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國內疫情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但全球疫情呈蔓延之勢。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新冠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已在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蔓延,病例數超過11.8萬,近5000名患者死亡。在未來的幾天和幾周內,預計病例數目、死亡數目和受影響國家數目將繼續上升。
面對疫情,人們不禁想到健康對於我們是如此的重要,然而人體的健康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素來保證,而在這眾多的因素當中有一個神奇的因子在各個方面促進人類身體的健康。它就是人體健康信使—一氧化氮(NO)。
促進一氧化氮生成是NCG的重要作用之一:N-氨甲醯穀氨酸(NCG)可以激活氨甲醯磷酸合成酶(CPS),加強尿素循環,促進內源性精氨酸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
為了讓大家了解一氧化氮的神奇作用,作為NCG產業的領導者,亞太興牧(公眾號)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通過文稿+視頻分章講解一氧化氮的作用機理以及在人體健康方面的重要影響,敬請關注!
一氧化氮雖然在1992年被學術界級別最高的科學雜誌譽為明星分子,光芒四射,但是,在此之前,「廢氣」、「汙染」、「爆炸」,一度誤解了人們心中對一氧化氮的認知。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一氧化氮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大氣汙染物,是吸菸、汽車尾氣及垃圾燃燒等釋放出的氣體,可破壞臭氧層導致酸雨。直到1980年的某個早晨,這一切開始發生了變化。
這天,某個醫學界相關的實驗設計突然闖入羅伯特F.佛契哥特的腦海當中。於是他立即來到實驗室,按照這一方案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被撰寫成論文發表於1980年的《自然》雜誌上。論文指出乙醯膽鹼(Ach)的舒張血管作用依賴於血管內皮釋放的某種可擴散物質。隨後他們又發現緩激肽(BK)等多種物質擴張血管的作用也是遵循類似的機理,並將該物質命名為血管內皮舒張因子(EDRF).雖然這一年科學界並不知道那種特別物質就是一氧化氮,但對於一氧化氮來說卻是個轉折點。(內皮舒張因子與一氧化氮及許多亞硝基化合物一樣能夠激活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而一氧化氮主要通過環磷鳥苷途徑擴張血管)
20世紀50年代,環磷鳥苷作為一種天然產物標誌在尿中發現。到了1977年穆拉德博士發現硝基酯類藥物及外源性一氧化氮均可使環磷鳥苷的含量增高,由此他認為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種對血液流通具有調節作用的信使分子,但當時這一推斷由於技術原因缺少實驗證據,直到12年後技術成熟才通過實驗驗證。
時光飛逝時間到了1992年一氧化氮被著名的《科學》雜誌評選為「年度分子」,之後穆拉德和佛契哥特在1996年共同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美國醫學業內的大獎拉斯克醫學獎。國際上拉斯克獎的獲得者幾乎都能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直到1998年10月12日瑞典羅林斯卡醫學院才決定把1998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穆拉德、佛契哥特及伊格納羅這三名美國科學家。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他曾擁有Bofors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還曾擁有一座鋼鐵廠。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巨大的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諾貝爾的一生有很多發明創造,其中,有一個戲劇性的發明與一氧化氮有關。1864年諾貝爾發現極易揮發、爆炸性極強的硝酸甘油經硅藻土吸附後其穩定性大大增加。』因此高性能安全炸藥誕生了。
諾貝爾晚年時期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醫生建議他服用硝酸甘油,但被諾貝爾拒絕了,因為他在研製炸藥的過程中發現吸入過量的硝酸甘油蒸汽會引起劇烈的血管性頭痛。1896年,諾貝爾心臟病發作逝世。如果諾貝爾本人能預知穆拉德他們的獎項,也許就會服用硝酸甘油進而延長壽命。
目前醫學已經證明一氧化氮對心腦血管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血管舒張,阻止血小板凝聚等方面。
一氧化氮可以調節全身的血管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當內皮要向肌肉發出放鬆指令以促進血液流通時,它就會產生一些一氧化氮分子,這些分子很小,能很容易地穿過細胞膜。血管周圍的平滑肌細胞接收信號後舒張,使血管擴張。一氧化氮以此來調節全身的血管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將含氧的血液輸送到組織和器官當中,讓人體血壓保持平衡。
此外一氧化氮也能在神經系統的細胞中發揮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勃起無力是由神經末梢產生的一氧化氮較少所致,「偉哥」能擴大一氧化氮的效能,從而增強勃起功能。
免疫系統中產生的一氧化氮分子,不僅能抗擊侵入人體的微生物,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癌細胞的繁殖以及腫瘤細胞擴散。
目前,一氧化氮技術已經成功應用於食品、保健食品及藥品等許多醫藥領域。其技術也在日益成熟並引導人們健康生活。希望朋友們能夠運用一氧化氮保健方法,創造健康美好的生活。