:0/0;G試驗:75.6pg/ml;血隱球菌莢膜抗原:陰性。

腫瘤標誌物:CEA 12.9ng/ml,AFP、CA199、NSE 、SCC、CYFRA211均陰性。

免疫球蛋白:IgE 428 IU/ml,IgA、IgG、IgM正常。免疫固定電泳、自身抗體均陰性。

細胞免疫:CD4/CD8 2.2 ,CD4 177cells/μl,CD8 79cells/ul。

細胞因子:TNF 32.9pg/ml,IL-1β 5.7pg/ml,IL-2R 2128U/ml,IL-6 60.8pg/ml,IL-8 57pg/ml,IL-10 8.3pg/ml。

三、臨床分析

病史特點:患者老年男性,急性病程,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氣促、腹瀉;血WBC、ESR、CRP、PCT等炎症標誌物明顯升高、肝酶升高、腎功能不全;低氧血症、胸部CT見左下肺滲出及大片實變;先後予頭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羅培南抗感染效果不佳,病情進行性加重,僅隔4天複查CT肺內病灶明顯進展;同時伴血小板進行性減少,腫瘤標誌物CEA升高,有禽鳥類接觸史,診斷及鑑別診斷考慮如下:

1、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老年男性,有高熱、咳嗽、低氧血症,血炎症標誌物明顯升高,影像學提示左下肺病灶進展較快,以滲出和實變為主,符合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診斷。病原學考慮如下:

細菌性肺炎:常見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但患者無黃痰,先後予頭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羅培南抗感染不但無效,反而病情持續進展,不符合上述細菌感染特點。入院可完善痰培養、痰宏基因二代測序(mNGS)等尋找病原學依據。

非典型病原體:急性肺炎,高熱、氣促,低氧血症明顯,有頭暈、腹瀉等肺外非特異性症狀,肝酶、肌酶升高,炎症標誌物明顯升高;β內醯胺類治療無效,影像學顯示左下肺病灶明顯進展,需考慮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非典型病原體所致的肺炎可能。患者冬季發病,非軍團菌好發季節;結合患者有鴿子接觸史,且病情較重,需要懷疑鸚鵡熱衣原體肺炎可能。可採集痰液、或支氣管鏡採集的下呼吸道標本和血標本行mNGS檢測以明確病原體。

病毒性肺炎:冬季出現急性肺炎,肝酶、肌酶升高,有禽鳥類接觸史,抗細菌治療4天無效,症狀進行性加重,胸部CT示左下肺病灶短期內(4天)快速進展,需考慮病毒性肺炎如新冠病毒、腺病毒、禽流感等可能。患者PCT明顯升高,胸部CT不符合典型病毒性肺炎影像學表現,故目前病毒性肺炎依據不足,可完善甲流/乙流抗原、呼吸道標本行病毒核酸的PCR檢測和mNGS檢查進一步明確或排除。

真菌感染:患者有鴿子和雞接觸史,抗細菌治療4天仍有高熱,需要考慮真菌感染尤其是肺隱球菌感染可能。但毒性症狀明顯,病程進展較快,血隱球菌莢膜抗原陰性,不支持肺隱球菌感染。

2、肺腫瘤合併感染:患者腫瘤標誌物CEA明顯升高,需警惕肺或胃腸道惡性腫瘤合併感染可能,可進一步完善支氣管鏡、胃腸鏡以明確或排除診斷。

3、肺原發性淋巴瘤:患者高熱、氣促,短期內出現肝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貧血加重,CEA升高,肺部病灶進展迅速,需警惕肺原發性淋巴瘤可能。可進一步完善支氣管鏡或經皮肺穿刺、骨穿、PET/CT等明確或排除診斷。

四、進一步檢查、診治過程和治療反應

2020-12-28 行血培養和血mNGS送檢後即予多西環素0.1g q12h po +美羅培南0.5g q8h ivgtt抗感染;輔以吸氧、補充白蛋白、止咳化痰、保肝護腎、抑酸、升血小板、止瀉、調節腸道菌群、降糖降壓等對症支持治療。

2020-12-29 複查血WBC 8.77X109/L,N 85.6%,Hb 90g/L,PLT 10X109/L;患者血小板進行性下降,考慮重症感染炎症風暴所致,停阿司匹林口服,未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加用甲強龍40mg qd抗炎、丙種球蛋白20g qd ivgtt×3d,胸腺法新1.6mg biw調節免疫治療,並完善骨穿+活檢進一步排查血液系統疾病。

2020-12-30 患者發熱、咳嗽、氣急症狀明顯好轉,仍有腹瀉,每日解水樣便5-6次,考慮艱難梭菌感染不能除外,加用萬古黴素0.125g qid po治療。

2020-12-31 複查血WBC 12.94X109/L,N 93.6%,Hb 82g/L,PLT 22X109/L;hs-CRP 72.9mg/L,ESR 71mm/H,PCT 0.86ng/ml;ALT/AST 30/22U/L,Cr 233μmol/L,D-Dimer 3.59mg/L,均較前好轉。

2020-12-31 骨穿塗片:骨髓增生尚活躍,巨核系增生明顯活躍,片中吞噬性組織細胞略易見,偶見吞噬血細胞現象。骨髓活檢病理:未見明確惡性腫瘤徵象。請血液科會診,考慮為重症感染後合併細胞因子風暴,經治療後血小板較前已回升,提示治療有效。

2020-12-31 血mNGS:檢出鸚鵡熱衣原體核酸序列21條。

2021-01-02 糞培養陰性,腹瀉好轉,停萬古黴素口服。

2021-01-04 複查PaO2 86.0mmHg(面罩吸氧5L/min);WBC 8.28X109/L,N 80.1%,Hb 86g/L;CRP 8.2mg/L,ESR 47mm/H,PCT 0.15ng/ml,CEA 12.6ng/ml。

2021-01-05 複查胸部CT:左下肺大片狀高密度影,較2020-12-28明顯縮小。停用美羅培南,調整為頭孢他啶2.0g q12h,繼續多西環素0.1g q12h治療,激素逐漸減量,目前繼續治療中…

2021-01-06 痰mNGS (12-28採樣) :檢出鸚鵡熱衣原體核酸序列951條(因為科研項目,故檢測延遲)。

治療前後體溫變化情況

治療前後炎症標誌物變化情況

五、最後診斷與診斷依據

最後診斷:

社區獲得性肺炎:鸚鵡熱衣原體引起,合併細菌感染可能大

慢性腎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2型糖尿病

高血壓

診斷依據: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病程,臨床表現為高熱、咳嗽、氣促、腹瀉;多次查炎症標誌物明顯升高,血氣示明顯低氧血症,胸部CT左下肺大片滲出和實變病灶;β內醯胺類抗細菌效果不佳,病灶進展,並出現血小板下降;予多西環素聯合美羅培南抗感染後體溫很快降至正常,炎症標誌物明顯下降,複查CT病灶明顯吸收;痰及血mNGS均檢出鸚鵡熱衣原體核酸序列;患者有禽鳥類接觸史;故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成立。病程中血WBC、PCT明顯升高,痰mNGS同時檢出屎腸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考慮合併細菌感染可能大。

患者起病初期血肌酐即明顯升高,抗感染治療病情好轉後血肌酐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正常值,考慮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排除既往有慢性糖尿病腎病此次感染後急性加重可能。

六、經驗與體會

人吸入含菌的氣溶膠或粉塵後可導致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常表現為突然發熱、明顯頭痛和乾咳,也可出現咽炎、肌肉酸痛、腹瀉和精神症狀改變,稱為鸚鵡熱,通常帶菌或發病的鳥類或家禽、含菌的分泌物或排洩物所汙染的環境、羽毛及塵埃等均可成為傳染源。文獻及我們的經驗均表明,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肺炎可能相當嚴重出現重症化,可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包括呼吸衰竭、血尿、蛋白尿、急性腎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繼發於噬血症候群的全血細胞減少、精神症狀等,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對於β內醯胺類治療無效的尤其是有重症傾向的社區獲得性肺炎,鑑別診斷時應該考慮到該病可能,經驗性覆蓋鸚鵡熱衣原體,及早治療幹預,阻止重症化。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急性高熱、乾咳起病,有頭暈腹瀉等非特異性症狀,β內醯胺類無效,病灶持續進展,且出現肝腎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有禽鳥類接觸史,需考慮到該病可能,故入院時立即加用了對鸚鵡熱衣原體有效的多西環素口服,及時治療。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與其他病原體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相似;影像學亦缺乏特異性;以往缺少有效特異的診斷技術,確診較為困難,易漏診或誤診。近年來,中山醫院感染病科共收治了6例鸚鵡熱衣原體肺炎,宏基因二代測序(mNGS)均快速精準地檢出了鸚鵡熱衣原體核酸序列,顯示出很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使鸚鵡熱衣原體肺炎的診斷得以快速確證。同時可明確合併病原體,給治療添了信心,指導抗生素合理應用,尤其是對於病情較重或進展較快的患者。本例患者痰及血一致檢出鸚鵡熱衣原體,四環素類治療後體溫快速下降、炎症標誌物下降,最終得以確診。

該患者有長期吸菸史,口腔衛生較差,且病灶為左下肺後墜部位,WBC、PCT明顯升高,短期內病情加重,入我科時已出現明顯低氧血症,亦擔心合併其他病原體感染或細菌耐藥可能,故入院後繼續了美羅培南抗感染方案;血痰mNGS除檢出鸚鵡熱衣原體核酸序列外,還檢測到屎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序列;後患者體溫很快降至正常,複查炎症標誌物明顯下降,胸部CT左下肺病灶有吸收,予降階梯為頭孢他啶。

治療首選四環素類,包括多西環素、米諾環素,次選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對鸚鵡熱衣原體有效,但療效可能遠不如四環素和大環內酯類。臨床醫生需認識到該點,尤其是使用氟喹諾酮經驗性診治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不佳時需考慮到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可能,應積極完善病原學檢查並及時調整抗感染方案。本例患者病初的治療方案並未覆蓋不典型病原體,病情持續進展,入院後經驗性加用多西環素覆蓋非典型病原體,4天後病情明顯好轉。鸚鵡熱肺炎肺部病灶吸收較慢,平均6周,長者可達20周,文獻表明鸚鵡熱治療後的復發率可高達21%,療程應不少於10-14天,根據我們的經驗推薦療程2-3周,以確保有效和預防復發。

參考文獻

[1] Stewardson AJ, Grayson ML. Psittacosis.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10 Mar;24(1):7-25. PMID: 20171542.

[2] Balsamo G, Maxted AM, et al. Compendium of Measures to Control Chlamydia psittaci Infection Among Humans (Psittacosis) and Pet Birds (Avian Chlamydiosis), 2017. J Avian Med Surg. 2017 Sep;31(3):262-282. PMID: 28891690.

[3] Hogerwerf L, DE Gier B, et al. Chlamydia psittaci (psittacosis) as a caus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pidemiol Infect. 2017 Nov;145(15):3096-3105. Epub 2017 Sep 26. PMID: 28946931.

圖文:小小

原標題:《探案丨冬季再遇重症肺炎,病原體你考慮到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位重症醫學科主任: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今天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的薄世寧主任,從重症醫學專家的角度解讀病毒性肺炎為什麼治療難度大;它背後的機理是什麼;我們普通人要做到哪三點保護自己。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
  • 探案丨反覆發熱談瘤色變,一波三折又撥雲見日
    原創 姚雨濛 金文婷等 SIFIC感染官微前言:中山感染探案系列至今共137期,還是首次對同一病例進行第2次探案,是上一次的診斷有誤嗎?若有興趣,請您參見中山感染探案第100期(),回顧這位患者一年多前的診治過程。
  • 感冒、流感和肺炎 讓你恐慌的冬季「套餐」怎麼區分?
    感冒、流感、肺炎,別再傻傻分不清啦!進入冬季,小夥伴們身邊少不打噴嚏、流鼻涕的朋友,這些是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的共同症狀……對證才能用對藥,那我們要如何區別它們呢?
  • ...剝筍」擒真兇——婁底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重症肺炎患者
    半個月前,身患重病的她只能靜靜地躺在婁底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ICU)的病床上。在全封閉式的重症監護室病房裡,白熾燈代替太陽與月亮,只有儀器聲此起彼伏。楊吉軍考慮到,與急性右心功能障礙相關的臟器是肺部,所以彭曉曉很有可能是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症候群。就像新冠病毒一樣,會引起繼發肺動脈高壓。於是,楊吉軍讓彭曉曉進行了胸部X光檢查,果然,檢查結果顯示為雙肺瀰漫性滲出性病變。診斷明確了,但到底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抑或是非典型病原體感染?
  • 新型肺炎患者治癒後還會二次感染嗎?丨追問新型肺炎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和疑似病例還在逐日增加,但這些天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經治療而痊癒出院。由於病毒傳播還在蔓延,這些康復的患者出院後可能會再次接觸到病毒,那麼他們會二次感染嗎?7日,安徽省新型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 《唐人街探案3》王寶強劉昊然東京再遇奇案
    由陳思誠編劇、執導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將於2020大年初一上映。今日,電影曝光一支「全員集結」版預告,王寶強、劉昊然這對「唐探組合」空降東京,與妻夫木聰飾演的日本偵探、託尼賈飾演的泰國偵探聯手破案。最令人驚喜的是,電影《唐人街探案2》中的最大懸念,位列「CRIMASTER世界名偵探排行榜」第一的Q,也在這支預告中首次「現身」。Q究竟是誰,一直被《唐探》系列的觀眾津津樂道。預告結尾處,秦風的一句「我們終於見面了,Q」,吊足了觀眾胃口。秦風對面的Q究竟是誰,背後藏著怎樣的故事,期待在電影中揭曉謎底。
  • 探案丨發熱久治不愈,肺炎飄忽不定
    原創 李冰、金文婷等 SIFIC感染官微 收錄於話題#中山探案(97-200期)54個-2020-11-05至當地醫院就診,查WBC 3.48×109/L,N 43.7%,PCT 0.18μg/L,胸部CT見右肺上、中、下葉多發片狀磨玻璃影,考慮為支原體肺炎,阿奇黴素治療3天,咳嗽咳痰好轉,但體溫不退。11-09 改用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共7天,仍有發熱,調整為阿米卡星抗感染。
  • 濱州鄒平市開展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患兒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近日,濱州鄒平市人民醫院開展了首例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救治了一名患有重症肺炎的兒童,這也是該市首次開展此類手術。據醫生介紹,患者入院時發生重症肺炎,肺部的炎症出現擴散,引起肺不張,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 【武醫先鋒】徐亮:為重症患者守住最後的「生命防線」
    在ICU病房,患者常常處於昏迷的狀態,再加上家屬無法探視照顧,需要醫護團隊24小時持續監護,包括心率、血壓、心電、脈氧、血氣、體溫、尿量等全方位完善的監護體系,才能夠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今,兩人在重症醫學科已成功開展患者的呼吸管理,幫助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自主呼吸並取得成效。圖丨呼吸治療師王帥(左)和閆東東正在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調整儀器設備的參數得益於科室不斷增強的臨床救治和科研能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徐亮肩負重任,帶領團隊奮戰一線,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 CT檢查對肺炎診斷是有益的嗎?
    在前發表的《我們如何診斷肺炎?》指出:我們根據臨床症狀,體徵來懷疑肺炎。那麼當懷疑肺炎後,我們需要做放射學檢查來明確診斷嗎?比如,做X光胸片,甚或CT? X光能穿透可見光不能穿透的物質。但對不同密度、厚度的物質,X光穿透效應是不同的。穿透過去後,X光帶來的螢光效應、感光效應則可以顯像。
  • 一人肺炎全家倒下!呼吸科專家提醒這些細節要注意
    楊朝說一般來說,肺炎指肺泡、遠端氣道和肺間質的感染性炎症,可由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等因素感染引起,其中以細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最為常見。不同的致病菌甚同一人不同時間、不同致病菌等發生的肺炎均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常見的表現有發熱、咳嗽、咳痰、胸悶、胸痛等重症患者(比如重症的SARS、新冠肺炎)可以出現呼吸困難、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絕不能只認為它是「小小的」肺炎,而不引起重視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自然》雜誌:為什麼新冠肺炎比其他肺炎傷害更大?
    新冠肺炎為什麼比其他肺炎更難治療,為什麼會產生長期後遺症?《自然》雜誌1月1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比其他病原體更狡猾,它會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持續不斷地造成各個器官的傷害。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和西北大學醫學院肺部和危重病醫學主任Scott Budinger博士介紹,人體被肺炎病原體感染後,它們可在數小時內擴散至肺部大部分區域。通過ICU治療,這些病原體可以在數日內被抗生素或自身免疫力擊退。但是,新冠病毒不會快速擴散感染,而是在肺部多個區域建立「根據地」。然後它會劫持肺部的免疫巨噬細胞,利用它們在幾天、幾周的時間內不斷擴散,就像森林蔓延的野火一樣。
  • 急性肺炎傳染嗎
    急性肺炎傳染嗎 感染引起的肺炎是具有傳染性的,但是傳染力並不強,只要患者不去密切接觸小孩、老年人,一般來說沒有很大傳染性。這些病原體具有一定傳染力,但是不是人群普遍易感,病人與健康人接觸,健康人很少被感染,但是病毒性肺炎是可以通過飛沫或者氣溶膠傳染的,但是傳染給別人對方不一定發展成肺炎,有可能只是感冒而已。另外接觸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都需要警惕存在感染的可能,要進行隔離的醫學觀察。目前所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明確的傳染性,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在密閉條件下,達到一定濃度的氣溶膠也可以造成傳染。
  • 關於新型肺炎的這些謠言,一個都不能信!
    謠言一:武漢「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對此,中國疾控中心闢謠稱,引起武漢「神秘疾病」的病原體確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謠言三:武漢肺炎病毒為由來已久的「非典類科羅納病毒」中國疾控中心表示,網上盛傳的「科羅納病毒」是由coronavirus(冠狀病毒)音譯而來,引起武漢病毒性肺炎疫情的病原體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不是SARS病毒。目前調查顯示,該病毒人際間傳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較SARS弱。
  • 王立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接下來將會如何發展?
    你可能直覺上覺得看看肺炎患者的肺部有什麼微生物就可以了,但是問題是在大多數時候一個人身體裡總是寄生著上千種不同的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確定病原體的時候醫生和科學家們也需要非常小心才行。你可能還記憶猶新的一個反例,就是2003年SARS流行時曾經有科學家(中國疾控中心首席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錯誤地將患者體內的某種衣原體判斷成了病原體,險些造成了疫情管理的大問題。
  • 吹空調吹成重症肺炎、膿毒血症休克CT片顯示肺都「變白」了
    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大片滲出性、團塊性病變",考慮重症感染。"患者當時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脈搏測不到,血壓測不出,更換電子血壓計測出75/60mmHg,閱肺CT片上顯示肺都變'白'了。血常規示白細胞27.36x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92.5%。"接診醫生呼吸內科主任蘭淑娟回憶道。
  • ...江安縣中醫醫院舉辦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重症肺炎中西醫結...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 通訊員/魏莎)重症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急危重症,近年來,對抗生素的研究以及肺炎的臨床診療技術取得顯著進展,但肺炎的病死率並沒有明顯下降。為提升重症肺炎診療技術水平,增加重症肺炎好轉率,江安縣中醫醫院於2020年8月14日至15日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省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重症肺炎中西醫結診治進展》培訓班。縣內外各醫療機構約200名臨床醫務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 南華附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重度肥胖重症肺炎患者
    紅網時刻衡陽9月3日訊(通訊員 肖志勇 記者 譚倩)對重度肥胖且合併重症肺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是重症醫學領域難以逾越的鴻溝,患者進退維谷,醫護工作者如臨深淵。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突破重重困難揮戈返日,憑藉精湛醫術成功搶救一名體重380斤合併患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和2型糖尿病的重症肺炎患者。目前,該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漸恢復,在8月14日病程第10天已經成功脫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
  • 省四院召開重症肺炎多學科診療(MDT)病例專家討論會 - 瀟湘名醫
    >begin-->省四院召開重症肺炎多學科診療(MDT)病例專家討論會>end-->>begin--> 為進一步規範重症患者的診療,提升我院ICU 的臨床診治水平,促進學術交流與學科發展,構建多學科協作機制,增進醫聯體成員單位同行間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