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首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挽救小生命

2020-11-26 和訊

8月28日凌晨,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內,一呼吸困難、面色發紫、剛出生6小時的女嬰被送到新生兒科搶救。這名女嬰因出生時羊水胎糞汙染,發生胎糞吸入嚴重併發症,生命危急,從江都緊急轉院。幸運的是,醫院最終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成功挽救了這個出生6小時的小生命,這也是揚州首例。到目前為止,患兒已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徵平穩。

據新生兒科主任吳新萍介紹,新生兒科團隊此次成功應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持續肺動脈高壓(PPHN)技術是揚州市首例,填補了院內及揚州市空白,為揚州及周邊地區危重症新生兒的搶救帶來新的希望。劉海霞顧瀟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荊門二醫新生兒科成功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病情加重且並發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隨時可能危及患兒生命,立即給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荊門二醫新生兒科主任劉莉當機立斷。  不到1分鐘,一氧化氮設備與呼吸機成功並接,隨著一氧化氮緩緩注入患兒肺內,生命體徵逐漸平穩,氧飽和度維持在92-95%,下調吸氧濃度,氧合指數明顯好轉。
  • 一氧化氮:神秘的生命信使,挽救痙攣的心血管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結構簡單、當過戰爭毒氣、混跡於汙濁大氣中的小分子,在人體內,卻被譽為「生命信使」,從1971年至2000年,至少有四個年度的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頒發給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科學家。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硝普鈉等一眾藥物,也正是通過在體內釋放具有生理活性的一氧化氮,擴張了痙攣的血管,恢復了心臟的供血,拯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率先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技術 提升新生兒危重症救治...
    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引進一氧化氮吸入與監測裝置,在市內率先應用高頻振蕩通氣(HFOV)聯合一氧化氮(NO)吸入技術,成功救治一例惡性溼肺並發重度持續肺動脈高壓新生兒。該技術的成功開展,為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PPHN)的救治提供新的路徑,也標誌著該院新生兒危重症的綜合救治水平躋身省內先進行列。  據該院新生兒科主任周建福介紹,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是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常見危重症之一,多並發於新生兒重症感染、胎糞吸入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惡性溼肺、膈疝等新生兒危重症,治療非常棘手。
  • 中瑞科學家發現治療非典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
    在我國有關部門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緩解病情。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這兩項研究結果,最近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  近年來,經美國、歐盟的藥監部門正式批准,一氧化氮吸入成為一種治療呼吸衰竭的新方法。
  • 中瑞科學家發現治非典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
    在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緩解病情。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這兩項研究結果,最近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
  • 一氧化氮與諾貝爾獎--中國數字科技館
    負責遴選的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表示,一氧化氮研究發現的重要性尤其顯現在治療心臟疾病、休克、肺病、癌症以及對性無能的新藥的發展上。  一氧化氮曾經是一個普通的分子,一度被認為是一種沒有用的氣體,甚至被認為是汽車 尾氣、環境汙染物。
  • 蘭大一院兒科開展兒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給絕望家庭「生」的希望
    近期,蘭大一院兒科PICU團隊完成一例重症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治工作,率先開展兒童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治療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深獲院內外同行讚賞與社會好評!15mm的室間隔缺損對於2月的小嬰兒來說,就好比兩個房間中的牆體只剩斷壁殘垣,而房間已經貫通。還有更令PICU醫師們意外又沮喪的是,孩子的肺動脈收縮壓達到了驚人的110mmHg!對於2月的小嬰兒,肺動脈壓力一般不超過30mmHg,正常的體循環收縮壓也才是70-80mmHg……怎麼辦?
  • 蘭大一院兒科開展兒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給一個絕望中的家庭...
    近期,蘭大一院兒科PICU團隊完成一例重症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治工作,率先開展兒童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治療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深獲院內外同行讚賞與社會好評! 2個月前,一個男孩的呱呱墜地給一對家住農村的小夫妻帶來了莫大的喜悅。
  • 吸入更高劑量的一氧化氮對肺動脈高壓相關纖維化ILD有益│前沿進展
    吸入更高劑量的一氧化氮對肺動脈高壓相關纖維化ILD有益│前沿進展
  • FDA批准2個緊急通道:首款新冠病毒1小時檢測&吸入式一氧化氮...
    ,FDA通過一種「允許有生命危險的患者使用未經批准的治療方法」的監管途徑,批准了Bellerophon Therapeutics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吸入式一氧化氮釋放系統INOpulse的「緊急擴大準入(emergencyexpanded access)」。
  • 教你多活30年(二):一氧化氮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上期提示: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它一度被認為是一種沒有用的氣體,甚至被認為是汽車尾氣、環境汙染物。直到20世紀80年代,斐裡德·穆拉德、羅伯特·F.佛契哥特等幾位科學家經過不斷地探索研究,才確定了一氧化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一面,即它作用於人體中含有血管的各個方面,並登上諾貝爾獎的舞臺。
  • 【驚險】新生兒吸入胎糞5次病危!醫生用這種「仙氣」救回……
    問題十分嚴重,隨時威脅生命安全。另外,針對肺出血,肺動脈高壓問題,醫生採用氣管插管,高頻震蕩通氣,同時吸入一氧化氮及靜脈滴注硫酸鎂,輸注冷沉澱,及時氣道衝洗保持氣道通暢,加強抗感染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案。當時,複查心臟彩超,肺動脈壓力已經達到了80mmHg,如果再不突破目前的困境,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寶寶生命流逝了。這個時候,被業內稱為治療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的「仙氣」——一氧化氮(NO)吸入療法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 神奇的一氧化氮,中瑞科學家發現一氧化氮對冠狀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這兩項研究結果,最近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 中瑞科學家組成的聯合攻關小組證實,一氧化氮吸入療法不僅能改善普通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嚴重缺氧問題,而且能夠有效治療非典導致的呼吸窘迫症候群,使病情得到緩解,為治療和恢復贏得了時間。
  • 生命信使 NO(一氧化氮)
    2、人體內存在基礎量的一氧化氮。健康人體的內皮組織能產生一種強有力的血管鬆弛劑——一氧化氮,內皮產生的一氧化氮成為了機體抵抗心臟病發作和抵禦中風最強的自身防禦系統。但是因年齡、體質、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血管內皮組織、神經元損傷,使自身產生一氧化氮的能力下降,一氧化氮的缺失是產生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總根源。3、一氧化氮是很難實現外源性氣體補給的。
  • 【醫訊速遞】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成功開展NO(一氧化氮)吸入聯合高頻呼吸機治癒兩例新生兒PPHN
    雲南醫師訊 近日,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應用吸入一氧化氮(NO)聯合高頻呼吸機成功救治2例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PPHN),該技術處省內先進水平,醫院新生兒科的成功運用,標誌著危重新生兒救治水平再上新的臺階。
  • 新冠肺炎:一氧化氮有望用於抗病毒治療
    「在我們得到一種有效的疫苗之前,我們希望吸入[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形式,」資深作者艾克·倫德奎斯特說。「開始治療的劑量和時間可能對治療結果有重要影響,現在需要儘快加以探討。」
  • 泰警方提醒遊客勿買"笑氣"氣球 過量吸入會致生命危險
    不過泰國警方提醒遊客,「笑氣」不好笑,過量吸入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  曼谷一警局官員披提潘26日說,近來接到報案,在曼谷著名旅遊街考山路有商販違法向遊客出售「笑氣」氣球。遊客吸入氣球內氣體後會感到神志模糊,繼而哈哈大笑,因此很受歡迎。  據警方調查,商販將氣球和「笑氣」氣體藏於小推車中沿街出售,遊客付錢後,商販再將氣體充入氣球。
  • 【NO系列講解】健康的信使——一氧化氮
    它就是人體健康信使—一氧化氮(NO)。促進一氧化氮生成是NCG的重要作用之一:N-氨甲醯穀氨酸(NCG)可以激活氨甲醯磷酸合成酶(CPS),加強尿素循環,促進內源性精氨酸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隨後他們又發現緩激肽(BK)等多種物質擴張血管的作用也是遵循類似的機理,並將該物質命名為血管內皮舒張因子(EDRF).雖然這一年科學界並不知道那種特別物質就是一氧化氮,但對於一氧化氮來說卻是個轉折點。(內皮舒張因子與一氧化氮及許多亞硝基化合物一樣能夠激活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而一氧化氮主要通過環磷鳥苷途徑擴張血管)20世紀50年代,環磷鳥苷作為一種天然產物標誌在尿中發現。
  • 一氧化氮「左右」人體99.9%的疾病
    【摘要】 如果早產兒具有先天發育缺陷,讓他們吸入低濃度的一氧化氮,可以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
  • 一氧化氮NO檢測儀
    以下我們分別介紹兩種一氧化氮NO檢測儀。 第一種:NO單一氣體檢測儀。可以檢測它的機型不太多,我們以BW Solo氣體檢測儀為例。它對NO的檢測量程為0---250ppm,解析度為0.2ppm第二種:NO複合氣體檢測儀,也就是除了安裝NO傳感器以外,這個機型還能安裝其他的其他傳感器,從而同時檢測好幾種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