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平陽鎮上發生一起毒蛇咬人致死事件。一名賣蛇藥的攤販在「表演」時不慎被眼鏡王蛇咬傷,經搶救無效身亡。
結果讓人惋惜的同時,我們在想:在現場有沒有挽救他生命的辦法?一旦被蛇咬,難道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不妨從專業角度進行剖析:
網上信息顯示,在網友發布的幾段現場視頻可以看到,一名身穿黑衣的年輕男子在圩日上用一條黑色的毒蛇和一隻雞在進行演示,卻不料被蛇咬了。據周圍觀眾反映,這可是一位「老玩家」。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江湖郎中」。照理說,本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但這就應了那句話「天天打雁,卻被雁啄了眼睛」。咬傷後,黑衣男子倒地不起。隨後,派出所民警和平陽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到現場處置。在現場,醫護人員也為男子進行了心肺復甦等搶救措施。
其中的關鍵信息為:玩蛇高手、意外、心肺復甦以及死亡。這些信息透露著,高手也會有失手的時候。因此,勸大家不要「玩火」、遠離危險;其中的意外,看似偶然,實則是太多偶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不是有那麼句話麼:「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對於後兩個關鍵信息——心肺復甦和死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作為每天都在與生命打交道的麻醉醫生,這兩個關鍵信息是耐人琢磨的。一個人心臟停跳幾分鐘,中樞神經系統就會處於完全乏氧的狀態。而在4~6分鐘內未得到有效救治,大腦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即使人奇蹟般被救活,也會留下嚴重的殘疾。很顯然,跑得再快的醫護人員也不可能在幾分鐘內到達現場。
作為麻醉醫生,長期以來維護病人生命安全的工作職責,驅使我們有必要深挖一下: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救?是否能找到一個救人的好辦法?萬一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是否能伸出挽救生命的手?
據當地群眾介紹,這名賣蛇藥的男子在街上擺攤賣蛇藥。這名男子為了證實自己的蛇藥有療效,就拿著一隻公雞和一條毒蛇進行了「表演」,不料其間由於操作不慎,這條用於表演的眼鏡王蛇突然咬了這名男子的耳朵。
受傷的經過已經很清晰:蛇咬傷,位置是耳朵,蛇種類是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又稱山萬蛇、過山峰、大扁頸蛇、大眼鏡蛇、大扁頭風、扁頸蛇、大膨頸、吹風蛇、過山標等。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
而我們更為關心的是,這個蛇毒是怎麼致人死亡的?
眼鏡王蛇的毒液裡主要含有神經毒素,另也包含了心臟毒素。在攻擊時,蛇毒注入受害者體內後,毒素會迅速襲擊被咬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劇痛,視力障礙、暈眩、嗜睡及麻痺等症狀;傷者會因心臟血管系統崩潰而進入休克狀態;最後會因呼吸衰竭、心跳減弱而死亡。
可以看出,最致命的是呼吸衰竭、心跳減弱。因此,如果及時給予對症治療,還是有很大機會挽救傷者生命的。那麼,一個路人應該採取什麼辦法呢?
如果你手邊沒有抗蛇毒血清,也不要認為你什麼都不能做。首先第一步,一定用棍棒等工具將蛇打跑或者確認環境安全,再上去施救,這和施救觸電者是一樣的;另外就是給予傷者我們力所能及的施救,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場。
相關研究表明,連續的胸外按壓,不僅可以為傷者提供有效的呼吸動作,也可以提供大約60mmHg以上的血壓。雖然這個血壓看似很低,但對於那種狀態下的傷者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果是專業醫護人員,可以採取開放氣道等專業措施;如果沒有醫學背景,至少我們還有力氣去按壓。
正確的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1/3。具體定位方法是,搶救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間滑移至兩側肋弓交點處,即胸骨下切跡,然後將食指和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的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為按壓區,將另一手的掌根緊挨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於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翹起脫離胸壁,也可採用兩手手指交叉抬手指。搶救者雙肘關節伸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下壓深度為5~6釐米,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鐘,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
經過以上一番操作,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傷者有更多的生還機會。
最後,我們再次呼籲:普及心肺復甦,讓身邊的人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