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科學家發現治非典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李斌)非典雖然早已過去,但是科學家研究的腳步並未停歇。在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緩解病情。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這兩項研究結果,最近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

近年來,經美國、歐盟的藥監部門正式批准,一氧化氮吸入成為一種治療呼吸衰竭的新方法。通過吸入一氧化氮,可明顯改善小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肺損傷等疾病患者的嚴重缺氧狀況。

去年四、五月間,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牽動著海內外華人和國際友人的心。空軍總醫院客座教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友讓教授和陳魯妮博士,以及國內著名學者朱元珏、王晨、高和、劉鵬等教授組成聯合攻關小組,就科技部課題「一氧化氮在治療SARS及重症肺炎中的應用」進行臨床救治性研究。

課題組通過一氧化氮吸入療法對7例重症非典患者進行臨床救治性研究,並和8例常規治療的重症患者進行對照。

中瑞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證實,一氧化氮吸入療法不僅能改善普通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嚴重缺氧問題,而且能夠有效治療非典導致的呼吸窘迫症候群:通過快速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部分肺部感染症狀,使病情得到緩解,為治療和恢復贏得了時間。

進一步的病毒學研究發現,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抑制作用明顯:在一氧化氮的保護下,非典病毒感染的細胞的死亡率從無保護狀態下的90%降到10%。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100屆美國胸科年會發布會上,中瑞科學家應主辦方之邀向全世界公布了這兩項研究結果,引起強烈反響。

「目前,一氧化氮吸入治療需要專用設備,且一次只能治一個病人,價格昂貴。」曾深入非典病房的陳魯妮說,課題組正嘗試通過「霧化」粉末狀的一氧化氮治療呼吸衰竭患者。

相關焦點

  • 中瑞科學家發現治療非典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
    據新華社電非典雖然早已過去,但是科學家研究的腳步並未停歇。在我國有關部門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緩解病情。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 神奇的一氧化氮,中瑞科學家發現一氧化氮對冠狀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這兩項研究結果,最近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 中瑞科學家組成的聯合攻關小組證實,一氧化氮吸入療法不僅能改善普通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嚴重缺氧問題,而且能夠有效治療非典導致的呼吸窘迫症候群,使病情得到緩解,為治療和恢復贏得了時間。
  • 新華社消息,中瑞科學家發現一氧化氮對冠狀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據新華社消息,在中國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
  • FDA批准2個緊急通道:首款新冠病毒1小時檢測&吸入式一氧化氮...
    結果發現,一種叫做13b的抑制劑可通過吸入途徑給藥,而且耐受性良好。小鼠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良反應。 Hilgenfeld團隊認為,這些發現表明將這種化合物直接注入肺部是可能的。科學家們強調,他們的工作可以為開發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提供一個基礎框架。
  • 吸入更高劑量的一氧化氮對肺動脈高壓相關纖維化ILD有益│前沿進展
    吸入更高劑量的一氧化氮對肺動脈高壓相關纖維化ILD有益│前沿進展
  • 荊門二醫新生兒科成功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病情加重且並發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隨時可能危及患兒生命,立即給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荊門二醫新生兒科主任劉莉當機立斷。  不到1分鐘,一氧化氮設備與呼吸機成功並接,隨著一氧化氮緩緩注入患兒肺內,生命體徵逐漸平穩,氧飽和度維持在92-95%,下調吸氧濃度,氧合指數明顯好轉。
  • 新冠肺炎:一氧化氮有望用於抗病毒治療
    研究人員認為吸入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 雖然全世界都在等待一種臨床證明的、廣泛可用的疫苗,但對於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我們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 目前,唯一被批准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是瑞昔韋,它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對新冠肺炎住院的一些人來說。
  • 蘭大一院兒科開展兒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給一個絕望中的家庭...
    近期,蘭大一院兒科PICU團隊完成一例重症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治工作,率先開展兒童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治療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深獲院內外同行讚賞與社會好評! 2個月前,一個男孩的呱呱墜地給一對家住農村的小夫妻帶來了莫大的喜悅。
  • 揚州首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挽救小生命
    這名女嬰因出生時羊水胎糞汙染,發生胎糞吸入嚴重併發症,生命危急,從江都緊急轉院。幸運的是,醫院最終用一氧化氮吸入技術成功挽救了這個出生6小時的小生命,這也是揚州首例。到目前為止,患兒已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徵平穩。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率先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技術 提升新生兒危重症救治...
    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引進一氧化氮吸入與監測裝置,在市內率先應用高頻振蕩通氣(HFOV)聯合一氧化氮(NO)吸入技術,成功救治一例惡性溼肺並發重度持續肺動脈高壓新生兒。  據該院新生兒科主任周建福介紹,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是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常見危重症之一,多並發於新生兒重症感染、胎糞吸入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惡性溼肺、膈疝等新生兒危重症,治療非常棘手。
  • 蘭大一院兒科開展兒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給絕望家庭「生」的希望
    近期,蘭大一院兒科PICU團隊完成一例重症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診治工作,率先開展兒童一氧化氮(NO)吸入治療。治療為進一步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深獲院內外同行讚賞與社會好評!每日看著孩子「咕嘟嘟」喝奶的可愛模樣,是小兩口最幸福的時刻,但他們也發現初生的孩子經常嗆奶。不過聽老人們說,小嬰兒嗆奶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他們也倒沒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孩子出現了呼吸困難、伴間斷青紫,驚慌失措中,夫婦倆匆忙帶著孩子來到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就診。兒科陶仲賓副主任在門診接診了這個孩子。
  • 從SARS取經,吸一氧化氮或是治療新冠的一種有效方法
    從SARS取經,吸一氧化氮或是治療新冠的一種有效方法  Emma Chou • 2020-10-04 15:57:21 來源:前瞻網
  • 一氧化氮與諾貝爾獎--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1998 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的頒獎詞中,評審委員對一氧化氮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是首度發現一種氣體可在人體中成為信號分子」,「在氮燃燒時所形成的普通汙染物一氧化氮,竟對人體器官行使重要的功能,這項發現令人驚訝」,「這項發現敞開一氧化氮用途的大門,它可作為對抗汙染的武器
  • 【NO系列講解】健康的信使——一氧化氮
    隨後他們又發現緩激肽(BK)等多種物質擴張血管的作用也是遵循類似的機理,並將該物質命名為血管內皮舒張因子(EDRF).雖然這一年科學界並不知道那種特別物質就是一氧化氮,但對於一氧化氮來說卻是個轉折點。(內皮舒張因子與一氧化氮及許多亞硝基化合物一樣能夠激活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而一氧化氮主要通過環磷鳥苷途徑擴張血管)20世紀50年代,環磷鳥苷作為一種天然產物標誌在尿中發現。
  • 俄首創混合氦氣與一氧化氮新冠肺炎療法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04.27 07:10【俄首創混合氦氣與一氧化氮新冠肺炎療法】近日,俄羅斯皮羅戈夫國家醫科大學治療學系主任亞歷山大·丘恰林說,氦氣能夠緩解缺氧,吸入一氧化氮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出現血栓,因此,混合氦氣和一氧化氮可以在早期診斷與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提供重要幫助
  • Redox Biol:一氧化氮可用於治療COVID-19
    2020年10月4日訊/生物谷BIOON/---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2003年SARS流行病背後的冠狀病毒的有效方法也適用於密切相關的SARS-CoV-2。具體而言,研究者們發現一氧化氮(NO),即由人體自身產生的具有抗病毒特性的化合物,具有殺傷新冠病毒的效果。該研究發表在《Redox Biology》雜誌上。
  • 教你多活30年(二):一氧化氮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上期提示: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它一度被認為是一種沒有用的氣體,甚至被認為是汽車尾氣、環境汙染物。直到20世紀80年代,斐裡德·穆拉德、羅伯特·F.佛契哥特等幾位科學家經過不斷地探索研究,才確定了一氧化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一面,即它作用於人體中含有血管的各個方面,並登上諾貝爾獎的舞臺。
  • 可以治療肺衰竭的一氧化氮有望治療COVID-19麼?
    2020年5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UAB)的醫生們正在讓患者參加一項國際臨床試驗,以確定吸入一氧化氮是否對嚴重損害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患者有益。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
    一氧化氮是一種有害的大氣汙染物,通常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火電廠鍋爐煙氣、汽車尾氣等,一氧化氮的去除在工業煙氣處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合成氨在工業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工過程,氨氣是化工生產中一種基礎的化學物質,可以用來製備化肥、硝酸、炸藥等,還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傳統的合成氨方法主要是哈伯法,但此過程在高溫高壓下才能進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大氣中一氧化氮從何處來
    大氣中的一氧化氮會破壞臭氧分子,加劇溫室效應。在各類溫室氣體中,它的重要性僅次於二氧化碳和甲烷。   儘管一氧化氮在大氣中的濃度每年只增加0.2%,但這種氣體在大氣中能存在50年而不會消失,因此它對地球氣候的影響不可低估。  據估計,每年進入大氣的一氧化氮會超過1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